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培芬 王贻英
妊娠合并心力衰竭为产科重度合并症类型,同时是造成孕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研究指出,妊娠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产褥期与分娩时血流动力学相关指标大幅波动,循环负荷增大,致使其血流动力学异常波动,增加心脏负担,易对母婴造成不利影响[1]。随着医疗技术的持续发展,临床对妊娠合并心力衰竭孕妇分娩方式的选择进行深入探讨,认为应参照其心功能分级选取适宜的分娩方式,以保证母婴健康[2]。本研究选取100例妊娠合并心力衰竭孕妇,探讨心功能分级对分娩方式与妊娠结局的影响,具体如下。
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胶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妊娠合并心力衰竭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年龄21~41岁,平均(30.96±4.61)岁;孕周29~42周,平均(36.67±2.59)周。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1.2.1纳入标准 (1)经心电图及24 h动态心电图等检查确诊;(2)知晓本研究,签署同意书;(3)单胎孕妇;(4)孕周≤42周。
1.2.2排除标准 (1)合并特发性心律失常者;(2)合并多发性大动脉炎及动脉瘤者;(3)终止妊娠时孕周不足20周者;(4)合并其他心脑血管病变者。
协助孕妇进行产检,评估胎儿生长发育情况,评定患者心功能等级:确诊存在心脏病,但运动后无心慌气短等表现,一般日常生活活动无受限为Ⅰ级;安静状态下患者无临床症状,但活动后出现心慌气短、胸闷乏力等表现,且休息片刻后上述症状消失为Ⅱ级;日常活动明显受限,从事轻度活动后便出现呼吸急促、心悸、胸闷等表现,休息片刻后有所缓解为Ⅲ级;安静状态下便有呼吸困难、心慌气短等表现,无法从事任何活动为Ⅳ级[3]。
(1)不同心功能分级妊娠合并心力衰竭孕妇分娩方式(阴道分娩和剖宫产)。(2)不同心功能分级妊娠合并心力衰竭孕妇不良妊娠结局(新生儿窒息、足月低体质量、早产、围生儿死亡)发生率。
采用SPSS 25.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00例孕妇中,心功能分级Ⅰ级10例、Ⅱ级49例、Ⅲ级29例、Ⅳ级12例。Ⅰ+Ⅱ级孕妇阴道分娩率为52.54%(31/59),Ⅲ+Ⅳ级孕妇阴道分娩率为26.83%(11/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66,P=0.010<0.05)。
Ⅰ+Ⅱ级孕妇新生儿窒息、足月低体质量、早产、围生儿死亡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表1 不同心功能分级孕妇不良妊娠结局发生情况比较[n(%)]
妊娠合并心力衰竭发生率持续增高,对胎儿正常血液供给产生不利影响,严重者可导致孕妇或围生儿死亡,危害较高。因此,如何保证妊娠合并心力衰竭孕妇安全妊娠,保证母婴健康,提高产科质量成为研究热点。
目前临床均统一认为,对于妊娠合并心力衰竭孕妇,应参照心功能分级选取最佳的分娩方式,其中心功能分级为Ⅰ~Ⅱ级者可选择经阴道分娩,应适度放宽剖宫产指征,但对于心功能分级为Ⅲ~Ⅳ级者,则不建议采取经阴道分娩[4]。妊娠合并心力衰竭孕妇第二产程时焦虑、恐惧等情绪和宫缩所致疼痛感易造成交感神经兴奋,导致心率加快,且宫缩时会不同程度挤压子宫营养血管,增加体循环内血流量,进一步增加心脏搏出血量,致使心输出量急剧增加。同时,第二产程时孕妇腹肌和骨骼肌参与收缩,增大体循环血管阻力,加剧心脏负担。剖宫产可于较短时间内完成分娩,防止子宫长时间收缩造成血流动力学大幅波动,以此减轻患者疼痛感和疲劳感,且剖宫产术中应用连续硬膜外麻醉利于减小周边血管阻力,进而减轻心脏负荷,保证分娩安全性[5]。
本研究结果显示,Ⅰ+Ⅱ级妊娠合并心力衰竭孕妇阴道分娩率高于Ⅲ+Ⅳ级孕妇,且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心功能分级可对妊娠合并心力衰竭孕妇分娩方式的选取、妊娠结局产生一定影响,且随心功能分级增高,剖宫产率和不良妊娠结局发生风险越高。心功能Ⅰ+Ⅱ级妊娠合并心力衰竭孕妇通常可平稳度过妊娠期,且其宫颈条件较好,若无阴道分娩禁忌证,则可于密切监护下实施经阴道分娩,但分娩期间应注意缓解患者焦虑及紧张等情绪,减轻疼痛感,最大程度缩短第二产程,待宫口开全后,若有必要,可给予阴道助产。对于心功能Ⅲ+Ⅳ级妊娠合并心力衰竭孕妇,则应及时通过剖宫产终止妊娠,并于妊娠期间给予积极心力衰竭对症干预,确保其能安全、平稳度过妊娠期与分娩过程[6]。此外,由于妊娠合并心力衰竭孕妇分娩风险较高,临床应加强产前评估与妊娠期体检,若有条件,应于预产期两周内入院待产,密切监测呼吸频率、心功能分级、心率等生命体征,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药物干预,以此减轻心脏负担。同时,还应指导孕妇科学健康进食,多食用高纤维素、低脂肪、高蛋白的易消化食物,避免摄取辛辣、油腻食物。
综上所述,妊娠合并心力衰竭孕妇心功能状态可对分娩方式及妊娠结局产生显著影响,且心功能分级越高,剖宫产率与不良妊娠结局发生风险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