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人才模式的应用策略

2019-01-29 20:09:05郑彦云付晓春
职业技术 2019年1期
关键词:医疗器械校企学院

郑彦云,付晓春,蒋 平

(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广州 510520)

0 引言

近年来国家逐步提高了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也实施一系列政策法规,尤其是对学校办学模式上,国家提倡实行校企合作人才模式。对医疗器械学院来说,也要与企业加强联系,争取双方能够顺利形成共识,达到双赢的目的。校企合作人才模式是一种独特的教育模式,在医疗器械学院中应用越来越广泛,并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为学生今后就业创造了有利条件。但是当前校企合作人才模式上也有很多问题,需要引起医疗器械学院的高度重视,尽快采取切实可行的解决措施,为培养学生能力、促进学生就业奠定良好基础。

1 校企合作人才模式应用的现状

医疗器械学院应用校企合作人才模式,有利于培养技能型与实用型人才,这需要充分考虑到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情况,与企业加强合作,让企业可以参与到学校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近几年国家也实行了很多导向性政策,主要目的是调动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不过实际情况却不尽如人意,企业参与积极性很低,且校企合作层次较浅、形式单一,主要体现在很多企业与医疗器械学院合作时,主要目的是解决学生实习问题,企业成为了学生实习基地,在医疗器械学院投资办学、实验实训室建设和订单式人才培养等合作上,企业很少参与其中[1]。往往即使企业成为了医疗器械学院实习基地,签了合作协议,由企业挂名,加之岗位比较特殊,学生很难获得真正的实习机会,大多是参观与走访,效果不明显。

2 校企合作人才模式应用的影响因素

2.1 学校难以满足行业企业需求

对医疗器械学院来说,为缓解学生就业压力,需要与企业加强合作,为他们提供更多实践教学的机会,只要培养出满足企业所需的人才,才能调动企业参与实践教学的积极性,医疗器械学院办学水平、科研能力及师资力量,也对校企合作规模和深度有很大影响。当前很多医疗器械学院在专业设置、人才模式、课程设置和教学过程等方面还不能有效满足企业要求,一些教师实践经验不丰富,不清楚企业具体状况,很多时候仅仅是照本宣科。也有医疗器械学院至今仍然采取传统教学模式,实践性不强,也缺乏职业特色,未建立起与企业岗位职业能力相对应的实践教学体系,学生掌握的知识与技能不能满足企业需求。学生品行与能力等情况也对校企合作有一定影响,企业更希望接受具备较强职业能力的学生,但是很多医疗器械学院忽视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导致个别学生缺乏端正的实践态度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2.2 企业缺乏参与校企合作动力

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积极性不全,原因是企业认为参与校企合作人才培养会提高运营成本,并带来一定的风险。企业在经营发展中主要追求盈利,在参与校企合作的过程中,必须安排专人培训、指导和管理,且学生开始时带来的生产效率不高,加之操作不熟练极易引起错误,引起不必要的原材料浪费。此外,企业最后真正能够留住的人才很少,投入得不到回报,很多学生眼高手低,对自身缺乏明确的位置定位,适应能力不强,这样也导致企业不愿意深度参与到校企合作中。企业参与校企合作时也会出现很多风险,如在接纳学生实习的过程中,将为正常生产经营带来一定影响,且个别特殊岗位还涉及商业秘密,由于担心商业机密泄露,因而也不愿意深度参与校企合作[2]。有的学生安全意识不强,在实习中可能出现事故,这也是校企合作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对于学生实习中发生的事故责任认定、纠纷责任分担等,法律规定上也不明确,这些因素的存在对企业参与校企合作带来了阻碍。

3 校企合作人才模式在医疗器械学院实施的必要性与基础条件

3.1 医疗器械学院应用校企合作人才模式的必要性

医疗器械学院自2009年起就与行业内权威性检测机构——广东省医疗器械质量监督检验所(检验所)展开校所合作,签订合作办学协议,合作开办了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与检测专业。以“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为基本原则,创建了“能力培养阶梯递进,真实项目学做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资源共用、任务共担、利益均沾、成果共享”的校企深度合作办学模式,扩大了该院的办学规模,提升了双方的服务产业能力。经过几年时间的积累,该院现有医疗器械检测实训室2间,面积220平方米;还有微生物实验室、化学实验室5间,面积500余平方米。在设备方面,有源医疗器械检测实训室已有两类检测设备,一类是以GB9706.1-2007为基础的通用电气安全类检测设备,能够开展部分常用的GB9706.1-2007检测项目;另一类是电生理类仪器的性能检测设备,能够开展心电图机、脑电图机、心电监护仪、血压仪、体温计、血氧仪等生理信息测量仪器的检测;无源医疗器械检测实训室已具备以一次性输注器械和医用卫生敷料两大类产品为主要检测对象的相关检测设备。在人员方面,学院现有医疗器械检测专业教师7人,均具备医疗器械检测相关的行业经验;有医疗器械专业教师11人,具有多年的医疗器械研究开发、维修服务等工作经验,已发展成为一支有设施、有设备、有人才、有经验的队伍。在四个合作的基本原则中,我们已经实施了“合作办学”——合作开办了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与检测专业;“合作育人”——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与检测专业的60%核心课程由检验所教师承担,双方共同编写校本教材和配套实训资料,检验所接受该专业学生参与顶岗实训;“合作就业”——双方共同推荐学生就业;但在“合作发展”方面,还未有相关的实施项目。

2012年,国务院在《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年)》中提出“建立健全科学、公正、权威的第三方检验检测体系”。2014年,中央编办质检总局在《关于整合检验检测认证机构实施意见》的通知中指出“打破部门垄断和行业壁垒,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开展检验检测认证业务,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检验检测认证机构”。国家的政策提示我国检验检测行业由国有机构垄断的局面将被打破;企业、个人均不再只能依赖国有检测机构,可以寻找第三方检验检测机构。该院主动顺应检验检测行业的新形势,结合医疗器械学院的专业特色,立足地区优势,提出筹建具有第三方性质的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医疗器械检测中心(校办企业)的计划。但高校如何以事业单位法人的身份对外进行投资呢?这仍然值得去调查研究,期望能为后续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医疗器械检测中心的成功筹建提供理论依据并奠定基础。

3.2 医疗器械学院应用校企合作人才模式的基础条件

一是该院已有建设基础。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医疗器械检测中心以医疗器械检测实训室为依托,在仪器设备方面,学院有源医疗器械检测实训室已有两类检测设备。在人员方面,医疗器械学院现有医疗器械检测专业教师7人,均具备医疗器械检测相关的行业经验。该院另有医疗器械专业教师11人,专业基础扎实,具有多年的医疗器械研究开发、维修服务等工作经验。二是校所合作基础。该院自2009年就与行业行内权威性检测机构——广东省医疗器械质量监督检验所合作办学,开办了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与检测专业,多年合作办学的经历使得该院与检验所联系紧密,能够在体系建立、检验技术等方面获得必要的帮助。

4 医疗器械学院应用校企合作人才模式的策略

4.1 调整专业设置,最大限度满足企业需求

医疗器械学院在设置专业的过程中,应该结合地方产业结构、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和行业发展趋势,确保专业满足劳动力市场需求变化,让人才培养更具针对性,调动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医疗器械学院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型技能,这需要及时与企业做好联系与沟通工作,不断拓宽思路与渠道,寻找更多的合作对象。医疗器械学院还要注重建设双师型教师,促使学生综合能力不断提升,确保能够让学生的素质与能力达到企业的要求。医疗器械学院要为教师深入企业创造条件,掌握企业发展现状与问题,在帮助企业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也对专业设置作出科学合理的调整,不断优化课程设计,促使学校社会服务能力不断提升,保证校企合作的进行。

4.2 根据企业需求实行定向培养

医疗器械学院在发展的过程中, 只有少数新兴的课程,大部分课程在教学内容上长时间没有变化,难以满足当前市场和企业的实际要求。分析其原因可知,医疗器械学院规模较大,若是在课程内容上出现变动,将引起企业很多部门、院系等出现变化,对此要建立起灵活多变的体系,实行定向培养策略。医疗器械学院在开设课程的过程中,应该确保留出课程修改的空余量,要结合市场与企业需求对课程作出改变。医疗器械学院要充分利用当地的优势,定期邀请行业专家来校授课,并结合企业具体需求开展相应的教学活动,提升定向人才培养效果,这种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加强校企合作,在医疗器械学院中应用非常广泛。

4.3 建立校企合作实训基地

当前医疗器械学院在应用校企合作人才模式的时候,经常在企业内部设置实践基地,这样虽然具备一定的优势,但是整体上看也存在很多不够便利的方面。对此医疗器械学院要采取建立校企合作实训基地的模式,其具备更加强大的竞争力,应用也非常广泛,学校要将当地已有的资源利用起来,与知名企业开展合作,建立专门的校企合作实训基地,为学生操作技能的提升创造有利条件。为了让学生在实训基地的实习中表现更加优异,学校也要实行相应的激励制度,与企业加强合作,加大对学生的考核力度,确保每个学生都认真对待实习,提升自己的能力,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4.4 建立专门的校企合作管理机构

要想让校企合作人才模式更加规范、有序、高效地开展,医疗器械学院还要建立专门的校企合作管理机构。一是校企合作管理机构建立完以后,要安排专门的教师负责与企业进行联系,与企业一起管理学生,并为学生提供适当的指导。要充分考虑到企业的利益,与企业始终保持沟通,降低企业管理成本,将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二是为了让校企合作正常进行,医疗器械学院还要不断完善相应的规章制度,校企合作管理机构应该加强对校企双方的协调,将他们的职责和义务明确下来,尤其是学生实习期间要做好他们的安全工作,同时将出现的问题及时反馈给企业,提升校企合作的科学化水平。三是医疗器械学院应全面掌握企业发展特点与规划,从本地区产业特色出发,在人才培养、专业设置和课程设计等方面,要实行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四是医疗器械学院应该加强对学生的就业引导和跟踪,尤其是在企业投入较大成本培养并初步认可的人才,要及时进行沟通和交流,将定向就业工作做到位,帮助企业减少人才培养成本,让企业在发展中获得所需人才。

5 结语

总之,对医疗器械学院来说,其教育目标应该放在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上,通过对校企合作人才模式的应用,有利于让每个学生都成为技能型和应用型人才,实现了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医疗器械学院要加强教育创新,与企业进行良好沟通并合作,充分利用校外丰富教学资源,拓宽校企合作的空间,让人才培养机制与模式更加完善,这样才能推动医疗器械学院的进一步发展,也让企业与市场所需技能型人才的要求得到满足。对于该院而言,“高校资产管理公司”的概念是第一次提出,第一次系统调研其组建途径和方式,以期为后续成功筹建高校资产管理公司打下基础,为该院后续校企合作创建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医疗器械检测中心铺平道路。

猜你喜欢
医疗器械校企学院
初等教育学院
北京市医疗器械检验所
医疗装备(2020年10期)2020-06-13 01:34:36
北京市医疗器械检验所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上海包装(2019年2期)2019-05-20 09:11:04
北京市医疗器械检验所简介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电镀与环保(2016年3期)2017-01-20 08:15:33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新课程研究(2016年1期)2016-12-01 05:52:15
学院掠影
校企合作五反思
独立学院高等数学教学改革思考
河南科技(2014年16期)2014-02-27 14:1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