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能力素质模型对会展专业应用型 本科人才实践教学体系再构探索

2019-01-30 02:24何萍陈双双
旅游纵览·行业版 2019年12期
关键词:会展应用型素质

何萍 陈双双

本文从会展企业人才需求段出发,通过关键事件进行访谈,研究总结出会展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能力素质的内涵,从而构建以知识、能力、素质为核心的“会展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实践教学新体系:理论验证性实践教学帮助学生扎实掌握专业知识,应用设计性实践教学稳步提升学生专业能力,赛课结合实践教学深化学生成就动机,项目参与实践教学培养学生职业素质和性格特征。

引言

会展业是会议、展览和节事活动的总称。作为一个我国新兴的现代服务行业,会展业不仅能够带来场租费、搭建费等直接经济收入,而且能够间接拉动住宿餐饮、交通物流、广告传媒以及旅游购物等其他行业发展,为一个城市或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因此,2015年3月,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促进展览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其中提出“加快展览业转型升级,努力推动我国从展览业大国向展览业强国发展,更好地服务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近年来,我国会展行业发展呈现以下特点。第一,中国会展行业稳步增长。2018年,中国境内举办经贸展览3 793个,同比增长3.5%;举办展览总面积12 949万平方米,同比增长4.6%。第二,会展行业区域发展不平衡。2018年,我国华东和华南区举办会议数量最多,市场份额占62.9%;而华北、东北、西北地区三大地区市场份额仅为16.5%。第三,会展行业还未规模化发展,以小型会议为主。2018年,30~100人会议占49.5%,101~300人占33.3%,我国300人以下这两档会议占据了整个会议市场的82.8%。要想会展行业能够又好又快发展,离不开会展人才的培养,从目前会展人才的需求端来看,我国会展企业对会展项目组织、会展创意策划等中高素质复合型人才需求较大;从会展人才供给端来看,我国开设会展本科专业的高校较少,会展专业性人才输送不足,从事会展行业的工作人员大部分是从旅游、设计等行业转过来的,会展专业人才的供需不匹配严重制约了我国会展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成为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本文从会展企业人才需求出发,通过关键事件进行访谈,研究会展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能力素质的内涵,以此重构会展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实践教学体系,从而为我国应用型本科院校会展人才培养提出具有参考意义的建议。

一、目前我国会展专业实践教学主要问题分析

(一)实践师资队伍缺乏,实践课程设置缺乏关联性

2004年,国家正式批准开办会展本科专业,距今只有15年开办历史,而美国、英国、德国等发达国家的会展教育已有30年的发展历史。截至2017年,我国开设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的本科院校108所,国内培养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的研究生数量更少,会展管理专业硕士点只有47个,会展管理的博士点7个,无法满足开办会展专业本科院校的教师需求。没有该专业科班的教师,很多学校会展专业教师都是其他专业的教师转型过来对学生进行教学,教师自己本身对该专业的学科知识不太了解,又缺乏会展行业背景和会展企业实践操作经验,所以很多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会展专业课程设置是按教师原来的学科背景设置课程,导致会展专业学生感觉专业知识杂乱不精,难以贯通,没有关联度。

(二)实践教学偏离会展经济发展区域性特点,供需不匹配

目前,我国会展业发展速度较快,根据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统计,2011-2016年全国举办各类展览从7 330个到9 892场,增长34.95%,展览面积从8 160万平方米增长到13 074.71万平方米,增长60.23%,中国是世界上展览数量最多、规模最大的国家之一。而会议业在2015年中央政策精神和规定落实下,会议逐步精简化、效率化,以大量公款支持的会议经济虚假繁荣泡沫逐渐破裂,会议业逐渐市场化和专业化,从中国目前已举办的大型会展活动来看,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广州交易会、博鳌亚洲论壇、南京青奥会以及浙江乌镇的互联网大会等都具有很强的区域特点性。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会议和战略对人才需求不一样,而目前会展专业本科高校在会展应用型人才培养方向上没有考虑或者根本不清楚其所在区域的会展经济发展特点,没有针对地方区域会展产业发展和地方会展企业人才需求特点进行人才培养,导致会展人才供需不匹配,毕业生难以适应区域性市场需求。

(三)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准,实践教学未形成体系

目前,开设会展专业的高校中,211、985本科高校如中山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一般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理论研究型的高端会展人才;高职高专院校对会展人才的培养定位于培养会展高端技能型人才,所以侧重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而应用型本科高校会展专业人才培养定位比较尴尬,错误理解成应用能力的培养就是技能的培养,忽视了理论基础,导致目前大部分应用型高校的会展专业实践课程和理论课程脱节,在理论教学指导缺失下,学生的实践教学主要形式是参观、调研;虽然高校都会安排本科生在四年级进行专业实践课程,但是由于企业一次接待学生实践能力有限,更多是走形式的过程,从而不能形成真正的实践教学体系,并没有真正培养“应用型”本科学生的会展实践能力。

(四)集中实践教学安排不灵活,实践教学走表面形式

会展专业实践教学时间集中,难以合理分配。一般而言,实践教学集中理论教学后学期末的两周的时间内,一般安排在学期末完成。一方面,在集中的时间内,学生难以完成一项复杂的任务,而且期末的时间学生面临考试和回家,容易产生急躁的心态。另一方面,会展企业的会议或活动并不是根据实践教学计划来安排的,比如会展企业大型的会议可能结合假期安排学期中期,这个时候需要大量学生实践,而学生要上理论课或者放假,错过了真正实操的机会,而期末可能企业面临暑假或者寒假,一般这个实践段,企业会展活动较少,那么实践课只能是教师布置一个理论选题,学生调研或参观,最后写一份实践报告,导致会展实践教学由于时间安排不灵活而流于表面,学生不能真正有效地学习会展专业知识,掌握会展专业技能。

二、会展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能力素质内涵分析

(一)能力素质的概念和内涵

能力素质模型又称胜任力模型,指承担某一特定职位角色应具备的能力素质特征要素的总和。20世纪70年代,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戴维·麦克兰博士提出能力素质模型,她把能力素质分为知识、技能、自我概念、特质和动机等5个层次,认为知识和技能属于外显层次,而自我概念、特质、动机属于内隐层次,真正区分人才的是内隐素质。美国心理学家Spencer(1989)对200多种工作进行了研究,形成了21项通用素质要项。素质是决定工作绩效和工作质量的重要因素,但是素质属于潜能,是在冰山水面下的部分,培养难度较大,素质的潜能决定着一个人能够有效利用自己的知识和技能,比如一个人具有会展工作所需的专业知识和策划创新能力,但是其工作态度和合作精神这些素质不高,也很难高质量完成工作,所以对会展专业人才素质的培养是非常关键的。

(二)会展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能力素质构建

本文运用关键行为事件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收集、调查数据,通过对中青旅(江苏)国际会展有限公司的员工进行关键行为事件的访谈,并根据访谈信息挖掘出影响员工的工作内容和绩效的关键能力和知识结构等因素,构建会展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应具备的能力素质体系。

1.关键行为事件访谈

通过选取该企业10名工作绩效优秀的员工、6名工作绩效一般的员工作为访谈对象,按照以下访谈流程进行关键行为事件访谈,具体的访谈流程如下。

Q1:访谈介入;

Q2:描述主要工作内容和具体职责;总结这些工作必须具备的知识和能力;

Q3:回忆并描述工作历程中3件最有成就感的事情;

Q4:回忆并描述工作历程中3件有挫败感的事情;

Q5:总结分析每件事情对自己今后工作产生的影響;

Q6:如果自己作为领导或者人力资源总监,希望员工具备怎样能力和素质;

Q7:回顾总结。

2.问卷调查法

对以上访谈内容进行整理,找出影响员工工作各项能力素质的因素,由此编制能力词典、行为量表和调研问卷,由项目小组成员和专家小组对行为量表进行评定研讨、审核。然后随机抽取80名员工进行问卷调查,收集员工能力素质方面的相关数据资料。

3.能力素质指标体系建立

对调研问卷进行数据整理,然后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最终确定会展专业人才能力素质的内涵。研究结果显示:可以从知识、能力、素质、动机和性格5个方面进行细分,具体如表1所示。

总的来看,从知识的角度,企业对会展人才主要看重项目运营、策划、营销、数据分析与管理知识。

从能力的角度,企业首先看重会展人才的抗压、适应、沟通、管理、创新等职业能力;其次,策划、营销、数据分析等专业能力在会展人才能力中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

从素质的角度,企业认为会展人才应该具备责任、诚信、积极、吃苦耐劳、执行力、事业心、热情友善。

三、会展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实践教学课程体系构建

职业能力素质决定会展专业人才的价值取向和工作绩效。为探究会展应用型本科专业人才的能力素质内涵,本文采用关键行为事件的访谈,总结出会展专业人才的能力素质构成内容和指标体系,根据指标体系内涵对会展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实践教学体系进行重构。

(一)理论验证性实践教学帮助学生扎实掌握专业知识

验证性实验教学结合专业教师教授的理论课程,在这些课程的理论环节学完之后,加上验证性实践教学,通过该实践教学引导学生充分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的内涵和成立条件,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理论知识。比如会展统计数据分析与管理,教师在课程前期先教授统计分析方法,然后再将这些统计方法应用于会展行业或企业数据进行分析,了解会展行业或企业的发展现状和问题,最后对会展行业或企业的发展给出针对性的解决策略。通过理论教学指导专业实践,通过专业实践更好地掌握理论知识。

(二)应用设计性实践教学稳步提升学生专业能力

应用设计实践教学根据学生专业学习的深度进行分层。第一层次为会展专业认知实践,主要结合学科基础课。开设时间在大一年级,教师组织学生到会展企业或大型展览会参观、访谈,了解会展行业发展现状和趋势及会展企业的各项职能工作,培养学生对会展专业的感性认识,初步激发对会展职能工作的兴趣,增强会理论课程学习的针对性。第二层次为会展专业核心能力实践,主要结合专业核心课程。开设时间在二、三年级,教师培养为主,企业培养为辅,组织学生亲自参与会展企业或者项目的各项工作中,比如会展调研、会展策划、会展营销、会展管理决策、会展服务,分别让学生在各个岗位进行实践。第一,了解会展项目活动整个过程;第二,发现自己的特长和兴趣;第三,提升会展专业能力。第三层次为会展专业应用能力实践,主要结合毕业实习。开设实践为大四年级,企业培养为主,教师培养为辅,组织学生到会展公司实际操作会展项目,在锻炼专业能力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通过应用设计性的实践培养学生应用会展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赛课结合实践教学强化学生成就动机

会展专业竞赛与课堂教学结合的实践教学主要开设在大二、大三年级。要求学生必须组队参加各类型的会展学科专业竞赛或者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并根据比赛成绩计入学分。比如全国高校商业精英赛会、旅游策划赛、会展创新创业大赛、会展茶艺竞赛等学科专业赛或者专业技能大赛,将其与会展市场专题调研、会展营销、会展策划与管理等课程教学结合起来,通过学科专业和技能比赛提高学习理论课程积极性和针对性,理论课程学习到的知识应用到各项比赛准备中,同时通过比赛的准备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和应变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强化学生学习的成就动机。

(四)项目参与实践教学塑造学生职业素质和性格特质

把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和教师的应用型科研项目实践主要开设在大四年级。鼓励大四学生要求参与省级及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邀请企业家进入创业讲堂,通过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学校为学生创业项目提供孵化工作室,聘请企业导师指导会展业务开展。此外,鼓励学生在毕业论文选题中结合教师的科研项目进行探索性研究,培养学生探索精神,通过与教师研讨课题,进一步探索会展学科前沿,发展新问题,提出解决办法。通过项目性实践教学培养学生职业素和性格特质。

(作者单位:三江学院文化产业与旅游管理学院)

猜你喜欢
会展应用型素质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素质是一场博弈
什么是重要的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