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詹军
随着媒体环境的不断变化,以及新媒体的不断涌现,在当前的时代中,传统媒体的发展地位岌岌可危。在新媒体融合环境中,作为传统媒体的记者,若想要强化自身的发展实力,就必须要对自身的工作理念以及职业思维进行创新调整,将其与新媒体进行合理融合,以此完善自身的思维意识以及工作体系,从而有效强化自身的发展基础,也能够促进传统媒体的稳定发展。
随着媒介环境的不断创新发展,以及各路媒体的不断融合,在当前的媒体环境中,将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进行融合,是当今媒体行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路径。同时,这一任务的落实也能够有效强化新型主流媒体的发展实力,并能够促使其呈现形态多样的发展趋势。在这一背景下,新媒体的发展得到了有效保障,但传统媒体的发展迎来了较大的挑战。因此,作为传统媒体行业的从业者在具体的工作过程中就要对自身的单向职业媒体思维进行调整,将其创新融合成跨向的职业媒体思维,以此强化整体的工作效果。同时,在数字化信息技术不断发展、不断完善的当前时代,传统媒体的记者工作人员还需要对自身的工作理念以及模式进行合理化调整。
首先,在工作过程中,记者从业者应注重调整自己的工作思维,强化自身跨媒体的相关意识,借助不同的渠道进行新闻传播,同时对不同的媒体类型形成相对应的工作思维,促使自身成为全媒体的全面记者。
其次,在媒体融合的环境背景下,传统媒体记者们不仅要创新自己的工作媒体思维,同时要强化自己的判断能力以及选择能力,能够合理地选择报道的方式,以此强化整体的报道效果。比如《西宁晚报》在发展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开始推广新媒体的相关业务,努力强化自身的发展格局以及媒体矩阵,逐步实现了报网合一的发展模式,也能够通过各种网络客户端与群众进行有效沟通。[1]
最后,在思维转型过程中,记者们还应该注重强化自己的思维观念,与时俱进,并不断丰富自己的策划能力、设计能力、分析能力以及采编能力,以此满足各路新闻的报道需求。以2017年全国两会相关报道为例,大部分新闻媒体记者在对其进行报道时,为了调动群众的了解意识,纷纷选择视频报道的方式开展工作,将不同机位拍摄的视频进行整合,然后进行大篇幅式样的传播。比如,央视网推出了《小V说两会》节目;《中国日报》推出了《英国小伙自拍看两会》视频。这些视频都能通过网络传送到大众的手机上,拉近群众与两会之间的距离,满足群众的好奇心,从而强化媒体行业的发展能力。此外,这些方式均属于跨向思维的应用。
首先,产品职业媒体思维指的是,以受众群体的需求为基础,创造能够满足这一条件的产品的工作思维。[2]相较于其他工作思维来说,这一思维形式所形成的产品性以及经济性比较强,生产者在生产产品的过程中会将自己的重点以及关注点集中在产品效益上,具备较强的工业性。与之不同,用户职业思维具备较强的“人文性”。在应用这一思维开展相关工作的过程中,工作人员们会站在用户的角度进行问题分析,并且工作者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会将自己的重点以及关注点集中在用户的利益需求上,具备较强的务实性。而在某种程度上,用户职业思维与当代的新媒体发展环境需求相融合。在用户思维的理念中,归属感、尊重感以及自我意识是主要的发展原则。对此,在媒体融合环境中,记者就要将自己的产品职业媒体思维转化成用户职业媒体思维,以此为基础进行创新任务,以群众需求为根本基础,落实媒体工作,深挖新闻真实性。
比如,在《西宁晚报》近年来的发展过程中,其将自己的注意力逐渐从产品上转移到用户上,并将服务用户作为自己的工作宗旨,能站在用户的角度上进行问题的分析以及思考。[3]首先,在具体的工作中,记者应注重抓住群众的用户需求,并以此为基础,有针对性地为群众进行新闻服务,尽量全面地照顾到群众的情绪以及需求。同时,在此阶段,记者也需要对报道的阅读量、参与量以及评价量进行了解,从中找到与用户需求相关的信息,从而推动整体媒体工作的稳步开展。其次,在具体的工作过程中,记者们应调整自己的编写意识,将传统的事件报道创新成意义报道,深度追究新闻的本质以及内涵。比如,当国家出台了新的政策之后,普通老百姓所关注的重点是这些政策是否会对自己的生活现状形成影响,以及能够形成哪些影响。所以,在对这一类新闻进行报道的过程中,记者们就需要站在用户的角度上进行信息挖掘,有效提供价值较高的信息。
在媒体融合环境逐渐完善的过程中,一共形成了三个最关键的融合观念,其分别为思维融合、服务融合以及人文融合。在传统媒体环境中,当新兴媒体产生后,其通常会进行独自发展。换句话说,在新生媒体形成的过程中,记者们只需要掌握一种独特的技能就能够形成自己的发展优势。但在媒体融合环境中,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优点都能够得到一定的传扬以及发展,所以,作为一个媒体融合时代的记者,应该注重强化自身的工作理念,完善自己的思维,促使自己能够成为综合性的记者。[4]比如说,在进行新闻现场报道工作的过程中,倘若记者自己单枪匹马前往新闻现场,那么其既要与受访者进行沟通,又要录制相关的视频音频,还要完成后期的文字编辑工作,整体的工作难度以及工作量都十分大。为此,在媒介融合环境下,记者工作人员们就需要将自己的个人职业媒体思维创新成为团队职业媒体思维,能够与其他的记者形成配合,共同完成新闻报道工作。
总体来说,在开展新闻采编任务过程中,一个团队的记者应具备不同的特长以及任务,能够共同和谐开展新闻工作。在此过程中,记者们可以遵守技术互补的原则,选择自己的团队伙伴。一般情况下,在一个记者团队中,最少要有两名记者,其中一名记者可以负责进行摄像,另外一名记者可以负责文稿写作以及现场采访。有条件的媒体可以将记者分成4~5人的记者小组,而对于规模过于庞大的媒体,则可将不同的小组组成一整个团队。比如,在《纽约时报》的融合过程中,针对采集任务,通常会由一名具备综合系统的记者负责,而后期的新闻制作任务会分配给10~16名记者。而《西宁晚报》在开拓了自己发展渠道,制作了手机客户端之后,整合了一支具备超高实力的采编记者团队。[5]在这支团队中,以80后青年以及90后青年为核心,这些青年记者具备较强的合作性以及创新性,在工作过程中能够及时地与自己的伙伴打好配合战,从而有效提升了整体的新闻质量。
在媒体形态不断变化、不断创新的当前时代,新闻行业的一些记者在发展的过程中会形成盲目性,甚至很多记者脱离了这一行业,从事其他工作。
据2018年的中国报业发展报告分析显示,我国的报业经营情况一直在下降,但下滑的速度得到了一定的减缓。然而,俗话说,历史从来不会等待一个软弱者,所以,只有能够正视历史,与时代共进退,才能够获得自己的发展机遇。因此,对于一名真的热爱记者工作以及新闻工作的从业人员来说,其一定要形成坚定的工作信仰,不因短期的迷茫以及困难而放弃新闻理想,而是应该积极主动地对自己的思维进行调整,做一名勇敢者。在媒体融合环境中,记者工作人员需要将自己的困顿职业媒体思维创新调整为弄潮职业媒体思维。同时,在发展阶段,还应该正视新技术以及新设备的存在,对其进行合理的应用以及了解,在这一新兴事物的引导下强化自己的工作效果。[6]
此外,在进行新闻事件播报的过程中,记者们要坚持自己的职业道德,能够公平客观地对新闻事件进行描述,把握自己的话语权,带动正确的舆论导向,以此传递社会正能量,发挥新闻的舆论引导作用。
综上所述,在媒体不断融合、不断发展的当今时代,记者们若想要有效稳固整体的发展形势,提升自身的发展实力,就要对自身的职业思维进行合理调整。比如,将单向思维融合成跨界思维,将产品思维融合成用户思维,将个人思维创新成团队思维,将困顿思维创新成弄潮思维等。此外,在媒体融合环境中,新闻记者在开展相关工作时需要注重以下几点内容:第一,要形成正确的职业态度,带动正确的舆论导向;第二,要增强职业能力,抓住话语权;第三,要具有较高的职业素养,能够透过新闻帮助群众理解最真实的信息,以此推动自身以及行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