文/王国丰 武汉市藏龙岛园林绿化有限责任公司 湖北武汉 430000
风景园林的建设以艺术、地理、环境科学等学科为基础,是在自然因素上对自然环境的重新塑造。风景园林作为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其施工技术和管理水平直接影响着建设质量和效果。因此,深入分析风景园林的施工管理问题,并制定有效的解决措施尤为重要。
土壤预处理是风景园林施工中的重要环节,也是施工现场管理的主要内容。在具体施工中,常出现土壤预处理不当的问题,具体表现为:风景园林施工前期,未分析土壤属性、肥力、酸碱度等参数;未得到准确的检测数据,就进行土壤的预处理,导致土壤、苗木习性严重不符;相关人员未按照设计要求开展工作,未对土壤、平面深度进行科学的预处理,导致苗木频繁出现质量问题。
在苗木栽植之前,必须对它们的位置进行准确测量。若测量期间定点放线处理不当,会导致栽植位置不准确,且苗木长大后还会引发质量问题。比如,在人行道栽植苗木时,若施工人员忽视定点放线,或不注意苗木挖坑点和地下管线间的距离,会使其长大后破坏地下管线和消防栓。所以,在施工现场的管理中,必须提高对定点放线工作的重视度,开挖种植穴、管线槽时,还要重视细节上的处理。对于高大的乔木来讲,要确保其距离在2m以上。
在风景园林施工过程中,苗木质量直接影响着苗木存活率和日后的养护难度。若苗木质量不符合要求,就会降低苗木的存活率,加大管理和养护工作的开展难度,增加施工成本,降低经济效益[1]。另一方面,实际工作中还会因管理不当,导致苗木根系受损,株形、品种不符合要求,给风景园林工程的顺利施工带来难度。
苗木存活率、风景园林的效果,和苗木的栽植质量密切相关。在风景园林的施工管理中,如若存在管理不当的现象,就会引发质量性的问题。比如,在栽植苗木时,未及时调整苗木或观赏面的角度,都会影响到景观的观赏性。再比如,在苗木栽植过程中,未及时修剪苗木树冠和根系,导致苗木死亡。另外,裸根苗木栽植前期,还要将底部土壤堆成锥形,并软化处理,这样才能提高苗木存活率。
风景园林工程施工前期,必须制定完善的管理机制,并组建专门的管理机构或部门,这样才能更好监管施工现场。在工程的具体施工中,相关机构需要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管理,邀请专业人员分析设计图纸,优化施工环节。同时,还要加强管理人员、施工人员的教育培训,提高安全防范意识。
风景园林的施工质量,和施工人员的选用、技能水平密切相关。现阶段,风景园林施工程序复杂,专业性强,因此对于施工人员的选择过于严格,这就要求管理部门具备专业素质高的领导人员、监督人员,并能够根据施工人员的工作能力进行岗位上的安排。选择工作经验丰富的人员挑选苗木,详细标记植物阴阳面。苗木种植过程中,根据其生长特性适当调整,提高存活率。要求技术人员在掌握土壤的预处理技术,改良土壤性质,确保其符合苗木的生长需求[2]。结合工程实际定点放线,加强和监理、设计人员的交流,根据实际明确苗木的栽植位置,促进植物生长。
一般情况下,施工现场是由项目部门统筹管理的。项目部门作为施工管理的核心部门,其目的是发挥管理职能,提高管理效率,实现管理目标。因此,施工管理过程中必须结合实际选择管理方法和模式。比如,小型工程的管理可使用直线式模式,也就是说从上到下的进行垂直、统一的领导,由企业相关的下属公司组建项目部门,其经理担任项目经理。对于比较大型的风景园林工程,可使用矩阵式的管理模式,从各职能部门抽调专业人员组成,有机组合各项目和职能部门,提高施工现场的管理效率。
在风景园林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制定和落实监理机制,在保护业主权益,维护企业效益上具有重要作用。在监理机制的实行中,必须严格遵循诚信、公正的原则,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提高工程质量。落实见证抽检机制,及时、全面的了解土壤和苗木问题,针对性的改良土壤,预防土壤问题给苗木生长带来的影响。
风景园林中的苗木栽种和养护效果,直接影响着景观效果。由于植物栽种季节、生长习性的不同,所以实际工作中必须遵循它们的生长规律,因地制宜的选择栽植时间和种类,提高存活率。同时,加大对后期的养护力度,实现提高工程质量和景观效果的目标,相关措施包括:选择优良苗木;带土栽种,保留须根和侧根;提高土壤肥力和质量;及时更换坏死苗木;参照设计意图、植物特性,养护和调整植物,增强植物的层次感;及时清除杂草和杂物,定期修剪枝桠、浇水施肥,使用和推广绿化栽培的技术和方法[3]。
风景园林工程作为城市建设的重要部分,在改善生活现状,促进社会发展上作用重大。分析得知,我国当前的风景园林施工管理中,普遍存在土壤预处理不当、定点放线处理不当、苗木质量不合格等问题,影响景观效果。基于此,需要制定完善的管理机制,落实监理制度,严把土壤、苗木质量关。同时,还要提高相关人员的技能水平,做好土壤的预处理工作,重视工程的养护和后期维护,提高植物存活率,推动风景园林工程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