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信息化工作怎么做?

2019-01-29 18:31于俊清王士贤吴驰李战春
中国教育网络 2019年2期
关键词:信息安全师生信息化

文 /于俊清 王士贤 吴驰 李战春

面临的机遇

国家高度重视信息化

十八大报告将信息化列为“新四化”,并提出“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国务院发布《关于大力推进信息化发展和切实保障信息安全的若干意见》,相继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和促进大数据发展的行动纲要,信息化在国家层面被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关于推进教育信息化进程独立成章;《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正式颁布。在十九大报告多处提及信息化和网络安全工作。习近平总书记也在多个会议上对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做重要讲话。

信息技术日益成熟

当前,信息技术发展迅速,大数据、物联网、虚拟化、云计算、移动互联、万物互联、泛在接入等技术不断革新,日益成熟,有力推动着信息化发展,为高校实现高水平的信息化建设提供了技术上的可行性。

学校及师生对信息化需求强烈

国家“双一流”大学大多已确立到本世纪中叶建成世界一流大学的宏伟目标,世界一流大学必然是信息化一流的大学,对信息化支撑保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校各单位对学校信息化基础平台的服务能力提出了明确需求;师生已具有较高的信息化素养,希望学校提供更加优质的信息化服务,对高水平的信息化应用需求强烈。

面对的挑战

信息技术人才竞争激烈

随着互联网迅速发展,社会上对互联网人才尤其是高端人才竞争激烈,学校难以吸引到高水平信息技术人才,存在“引不进、留不住”的困境,信息化发展的可持续性和高水平建设面临巨大困难。

教育信息化产品成熟度不高、国产化不够

大量高水平信息技术人才和信息技术公司聚集到互联网行业,面向教育行业的软件公司水平普遍不高、服务能力弱、产品成熟度不高。国外高水平软件与国内高校实际需求存在差异,国产化、定制化不够。建设符合学校实际的高水平信息化应用存在严重问题。

网络与信息安全形势严峻

学校重要信息系统存储着学校重要信息及大量教职工敏感个人信息,确保学校网络信息安全是信息化建设的首要任务。网络攻击、网站篡改、信息窃取等仍然不断威胁着学校网络与信息安全,信息安全专业技术人员短缺,形势十分严峻。

信息技术发展迅速,产品更新换代频繁

信息技术发展迅速,一方面为信息化建设不断提供新的技术,另一方面,信息技术更新换代过快,信息化产品的开发成本高,可持续性难以保障。

建设原则

统一规划,分步推进

高校应做好信息化发展规划和顶层设计,按部门和年度对任务进行分解,围绕学校中心工作,突出重点、务求实效、全面有序推进信息化工作。

统筹建设,协作融合

加强信息化统筹工作,校园信息网络、数据中心等信息化基础设施实行统一集中建设。激发业务部门信息化建设积极性,打造信息化管理部门、技术支撑部门、职能部门和院系共同参与的信息化建设共同体,形成相互支持、团结协作、融合创新的良好局面。

业务主导,开放共享

坚持以满足业务部门信息化及师生需求为导向,重要业务应用系统及其数据库建设以部门要求为主,并由业务部门在学校统一规划和统一标准下主导建设,推动“一切流程信息化,一切业务数据化”。建设全新的信息化生态系统,各重要业务信息系统遵循开放共享的原则,与学校综合信息系统进行深度集成,与其他各业务信息系统之间进行全面贯通,完成跨部门和跨系统的业务流程重组和优化。

技术引领,绿色可靠

在建设过程中,突出学校的科技优势,鼓励创新,敢于尝试,在加强专家论证的前提下尽量采用有前景的新技术、新方法、新平台以及绿色信息技术设备。坚持信息安全是信息化建设第一要务,加强信息安全体系建设和信息化项目质量管理,提高系统和软件的可靠性、稳定性和安全性。

用户为先,注重体验

在各类信息化项目建设和服务时,突出“以用户为中心”的理念,充分考虑不同类别人群的需求,符合移动互联网发展潮流,强化用户体验,提高系统和软件的可用性和易用性。广泛征求师生意见,激发师生参与热情,凝聚“信息化建设为了师生,依靠师生,建设成果由师生共享”的共识。

探索与实践

理顺体制机制、强化队伍建设

完善的体制机制是华中科技大学信息化工作的首要抓手。学校成立了由党委书记和校长共同担任组长的网络安全与信息化领导小组,负责学校信息化建设中的重大决策和总体推进。由两个“一把手”任组长,充分显示了学校对信息化工作的重视。

学校还成立了网络与信息化办公室(简称“网信办”),负责统筹管理推进学校信息化工作。网信办负责组织编制网络与信息化发展规划,制定相关管理制度和标准体系,负责学校网络与信息化建设管理工作,网络与信息技术安全管理、网络与信息化预算、经费和项目管理,确保信息化建设“全校一盘棋”,避免重复建设或建成信息孤岛;网络与计算中心负责信息化基础设施、信息集成、综合性信息化平台建设,挂靠网信办;校内其他二级单位负责其业务信息化。

在流程方面,网信办对信息化项目只管不建,这种体制的设计既保证了管建一致性,防止出现管建“两张皮”的问题,又保证了“管建分离”,做到“管钱的不用钱,用钱的受监管”,职责清晰,相互制约。

推进信息化工作既要有体制机制上的保障,又要有信息化建设人才队伍的保障。近几年,华中大通过编制的调整与转换,给了网信办用人方面特殊的政策,灵活的机制帮助解决了近年来困扰信息化发展的人才问题,正在打造一支“技术过硬、沉得下去、反应迅速、忠实可靠”的高水平技术队伍。

制定信息化发展规划,强化顶层设计

2016年发布的《华中科技大学“十三五”信息化发展规划》,提出信息化建设以学校“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总目标为依归,全面支持学校培养英才、提升科研效能和提高治理能力,助力学校综合实力得到显著提升,为学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提供坚强有力的信息化支撑。

为了确保信息化发展规划落到实处,华中科技大学信息化规划的举措十分明确,即通过“十个一”工程建设,最终建成全国一流的“智慧校园”。“十个一”是指,在技术上实现“全校一张网,基础一平台,网站一个群,数据一个库,集成一总线”,在为师生服务上实现“上网一个号,信息一个站,消息一通道,校园一张卡,办事一张表”。“十个一”工程中既有技术方面的建设,又强调用户感知与体验,让师生充分享受到信息化带来的成果。

重视用户体验

按照“一站服务,网上优先,营造环境,优化流程”的思路,学校统筹全校公共服务资源,建设线下师生服务中心,建立线上网上办事大厅,再造流程、联审联办,将包括审批、报销等在内的服务事项集中办理,通过线上线下一体,协同推进,可集中提供约320项服务。其中,师生服务中心有18个单位设立了28个服务窗口,9个单位提供17台自助服务设备,可办理事项189项;网上办事大厅有25个单位提供131项线上服务,实现“让信息多跑路,让师生少跑腿”。通过创新服务,缩短办理时限,提高一次办结率,有效破解反映强烈的“痛点”和“难点”问题。

针对“流程长”的问题,以工作流程设计与再造竞赛为抓手,通过项目申报、中期汇报、网上评比等,先后梳理、设计、优化、再造面向师生管理服务的各类流程近百项,深受广大师生好评。

针对“审批繁”的问题,通过网上审批,减少师生办事“来回跑”。经校长办公室、党委组织部、人事处、国际交流处等部门共同努力,出国(境)审批事项在网上率先实现联审联办。

针对“报销难”的问题,通过更新和完善财务系统,开展网上预约报账、开设网银专线、设立投递箱等,实现了零等待、24小时服务,紧急需要付款的单据当天就可以审核支付,一般报销2~3天即可完成。

针对“表格多”的问题,试点“一张表工程”,全校34个职能部门、直属单位和院系强化协同,实现信息共享,着力解决师生反应强烈的数据分散、不准确、不一致、反复填表等突出问题。

猜你喜欢
信息安全师生信息化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基于三级等级保护的CBTC信号系统信息安全方案设计
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及防护策略
高校信息安全防护
麻辣师生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