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红波
摘 要:公共场所人员集中程度较高,结构复杂化,易燃物、电气设备比较多,极易发生重、特大恶性火灾事故,强化防火安全管理尤为重要,要综合剖析公共场所灯光系统装置特征、火灾危险性等,采取行之有效的技术手段,高效开展电气防火工作,提升灯光系统装置安全性、经济性,保证公共场所秩序稳定进行。
关键词:公共场所;灯光;电气防火技术
中图分类号:TU998.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2945(2019)02-0160-02
Abstract: Public places have a high concentration of personnel, complicated structures, more combustible materials and electrical equipment, and are extremely prone to serious and catastrophic fire accidents, so it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to strengthen fire safety management.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safety and economy of lighting system and ensure the order and stability of public places, it is necessary to comprehensively analyz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ighting system installations and fire hazards in public places, and take effective technical measures to efficiently carry out electrical fire prevention work.
Keywords: public places; lighting; electrical fire protection technology
随着社会经济稳步发展,公共场所社会群众性大型活动等频繁开展,对灯光等有着较高层次要求,需要长时间不间断用电,线路错综复杂,灯光电气火灾危险程度明显提高,导致公共场所埋下安全隐患,必须根据公共场所灯光系统装置运行情况以及电气火灾事故发生频率、危害程度等,在层次化实践过程中提出有效的应对策略,从源头上解决灯光电气火灾安全问题的同时确保灯光系统设备高效运转,实时发挥公共场所多样化功能作用。
1 公共场所火灾与灯光电气火灾危险因素
宾馆、歌舞厅、商场、影剧院等都是公共场所包含的要素。以“医院”为例,这类公共场所占地面积比较大,人员、可燃物质、电气设备都比较多,存在较多的火灾隐患。一旦发生火灾,可燃物质会在短时间内燃烧,医院内部极易出现面积比较大的立体燃烧,烟雾中包含大量有毒气体,一氧化碳、氯化氢等。烟雾快速蔓延,而医院内部聚集人员比较多,无形中增加了疏散难度系数,出现人员大量伤亡情况。灯光电气火灾是医院常见的火灾类型之一,有着较大的危险性,其危险因素体现不同方面,医院灯系统设备插接件质量以及工艺水平不高,极易出现松动、接触电阻增大等情况,出现过热现象,加上长时间受热,绝缘材料老化速度持续加快,短路故障问题频繁发生。同时,医院这类公共场所灯光系统设备有着较大的负荷,自身发热比较高,一旦敷设方法手段不合理,散热效果不佳,灯光系统设备温度极易超过规定范围,引发火灾事故。医院灯光系统临时电气线路设备安装设置不科学,极易受到机械外力作用,比如,撞击、挤压,导致电气绝缘保护层、带电体被破坏,引发短路故障,电器接线端子上的电源导线安装不合理或者应用其中的接线端子不配套,连接位置出现接触不良情况,一旦大电流经过,接头温度迅速升高,引燃电器绝缘层、可燃材料,必须高效加强医院这类人员比较聚集地方的灯光电气防火安全。
2 公共场所灯光电气防火技术手段
2.1 舞台表演区灯光电气防火技术手段
大型文艺类活动、灯会活动等已成为当下公共场所社会群众性大型活动的关键性组成要素。舞台表演区域是公共场所基本光源集中的主要位置,侧面光、流动光,通常情况下,还配用聚光灯、追光灯、回光灯等。在运行过程中,灯具表面温度大都比较高,舞台大幕、装饰物等具有可燃性、蓄热性两大显著特征,一旦间距比较近或者直接接触,极易埋下火灾安全隐患。较强穿透力、色彩绚丽等艺术效果灯的显著优势特征,不断应用到公共场所中,比如,激光灯、霓虹灯、机械旋转灯。在应用过程中,必须全面、深入把握各类型艺术效果灯特征、性质,尤其是火灾危险性,在考虑艺术效果的基础上,将消防安全因素巧妙融入其中,促使公共场所艺术效果灯安全运行的同时充分发挥多方面优势作用。以“霓虹灯”为例,灯光电压可以达到15000V,使用过程中电弧、电火花极易出现,需要采用不具可燃性的相关材料制作灯槽底板或者巧用防火阻燃技术,对应用其中的可燃性材料进行规范化处理,保证灯槽底板不具有可燃性,在源頭上提升作用到公共场所的霓虹灯安全性,霓虹灯悬挂过程中要避免碰撞、晃动,合理控制短路故障的发生。
2.2 医院灯光电气防火技术手段与电气消防安全管控措施
2.2.1 医院灯光电气防火技术手段
(1)基本光源。在基本光源电气防火过程中,灯具需要合理安装到由不具可燃性材料制作的基座上,综合分析医院各类灯具功率大小、安全形式以及不同物质燃烧性能等,包括温度、湿度、空气流动性等,合理控制灯具和可燃装饰物之间的距离,不能小于0.5米,灯具正面间距不小于1.5米。如果无法满足安全间距具体化要求,需要采取行之有效的隔热技术手段,将医院内部的灯具系统装置以及其他可燃装饰物温度控制在规定范围内。同时,应用到基座接线以及回路上面的保险丝质量规格要符合规定,防止灯具通电过程中出现短路等故障问题,从根本上控制电气火灾发生。在此基础上,如果灯具下方有可燃物或者人,需要将铅丝防护网加装到灯具正面、散热孔二者合理位置,也可以加装不具有可燃性的挡板,提高灯具下方安全性。医院内部各公共场所都要采用不具可燃性的材料,灯光系统设备附近不能有易燃物质存在,如果存在,要做好隔热工作,防止灯光系统设备运行中热量不断聚集,不能将旗帜、放飞气球等悬挂在灯具设置区域,避免和温度较高的灯具近距离接触,降低火灾事故发生率。此外,在医疗服务活动开展中,医院要深化把握各方面影响因素,落实灯光系统设备安全防范工作,配电箱要采用防潮类型的,包括灯具、接插件,避免使用过程中出现受潮等情况,确保各类灯光电气设备温度、湿度等适中,有着较好的散热效果,降低漏电事故发生率,确保公共场所基本光源电气防火安全。
(2)辅助设备与灯光电源线路。在医院运行中,照明系统灯光效果的提升离不开相关的辅助设备,需要合理化选择应用其中的照明辅助设备,提升手术室、检验室等灯光效果,在合理化管控中降低火灾危险性,防止辅助设备电源接线端极易出现接触不良情况,受潮后发生短路故障等。医院要全面、深入把握内部灯光设置情况以及应用其中的各类辅助设备,针对电气火灾易发点、等级、严重程度等,巧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加大对各类型灯光辅助设备的电气防火力度,尤其是电气火灾高发的灯光辅助设备,提升内部照明系统设备安全性与经济性。在此过程中,医院灯光电源线路也是火灾事故发生中的一大关键点,必须从根本上控制应用其中的灯光电源线路插接件等质量,落实日常以及大型检修维护工作,在技术手段、防控策略等作用下,降低灯光电源线路火灾危险性。
2.2.2 医院灯光电气消防安全管控措施
(1)制定安全管控方案,落实现场检查工作。在医院运行过程中,要综合考虑多层面影响因素,以火灾危险性为核心,根据建筑消防设备设施、用电系统设备等具体化应用情况,科学制定安全管控方案,在讨论、分析、修改过程中选出最佳的方案,具有较高的可行性、科学性,规范化指导开展的灯光电气消防安全管控工作。在此过程中,要将现场检查工作落到实处,要对安装调试阶段的电气线路、各类灯具等进行合理化检查,比如,选型、布局、火灾防护,要采用可行的技术手段,对医院内部普通用电设备、医用用电设备等进行必要的用电测试,确保实际应用中的电气线路以及灯具运行安全。同时,在运行阶段,需要定期对医院的电气线路、灯具装置等进行不同层次的检查,及时发现并妥善处理存在的电气火灾隐患问题,在归纳、总结过程中不断优化灯光电气现场检查工作,定期更换老化严重、故障问题频繁发生的灯具装置等,在更新、升级灯光系统的过程中高效防控电气火灾高发的位置,促使电气线路以及灯光系统装置运行安全的同时提高医疗服务安全性。
(2)构建智能化监督管控系统,巧用灯光电气检测工
具。在消防安全管控过程中,医院要根据公共场所灯光火灾危险性,巧用多种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科学构建智能化的监督管控系统,合理设置远程监控、故障问题检测、智能化管控三大功能模块,实现对公共场所电气线路、灯光系统装置的智能化远程监控。在远程终端作用下,随时动态化、立体化、系统化了解其运行状态,实时检测线路与灯具出现的故障问题,自动向终端发出故障警报,便于工作人员第一时间发现出现的故障问题,对其进行合理化检修维护,利用智能化管控模块,动态管控各类电气线路、灯光系统装置,使其处于统一的网络结构体系中,便于智能化、集中化管控公共现场灯光电气火灾危险性。在此基础上,要注重灯光电气检测工具的科学应用,比如,红外辐射测温仪、多功能试电笔,在智能化监督管控系统作用下,全面、精准检测电气线路、灯光系统装置的温度、湿度等,确保获取的信息数据有着较高准确率,在系统化剖析过程中,强化采用的灯光电气防火技术手段以及安全管控措施,将灯光电气火灾事故发生率最小化,提升灯光系统装置功能性、安全性、经济性,为构建和谐医患与护患关系提供重要保障。
3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新形势下,公共场所发展速度持续加快,电气火灾事故也频繁发生,做好消防监督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日渐显现,需要在归纳、总结的基础上从实践层面入手,全面、客观剖析公共场所灯光电气火灾安全问题,在创新思路的过程中巧用可行的技术手段,加强对各类灯光系统设备的监督管理,最大化降低火灾安全事故发生率,确保公共场所安全、稳定运行,有效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在物质文化生活等层面的客观需求,将地区公共场所消防安全工作推向崭新阶段的同时有效促进地区经济繁荣发展。
参考文献:
[1]許波.新形势下对电气设备用电安全的探讨[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17,7(3):115-116.
[2]李璐野.城市防火监督检查工作开展困境与解决对策[J].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6(47):132-132.
[3]林泳勇.浅谈对我国电气系统维护中的消防防火安全的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17):2593-2593.
[4]喻宏进,徐源,李朋,等.基于云平台的城市照明设备分布式综合管理系统设计[J].软件导刊,2015,14(9):150-152.
[5]周军.浅谈公共场所消防监督工作存在问题及对策[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2):269-269.
[6]徐晶.高层建筑消防供电照明防火设计与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17):3400-3400.
[7]杨键.公共场所阻燃制品的应用与防火安全工程建设[J].城市建筑,2015(15):221-221.
[8]郑伯亭.关于电气防火安全检测的相关探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13):1646-1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