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侯珺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浙江温州 325003)
在职业教育界,企业是职业教育实践的重要领地,因为它不仅在实践设施等“硬”件上拥有优势,而且在人才培养意识理念、职业技术研究及成果应用等“软”件上也为高职院校提供必要的教育支持。近年来,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强力驱动下,企业及市场对于职业技术型人才的需求更为迫切,职业教育发展迎来了新的春天。然而,重视内涵发展的高职院校所培养的人才却因种种原因无法很好地对接企业需求;归根结底,是因为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上没有真正落实产教融合,存在着理念与实践脱节、技能与需求脱节等问题。
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技术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5〕6号)指出,职业教育要“深入产教融合,推进校企合作”。党的十九大报告也明确指出“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进行了顶层设计。2017 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7〕95 号)指出,要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将产教融合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2019年2 月,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国发[2019]4 号)指出,要深化职业教育育人机制改革,总结现代学徒制经验,促进产教融合,加强职业教育办学质量的监督与评价。从这一系列国家宏观职业教育的指导意见与发展规划可以看出,职业教育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同时也能反映出国家对职业教育发展的关注与支持。
“新常态”是经济全球化形势下国家经济发展凝聚政治、社会、文化和教育力量的新表现、新状态。可以说,“教育”力量的参与已经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新特点,体现最为明显的就是人才培育层面。经济新常态,为企业发展、产业升级提供了聚合效应,推动高职院校对职业人才培养方向与模式不断进行新的尝试。高职教育要想在技术为核心支撑的现代生产方式中获得人才输出优势,必须适应性做出调整,在原有培养体制基础上,突出职业理论与职业岗位的对接,在高职院校产教融合模式应用及专业教育自我转向上进行新的探索[1]241。
高职院校在办学层面拥有无可争议的资源优势。一方面,高校办学对地方经济发展的触动较大;另一方面,产出人才与企业间形成资源共享、利益互动。新技术研发是企业竞争力提升、市场份额扩大的核心保障,许多企业内部人才培养理念、技术研发水平及应用能力要远超高职院校,尤其是在吸纳国际同领域先进技术方面存在职业院校无法比拟的优势。回看高职院校,实训基地设备相对落后、生源素质存在先天缺陷、教师理论应用实践的能力水平有限,这些使得所培养的学生往往在操作先进仪器、进入先进技术研究上存在发展瓶颈。高职院校要想长远立足必须应用产教融合模式,依托企业“新技术”实现专业引领,保障所输出人才资源真正成为企业发展的智慧宝库。
一方面,高职院校在与企业合作培养人才方面没有“硬”件优势,院校很多实训机器、器材在先进程度上都与企业现行使用的机器无法相比,造成其在合作中无法形成经验与技术的共享;另一方面,“软”件也有缺陷,尤其是高职院校教师专业素养与企业岗位优秀技术人才水平不一致,企业在参与人才培养中始终处在“强势”一方。更为主要的是,企业在参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中看不到实际利益,直接导致校企合作中高职院校热情奔放、企业相对冷淡的局面发生。
著名教育哲学家伯德认为,教育价值有其根本的社会属性,即要看是否能够对受教育人在适应社会生存环境、提升自我价值方面予以良性支持[2]58。教育价值是受教育客体是否可以适应社会主体的需求,是否能在满足主体需求的同时创造更多经济价值,取得社会效益。可以说受教育者本身就是教育主体输出的教育产品,代表着教育价值水平的高低。
从教育价值视角来看,产教融合突出了多元教育主体参与,通过专业教育与产业实践的有效对接,实现了教育执行与产业发展的有机融合,使得人才培养在理论实践条件下更加符合企业专业岗位需求,为职业技术研究提供更优秀的专业人才。此时的职业学校已经成为人才教育、科研教育与产业教育“三者合璧”的综合职业教育主体,兼具学校理论与企业实践双重功能。
产教融合在高职院校的推开,在价值层面实现了“三个有利于”。一是有利于学生实践创新素养的培养,即打造真实的实践环境,为学生将职业理论应用于实践提供了软硬件支持,为其在实践应用条件下理解知识、创新思维、锻造能力拓开了更大空间。二是有利于教师优秀专业素养的培育,即强调理实一体化,尤其为高校新入职教师专业理论的实践检验、实践思考与科研成果应用提供了平台支持。三是有利于优秀职业教育品牌的培植,即突出就业对接,充分发挥了“产教结合,校企一体”的体制优势,将企业生产、科研建设、专业发展等的需求作为高技术人才培养的原则与要求,在学校职业教育与企业就业需求之间实现了无缝对接,为高职院校走出人才培养困境建构了良性教育模式。
目前来看,高职产教融合模式的应用存在校企分离的问题,究其原因在于二者在基础条件、教育理念及专业实践水平上不对等、未对接,降低了产教融合模式应用的效率值。故而,高职院校产教融合模式应用必须要围绕“对接”而进行,即建立科学、互补、对接的合作机制,实现高职教育与企业教育相融合,要突出“教”与“产”的培养机制对接,细化在专业、课程、教师、实践平台、人才教育层面寻找产业或企业的“对接点”,力求产教融合模式应用为高职人才培养打开新局面。
在高职教育中,专业设置为不同技术理论与实践教育提供了门类划定,同样也为未来就业方向做出精准定位。教育所培养的人才就被限定在某些产业领域的职业岗位范围内,保障了专业技能水平。倘若专业设置与专业教育并未考量未来职业的需求,也没有适应企业岗位的需求,那么高职院校则很难在人才培养上实现高质量人才产出[3]42。高职院校要大力推进产教融合模式应用,必须首先明确产业行业对于人才培养的新要求、新动态,围绕人才需求,针对性地推进专业建设,尤其在专业设置、专业结构、专业内涵方面加以弥失补缺,进而保障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人才输出”与行业企业“人才需求”相适应。同时,处于地方经济发展背景下的高职院校,专业建设要竭力向本地支柱产业及优势产业方向靠拢,要对本地范围内产业企业岗位进行深度调研,并适时升级院系专业教育、优化专业结构,建构“与时俱进”“与企业共进”的专业群,实现专业与产业行业实时对接、协调发展,从而输出更多优秀人才,为融入当地产业经济大格局奠定坚实基础。
专业课程是支撑专业发展的内涵主体,是传输技术知识理论、培养学生专业素养的教育载体。在课程建设水平的考量层面,必须要看其是否与领域产业、职业岗位的要求相适应,是否能够紧跟区域经济发展动向,否则产教融合模式在课程建设上的应用价值无法体现。从结构来看,高职专业课程大致可分三大类型,即:职业基础技能培养课程、职业核心能力培养课程及职业发展类型课程,尤其是关于学生核心能力培养的课程需要加大建设力度,毕竟其代表着高职教育最高的水平,是职教人才培养的最大保障,更是“产教融合”得以持续推进的强大支撑。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高职教育过程中的课程体系,完全是为学生素质培养与企业需求进行对接的教育载体。因此,建议高职院校可邀请企业参与核心能力课程的合作开发,要特别注意淘汰陈旧过时课程,引入企业职业新理念、新技术、新成果,保障课程资源得到最大程度地整合优化,以适应一线岗位要求,真正培养符合区域产业及职业岗位素质要求的高水平职业人才。
很显然,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高职院校进行专业培养的方向把控、执行深度及质量。学生是高职院校的培养主体,要提升教师专业技能水平,为培养主体的高水平输出提供实践保障。一是围绕打造什么样的人才,教师要适配什么样的素养。高职院校教师必须要在具备过硬专业理论及实践技能基础上,拥有能够将知识技能转化为学生素质水平的教学能力,打造过硬自身业务素养;二是围绕“产教融合”的现实需求,教师要主动融入师资对接。高职院校要建立“产教师资融合”机制,一方面充分利用行业企业范围内的技术人才、专业标兵等人才优势,通过选聘、兼职等方式将其吸引入高职院校师资人才库中,进而提升师资队伍整体能力;另一方面将高职师资与行业企业专家、骨干等对接起来,通过理实各属、相互补位的原则,突出高职师资专业理论优势与行业企业专家骨干实践能力优势的同时,更推动高职师资向行业企业专家主动靠拢、主动学习,进行有针对性的师资培养,进而全力建设好高职“双师型”教师队伍。由高职师资与行业专家等组成的复合型人才队伍,兼具了职业人才培养、先进技术研发及研究成果应用等功能,为教育人才共享打造了职业资源优势。
在高职教育体系中,实践性是职业教育最突出的特征。无论从理论应用还是技术研发,都必须在实践中予以检验。高职院校要重视学校实践平台的建设,尤其要在教学功能的基础上,拓展生产与科研等应用空间,尤其是要将实践平台打造成为符合教学需求更符合行业企业岗位需求的多功能实践载体。只有这样的实践平台,才能真正解决学生技术研发与实操问题,推动高校职业技术教育不断取得实效。因此,高职院校必须基于“产教融合”要求,准确定位产研标准,通过校企共建来实现产教融合,将企业实训机制与理念、技术等优势补充入高职实践平台中,使之兼具教、产、研等多元功能。从理论来看,多元化实践平台是高校实践平台与企业实训对接的成果,从实践来看,其为学生进入实境职业技能培训等提供了条件支持,为企业选拔优秀技术型人才提供了机制保障,实现了校企实践共教、理实互补,打响高职教育品牌的同时,更为企业发展注入智慧和力量。
面对当前经济发展对人才职业技能素养的需求,高职传统人才培养机制难以发挥机制优势,提升职教价值,人才培养机制改革势在必行。高职院校要在发展眼光上与时俱进,在人才培养的方向上考量地方性、领域性与实践性,主动建设“校企共育”模式。要以“产教融合”为标向,激励引导行业企业的参与激情,强化高职院校与行业企业的合作关系,推动“校企共育”,二者在参与人才培养体系时,各有侧重、各有职责、相互融合[4]85。同时,高职院校要建立全方位人才共育体系,要着眼于课程建设、技能研发、师资队伍等方面的共育,使得人才培养成为二者的共同教育目标、共同教育责任,提升人才培养的实效性。如果在校企合作实践中没有教育政策引导与法律法规支持,可以先从小细节、小构想上进行对接,例如,高职院校与行业企业签署“人才订单”,能够吸引双方都在“打造什么样的人才”“怎样打造人才”上予以定向培养、按需培养和协同培养合作,这种合作模式是破解现行产教融合应用价值不高问题的“药引子”,为职业教育发展做出有益尝试。
综上所述,产教融合不仅是职业教育的宏图勾勒,更是在新时代经济发展背景下具有必然性与可行性。在职业人才培养的总目标下,高职院校要从自身发展需求出发,深度考量社会行业及企业岗位需求与要求,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内容及重点,在专业、课程、师资等方面打好“外围战”,创造良好产教融合条件,通过对接强化融合,实现“校企共育”的同时,推动高职院校与行业企业探索更为有效的融合共赢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