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摄影季开幕仪式
【本刊讯】
为传播“一带一路”的和平精神、发展精神、开放精神、创新精神和文明精神,回顾改革开放40周年的伟大历程,讲述古往今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精彩故事,由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办,福建省摄影家协会等机构承办的“一带一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摄影季活动于2018年12月27日在福建省泉州市中国闽台缘博物馆拉开帷幕。本次展览包含两部分。第一部分是“一带一路——海上丝绸之路古今对比展”,它将古代丝绸之路延展到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用镜头记录古城老街的魅力,用光影传递海丝的文化。第二部分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摄影家眼中的中国展”,它从外国摄影师的独特多元的视角看中国,从多个侧面反映中国当代风貌,反映改革开放40周年中国发生的巨大变化。
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席李舸在本次活动举办《摄影是有重量的精神运动》专题讲座。
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席李舸专题讲座
李舸先生的讲座以现阶段中国摄影人的心态为题,展开关于摄影人的修行和道德层面上的论述,给广大摄影人一次有深度、有内涵的精神体会,以下是讲座的部分内容:
文化(艺术)是一所教导谦逊的学校,它终生教导我们如何理解自己,并且有能力欣赏他者。
谦逊并不是自卑,它内含着开放、自省与自信,当我们有能力与不同的文化相互凝视和倾听的时候,会唤起我们对自身新的发现,对世界不断的追问,对生活永远的敏感,对人类深沉的同情心和爱,唤起我们在浑厚、斑驳的现实中积蓄乐观的能量。
影像的魅力来自给人的心灵以垂直打击的思想的力量,
来自我们对想象力不败的激情与敏感,
来自我们既谦逊又自信地对艺术永不满足的追问,
来自我们精神深处极度绝望中的壮丽希望。
第一,你一定要在有限的时间里多做自己愿意做的事情;
第二,你的心里一定要住着一位老师。
不管我们的日历年龄如何快速叠加,因为心里住着老师,虚妄和娇蛮便挤不进来。
技术的战车把数码技术送进人间,使昔日“纸面”凝聚的诸多艺术的神性不断被“界面”颠覆和碾压。
看图被称为“读图”,而这里的“读”已不再意味着欣赏的深度。眼睛在网上快速、便捷地
“暴走”,损失的是时间的纵深和历史的厚重。
世俗的修行,就是精神生活。
强调精神上的喜乐就需要自由自在地发现自然中的美,在欣赏和爱中获得精神喜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