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飞 章 莹
(1 江西中医药大学院士工作站,江西 南昌 330006;2 江西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江西 南昌 330004)
“痹”是依据病变来命名的。高士宗云:“痹,闭也”,是指某些致病因子进入人体,主要是侵入经脉,使之气血不能正常运行,导致气血凝滞而引发“痹”[1]。马莳解释到:“痹者,卑也。有病则有日降日深之义,又有不得自如之义,故名曰痹。”痹病是临床常见疾病,涉及的病种众多,症状特点各异,既有形体疾病,又有脏腑功能障碍的全身性多系统疾病[2]。《黄帝内经》对痹病的病因病机、证候分类、治疗预后等作了较系统的论述,对后世痹病临床诊治具有指导意义。
1.1 痹病病因 痹病的病因比较复杂,有内外两方面因素。究其外因,正如《素问·痹论》写道:“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说明六淫之风寒湿相兼是首要致病因素。至于痹病的内因,无非七情内伤及饮食失调,此在《素问·痹论》中已有详细阐述:“淫气忧思,痹聚在心”“饮食自倍,肠胃乃伤。”痹病的发生还跟体质强弱、生活环境有关。《灵枢·五变》:“粗理而肉不坚者,善病痹”,说明体质上的气血不足容易致痹。潮湿的环境也是引起痹病的重要原因,故《素问·异法方宜论》中提到:“南方者,天地所长养,阳之所盛处也,其地下,水土弱,雾露之所聚也。民嗜酸而食胕,故其民皆致理而赤色,其病挛痹。”另外,瘀血宿邪也是肢体痹的重要致病因素。《灵枢·贼风》记载:“此皆尝有所伤于湿气,藏于血脉之中,分肉之间,久留而不去,若有所堕坠,恶血在内而不去。……则血气凝结,与故邪相袭,则为寒痹。”此宿湿与瘀血相合,凝滞血气,可致痹病。
1.2 痹病病机“痹者闭也”,痹病的基本病机是气血痹着经脉而不行。此外,该病的发病机理还包括营卫失调、脏腑失和。《素问·痹论》曰:“逆其气则病,从其气则愈,不与风寒湿气合,故不为痹。”此“逆其气”即营卫失调,说明痹病的发生与营卫之气的强弱有关。《素问·痹论》云:“阴气者,静则神藏,躁则消亡”,指出痹病与五脏之气消亡有着密切的关系。马莳进一步解释:“所以成痹者,以其内伤为本,而后外邪得以乘之也。”由此可见,纵然外感六淫是痹病发生的首要因素,但内在因素之正气强弱起决定作用[3]。
2.1 病因病状分类
2.1.1 行痹 《素问·痹论》:“风气胜者为行痹。”尤怡解释:“风之气善行而数变,故其症上下左右,无所留止,随其所至,血气不通而为痹也。”因此,行痹又称为风痹,临床以疼痛游走不定为特点。治行痹以散风为主,兼祛寒利湿,参以补血,血行风自灭,林佩琴提出用“防风汤”。
2.1.2 痛痹 《素问·痹论》:“寒气胜者为痛痹。”尤怡解释:“痹之有痛,以寒气入经而稽迟,泣而不行也。”因此,痛痹又称寒痹,临床以疼痛较剧烈,部位固定,逢寒加重为特点。治痛痹以温寒为主,兼疏风渗湿,参以益火,辛温解凝寒,林佩琴提出用“加减五积散”。
2.1.3 著痹 《素问·痹论》:“湿气胜者为著痹。”尤怡解释:“夫湿土气也,土性重缓,荣卫之气与湿俱留,则著而不移。”因此,著痹又称湿痹,临床以肢体关节重着麻木,缠绵难愈为特点。治著痹利湿为主,兼祛风逐寒,参以补脾补气,林佩琴提出用“川芎茯苓汤加黄芪、白术”。
2.1.4 热痹 《素问·痹论》:“其热者,阳气多,阴气少,病气胜,阳遭阴,故为痹热。”尤怡解释:“脏腑经络,先有蓄热,而复遇风寒湿气客之,热为寒郁,气不得通,久之寒亦化热。”热痹以关节红肿热痛为主要症状。林佩琴提出用“千金犀角散”、沈金鳌提出用“升麻汤”、叶天士常用“仲景木防己汤”治疗热痹。
2.2 病位分类
2.2.1 五体痹 皮痹:《素问·四时刺逆从论》:“少阴有余,病皮痹,隐轸。”皮痹者,邪在皮毛,临床以皮寒不仁为特点,治宜疏风养血。
肌痹:《素问·四时刺逆从论》:“太阴有余,病肉痹,寒中。”肌痹者,邪在肌肉,临床以肌肉顽麻不仁或疼痛为特点,李中梓提出用“神效黄芪汤”。
筋痹:《素问·四时刺逆从论》:“少阳有余,病筋痹,胁满。”筋痹者,邪在筋脉,临床以筋脉挛急、关节疼痛为特点,董西园提出用“钩蝎煎”。
脉痹:《素问·四时刺逆从论》:“阳明有余,病脉痹,身时热。”脉痹者,邪在血脉,临床以肢体局部疼痛、身热为特点,李中梓提出用“升麻汤”。
骨痹:《素问·四时刺逆从论》:“阳明有余,病骨痹身重。”骨痹者,邪在骨节,临床以骨节拘急、疼痛、屈伸不利为特点,李中梓提出用“五积散”。
2.2.2 五脏痹 肺痹:《素问·痹论》:“淫气喘息,痹聚在肺”“肺痹者,烦满喘而呕。”《素问·玉机真脏论》:“风寒客于人,……弗治,病入舍于肺,名曰肺痹,发咳上气。”肺气不足,邪气乘虚而入,宗气凝滞,肺气闭阻不通,临床以喘息气逆、咳嗽、胸闷为特点。王肯堂提出用“五痹汤加半夏、紫菀、杏仁、麻黄”。
脾痹:《素问·痹论》:“淫气肌绝,痹聚在脾”“脾痹者,四肢解堕,发咳呕汁,上为大塞。”脾虚外感风寒湿,中焦痞塞,浊气上逆,临床以呕吐、咳嗽气喘、肌肉瘦削为特点,甚或产生痹痿合病。王肯堂提出用“五痹汤加厚朴、枳实、砂仁、神曲”。
肝痹:《素问·痹论》:“淫气乏竭,痹聚在肝”“肝痹者,夜卧则惊,多饮数小便,上为引如怀。”《素问·玉机真脏论》:“肝痹,一名曰厥,胁痛出食。”寒湿闭阻于肝,肝失疏泄,气滞血瘀,水饮内停,临床以腹胀、胁痛、多饮、小便频数、夜卧多惊为特点。王肯堂提出用“五痹汤加酸枣仁、柴胡”。
心痹:《素问·痹论》:“淫气忧思,痹聚在心”“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暴上气而喘,嗌干善噫,厥气上则恐。”《灵枢·邪气脏腑病形》:“心脉微大为心痹,引背,善泪出。”过度思虑伤心神,邪气乘虚内客,导致心气闭阻,血脉不通,临床以咽干、心烦不宁、心悸、暴喘上气、甚则胸痛引背为特点。王肯堂提出用“五痹汤加远志、茯苓、麦冬、犀角”。
肾痹:《素问·痹论》:“淫气遗溺,痹聚在肾”“肾痹者,善胀,尻以代踵,脊以代头”。因肾精亏虚,骨失所养,或生活起居不调,感受风寒湿邪,骨痹之邪内传,闭阻肾气,下焦壅滞,临床以佝偻不能直立、骨痿不能行走、小腹胀满为特点。王肯堂提出用“五痹汤加独活、官桂、杜仲、牛膝、黄芪、萆薢”。
2.2.3 六腑痹 肠痹:《素问·痹论》:“肠痹者,数饮而出不得,中气喘争,时发飧泄。”因邪气闭阻大小肠,使水道不通,糟粕不化,故见腹胀腹泻、多饮而小便不利等。尤怡提出用“吴茱萸散”、李中梓提出用“五苓散加桑皮、木通、麦门冬”。
胞痹:《素问·痹论》:“胞痹者,少腹膀胱按之内痛,若沃以汤,涩于小便,上为清涕。”因邪气闭阻膀胱,膀胱气化不利,故见少腹膀胱按之胀痛、局部发热、小便不利;而膀胱经从巅入络脑,邪气上蒸于脑,灌出于鼻窍,故鼻出清涕。尤怡提出用“肾沥汤”、李中梓提出用“肾着汤”。
痹病的预后要视偏胜的病邪及侵袭部位而异,《素问·痹论》云:“其风气胜者,其人易已也……其入藏者死,其留连筋骨间者疼久,其留皮肤间者易已。”一方面,不同的病邪偏胜预后不同,风痹更易痊愈,而著痹最难痊愈;另一方面,病位深浅也决定预后,病浅在皮肤间者易痊愈,深至筋骨间者痹留久不愈,而深入脏者预后最差[4]。
《黄帝内经》所论之“痹”,是一组内涵与外延都相当宽泛的病证,而不是一个单独的、或某一个系统的病变。实际上,痹病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当代学者在认识上逐渐将广义之痹如脏腑痹相应归入内科所属系统,如心痹多并入心系疾患,肝痹并入肝胆疾病;而侠义之痹则是由五体痹则分化出来,形成较稳定的疾病群。此侠义之痹是指由于风、寒、湿、热等外邪侵袭人体,闭阻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所导致的以肌肉、筋骨、关节发生酸痛、麻木、重着、屈伸不利,甚或关节肿大灼热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
虽然《黄帝内经》所论脏腑痹,现今临床较为少见,但对心痹、肝痹的辨治仍可提供参考方法[5]。而五体痹的临床应用则十分广泛。由此可见,《黄帝内经》关于痹的分类意义在于能为痹病的临床诊治提供更为广阔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