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冲击下电视新闻节目的发展

2019-01-29 04:14:25王晓燕
中国传媒科技 2019年5期
关键词:新闻节目电视新闻媒介

文/王晓燕

互联网时代,新媒体层出不穷 ,一批又一批传统电视观众正被新媒体强大的优势所吸引。面临着以及时性、快捷性、丰富性、个性化、交互性等为特点和优势的新媒体的挑战,电视新闻节目作为传统的社会大众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不可避免地遇到了强烈的冲击。

1.新媒体冲击下电视新闻节目面临的挑战。

1.1 传统的垄断地位被动摇

在新媒体出现之前,电视新闻以其形象、直观、快捷等优势,在新闻传播中可谓占据着一枝独秀的地位。但是,随着网络等新媒体的出现,新闻传播不再受到时间和地域空间的限制,人们可以通过新媒体技术随时随地了解到新闻信息。甚至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发生的任何事情,都能够在第一时间,通过任何人的网络终端得到传播,人人都可以是电视台。较之电视新闻,新媒体向观众奉送了内容更加丰富多彩、形式更加灵活多样、更能迎合受众差异化的个性需求的新闻资讯。它以一种更快,更生动,更灵活自由的姿态绽放在传统的局限性明显的电视新闻栏目面前,令传统媒介环境下,地位牢不可破的电视新闻节目受到了猝不及防的冲击和动摇。

1.2 时效性和互动性不足,服务功能有待提升

电视新闻节目虽然在传统的媒介传播环境下有着声情并茂、话音结合、现场还原等优势,很受群众欢迎。但是,受到技术、体制等诸多制约,现场直播的情况较少,事后播出的情况则较多,使新闻的时效性大打折扣;同时,观众在收看节目时,大多是被动地收看电视编辑事先就设计好的画面和观点,无法进行互动和交流。而新媒体不仅可以在第一时间将大量的新闻资讯传递给受众,而且还能与受众进行实时互动,让群众的话语权得到充分的释放。这种形式更能调动起受众收看并参与节目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使受众产生强烈的参与感与主人翁意识。相比之下,电视新闻节目的服务功能显著减弱。

1.3 缺乏创新和活力,受众的观看体验有所下降

新媒体平台往往以内容新颖、形式活泼、语言生动的形象呈现在观众面前,既博眼球,又易调动观众的情绪。让观众在接收新闻资讯的同时体验到了全新的新闻乐趣。相比之下,传统的电视新闻节目无论从内容上还是形式上,均普遍存在着相对固化、呆板、单一的缺点,很容易使观众产生视觉疲劳。在内容选择上更注重播报官方和媒体认为很重要的时政新闻,在形式上,较习惯于采用长期以来形成的严肃化、固定化的模式,很少尝试创新。因此,较之新媒体,电视新闻节目带给受众的观看体验有了明显的下降。

1.4 接收方式单一,新闻影响力降低

长期以来,几乎所有的电视节目都被设定在特定的时间段播出,观众只能被动地根据电视的播出时间安排自己收看节目的时间。并且,在收看节目的过程中不能暂停,收看完毕后,也不能选择重新观看或反复回看精彩段落。而新媒体较之,非常富有人性化,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习惯,随时随地自由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节目。在人们的生活日益多元化的当今时代,新媒体很自然地成功分流了电视新闻节目的众多受众,从而使其影响力受到了严重的威胁。

2.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新闻节目的优势重建

“不日新者,必日退”。面对新媒体的冲击,电视新闻节目要想在媒介大发展、大变革的时代依然保持其优势地位,并占领信息传播的制高点,就必须顺势而为,主动思变。

2.1 跨媒介整合节目资源,丰富新闻传播形式

多功能、一体化的媒介融合,在为受众提供了浩瀚的信息源的同时,也丰富了电视新闻节目的新闻素材来源。目前,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电视新闻节目可以主动关注网络新闻资源,回应群众关切,以拉近与受众的距离。既可以将资源进行整合,通过综合多家媒体对同一事件的调查研究结果,将事件的全景和真相客观地呈现在观众面前,以方便受众在最短时间内知晓网络热点,也可以通过对网上引起人们热切关注的事件进行评析,弥补电视新闻节目针对性不强、互动性不足的弊端。还可以将官方、民间等多方面对热点事件的评论综合呈现给观众,让观众在了解不同群体对同一事件的看法的同时,引发更深层次、多方位的思考。如《每日新闻报》中的“微观天下”板块,就在时事热点播报方面,综合各方面的观点,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了良好的节目效果。

2.2 深度挖掘,深入解读新闻,找准节目定位

由于受到准入门槛低、管理不规范等先天因素的影响,广泛散布在新媒体中的新闻事件普遍具有浅显化、碎片化和良莠不齐的特征,缺乏一定的新闻广度和深度。海量的未经核实、考证、分析、加工的信息零散而又冗杂地存在于自媒体平台上,这对于真正想要获取新闻信息的用户而言,是非常困惑、非常迷茫的。且碎片化、娱乐化,甚至庸俗化的阅读方式,极易把受众引向误区,对人们建立正确的认识论和稳定的价值观都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让受众真正获取到精确的新闻信息,并引导受众建立正确的认识论和价值观,还需传统媒体人的努力,这也是新媒体时代赋予传统媒体的一个特殊的使命。在未来发展过程中,电视新闻节目绝不能满足于停留在传达信息的表层,一定要充分利用自身多年积累的经验优势和专业优势,在节目编播过程中,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努力探究信息本源,了解事件真相,不仅追求“新”,更要追求“深”。要实现众多信息的有效整合,向受众提供完整的、精确的新闻事件;要深入解读,不断对新闻信息进行挖掘,帮助受众透过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要不断追问,问别人未问或不敢问的问题,努力追求个性化和特色化的新闻。总之,一定要用精品的电视新闻内容承担起引导社会舆论的重任。

2.3 以受众关注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优化节目内容

在新媒体的冲击下,很多传统媒体产生了强烈的危机意识,开始努力做出改变。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新媒体的出现只是改变了新闻的传播方式,并没有改变新闻的实质和根本,节目内容才是电视新闻的根本生命力所在。因此,越是在这样的时候,就越要清楚危机的本质是什么,由此,改变才不会错了方向。新媒体时代,如果传统媒体提供给受众的电视新闻够硬气,则天下平台任你行;反之,如果信息不快,深度不够,批评很少,套话很多,真话稀缺,假话盛行,就算穿上了新媒体的马甲也会被卸载。因此,传统媒体的危机客观上是落后技术、落后渠道的危机,主观上则是落后内容的危机,是缺乏以受众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带来的危机。电视新闻节目要想保持持久的生命力,就必须对接社会热点,把握公众的情绪和立场,满足群众的需求。要以更加开阔的视野,努力将党和国家大政方针的具体实施和百姓关注的实际问题有机地结合起来,注重人文关怀,关注社会弱势群体,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要精心策划选题,用心采编新闻,并不断创新节目形式,力求为观众奉上既有内容,又有思想;既有温度、又接地气的新闻。唯有不断地朝着“理性而有深度,厚重而有力量,精彩而又好看”的目标奋进,电视新闻才能不断提升自身在新闻传播中的影响力、公信度和引导力,从而获得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和更为深远的社会价值。

2.4 打造融合新闻,彰显个性特征,提升电视新闻节目品牌

新媒体时代,电视新闻节目要想主动承担起正确引导舆论、传播正能量的重任和使命,在舆论场中占据主动权,就必须充分运用现代传媒的新技术、新手段和新方法,不断创新节目传播方式,努力打造多元化、多平台传播的融合新闻。要积极利用网络、数字以及移动设备等新技术的发展成果,实现电视新闻的直播常态化和人性化,确保电视新闻零距离地对各种新闻的记录,充分展现新闻的魅力。要与时俱进,顺应媒介融合的潮流,利用网络阵地,建立自己的公众号,成立官方网站,官方微信、微博,开辟网上论坛、热线电话、新闻客户端等与观众的互动平台,促使新闻传播平台越来越多样化,新闻表现形式越来越丰富化,从而提升电视新闻对受众的影响力。要根据媒介市场,重新对自身进行功能定位以及受众定位,要利用新媒体,将自己的节目向受众进行个性化的推送,建立受众对节目的信赖感和依赖感。同时,还要重视新闻栏目的品牌建设,保持节目标识、主持人风格等的稳定性及节目内容的新颖性,维护好观众对新闻栏目的认同感。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时代总是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我们不可能去改变时代,唯一能做的是改变自身,积极地去适应这个时代。新媒体背景下,电视新闻节目的发展,一定要顺应互联网发展的大势,不断进行内容创新、形式创新和手段创新。要主动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积极借助新媒体的传播优势,开辟电视新闻节目的新路径,努力开创电视新闻节目融时代性、融合性和数据性为一体的传播特色。同时,还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保持好电视媒体在新闻报道中一以贯之的权威性和真实性的报道原则,进一步夯实电视新闻的传播力、公信力和影响力,主动承担起媒介融合环境下正确引导社会舆论,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的历史重任和使命,努力助推新时代整个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猜你喜欢
新闻节目电视新闻媒介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传媒评论(2019年7期)2019-10-10 03:38:32
电视新闻中的图片应用
新闻传播(2018年2期)2018-12-07 00:56:26
新闻节目中主持人的“可为”与“不可为”
新闻传播(2018年8期)2018-12-06 09:03:00
书,最优雅的媒介
好日子(2018年9期)2018-10-12 09:57:18
地方电视台如何办好新闻节目
新闻传播(2018年11期)2018-08-29 08:15:30
论电视新闻编辑的创新之路
新闻传播(2018年5期)2018-05-30 07:02:58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
如何做好电视新闻节目编排
新闻传播(2016年10期)2016-09-26 12:15:03
同期声在电视新闻报道中的作用
新闻传播(2016年11期)2016-07-10 12:04:01
方言新闻节目探索
新闻传播(2015年9期)2015-07-18 11: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