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通讯员 李淼
开州自汉代以来就是蜚声华夏的橘乡,曾写下了汉置橘官、橘贡大唐的锦绣青史。而今,这方土地再续传奇,以春锦、春脐、春血、春橘橙等多个品系的开州的开县春橙应运而生。该品牌错季上市于每年2月至5月,游客来了既可赏花果同树奇观,又可体验采摘乐趣。开州的“开县春橙”营养丰富、细嫩化渣、酸甜适度、新鲜多汁、香醇悠长。
作为开州脱贫致富的重点项目,开州的开县春橙正发挥着产业扶贫的巨大作用。通过春橙产业,贫困户以土地、技术、人力等方式入股专业合作社,逐步实现了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的三变模式,实现了稳定收入。目前,开州的“开县春橙”年总产值7.75亿元,占全区柑橘产值的77.5%,从业人员人均收入达到6 743元,惠及25个乡镇,11 382户贫困户,40 345个贫困人口。
青山绿水、秀美生态造就了“中国生态气候明珠”——城口。城口老腊肉至今已有1 000多年历史,被命名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土猪原料,传统工艺制作,科学配方熏制,色香味形俱佳,在当地群众中有“一家煮肉百家香”的说法。城口老腊肉也是城口老百姓餐桌必备佳品,有一年四季都食用的习俗,可以说是当地老百姓的挚爱。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城口县把城口老腊肉作为全县扶贫主导产业,着力在规模化、品牌化、标准化、市场化上做文章。已培育市县级龙头企业5家,加工生产企业60余家,年产量达到3 500 t,产值达2.6亿元,产业覆盖到90%以上贫困户。
巫山脆李种植始于唐宋,距今已逾千年,具有色鲜、果大、皮薄、酸甜适口的特点,多种维生素,富含多种氨基酸,抗氧化剂含量高,是“可以吃的化妆品”,深受消费者青睐。巫山脆李先后获得中国脆李之乡、中华名果、全国优质李金奖、重庆市十大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等多项荣誉,2017年品牌估值达9.5亿元。
近年来,巫山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绿化造林与群众脱贫致富结合起来,大力发展脆李种植,目前已超过1.3万hm2,。每667 m2产值可达1.6万~2万元,最高一户年收入10万元以上。5万余户15万人从中受益,包括9 000余户贫困户3.5万人。
青花椒味辛、性热,是川菜、火锅使用最多的调料之一。青花椒产业劳动强度小,见效快,建成后收益期长,是酉阳县的一项惠农扶贫产业。
近年来,酉阳大力支持青花椒产业发展,加大青花椒基地项目建设力度,打造青花椒产业链,已推出保鲜椒、芳香精油、浓香花椒油、武陵天椒研磨瓶精品青花椒、花椒酱等系列产品。目前,全县累计发展青花椒基地达1.4万hm2,产业覆盖了36个乡镇(街道),入业椒农达1.2万余户,覆盖贫困农户2 300户。根据规划,到2020年,全县将建成稳产青花椒产业基地1.7万hm2,产青花椒1亿kg,产值15亿元。
莼菜,古时为贡品,至今已有1 600多年的历史,《晋书》记载:“莼菜鲈脍,爵慕之。”莼菜属多年生睡莲科草本植物,是江南“三大名菜”(菱白、鲈鱼、莼菜)之一,含蛋白质、糖、铁和亮氨酸等多种营养成分。目前,在世界上除我国石柱黄水、杭州西湖、利川佛宝山三大莼菜基地外,只有日本尚有少量栽培。
随着石柱黄水国家森林公园的旅游开发,莼菜已被生产成各种包装的旅游商品,畅销东南亚、日、韩、美、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吃山珍,喝连茶,品莼羹”已成为独具土家特色的新饮食文化代表。莼菜田畴也成为黄水国家森林公园里一道极具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的独特景观。
石柱莼菜叶表绿色,叶背淡暗红色,漂浮于水面;晶莹剔透的果胶包裹新芽、新叶、花蕾,果胶厚实,果胶与所包裹植物体的体积比大于1∶1;口感细嫩、清香爽口。内在品质:石柱莼菜蛋白质含量为0.4~0.5 g/100 g,碳水化合物1.4~1.7 g/100 g,多糖含量0.35~0.5 g/100g,钙含量100~120 mg/kg,锌的含量1.5~2 mg/kg。质量安全规定:石柱莼菜产地环境环境符合NY/T391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要求,产品质量符合NY/T1405绿色食品水生蔬菜标准要求。
武隆县地处渝东南,云贵高原大娄山褶皱带与武陵山系的交汇地区,以山地为主,一般相对高差都在700~1 000 m之间,境内最高海拔2 033.3 m,最低海拔160 m。武隆高山马铃薯产于重庆市武隆仙女山国家森林公园以东仙女山镇石梁子村和白马山自然保护区以东巷口镇走马村、蒲板村,海拔1 200 m以上的高山地带。生产面积800 hm2,年产量18 000 t。
武隆高山马铃薯根据产品形状、色泽、鲜嫩度和产品特性,在采收后分为四级:特等、优等、一等、二等。特等由出口企业采用冷藏车运输到港口,再用冷藏集装将鲜菜运输到东南沿海或出口到东南亚。优等蔬菜用鲜菜盘、保鲜膜定量包装,加贴蔬菜质量安全标识,再用塑料箱分层存放,标明品名、净重、产地、采摘日期、防震等,由净菜生产加工企业采用快装、快运送到签约超市。一等品采用散装或袋装快速运输到重庆主城及周边批发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