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刘允杰
近年来,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通信技术已经从1G、2G、3G、4G发展到目前的5G时代。随着5G时代的到来,万物互联将成为现实。5G网络将会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巨大改变。特别是在移动通信、互联网教育、智慧城市、智慧农业、远程医疗、人工智能(AI)、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领域将迎来巨大的变化。5G时代,新的出版形式将在出版领域不断兴起与发展,信息的传播速度与效率将会得到极大提高,信息生产、内容传播、传播途径、传播形式、传播对象等将会发生彻底改变。面对5G时代出版领域发生的新变化,出版从业人员应该积极作为,主动转变观念,加强研究,探析5G时代出版业发展的新趋势,通过不断学习来丰富自己,提升自己在5G时代的各项能力;出版者应顺应潮流,重视人才,鼓励创新,加大投入,不断推动我国出版业的健康发展。
G是generation(一代)的简称。5G,即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网络),是目前移动通信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国际电信联盟定义了5G应用的三大场景:eMBB(增强型移动宽带)、Mmtc(大规模机器类通信)、uRLLC(超可靠低时延通信)。具体而言,5G 的关键性能指标包括100MB用户体验速率,有时能达1GB、数十GB峰值速率、每平方公里数十TB的流量密度、每小时500km以上的移动性[1]。
速度快。未来5G网络将提供速度最大可达每秒数十GB的速度,是4G的10—100倍,下载同样大的文件,5G网络下载的速度比4G快很多。
大体量。5G网络体量大是指同时上网的人员多,可以容纳更多的人同时在线。
低时延。信号传输稳定,信号的传输时滞短,接近1ms的时延约为4G网络的1/5。
5G网络的高速率,可以保障资源的快速获取与大文件的快速上传,实现3D、4K、8K视频流的实时传输;其大体量,可以有力地推动智慧城市、智慧教育、智慧安防、智慧农业、智慧家居的建设;其低时延可以有利于远程手术的实施、车联网的构建,推动自动驾驶、智能工业机器人等行业的快速发展。
近年来,世界各国非常重视5G技术的发展,争相把5G技术看作未来技术竞争的制高点。美、中、韩、欧等国家和地区越来越重视5G的发展。目前,我国将5G技术作为产业发展重点。2019年1月10日,工信部发放5G临时牌照,拉开了我国5G商用的序幕。6月6日,工信部向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广电和中国联通正式发放5G商用牌照,这标志着我国5G时代的到来。目前,全球只有几十个大城市,拥有个位数或十位数的5G基站。2019年6月,华为集团已经推出了支持5G技术的智能手机,联想集团也发布了全球第一款支持5G的笔记本电脑。根据业内人士预测:到2019年年底,我国将建立数万个基站;到2020年年底,我国所有地级市将有5G网络服务,市场上将会销售价格为1000-2000元的5G手机。
5G时代,新的出版形式将不断兴起与发展,内容生产、内容呈现、内容传播途径、传播形式、传播对象等将会发生彻底改变。
5G网络的快速率和大体量将为万物互联提供可能,人工智能的应用场景也将变得更加广泛,传统出版流程将会发生很大改变。在内容生产方面,在过去的几年,人工智能已经开始改变媒体行业生产新闻的方式。5G 时代人工智能将以更高的层次进入出版内容采编室。通过连接5G网络的终端设备,不仅仅能生产出社会治安状况、天气实况、交通实况、财经股市等方面简单的数据分析文章,而且能生产出一些具有较高理论深度的文章,如某地某时段社会治安分析状况、某地某时段社会治安好坏原因分析、针对该地社会治安状况给出相应对策;天气变化的原因、归纳出某地某时段天气变化规律;交通现状比如车辆堵塞原因、交通改进措施;股市涨跌原因分析、股市管理对策研究等。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改变了人们接触信息的方式。从2G时代的文字、3G时代的“文字+图片”到4G时代的微海报、语音、直播、动漫、短视频……新闻出版内容的呈现日趋多元化。5G网络的快速度可以实现3D视频、4K甚至8K视频的实时播放,促进AR和VR与游戏生活相结合,这将改变信息的传播呈现方式。在5G时代,出版产品的形态将会更加形象、具体、真实,视频将成为主要的表达呈现方式。传统出版内容的抽象将会变得更加具体,易被理解。如物体结构、分子组成、物体运动规律、力学分析、数字模型构建、外太空等内容呈现将会变得更加具体,不仅有4K影像、8K影像、3D模式等视频呈现,而且有数据可视化呈现,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受。
5G将会改变传统出版业的发行模式。出版者利用5G网络低时延特点,快速将内容传递到用户。用户可以通过5G网络快速找到自己所需要的知识、信息。5G时代出版业的知识服务日渐多样化。在5G时代,出版者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不仅仅限于传统出版物,而是还包括文献产品、知识资源、知识产品、知识服务、知识工具等。其中的文献产品主要指数字图书馆、电子书等内容产品;知识资源包括知识图谱、知识体系、出版数据库等;知识产品根据不同划分标准,有消遣类、生活类、科普类、学术类等;知识服务产品包括信息检索、查询、教育、培训等;知识工具包括知识学习与研究模型、知识分类、知识管理工具等。
科技发展和市场需求是出版业发展的两个重要引擎。5G时代,科技的发展将深度影响出版业,这关系到出版内容的生产、出版内容的呈现等。随着出版融合的脚步不断加快,无论是5G平台开发、大数据应用,还是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的发展,都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发展。科技发展已经成为出版业发展的重要引擎。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无论科技怎么发展、出版环境发生怎样变化,“内容为王”依然是出版业必须遵守的信条,内容仍然是支撑出版业发展的基础[2]。出版业是内容产业,属于知识服务行业。内容是出版业安身立命的基础,是出版业的核心竞争力。因此,5G时代,出版业在重视科技发展的同时,一定不能忽视出版内容建设。
5G时代出版从业人员应该积极作为,主动转变观念,通过学习不断提升各项能力。作为出版者,应着重做好以下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才是第一资源。古往今来,人才都是富国之本、兴邦大计。”[3]“媒体竞争关键是人才竞争,媒体优势核心是人才优势。”“功以才成,业由才广。”5G时代出版者要想华丽转型,实现做大做强的目标,必须要重视人才。人才在出版业发展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出版编辑人员是出版业的核心组成部分,关系着出版内容的生产质量,关系着出版品牌的打造。5G时代新的出版格局不断变化,出版业迫切需要能够沉下心、坐得住的出版编辑人员,迫切需要具有互联网思维、懂数字开发、懂产品设计、懂用户体验、懂互动交流的具有“互联网基因”“5G基因”的编辑人才。出版者应该积极创造有利于出版人才发展、出版人才成长的环境,在政治上给予充分的信任、在工作上给予多一点鼓励、在生活上给予多一点关心、在待遇上给予多一点保障。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做好宣传思想工作,比任何时候都需要创新。”[4]“创新是文化发展的源泉,创新是出版发展的动力。”“不日新者必日退”“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创新是出版业开创新局面,实现新发展的必由之路。出版者只有具备创新意识,才能直接融入创新知识的再创造,并将创新知识源源不断地出传递到读者中去。出版者要顺应5G网络发展的大势,敢于创新、勇于变革,主动借助新媒体传播优势,完善运行机制,打通与用户信息交流的渠道,要不断强化用户至上理念,做好知识服务工作。
5G时代,得平台者得天下。出版者自身信息平台的建设需要大量经费投入。出版者对5G先进技术设备的引进将会花费较多的资金。此外,5G专业人才的引进、培养也需要投入大把资金。当前,国内一些出版传媒集团通过上市融资来推动集团媒体加快融合进程。
5G时代的高速率、大容量、低时延、低功耗、万物互联等给出版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多可能。在5G时代,出版业已经不再是过去的样子。用户掌握着更多的主动权,他们对出版产品的质量有更高的要求,他们的需求日益多样。出版者要想在5G时代存在并发展下去,不仅需要出版从业人员的积极努力,而且需要出版者转变观念,重视用户需求,重视人才、鼓励创新、加大投入,才能不断推动未来出版产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