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大夫的代表 忠君爱国的典范
——从文化层面解读“烛之武”

2019-01-30 08:24李慎
中学语文 2019年21期
关键词:郑国士大夫层面

李慎

语文教学是需要层次的,从文字的层面到文章的层面、文学的层面,进而到文化的层面,四个层次逐层递升或者说逐层深入。对于高中阶段的教学,教师应该引领学生体会文本的文化内涵,汲取文化的营养。

从文本解读的角度看,也可以是多选择的:从作者的视角,可以感受作者之表情达意及说理言志;就作品的视角,品味到的是文本的艺术魅力;换作读者的视角,可能就是与作品的共振,包括艺术共感、情感共鸣、哲理启示、审美愉悦等;从社会的视角解读,得到的就是作品对客观景物、社会现实等表现的深度与广度。

《烛之武退秦师》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文言文单元的第一课,是春秋时期文学家、史学家左丘明创作的一篇散文。此文记述的是秦晋联合攻打郑国之前开展的一场外交斗争,秦晋联军兵临城下,郑国危如累卵。国难面前,烛之武临危受命、孤身出城;强秦帐内,烛之武不卑不亢、字字珠玑。烛之武以一己之力,凭借对时局的洞若观火和过人的辩才,谈笑间,干戈化为玉帛,终于使郑国免于灭亡,其临危不惧、解除国难的精神以及能言善辩的杰出外交才能,为人赞叹。全文不到400字,但是形象鲜明,语言优美,层次分明、组织严密,说理透彻、逻辑有力。烛之武深明大义不计个人得失的爱国情操,烛之武义无反顾独闯秦营的英雄气概,虽经两千多年时光流水的冲刷,依然放射出熠熠夺目的光华。

一、从士大夫精神层面解读,烛之武是一位士大夫精神的践行者

士大夫阶层的形成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士大夫精神的核心奠定阶段也是在春秋战国时期。此时“道”是士大夫精神的核心,由此产生了“士志于道”的士大夫精神。也就是说,作为一位士,就应该有所追求。士大夫作为一个精英阶层,他们自己愿意承担社会责任。孔子对纷乱的世界有非常强的社会焦虑,他说:“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孔子认为如果天下无道,社会秩序混乱,在这样的情况下,士大夫必须站起来承担社会责任,重建社会秩序,成为“道”的社会秩序维护者和价值承担者。

两个大国大军压境,“晋军函陵,秦军氾南”,郑国危在旦夕,大局似乎已定,郑国基本上已无回天之力了。面对这样的危难,如何保存自己的国家,一般人是不可能完成的。烛之武作为一个养马的官,自然也可以视而不见。然而国君找到他,他没有直接表态,而是说“我年轻的时候就不如人家,现在老了更没用了”。由此就可以看出来他话里有话,虽然在某种程度上发泄了自己的不满,但是也让人感觉他已经成竹在胸,于是就有了一位七十岁的老者舍己为君的“夜缒而出”。

这是勇于承担使命与社会责任的行为。士大夫“身无半亩,心忧天下”立志于道,烛之武早年未被重用,但是依然能不计前嫌,主动承担社会责任、文化使命,确实值得敬仰和学习。

二、从“君君臣臣”层面解读,烛之武是一位忠君爱国的典范

佚之狐作为臣子,当然也有保国安民之责任,然而他没有前往,而是向国君推荐了烛之武:“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佚之狐的形象是对烛之武的衬托,“许之”则凸显了烛之武忠君爱国之心。

烛之武拥有“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才华却遭半生埋没,命运对他是何其不公,也许没有这次推荐,他真要“骈死于槽枥之间”了。他在暮年才得到机遇,而且是面临着亡国的危险,在如此不公的命运下,即便是壮年亦要考虑再三,何况一老者!本以为他会贪生怕死地拒绝请求,可他却在国家危难之际为读者展示出了一幅最动人的画面——一位须发尽白的老者不顾个人安危,竟“夜缒而出”,只身前赴敌营,凭自己的口舌说服强秦退兵。

“小忠忠于己,大忠忠于国”。面对国难,在“小我”与“大我”之间,烛之武毅然放弃了“小我”;在“小忠”与“大忠”之间,他更是看重大忠。忠君是臣子的根本,烛之武,一介“弼马温”,关键时刻不惜牺牲个人性命,积极维护国君的权利与利益,确为“大忠”之典范,为世代传颂。

三、从古代“和合”文化的层面,他是忠贞不二的维护者

中华文明能持续发展5000年,一个重要因素是中华文化的强大凝聚力、亲和力。中华文化的精髓之一,是和合文化。“和”,原义是声音相应的意思,后来演化为和谐、和平、和睦、和善等。“合”,原义是指上下嘴唇合拢的意思,后来演化为汇合、结合、合作、凝聚等。中国思想传统中 “和”是“合”的前提,条件或基础,不“和”则难“合”。“和”是“和合”形成与维系的关键所在,因此可以说重视“和”也就是重视“和合”。

以烛之武的才智,他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在社会和平时期,要出来做一番事业很是奢望。他一直在等待,等待那“一鸣惊人”的时刻。几十年的孤独与寂寞,不仅没有磨去他的斗志,反而激起他的雄心,现在终于等到这样的机会,虽然来得晚了一点,但几十年的积淀,在这一刻绽放出绚丽的光芒,终于用行动来证明了自己的才能。

他用自己的口舌之辩,维护了国家的和平,实现了邦交的和谐:第一步,烛之武换位思考,站在秦国的立场上说话,引起对方好感,取得一致性立场,为进一步分析做好了铺垫;第二步,分析亡郑只对晋国有利,而对秦国有害无益,引导秦君思考利害得失;第三步,陈述保存郑国对秦国有好处,逐渐触及核心问题;最后一步,旧事重提,从秦、晋两国的历史关系,说明晋国惯于过河拆桥、忘恩负义,并由晋国的贪得无厌,后必导致“阙秦”,触碰秦伯的恨处。烛之武的说秦之词,句句令人毛骨悚然,具有撼人的逻辑力量,从而使秦穆公意识到晋强会危及秦,于是与郑国订立了盟约,乃还。

烛之武的整个劝说过程没有直接提及郑国的利益与为难,而是由己及人,由近及远,有理有据,一步一步使得秦穆公做出退师的选择。他的劝说艺术体现了逻辑的力量,到最后已经跟郑国没有关系,最后结束语是“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讨论的问题不再是郑国的问题,而是秦国与晋国的问题,最后郑国“亦去之”,衬托了他严密的逻辑推理与逻辑的艺术力量。

古人以“不战而屈人之兵”“化干戈为玉帛”概括战争艺术的最高境界。其实是用最简洁、最美好的文字来表达我们对和平的崇尚。在春秋战国时代,谋士、外交家主要是凭借自己的 “三寸不烂之舌”游走于诸侯之间,推动历史的发展。烛之武舍身救国,凭靠自己多年的积累,一鸣惊人,维护了邦交的和谐与国家的稳定。

人不可貌相。据《东周列国志》描述:烛之武是一位“年过七十,事郑国为圉正,三世不迁官”“其须眉尽白,伛偻其身,蹒跚其步”之人。当其来到郑伯跟前时,“左右无不含笑。”从其人其貌来看,无论如何也不会把他想象成是一位“不战而屈人之兵”的人才。烛之武的形象陡然高大起来,他行为的历史意义光耀几千年。

当今时代,再来阅读这篇散文,不仅仅是体会语言的简洁,言辞的魅力,逻辑的严密;从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来讲,文本解读的落脚点应是文化。当年左丘明刻画烛之武这个人物形象,也许仅仅在于记录历史,记录烛之武的功劳与表明他的历史地位,表现他的辩才与论辩艺术;受白居易“文章合为时而著”的启发,今天我们再读“烛之武”,会感到左丘明穿越时空,更多的在于张扬烛之武的形象意义:浓烈的家国情怀、深沉的忠君思想与厚重的和合文化。

猜你喜欢
郑国士大夫层面
宋韵
——士大夫的精神世界
做别人家的父母
从宋初笔记看江南士大夫的“故国情怀”——以《南唐近事》《江南别录》等为例
中山君有感于礼
郑国明 立足传统 再造传统
健康到底是什么层面的问题
从语言和体系两个层面理解庄子的“吾丧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