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贺凯仁
电视台作为传统媒体的代表,曾经在我国风靡一个时代。但是,随着新媒体的出现,电视台逐渐失去了以往的地位,逐渐陷入资金短缺,后劲不足,观众流失的困境。许多县级电视台由于创新意识薄弱,缺乏先进的管理的经验,新闻素材不够新颖等,逐渐被新媒体所取代,濒临倒闭。因此,在这种严峻的环境下,电视台只有主动寻求改变,才能够赢得一线生机。
县级电视台作为我国政策会议的宣传渠道,同时承担着中央电视台新闻节目的转播工作,对于地方观众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地方电视台新闻节目存在的不足之处仍有许多,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县级电视台由于经费短缺,资源有限,无法做到像市级、省级的电视台一般有机会接触大型的、有价值的新闻,且新闻的制作、排版班底实力有限,因此,本身就缺乏一定的竞争力。其次,由于新媒体的盛行,采集新闻的手段变得更加容易,因此,媒体新闻的种类也变得多样化,观众的选择也更多样化,甚至有些新闻为了博观众的眼球有违新闻的原则,对新闻的真实性存在质疑。因此,对于县级电视台而言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最后,县级电视台新闻节目切入点应该细化,更贴近民生,且更专注基层所喜闻乐见的新闻。但是,县级电视台逐渐脱离群众,企图往大型新闻上面过渡,最终效果不甚理想。
传统的县级电视台新闻节目素材的采集都是民生问题,且采集渠道通常为群众上访,并没有做到深入基层去实地考察,久而久之就缺乏新闻的多样性,以及逐渐偏离了“三贴近”的原则。如果记者可以深入到基层去收集素材,用心挖掘,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且县级电视台是最贴近老百姓生活的电视台,因此,采集的素材是最原汁原味及最具有群众代表性的。
县级电视台新闻节目最大的优势就在于地方特色。但是很多情况下,地方电视台新闻节目都是盲目求上,却忽视了最有代表性、观众最喜闻乐见的地方新闻素材,久而久之就会失去基层群众的情感共鸣,造成本土观众的流失,缺乏有效的沟通交流。
舆论监督对于提高县级电视台新闻节目的威望以及确保新闻的真实性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通常情况下,电视台的舆论监督力度不够,甚至有的电视台的舆论监督部门形同虚设,其中原因各有分说,最终造成的结果便是上面采集的信息素材不准确,导致播出的新闻也就不准确,也就失去了新闻的基本原则。
电视台曾经在传统媒体下风靡一时,但是,随着新媒体的出现,便迅速取代了传统电视台的领先地位。主要是在于新媒体具有信息资源广,存储量大,资料的种类多样化,表现形式丰富化,且新媒体的设备和仪器更加便于携带,随时随地都可以观看。而电视新闻,由于观众的选择性受到电视台播放时间、内容的限制,因此逐渐被观众所遗忘。比如说,智能手机的出现,人们甚至可以在地铁上即可随时观看自己喜欢的节目,查找自己想要的新闻,而不像电视台,只有在家中定时观看。因此,新媒体的出现对县级电视台新闻节目的主流地位造成了严重冲击。
县级电视台作为政府的“喉舌”,具有上达下听的重要作用。但是,现在越来越多的县级电视台开始专注于“下达”,就是将有关部门的会议内容以及相关的方针政策传达给基层群众,但是,相应地并没有有效收集民众的反馈意见以及效果评价,因此导致与群众之间的沟通桥梁发生了中断,电视台新闻节目成了宣传政府形象以及政绩的渠道,导致新闻的种类狭窄化,内容过于片面,视角单一,久而就会失去新鲜感,造成观众的审美疲劳。
尽管在新媒体环境下,县级电视台新闻节目面临的挑战异常严峻,但是,同样给地方电视台新闻节目的创新提供了很多的可能性,具体如下:
传统电视台新闻素材的收集需要记者深入基层群众中用心挖掘才能获取,且有些临近报道的时候无法报道出来的情况。但在新媒体形式下,基层的反馈渠道众多,且网络言论自由的时代已经来临,群众许多的想法以及新闻播报都有了更多的宣传途径,这样给县级电视台的新闻收集带来了很大的便利条件,新闻的真实性也得到了有效的保障。
县级电视台是最贴近基层的媒体渠道,因此,地方电视台更容易亲近群众,探听群众所喜闻乐见的新闻类型以及了解群众的真实生活,这样的新闻才是最有价值的,且县级电视台是连接基层群众和相关部门的桥梁,因此,有效的反馈可以更好地促进中央了解基层群众的生活状况,以便做出正确的决策,制定符合群众的政策方针,更好地体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其次,地方电视台新闻栏目扎根于基层,为基层群众服务,因此对当地的风土人情最了解,播放的新闻节目也最有地方特色、最接地气、最吸引观众眼球。
在融媒体环境下,县级电视台新闻节目要想突围成功,还是得好好利用新媒体的强大优势,并且继续保持自身的优势,改革创新,从新闻节目的选题、编排、制作以及宣传上全方位升级,才能够保证县级电视台新闻节目的强势突袭,继续占领领先地位。具体如下:
电视新闻节目作为上级政策会议的重要舆论渠道,对于会议新闻的播报是分内工作。因此,对于新闻的质量以及种类要经过严格的审查和报道,务必做到下达的命令准确无误地传达到群众耳中。但是,对于会议的内容要进行适当的调整,首先要选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播放;其次,要充分了解会议的主要内容,并且报道的时候要突出侧重点,比如说,关于医疗系统改革的会议,可以着重强调改革的主要内容,对于群众最关心的医保报销的问题,药物的价格调整方面可以着重报道,而改革医疗体制等远离基层群众生活的则可以系统地进行概括。只有主次分明,才能保证新闻报道的质量。而新闻的编辑方面,不要拘泥于会议主场内容,也可以穿插一些与会议相关的新闻,这样可以增加新闻的多面性。
新闻的基本原则就是真实性、时效性,基层新闻也是如此。只有选取一些最贴近生活、人们最关心的问题,才能够吸引观众的注意力。但是同时要保持新闻的真实性,不可以为了博取观众的眼球选择一些虚假的信息或者篡改新闻的内容等。再次,由于县级电视台新闻的观众主要集中在农民群众,因此,对于新闻内容的选取,可以侧重于与农业相关的内容,比如说,上级下达了农业改革的相关政策等。最后,要对本县民众的基层生活进行真实报道,从而使政府真正了解民众的想法,才能做出相应的政策调整。
县级电视台要始终扎根于基层,对地方特色进行深入报道,县级电视台作为基层的宣传主体,可以侧重报道基层的地方特色新闻,以此要向市级、省级甚至国家介绍本土的特色文化,从而使有识之士找到创业金点子,从而有利于吸引投资,促进本土经济的发展。同时,特色新闻也是本土的一张活的明信片,要向全国展现出本土的风土人情。其次,基层记者要定期培训,培养出善于发现特色新闻的能力,且可以通过融媒体的渠道,收集更多的特色新闻进行深入报道,以期吸引更多的观众。
融媒体环境已经是当今媒体界势不可挡的存在,对于县级电视台的生存而言的确造成了巨大的挑战,要善于发现地方新闻的价值以及优势所在,并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传播途径广泛。群众的反馈渠道多样。新闻采集的难度降低等优势,全面改革传统会议的播报习惯,不断明确电视新闻节目的定位,且利用基层电视台天然的优势,不断挖掘观众所喜闻乐见的有价值的新闻素材。只有如此,县级电视台新闻节目才可以继续吸引观众的眼球,引起观众的情感共鸣,再次将基层群众与政府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从而使政府更好地为人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