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晓慧,程仕萍,查青林,洪 燕,简 晖,吕爱平,林色奇
(1.江西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南昌 330012;2.江西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南昌 330004;3.武警江西总队医院 南昌 330001;4.江西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 南昌 330004;5.香港浸会大学 香港;6.江西中医药大学中医基础理论分化发展研究中心 南昌 330004)
月经来潮作为女性特有的生理现象,标志着女性发育趋于成熟并且具有生育下一代的可能[1]。《素问·上古天真论》言:“女子……二七而天癸至,月事以时下,故能有子。”月事以时下,通常以一个阴历月(28天)为周期,定期排出经血。由于女性气血阴阳盈亏变化,所处月经周期各期脉象随之变化,行经期在阳气的推动下,血海满而转溢;经后期经血下泄后阴血相对不足,通过肾的封藏作用蓄养阴精,此期相当于西医的“卵泡期”;经过经后期蓄养进入经间期,此期阴精渐渐充实,冲任气血旺盛,相当为西医的“排卵期”;经前期,由阴转阳,阳长较快,相当于西医的“黄体期”。而脉象这一客观体征可以反映月经周期中气血变化的规律。
中医脉诊的现代化、客观化研究是当前脉诊研究的趋势,时域分析法作为国内相对成熟的脉象分析技术,在研究女性生理周期方面文献报道相对较少,其中熊旻利[2]通过脉象仪采集22名健康女大学生月经周期中左右手脉象信息,发现月经周期中左右手脉象交替改变的现象(经前期以右手脉大于左手为主,经后期以左手脉大于右手为主)。而本课题是在中医脉象经典和中医妇科学指导下,连续观测健康女大学生晨起和非晨起时双手脉象信息,以期探索健康女大学生生理周期各期的脉象特点及规律性。
于2016年9月选择江西中医药大学健康的在校女大学生为观察对象。
纳入标准:①自愿参与;②入学时体格检查正常,未发现器质性病变;③月经周期规律。
脉象采集设备:深圳市君兰电子有限公司与香港浸会大学合作研发的君兰脉诊手环;一部配备有蓝牙功能的安卓手机,且在该手机安装好“云健康”APP,用于辅助脉诊手环的操作和健康数据的管理。
脉象测试方法:受试者测试前经过严格的培训,规定测试每天晨起和一天内其他任意一时间脉象。测试前避免运动、喝酒及暴饮暴食等活动,测试时取端坐或平卧位,手心朝上,肌肉放松,保持手腕与心脏位置齐高,将手环脉搏传感器凸起点对准手腕桡骨茎突内侧桡动脉搏动处(关脉部位),拉紧表带调整绑至合适松紧,使传感器感应区能够完全贴合皮肤,开启手环并通过蓝牙与手机APP相连,当出现形态稳定的脉搏波时通过APP操作采集脉搏波数据。
本次研究的脉象判别是利用时域特征参数值分析法[3],通过读出脉象的17个时域特征参数,分析脉搏波幅度和脉动时相的关系进而分析脉图的参量判别出具体脉象和脉象程度。分类标准参照第二版《中华脉诊的奥妙200幅脉图解析》[4],主要脉象参数即17个时域特征参数有:T0(脉波周期)、AngleU(上升支角度)、AngleP(主波夹角)、AngleD(下降支角度)、H1(主波幅度)、H2(潮波谷幅度)、H3(潮波峰幅度)、H4(重搏波谷幅度)、H5(重搏波峰幅度)、T1(主波上升时间)、T2(潮波谷时间)、T3(潮波峰时间)、T4(重搏波谷时间)、T5(重搏波峰时间)、S1(上升支面积)、S2(下降支面积)、S3(主波总面积)(图1)。
根据受试者所记录行经首日和末日确定行经期,因为经前期即黄体期相对恒定为14天,故行经首日往前推14日为排卵期[5],排卵期至行经首日确定经前期,行经期的末日至下次排卵期前一天(所记录的下次月经首日向前推14天可确定下次排卵期)为经后期。
先进行平旦脉与非平旦脉的一致性分析,采用Kappa检验,Kappa值越大则一致性越好;Kappa≥0.75一致程度较好,Kappa<0.4说明一致程度不够理想。Kappa检验P<0.05为一致性检验结果具有显著性意义。
图1 正常成年人脉图解释
平旦脉与非平旦脉一致性不好时,分别对平旦脉和非平旦脉不同月经分期的脉象进行比较。统计检验前,先目测月经分期脉象频数表,了解不同月经分期脉象特点,对百分比相差较大的脉象进行组间统计学检验。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有显著差异。
研究对象基本情况:共入组17名女大学生,年龄19-26岁,平均(22.58±2.399)岁,获取从2016年10月1日至2017年1月31日共约3月的平旦或非平旦时左右手脉象数据。共观测35个月经周期,计5042条脉象数据。
排卵期脉象以弦缓涩脉(相兼脉顺序不分主次[6])为主,占排卵期脉象的31.2%,其他3个月经分期缓弦涩脉占比在0-14.4%之间,排卵期比最大占比还高出1倍多。排卵期滑脉占比为17.4%,较其他3个分期少(表1)。
本研究对六种脉象(弦、滑、涩、数、迟、缓)平旦脉、非平旦脉象测试结果进行一致性比较(表2)。
弦、滑、涩脉Kappa值介于0.4425-0.7234之间,一致性相对较好,但无显著性意义;数、迟、缓脉Kappa值介于0.0707-0.2957之间,一致性相对较差。数、迟、缓脉是指脉率的快慢,弦、滑、涩脉为脉形分类,结果说明平旦脉、非平旦脉脉率变化较大,脉形变化相对较小。
表1 月经分期脉象频数表
表2 平旦脉、非平旦脉一致性分析结果
表3 月经周期各阶段平旦脉结果
月经周期各期平旦脉和非平旦脉象结果如下见(表3,4)。
结果显示月经分期非平旦脉无显著性差异(P=0.0052);月经分期平旦脉有显著性差异(P<0.0001)。且表3、表4结果与表2基本一致,女性月经各期以滑脉多见,排卵期以弦脉、缓脉、涩脉较多见。
表4 月经分期非平旦脉结果
行经期、经后期、经前期各脉象百分比差别不大,但与排卵期之间脉象差别较大(表3),因此,研究仅对排卵期和非排卵期各脉象进行显著性检验(表5,6)。
平旦月经分期单一脉象比较,弦、滑、涩、缓脉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非平旦月经分期单一脉象比较,弦、涩、缓脉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表5)。
中医经典著作《素问脉要精微论》言“诊法常以平旦。”古人认识到诊脉最佳时间是在平旦之时,《说文解字》解释到“旦,明也。从日见(现)一上。一,地也。”也就是太阳升起至地平线上,其原因在于人经过一夜的休息后加上早起后未进食及活动,晨起时机体尚处于相对平静且未被干扰,此时人体阴阳气血正处于“阴气未动,阳气未欲”之状态[7],此时的脉象最能反映机体脏腑气血真实情况。其他时间的脉象,可能已经经过进食、运动等活动,机体脏腑阴阳气血多有变化难以反映机体的真实状态。晨起和非晨起所测脉象呈现不一致是符合中医理论的,然而临床诊脉不可能做到平旦取脉,此时医生诊治前都会嘱咐患者休息片刻,使患者达到气血平静之意。
脉象是脉动应指的形象,是从中医视度认识机体变化的体征之一。历代脉学专著详细记载了各种生理、病理脉象,而关于月经生理脉象的记载比较少,明确提到的是在《医存经至之脉》中:“妇人右关、尺忽洪大于左手者,口不苦,身不热,腹不胀,经至时也。”当代妇科名家夏桂成[8]根据自己的临床经验总结出月经将来时脉弦滑或细弦滑,弦多于滑(肝气偏旺);行经期以滑脉为主,且滑多于弦(气血旺盛),经期结束时出现细弦脉象或软弱情况(行经后气血稍亏)的客观规律。高广明[9]描述将行经时寸脉浮滑,尺脉滑;月经行尽之时寸脉浮滑,尺脉空虚;月经将行之脉,寸脉浮滑,右尺有力。纵观女性生理周期脉象描述,可发现月经周期各期脉象有阶段共同性,女性的生理脉象以弦、滑为主,比较统一的认识为行经期都表现出滑脉。生理周期脉象的变化与女性气血阴阳盈亏变化息息相关,行经期重阴转阳,在阳气的推动下气血较冲和,脉象常滑而有力。
表5 平旦时月经分期对排卵期单一脉象比较
表6 非平旦时月经分期对非排卵期单一脉象比较
本次研究发现月经周期各期总体以滑脉最为常见,排卵期以弦缓涩脉多见;然而罗英华[10]在临床上选取85名育龄女性,通过切脉观察所处经后期脉象为弦或弦滑;排卵前的脉象为左右脉一弦一滑,之后转为双侧滑脉说明已排卵;经前期的脉象呈滑脉,行经期的脉象是随时间后移由滑转弦。排卵期脉象变化他给出的解释[11]是生理情况下滑脉主血、弦脉主气。在某些生理条件下,排卵后阴血逐渐恢复,血海变充盈,此时血旺于气,此时生理下肝气主之进而转化为肝血主之,所以脉象转滑。我们认为经过经后期蓄养进入经间期,此期阴精渐渐充实,冲任气血旺盛,进入重阴状态,此期为受孕的最佳时期。正如明·王肯堂《证治准绳·女科》中引用袁了凡所谓之“凡妇人一月经行一度,必有一日絪缊之候,于一时辰间,气蒸而热,昏而闷,有欲交接不可忍之状,此的候也……顺而施之则成胎矣”。若有机会受孕,精血化气温养受精卵;如未受孕则黄体萎缩,阳气收藏,阴血不固,月经继续来潮。妇女以血为养,血是月经的主要成分,气能生血、摄血,故气血调和则经常如期而至。排卵期(重阴转阳)和行经期(重阳转阴)作为月经周期中的两次重要的转化期,在机体阴阳偏颇之时可能易受它邪影响,是否考虑为涩脉出现的原因,有待进一步考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