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颖
[作者通联:湖南永州市四中1618班]
近日,京东商城CEO刘强东于美国嫖娼被捕的新闻在网络上掀起讨论的热潮。听闻此重磅消息后,我带着惊诧在网上了解到了事件的大概,也顺便看了网友们的评论——几乎是一边倒的嘲讽、批评、幸灾乐祸,偶有几条对事件真实性抱有怀疑的言论却受到围攻,被说是京东的“水军”。
在深感网络环境戾气之重的同时,我却还有些许的欣慰——至少仍有质疑的声音发出来了。只是看着那些在只窥探到事件一角之时便用激烈言论高举“真相只有一个”的大旗疯狂站队的行为,我不禁疑惑“真相真的只有一个”吗?世间真的有绝对的“真相”么?
柴静在《看见》中记录的一个专访,我印象很深。2006年一个虐猫的视频在网上引起了轰动,画面中一个女子用高跟鞋跟踩进一只猫的眼睛,脸上还带着笑意。被激怒的网友们用言语攻击、批判,还通过人肉搜索找到踩猫女子的个人信息,甚至有人花重金要“买她的人头”……当柴静采访到当事人时,我们能从访谈中了解到:这是一个被同事夸赞是 “绝对的善人”的好护士,也是一个离异多年患有抑郁症的女人,但同时也是带着笑容虐杀动物的“复杂”的人。相比纯粹地质问,柴静更多的是展现了一个“人”,而非单单一个犯罪现场。片子播出以后,有观众给节目留言,质疑节目的价值导向,认为没有谴责踩猫的人,反而为之辩解,不合情理。柴静给出的回应是:但求了解和认识而已。
没错,了解,认识。如同网友只看到刘强东嫖娼被捕一样,如同民众只知有人虐杀了一只猫一样,人们往往喜欢在只看到事件的一面时,就妄下定论,用情绪作出判断,但是否真的做到了了解认识呢?可能有人会说,事实就是如此啊,嫖娼被抓是的,踩猫虐猫也是的——没错,这都是事实,但未必是真相。客观来说,当你光知道女子踩猫这件事与当你了解了这个女子的性格经历之后再来对事件作评判,两者多少是存在差异的,或许你会多了一丝怜悯,你也可能对人性的复杂又多了一份思索。那么此前的那个“真相”还能完全成立么?
上故事课的老师曾举过这样一个例子:现在给你看一个片段,是一个男人在马路上狠拽着一个挣扎着的女人,你是什么感受?再给你看这个场景的前五分钟,是这个女人偷走了男人的钱袋,里面是男人用来给女儿治病的钱,现在感觉又如何呢?如果再给你看前五分钟,这个女人的丈夫是个赌徒,他威胁女人出来偷钱,否则会打死她,感受是否又不一样了?按理说,每一个片段都是 “真相”,但很明显,单独的三个片段同三段画面完整的呈现给予人的感受全然不同,随着事物的本来面目愈来愈清晰,人们的判断亦相应地发生变化,每一个刚显露出来“事实”都被下一个五分钟所推翻。
正如杨德昌的电影 《一一》中所说的那样,每个人都看不见自己的后脑勺,所以我们看到的,往往只是生活的一半。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我们却只习惯于接受正对着自己的这一面,从而忽略了藏匿于“后脑勺”的那一面,而事物都有正反面,何况还有更为多面的人性夹杂在其中,在无法看清事物全貌的情形下,我们怎么可以随意地给它套上“真相”的帽子呢?
事实上,真正的“真相”并不存在。每一个“五分钟”都会使前面所呈现的“真相”发生变化,而这样的“五分钟”是累积不完的。故身处人世间的我们终究无法站在六界之外观尽事物的本来面目,更何况看待事物的角度因人而异,又怎能说自己掌握的就是绝对的真相呢?
既然绝对的“真”不存在,我们为什么还要不断去追寻“真”?又该如何去追寻呢?
列夫·托尔斯泰在构思《安娜·卡列尼娜》时,原型是新闻里一个做了别人情人的女人卧轨自杀的故事。最初安娜于他极不可爱,她是一个背叛丈夫、追求虚荣的女人,他想让她“罪有应得”。但写着写着,托尔斯泰并没有美化她,只是不断深化这个人物,人性自身却有它的力量。最终,安娜的死不再局限于浅显的道德判断,而能拨动人内心深处悲悯的情弦。
所以有人说,认识有多深,呈现才有多深。
唯有对事件、生活乃至人性的认识更为全面深入,我们才能更加贴近真实;而唯有更贴近真实,我们作为“人”才更为独立和完整。
在追寻“真”的过程中,“理性”尤为重要。它是我们用来对抗“情绪化判断”的武器,因为“真”往往是流失于涕泪交加、一时怒气之中的;当然也不能太注重结论,思考和挖掘的过程永远是极其重要的。
故而,如同无法追求到绝对的公平与正义,但我们依然去矢志追求一样,即使我们最终抵达不了“真相”,却仍需带着“理性”的罗盘在求真的道路上一往无前——因于生命而言,能克制情绪化的自我,将理智从中剥离开来,并坚守“不断了解认识”的原则去追求“真”,或许已然是一种进步与胜利了吧。
世间本无真,唯了解认识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