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附子的药理研究和临床应用

2019-01-30 03:38:58刘沛沛
智慧健康 2019年21期
关键词:回阳乌头药理

刘沛沛

(泰安市中医医院,山东 泰安 271000)

0 引言

现代医学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更加强调和支持中西医结合治疗,中医药学的发展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各种中药材的使用原理和使用方法均得到广泛而有效的临床验证。附子的临床应用较为常见,根据相关记载,属于“纯阳之药”,并且具有“回阳救逆”的重要功效,历代中医临床医学上使用附子均较为常见,且取得重要成效,能够正确、合理、广泛的使用附子多是著名医学家,并且多属于扶阳学派。随着现代临床医学的不断发展,关于附子药效、药理方面的研究也在不断的深入,附子可充分应用于低血压状态、心肌梗塞休克、风心病和冠心病等方面的治疗,总体疗效显著,值得作进一步的应用推广。为了更好的在临床实践中应用附子,需要对附子的药理特点、临床作用展开分析,了解附子的适应症、性味、用量、配伍、毒性反应、煎服法等[1]。

1 关于附子的药理研究

附子是临床上较为常见和常用的中药材,关于其具体药效、药用早在《伤寒论》中就有记载,但是就目前来看,人们对于附子的药理研究和认可度尚且还有较大提升空间,为了更好的保证附子的用药安全与用药合理,需要对其量效关系作进一步分析。附子通常也会被称为附片或者是乌头、铁花,还有其他的别名分别叫盐乌头和草乌等,对附子进行加工和炮制,能够制作成黑附子或盐附子等,附子是一种温性药物,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能够起到散寒、止痛、回阳助阳等功效,属于中药材中的“回阳救逆第一品”。随着现代临床研究的不断发展,附子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尤其是在主治小儿水肿、心腹冷痛、大汗亡阳、风寒湿痹和脾泄冷痢、宫寒阳痿等疾病时多有成效。根据临床实践研究发现,附子对于治疗冠心病和风心病、低血压等症以及因心肌梗死导致的休克等症均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只有全面的了解和分析附子的现代药理、毒副作用以及临床应用方法,才能够充分保证附子的应用安全[2-3]。

在分析附子的现代药理中,需要先分析附子的化学成分,附子属于乌头子根的加工品,主要的化学成分包括川乌碱甲、川乌碱乙、新乌头碱、塔拉第碱、乌头碱、次乌头碱等。这种药物中的各种成分在治疗各种疾病时,主要作用的器官为心脏部位,考虑到药物成分中还含有氨基酚、甲基乌头碱以及阿替新等毒性较强的物质,在药物配伍和药物剂量控制时需要重点注意。根据附子的药理作用研究可以发现,附子的强心作用较为明显,附子水溶液在分类后可以得到新成分,即尿嘧啶,用尿嘧啶对心脏具有刺激作用,在蟾蜍离体心脏实验中发现,心肌收缩加强,并且药物剂量越大、用药时间越长,则心脏强化程度越大,但是在此过程中,心率影响不大。附子还具有一定的抗心律失常效果,经相关动物研究发现,从附子水中提取出乙醇提取物和正丁醇提取物,可有效预防小鼠心脏室颤,由此可见,附子中含有较多抗心律失常成分,如果是水提醇溶液效果最好。除此之外,附子对血管以及血压方面也具有重要的作用,附子能够充分的改善血液循环,促进血管流量增加,并且对血管还具有扩张作用,在动物实验中,通过向麻醉犬注射附子注射液,其脑血流量以及股动脉血流量明显增加,血管阻力大大缩小,在升降血压方面存在重要作用[4]。在临床实践研究中还发现,附子具有镇痛和抗炎的效果,附子煎剂能够抑制急性炎症,实验证明,甲醛或蛋清能够引发小鼠的关节肿胀,但是对其灌服大量的附子水或煎剂后,则小鼠的关节肿胀症状得到有效缓解。附子的抗炎机制主要是因为能够对毛细血管通透性起到重要的亢进作用,充分抑制了肉芽肿等问题。

2 附子的临床应用要点和正确方法

2.1 充分了解功效和性味

不同的中药材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需要对其药效、药性等方面进行充分的研究,不同的药物药性不同,在临床上的应用对于药物配伍方面的要求也会不同,一旦药效把握不当,就会造成严重的用药事故,不仅不利于患者的疾病治疗和病情控制,还会带来严重的生命安全威胁。中医学上认为附子属于热性类药物,并且含有一定的毒性,味甘且味辛,主要功能有补火助阳、除湿散寒和回阳救逆等。结合相关的中医理论可以了解到附子可以治疗寒性疼痛的患者,例如阳气虚弱和阳气欲脱的患者,从汉代之后,附子的使用范围开始不断的扩大,在外科疾病、内科疾病以及妇科疾病和儿童群体中均可对症用药,使用这种药物治疗阳气虚弱的患者,要求准确辩证,否则难以达到预期效果。一般情况下,附子多和温热属性的药物进行配伍使用,例如附子可以和肉桂、炙甘草以及干姜等配伍使用,部分患者因伤害入体、寒邪凝重,运用此类配伍汤剂可以通达体脉,驱寒扶阳,汤药类型有干姜附子汤、四逆汤以及通脉四逆汤几种。另外,附子还可以和补气类药物进行配伍使用,例如附子可以和人参进行配伍使用,主要是起到固脱回阳的重要功效,可以治疗呕吐、腹泻以及大汗患者,常用的汤药类型包括四逆人参汤和参附汤等[5-6]。

2.2 毒副作用以及相关处理措施分析

附子中含有的乌头碱是一种有毒成分,具有箭毒样作用,并且还具有其他的作用,患者一旦附子中毒后就会存在严重的烧灼感、麻木感和疼痛感等,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导致心慌气急、烦躁不安和头晕目眩等,部分患者恶心、呕吐严重,多数情况下还会体温急剧下降、呼吸抑制,面色苍白,且四肢逆冷,患者一旦血压下降、脉搏缓弱、心率失常或膝反射减弱等,就有可能存在严重的生命危险。对患者容易出现附子中毒的具体情况、中毒原因以及具体临床表现进行积极分析,可以制定出有效的应对措施,在附子中毒处理中,一般可以采取院内治疗和院外治疗两种不同的处理方式,不同的处理方法可以达到不同的临床疗效。如果是院内处理,主要是对患者进行洗胃处理和催吐处理,并在对症治疗、透析治疗以及药物治疗中不断稀释患者体内的毒素;而院外处理则是采用米水甘草汤、单味生甘草、蜜蜂解毒法、绿豆解毒法、防风黑豆汤等进行集中处理。附子在临床上的应用作用突出,并且应用范围也在不断的扩大,只有对其毒性特点、中毒症状等进行仔细分析,才能够及时做出预警方案和紧急处理,对症处理中毒反应,维护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并充分有效的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使其提高临床治疗的总体有效率[7]。

3 结论

附子的临床应用主要可以起到驱寒止痛和回阳补火等重要功效,我国对于附子的临床研究和应用较早,最初是利用大黄附子汤治疗肋下偏痛和寒湿内结等症,随着后期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各代医家开始酌量增加药物剂量,在病症结合中,不断完善中药配方,使得附子的临床应用范围不断扩大,且总体疗效得到大大的提升。就目前来看,关于附子的药理特点和临床应用方法等方面的研究资料不断增加,可以总结得出附子在治疗肾病、妇科病、消耗系统类疾病以及痛症等方面多有成效,为了使附子的用量更加合理,也为了使附子的药效更为突出,需要对其应用范围进行全面的分析,并且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变化进行科学的药物配伍和剂量调控,同时还要注意观察在用药期间的不良反应和毒副作用,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处理,充分发挥出附子的临床作用。

猜你喜欢
回阳乌头药理
回阳九针术对母猫绝育术后苏醒监测指标的影响
回阳固本汤促进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自然杀伤细胞重建的机制研究Δ
中药药理学科简介
现代中医药(2022年6期)2022-11-27 02:36:10
中药药理学科简介
金莲花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回阳救逆说参附
基层中医药(2021年2期)2021-07-23 01:41:52
含乌头碱中成药理论中毒风险的数学分析
中成药(2018年11期)2018-11-24 02:57:36
德钦乌头块根化学成分的研究
中成药(2018年2期)2018-05-09 07:19:50
山楂核化学成分与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中成药(2018年3期)2018-05-07 13:34:33
张景岳 奥妙六味回阳饮
饮食保健(2017年6期)2017-03-29 02:4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