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爱民教授运用温阳散结汤治疗结节性痒疹经验

2019-01-29 17:36:57徐茗圆刘爱民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9年9期
关键词:苍术温阳结节性

徐茗圆刘爱民

(1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2;2 河南省中医院皮肤科,河南 郑州 450002)

导师刘爱民教授是河南省中医院皮肤科主任、河南省名中医、博士生导师,从事医疗及教学科研工作三十余年,对皮肤科难治病具有独到的见解和丰富的经验,恩师辨证精准,用药精炼,临床疗效显著,遂将恩师治疗结节性痒疹的经验总结如下,以供同道借鉴。

1 病机病因

结节性痒疹,又称为疣状固定性痒疹[1],或结节性苔癣,中医称之为马疥。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五·疮病诸候·疥候》曰“马疥者,皮内隐嶙起作根墌,搔之不知痛”[2],描述类似于本病。此病病因尚不明确,部分患者于蚊虫叮咬后发病,皮损为疣状结节性损害,多分布于四肢,下肢伸侧常见,病程迁延日久,伴有剧烈瘙痒。中医认为本病为素体湿热,外界火毒湿热侵犯皮肤,与瘀血互结,阻滞经络气血,结聚于腠理皮肤,历代医家对本病认识各异,证型较为复杂。导师刘爱民教授通过多年的临床实践,认识到本病病机离不开“湿”与“虚”[3],同时阳气的虚衰也不可忽视。患者素体阳气不足,或是多地求医问药,大量服用苦寒类药物或糖皮质激素损伤阳气[4],或是病情迁延日久,耗伤体内阳气。阳气虚衰,运化失司,加之外感湿热火毒,阻遏气血津液输布,病邪积于腠理。

2 治疗方法

刘爱民教授认为阳气的虚衰与本病密不可分,湿热与瘀血互结,卫阳虚弱无以祛邪。此证型的患者,大多病程日久,以中老年患者居多,或长期服用苦寒类药物或糖皮质激素,皮损为黄豆至蚕豆大小暗红或褐黑色结节,四肢伸侧尤以小腿伸侧皮损较多,剧痒难耐,常可见抓痕,肢冷畏寒,舌淡,苔薄白腻或淡黄腻,脉弱。治疗上以温补阳气,固表除湿,通络散结为原则。方药以自拟温阳散结汤加减:生黄芪、桂枝、炮附片、当归以温阳固表,扶正祛邪;苍术、生薏仁、陈皮、柴胡行气通络,健脾除湿;黄柏、连翘、白鲜皮清热祛湿;蜈蚣、全蝎通络散结。

3 医案举隅

案1司某,男,66岁。2017年5月19日初诊:主诉:全身出丘疹、结节、血痂,瘙痒15年余,加重1年。现病史:15年前无明显诱因,双小腿散在丘疹、结节,抓破后渗出,有血痂。1年前出荨麻疹后加重,曾于北京广州等十余家医院就诊,其效不佳。四肢较多黄豆至蚕豆大小暗红结节,剧痒,多数抓破。纳眠可,二便正常,皮肤素畏寒肢冷。舌淡胖、苔薄白腻,左脉沉弱,右脉沉弦。西医诊断:结节性痒疹。辨证:阳虚肝郁,湿瘀阻络。以益气温阳,除湿通络为治则。方用温阳散结汤加减,处方:生黄芪20 g,桂枝12 g,炮附片9 g(先煎),苍术15 g,生薏苡仁30 g,陈皮10 g,防风12 g,白鲜皮20 g,蜈蚣2条,全蝎6 g,泽泻12 g,柴胡12 g。共15付,日1付,水煎服。院内制剂地酮洗,尿囊素外用。药后结节大部分消退,痒减轻,舌淡稍胖、苔腻厚淡黄,右脉稍弦,左脉弦。上方桂枝增为15 g,加生牡蛎20 g(先煎),白芥子6 g。15付,水煎服。三诊:痒止,结节仅剩几个,舌淡胖、苔白腻厚,脉弦。守初诊方加法半夏10 g。15付,水煎服。药后结节全部消退。本例病程长,证候复杂。阳虚与湿热共存,内有阳气虚弱,且兼有肝郁。外有湿热瘀阻,久稽不去,瘙痒剧烈,夜难成寐,痛苦异常。只有内外兼治,寒温并用,方能取得疗效。采用黄芪、桂枝、附片温阳通阳,以复阳而化湿,驱邪扶正;柴胡、陈皮疏肝理气,使气机通畅,利于阳气通行;防风、苍术、生薏苡仁、白鲜皮、泽泻除湿祛风,蜈蚣、全蝎通络散结,尽除肌表之湿瘀毒结。半月而苛疾消减大半,又乘胜追击,加大桂枝剂量,更加白芥子、法半夏、生牡蛎以散结软坚,顽疾治愈。

案2秦某,女,74岁。2018年4月1日初诊:主诉:全身散在暗红色丘疹伴瘙痒1年余。患者1年前出现主诉症状,当地诊所就诊,具体用药不详,效不佳。症见:头面、上肢散在暗红色丘疹结节,臀部及下肢皮损较为密集,瘙痒,平素纳眠可,二便调,口干,体力欠佳,乏力,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弱。诊断为结节性痒疹,以补虚通阳,清热除湿为法。方用温阳散结汤加减,处方:荆芥10 g,防风12 g,苍术15 g,生薏苡仁30 g,陈皮9 g,桂枝9 g,黄柏10 g,地肤子30 g,赤小豆15 g,甘草6 g,生黄芪20 g。15付,日1付,水煎服。院内制剂地酮洗,尿囊素外用。

2018年4月11日二诊:下肢皮损减轻,瘙痒较前明显减轻,舌尖红、苔薄白,脉沉弱。中药原方去桂枝,加益母草18 g,外用药同前。

2018年4月29日三诊:皮损大部分消退,尚有轻痒,舌红、苔白腻,脉弱。方药:生黄芪20 g,黄芩12 g,黄柏10 g,茯苓30 g,防风12 g,荆芥10 g,陈皮9 g,益母草18 g,白鲜皮20 g,苍术15 g。本例患者老年女性,湿热之邪瘀积于腠理,平素有气虚阳弱之象,湿性重浊趋下,故患者皮损下肢较密集,本例以气虚湿困为主,兼以阳气不通。荆芥、防风以解表散邪;黄芩、黄柏、白鲜皮以清热除湿;桂枝以助阳化气,温通经脉,行水湿痰饮之邪;苍术、薏苡仁、陈皮、赤小豆行气利水。初诊在除湿清热行气的基础上,加少量通阳药,振奋阳气,助水湿运化,补虚培元,初诊即取得了很好的疗效,二诊热象明显,故去温通药,以除湿清热为主加以益母草活血祛瘀,助以通络散结。故湿热之象与阳虚并不矛盾,可同时存在,在清热除湿的基础上加以补阳类药物,往往会取得意想不到的疗效。

案3宋某,女,29岁。2018年5月19日初诊:主诉:面部、四肢、躯干泛发结节伴瘙痒10余年,加重1年。患者10年前前臂出现单个结节,后逐渐增多,泛发全身,1年前产后皮损加重,未治疗,1个月前皮损再次增多,瘙痒加重,于我科就诊,未口服药,仅外用蜈黛软膏、氢化可的松软膏,效欠佳,遂来诊。现症见:全身密集淡褐色结节,黄豆大小,剧烈瘙痒,下肢及臀部皮损较重,平素纳可,因夜间瘙痒甚,眠差,入睡困难,二便正常,口干,怕热,乏力,月经正常,舌淡白,苔薄白、右脉弱,左脉细。诊断为结节性痒疹,以补虚清热,通阳散结为法,方用温阳散结汤加减,处方:生黄芪20 g,桂枝12 g,炒白术15 g,茯苓20 g,陈皮 9 g,荆芥 10 g,连翘15 g,黄柏 10 g,蜈蚣2条,生牡蛎30 g(先煎),柴胡10 g,炒枣仁30 g,全蝎9 g。共15付,日1付,水煎服,外用院内制剂地酮洗,尿囊素。

2018年6月3日二诊:诉结节较前减少,痒减轻,舌淡白、苔薄白,脉细弱。中药初诊方加附片6 g(先煎),当归15 g,去牡蛎,柴胡。15付,日1付,水煎服。外用药同前。

2018年6月30日三诊:结节变软,瘙痒明显减轻,仅剩少量结节。方药同前。本例患者体内素有气虚湿困,产后气血不足,病程日久,阳气虚弱,气机不畅,加之瘙痒剧烈影响正常生活,心情烦躁,兼有肝郁气滞。此例病机复杂,同样需要寒温并用,标本兼治。方中黄芪补益气血,固表扶正;炒白术、茯苓、陈皮健脾行气,运化湿邪;连翘、黄柏清热除湿;桂枝温通经脉,助阳化气;荆芥解表止痒,透邪于外;蜈蚣、全蝎通络散结;生牡蛎、柴胡疏肝软坚;炒枣仁助眠安神。二诊瘙痒减轻,睡眠改善,心情好转,遂去牡蛎、柴胡,湿热已除,阳弱血虚之象显露,故加附片、当归以振奋阳气,补益气血。刘爱民教授认为,结节性痒疹的病机复杂,临床诊疗只有精心辨证,治病求本抓住致病的主要矛盾,同时也要不拘泥于常法,因人、因时、因地全面的去思考,才能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猜你喜欢
苍术温阳结节性
阴寒体质化痰除湿需补阳温阳
基层中医药(2021年7期)2021-11-02 07:19:58
结节性筋膜炎的MRI特征性表现
苍术行情疲软运行
今日农业(2020年13期)2020-08-24 07:35:22
GC法同时测定不同种类苍术中6种成分
中成药(2018年5期)2018-06-06 03:11:59
关苍术根茎中苍术酮含量及变化规律研究
姜兆俊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经验
温阳解郁汤治疗脾肾阳虚型抑郁症30例
中医研究(2014年8期)2014-03-11 20:29:18
益气温阳法治疗心力衰竭30例
小金丸配合优甲乐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的临床观察
苍术产销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