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 秋
辽宁省实验学校赤山校区,辽宁 沈阳 110000
小学美术;自主评价;作业展评
小学美术教学中课堂展评活动是美术课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在美术教育课程改革中,作业展示和评价起着导向与质量监控的作用,是推动和促进新课程实施的重要保证。通过科学的、可行的展评方式和手段,可以促进学生不断发展,激励教师不断进取,同时提高美术教学的实效,体现美术教育价值的目的。
但现在普遍的现象是,在日常的美术教学中,课堂作业展评却是最容易被忽略的环节。存在的原因多样比如时间不够用,由教师草草地评价几句,匆匆收场或者干脆不评价。学生在评价时不知道说些什么,评价的过程全由教师代劳。在教学中只有采用灵活多变的展评方式,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展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审美品位和审美能力,使美术课堂中作品展评这个小环节发挥大作用。
教师通过课堂作业展评这一有效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对于美术的可持续学习进行了有效的链接,在课堂上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来展示自己的作品,对自己的作品和他人的作品予以评价,在一定程度上教师巧妙地树立了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学生通过这一环节能够为更为广阔的美术学习奠定了心理基础。这种常态化的课堂展评教学方式,既尊重了学生的劳动,又提升了学生对自我价值的认可。课堂展评能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课堂上风光无限,能够自觉地促进学生对美术学科的喜爱,为今后的美术学习起到导向性的作用。
任何学科的教育,都要让学生有一个自我价值的体现过程,无论对学优生,还是学困生,作为教师都要给他创设一个自我展示的机会,主要是让每个学生都来积极地参与展示评价,而这一点催化剂应该有教师予以助推。
我在上《手形的联想》一课的时候,在展评时把黑板布置出了大自然的环境(天空、白云、山坡、大地、沙滩、海洋)。孩子们把他们联想到的作品剪下来粘贴到适当的位置。因为这样“随意”地展示,即使作业完成有些不足的同学,也愿意把自己的作品展示出来。课堂上通过设置不同作业展示情境,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高了,参与感增强了,作品也会越来越生动、新颖、有创造性。其实只需在作品展示时教师一个小小的创意,就能给孩子带去更多的收获。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在课堂作业展示的过程中,精美的作业自然能得到同学们衷心地赞美,但是大多数学生的作业只是表现得一般,还有个别差强人意的作业,这些作业乏人问津甚至会引来阵阵嘲笑。这极大地打击了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伤害了他们的自尊心。为此我专门听取学生的意见,结合班级特色,形成了分层次的展评模式,比如培优型,特色型,进步型,理念型等,教师要用不同的衡量尺度去要求学生作业。尊重和赞赏学生作品里显示出来的个性特征,同时也从正面评价学生美术学习的过程。比如在上彩泥课《太阳》时,展评时设立了最美太阳奖、最具特色奖、最大进步奖三个奖项,虽然奖项的名字有些一般,但是对学生的激励还是很大的,同学们都跃跃欲试。首先由学生自主申报,你感觉自己能获得哪个奖项,就把自己的太阳贴到对应的位置,因为奖项设置有层次,绝大多数同学都能进行申报。将学生的作品同时展示出来之后,再让大家互相推荐,最后教师做以小结。学生在欣赏和评价别人作品的同时,也从别人那里吸取好的经验,并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增添了自信心。
又如《头饰设计》一课,同学们利用各种材料制作成新颖的“头饰”作品,有的还制作了配套的首饰和服饰,同学们的兴致高昂,整个教室充满了欢乐的气氛。学生们的作品完成后,我让他们装饰上自己做的头饰,进行“头饰大赛”,进行现场表演,学生们在欢快的音乐带动下,全都自信地展示着自己的头饰作品,最后请大众评委评选出最喜爱的头饰。同时教师对学生作品制作精美有特点的地方,随时用不同优美的语言来评价,并及时地用相机捕捉学生生动的表情和动态,为学生们留下珍贵的学习瞬间。同学们通过体验,增强了动手能力、审美能力和创作能力,一节别样的美术课也慢慢地润泽了学生们的心灵,感受美、欣赏美、评价美的能力也会在学生心中悄然滋长。
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凡是儿童自己能够做的,应该让他自己做”“凡是儿童自己能够想的,应当让他自己想”。自主评价是课堂评价的重中之重,作为教师首先要尊重学生的参与权,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进行评价,老师在此期间,不仅是一个导演,同时也是一位配角,通过学生自我的认识,通过学生自己的评价,既尊重孩子的自尊心,同时又极大地调动了孩子们自主学习的热情。热情是学习美术教育的基础环节。
在美术教学中我们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学生对作业评价只会说一些类似很好看、很漂亮的语言,问他们哪好看,他们又说不出个原因来,很多教师就开始一言堂了。其实自主评价能力的提高,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儿。在上《认识身边的树》一课时,我采取了这样的方法,在布置作业时就让学生自己总结出这节课的作业达到什么要求才能算优秀,有的学生说树枝要有前有后,还要有变化;有的学生说用的线条有的粗有的细;还有的学生说画面要画满一点。学生的语言可能更加地随意和凌乱,这时教师要在旁适时点拨一些专业词语,引导他们在构图、造型、色彩、创新等方面进行归纳。比如,树枝要有穿插,体现遮挡关系,姿态也要不同;线条的组合排列变化要丰富;画面的构图要饱满等,并记录到黑板上。在展评时,让学生对照着进行评价,久而久之,学生真的就改变了原来没话说和没重点的尴尬境地。
《美术课程标准》鼓励采用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以及座谈等方式,对学生的美术作业进行评价。教师可以采取很多种展评方式,来对学生作品加以评价:①展览式评价,②小组内部评价,培优方式,③采取游戏竞赛式评价方式,④评价表式评价。无论采用哪种模式,最终目的就是通过课堂展评方式,激发学生对美术艺术的热爱。
美术课堂上作业的展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但是“简单拿来”“拿来就用”肯定是不行的,要根据课堂的实际情况适时调整。在上《画自己》一课时,笔者就根据班级的不同,采用了不同的展评主题。四班学生绘画基础好造型能力强,展评时进行了游戏式评价《猜猜我是谁》;五班学生自主能力强,个性飞扬,在展评时我为他们组织了一次展览式评价《画像展》;六班学生天真可爱,有较强的班级荣誉感,笔者就设计了主题《我爱六班》。课堂展评就是为学生搭建一个热爱美术的平台,这种教学模式在教学中可以充分地运用,把它变成一种常态化的教学方式。当然任何一种模式和理念,在学生们的学习中都会形成一种学习倦怠感,平日的教学中如果教师只用一种课堂展评模式,就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了充分地挖掘学生的学习热情,真正引领学生走进美术的艺术天地,需要营造一种鉴赏美、描摹美、创造美的艺术氛围。那么教师就要适时有机综合各种课堂展评方式,始终给学生一种新鲜感,这样,学生不仅对学习内容有一个新的认识,而且对展评也更加喜欢。
新课程标准的三个维度,在课堂展评这一教学模式中得到了很好的呈现,整个教学过程体现了科学和民主,同时更加尊重了学生自我成长的规律。作为教师只要把常态化的教学真正落实得有声有色,就能让学生在美术课堂时时感受到美育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