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理暧昧:一项关于翻译职业伦理准则的调查❋

2019-01-28 03:54:28涂兵兰聂泳华广东金融学院
外语与翻译 2018年4期
关键词:准则译者原文

涂兵兰 胡 颖 聂泳华 广东金融学院

【提 要】本文对所收集的9个代表性国家的翻译伦理准则进行对比研究,发现这些准则从译者的能力、译文与原文的关系、翻译语言等15个方面对从业人员进行了规范与约束,其中很多条款体现了现代翻译市场的需求,反映了现代社会价值观。但由于译者伦理准则的职业性、伦理准则的文化多样性及其模糊性等特征从而导致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遵守上述准则时表现出伦理暧昧的倾向。

1.引言

所谓伦理,指的是在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相互关系时应遵循的道理和准则(高兆明2005:88)。翻译职业伦理指译者在从事翻译活动时应遵循的基本道德,它是译者职业品德、职业纪律、专业胜任能力及职业责任等的总称。翻译职业伦理既是译者在职业活动中的行为规范,又是行业对社会所负的伦理责任和义务。

当今世界,翻译已经作为一种日常、普遍、必要的活动而存在。尽管在很多情况下,翻译的工作环境有很大不同,但是很多国家已经把翻译工作视为一种固定、独立的职业。1963年国际翻译工作者联合会在南斯拉夫制定并通过《翻译工作者宪章》(见 http://www.fitift.org/en/charter.php),规定一些与翻译密切相关的原则,希望其帮助奠定译者伦理准则的基础,并为译者及其职业组织提供行动指南。

在国际译者联盟的倡导下,大约有50多个国家或者组织制定了译者职业伦理准则。那么该准则是否符合《译者宪章》的精神?在哪些方面对从业人员进行了约束?是否满足现代翻译市场的需求?不同国家或组织对于翻译职业伦理准则有何差异?译者在实际从业中会遇到哪些伦理困境?翻译职业伦理准则具有什么特点?

2.研究内容

笔者曾力图收集更多国家的翻译工作者职业伦理准则以便于更全面地了解各国翻译从业者翻译伦理规范,但是鉴于所掌握的语言有限,只能选择中文或者英文,因此,目前能收集到材料且具有代表性的国家有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南非、爱尔兰、以色列、捷克、新西兰、加拿大等9个国家的数据。不可否认,中国是世界翻译大国,本以为会很轻易地找到其所制定的伦理准则,但是,笔者查阅了中国翻译协会网站及其他各省份的翻译协会网站均未找到相关内容。印度情况也是如此,这不能不说是一大遗憾。加拿大是早期殖民地国家,其翻译事业很发达,是最早建立翻译组织并成立翻译培训机构的国家之一,但笔者查找了很多相关网站,均未找到加拿大译者协会统一制定的翻译伦理准则,却意外地发现了加拿大几个省区的译者翻译伦理准则,比如加拿大安大略省、西部阿伯塔省、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等。考虑到安大略省不仅是首府温哥华所在地,而且还是加拿大的第一大省,旗下包括加拿大两个主要的大城市多伦多和温哥华,本文就以安大略省的翻译伦理准则为加拿大的代表。

笔者在收集各项数据时,只限于各国译者职业伦理准则,以便于讨论的问题更加集中。笔者对收集的翻译职业伦理准则进行了梳理,发现:1)各国翻译职业伦理准则对于本国翻译从业人员来说,不论其属于自由职业者,还是受聘于某一机构的翻译人员,均具有规范性作用。因为有的国家职业伦理准则本身就具有服务性质,比如以色列、南非;有的国家把职业伦理准则与译员入会申请混在一起,这样从一开始就规范了译员的翻译行为,如新西兰;有的国家把职业伦理准则与译者资格证书连在一起,这种做法实际把职业规范当作译者获取职业证书的一个条件,如澳大利亚。2)除了以色列和美国(也许是盟友的关系,以色列的译者职业伦理准则与美国的几乎完全等同),大多数国家制定的职业伦理准则内容并不相同,而且体例不一,有的是纲领式的如新西兰、捷克等国家的,只有简单几个条款,没有任何说明;有的非常详细,分层次给予解释,比如爱尔兰、英国、加拿大;有的单列条目之外,特地另外行文给予补充解释,比如美国。就行业规范来说,澳大利亚在对翻译行业从业人员等各方面有了比较系统的管理,比如它有详尽的职业伦理准则,有规范成熟的执业资格考试。3)总体说来,翻译伦理准则主要涵盖译文的准确性、保密性、译者的能力、译者的语言、知识等、译员团结、翻译仲裁、译者职业发展、翻译广告、译者的公正性、译者的责任、译者的权利、译者的诚实正直、信任、非法文本以及翻译费用等15个方面。

3.研究分析

笔者把这9个国家的翻译准则与《译者宪章》的要求进行比对,发现绝大多数国家在其准则中与《译者宪章》中规定的译者的义务相吻合。如表1所示。

表1 主要伦理准则对比

事实上,有些准则已经超出了《宪章》所规定的范围。通过比对发现,大多数国家和地区都涉及保密性、译者的能力、译文的忠实准确、译员之间的团结、翻译仲裁等,并且均把翻译内容的保密性放在首位。因为,现代社会日新月异,市场竞争非常激烈,对雇主所提供的翻译原本,译者有责任和义务为其保密,这样才能降低竞争风险,保证雇主的利益,从根本上避免其他不必要的伤害和矛盾冲突,翻译内容的保密性也就成为了各翻译从业人员首要遵守的准则。与现代社会相对应的,有些国家翻译准则还谈及到了翻译争端仲裁,如美国、以色列、爱尔兰、新西兰以及澳大利亚等5个国家要求,一旦译者与客户之间发生争端,应提交到规定部门根据法律仲裁,说明翻译行业已经获得社会的普遍认可,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小范围之内,而是延伸到了各个领域与组织之间。随着社会经济的日益发展以及翻译行业的发展成熟,各行各业内部的竞争也愈加激烈,准则中讨论得最多还有翻译从业人员的收费标准以及翻译行业的广告问题。上述这些问题都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产物,是符合现代社会发展要求的,体现了现代社会的价值观。

很多国家翻译准则中关于仲裁、公正、费用、广告等规定在其他行业的准则中也会出现,本文就能反映翻译这个行业特点的一些规范进行仔细地考察,主要集中在翻译能力、翻译的忠实性以及翻译的语言等方面。

3.1 译者的翻译能力

就所涉及译者的能力而言,除捷克之外,各国均有所涉及,由此说明,译者的能力对于从业人员来说是第一要素。如表2所示。

表2 翻译能力表述对比

从表格可以看出,各国均强调译者不能接受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业务,但是并没有详细地说明,译者应该具备什么样的能力才能胜任翻译工作。只有英国提到了译者的能力包括语言以及专业知识,加拿大的阿尔伯塔省和爱尔兰均特别提到了译者还需要有掌握现代翻译工具的能力。在语言的表达上,多数国家采用强制性的口吻,只有捷克在此当中使用了比较委婉的语言,表示原则上只承担适合自己能力并有准备的翻译任务。笔者认为此种表达的模糊性主要基于以下两方面的考虑:一方面,译者在实际翻译实践过程中由于特殊原因也会承担一些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翻译任务;另一方面,译者的翻译能力难以量化,翻译准则很难从知识、语言、专业等方面做出一个明确的判断。目前为止,大多数国家均没有出台一个比较详细的量化标准,导致译者的服务质量无法通过显性的结果和明确的指标予以衡量。很多翻译伦理准则中没有任何详细的对翻译投入和翻译过程质量把关的条款来保证服务的质量。因此,翻译能力概念的模糊性,能力标准的缺位导致翻译行业面对市场大量需求时陷于盲目的困境。另一方面,翻译市场高素质人才稀缺与翻译人才需求旺盛存在较大的差距。以中国市场为例,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统计,截止到2010年底,国有企事业单位在职专业翻译人员(即获得翻译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员)不足3万人;通过全国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的人数为2.7万余人。中国翻译者协会的最新数据统计却表明,目前,全国有职业翻译4万多人,相关从业人员超过80万,专业翻译公司5000多家。市场上以各种形式从事翻译工作的人很多,但受过专业训练的翻译人才不足,高水平的翻译大约只占总数的5%,甚至更少,而能够胜任国际会议笔译、口译任务的专业人员严重缺乏。另据中国翻译研究院、中国翻译协会联合中国翻译行业发展战略研究院2015年4月21日发布的《中国翻译服务业分析报告(2014)》(见http://www.docin.com/p-1142832866.html) 显 示 ,2012—2013年两年间,全国新增18778家语言服务及相关企业,年均增幅高达25%,大大超过2000—2011年间企业数量的年均增长率18.5%,此种情况还会继续下去。由于翻译服务行业在很多国家并没有相应的政策支持,其行业发展比较缓慢。目前在中国各大企业或机构从事翻译的大量工作人员并没有取得相关的资质证书,市场需求量的不断增加使得翻译业务兼职化倾向越来越严重。

3.2 译文与原文的关系

Chesterman(1997:147)把规范分为期待规范、责任规范、交际规范以及关系规范。期待规范表示译者应满足读者对何为翻译的期待,责任规范与交际规范是人类社会交际活动的普遍规律,而关系规范涉及翻译的特殊关系,是翻译研究的核心问题。在所研究的9个国家的翻译职业伦理准则中,大多数都提及到了译文与原文的关系。如表3所示。

表3 译文与原文的关系表述对比

come up with an appropriate term given the nature and purpose of the document or proceeding.●Sometimes a footnote or note to the client is the best solution to an unresolvable term.Impartial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ing requires the translator or interpreter to adopt a mantle of neutrality.●In most cases it is not appropriate for a translator or interpreter to overlay American gender-neutral language on a language that is by nature patriarchal.● It would also be inappropriate to“clean up”objectionable language in the target language.12 Canada 2.2.1 Members shall faithfully and accurately reproduce in the target language the closest natural equivalent of the source language message without embellishment,omission or explanation.13 South AfricaTo endeavour constantly to achieve the highest possible quality in respect of accuracy of rendering,terminological correctness,language and style.14 America

从表格可以看出,美国、加拿大、以色列、爱尔兰均要求译文“忠实于原文”,它们都对此进行了比较详细地解释。如美国强调“忠实、准确、公正地传达意思”,同时指出:“语言的完整性是口笔译员翻译的核心。忠实、准确、公正的口笔译传达作者或说话者想要对其读者或听众表达的相同的情感影响。语言的完整性意指目的语不添加或删除任何信息”15。由此可见,美国协会所说的忠实和准确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忠实于原文的信息,准确地传达意义。为了进一步阐释此概念,《美国译者伦理准则》中花很大的篇幅从文化、熟语、术语等层面进行解释。其次,它还特别强调要达成忠实准确不能逐字死译,因为“当目的语被逐字逐句的从原语翻译过来时,就无法做到语言的完整性”。译者应保持中立的态度,不能根据自己的喜好扫除原文中带有歧视或偏见的词语。如“父权制”或者反对的语言等。加拿大强调“忠实、准确”,提出所有成员在目标语中用最切近的自然对等值再现源语信息而没有增饰、删减或者解释。爱尔兰强调所有成员应该尽最大努力生产出忠实于原文的译作不掺杂作者个人的解释、意见或者影响。任何有损于原文意义的增添或删减都应该得到客户的同意。

与以上国家不同的是,南非和澳大利亚强调译文的准确性(accuracy)。南非强调译者应该在译文的准确性、术语的正确性以及语言与风格上的不断努力获得最大可能的高质量。澳大利亚则强调译文的真实性与完整性,比如为了确保各方与会人员都能获取相同的信息,会议传译人员应把说话人所说的任何内容完整地翻译出来,包括一些贬损的或者粗俗的语言,甚至还包括非语言动作等。如果涉及到不真实的专利,译者也应该准确地翻译出来。译者对于分配的工作不得更改、增添或者删减。

由此可以看出,笔者认为,忠实与准确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就翻译而言,忠实是从宏观的层面要求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从内容、思想以及风格达到与原文的对等,而准确则是从微观的层面要求译者在字、词、句等方面与原文意义保持一致。McFarlane认为,准确就是“去寻求对等的内容或者意义,包括文体上和实质上的,通常被认为存在于原文的语言中”。然而,意义的复杂性和隐晦性使得我们不能推断出“准确”的绝对标准。翻译不能生产出绝对准确的文本是因为没有方法可以确定“准确”由什么构成(见 Hermans 1999:79)。另一方面,译者在实际服务过程中必须充分尊重客户的意见,其翻译就带有很明显的目的性色彩。根据德国功能派理论,译者行为受目的所决定,译文不可能是原文的忠实体现。因此,关于译文与原文的真实性关系,也是伦理准则中的一厢情愿,在实际翻译过程中,译者会更趋向考虑读者的接受性而常常无法完全遵从其伦理准则。事实上,受Chesterman所说的各种规范的影响,受Lefevere所说的文学内外部因素如赞助人、意识形态以及诗学的影响,忠实于原文的译文是很难做到的。Hermans(1999:166)认为,翻译的历史语境化定义与“对等”或“忠实”并无太大关系。翻译是目的性非常强的人类活动;成功的翻译是以满足读者期待、最大限度地完成跨文化交际功能为先决条件。对翻译恰当的定义应该是特定时期特定文化中主流翻译规范和相应翻译典范的建构。

3.3 翻译语言

在所有翻译道德准则中,有很多国家或组织规定了译者所运用的语言,如表4所示。

表中显示6个国家或组织对译者所翻译的语言都有所规定,如爱尔兰提到,协会成员在原则上应该把原语翻译成他们的母语。英国对于译者所翻译的语言比较宽容,既可以是母语,也可以是习惯性使用的语言,还可以是翻译机构认可的语言。美国和以色列却强调译者掌握的目标语和一个受过教育的本地人一样,加拿大认为译者应该翻译成母语或者习惯性使用的语言。然而在很多情况下,我们更多的是把母语的原文翻译成别的语种的译文,比如在中国很多译者更擅长于把汉语翻译成英语,或者在相当多的情况下,为了宣扬本国文化、征集、经济的需要,很多译者不得不把汉语翻译成别的语种。《中国翻译服务业分析报告(2014)》显示,截至2013年底,有64%的翻译服务企业中译外业务量占业务总量的一半以上,显著高于外译中。这是自2011年以来,企业调查问卷连续第三次显示在翻译服务市场中,中译外工作量占比超过外译中。而在外语对外语的翻译方面,比如俄语翻法语,几乎是零。如果硬性规定译者使用何种语言翻译将会置译者于尴尬的境地。可见,在制定伦理准则时,需要特别注意其详尽程度。一方面,翻译活动千差万别,即便是相同的伦理问题,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地方甚至不同的时间里都会有不同的表现方式。因此,无论准则多么详尽,都不可能为每个问题提供具体的行为指南。相反,规定如果过于详细复杂不利于解决具体语境下棘手的问题,同时还会抹杀译者应有的职业判断和职业潜能。另一方面,如果伦理准则过于抽象,其操作性在实际翻译活动中难以实现。伦理准则在很多情况下需要解读,不同的译者对相同原则的解读不尽相同。即使是相同的国际翻译准则在不同的国家使用也达不到对等的效果。相比技术准则而言,翻译职业伦理准则需要更多的专业判断,因为它在更大程度上强调了意识形态的内容,受行为主体认知水平、价值取向、文化诗学环境以及赞助人等多方面的影响。

表4 翻译语言对比

4.研究结论

通过以上对翻译伦理准则中所涉及翻译特色的译者能力、译文与原文关系以及译者所使用的语言等三个方面考察发现翻译伦理准则具有以下特征,从而使得译者在实际翻译中常常表现出伦理暧昧的倾向。

第一、翻译伦理准则具有职业性特征。Chesterman等所强调的责任、诚实正直、信任等这些最能突出译者伦理特征的要素则排在了后面。这一点说明,准则所反映出来的是职业伦理,而不是译者个人伦理。职业伦理是相对于个人伦理而言的,它具有群体性特征,是对某一集体成员行为的一种约束,个人伦理所关注的对象是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体,是个体应当拥有何种伦理责任与义务,是个体的心性修养、灵魂陶冶与人格善美(高兆明2005:131)。但职业伦理由于其自身的客观性、群体性特征,只能以权力-义务关系为其核心,它所追求的是一种以实然为基础的应然的权利—义务间的统一性,这就是公正(同上:132)。

第二、翻译职业伦理准则具有文化特殊性。规范均以特定文化中一定群体的共同期待和共同接受为前提条件,即具有排他性。适用于一定文化的规范通常并不适用于另一文化,属于某一亚文化的规范也未必适用于该亚文化之外的其他群体。因为不同组织或文化对伦理准则的规定中有不同的理解,这就意味着译者遵守的一个组织的规定是伦理的,但在另一个组织中未必是符合伦理的。另一方面,由于社会文化系统的复杂与协调适应性,不同的文化子系统会生成不同的、甚至是相互矛盾的“正确”或“应该”的观念。在同一文化群体中也经常存在彼此冲突的规范,遵守某一规范可能意味着违反另一规范。翻译实际上是“协调众多规范以达到复杂目标的交际活动”(Hermans 1999:166-167)。从上文分析可知,各国关于同一个问题其准则有很多相互冲突的地方。

第三、翻译伦理准则范围具有模糊性。Chesterman(1997)曾经提到翻译规范介于法令、习俗、以及个性倾向之间,因此导致其涵盖的范围与界限在各国准则中并不完全一致。比如在澳大利亚准则的第1条职业行为中包括5款,分别是译者应注意自己的行为规范、应懂礼貌;诚实正直;有责任感;避免不名誉的行为;解决争端等。但在加拿大的准则中,职业行为被归为第1条职业责任中,责任感被归为第2条服务质量中,诚实正直被归为第3条保护公共利益中,避免损害名誉的行为被归为第5条,翻译规范在各个国家的不同归类势必让从事译者感到无所适从。此外,译者即使违反了一些条款,《准则》也很难以法律的手段进行制裁。

注释:

1、9、16 Irish Translators' and Interpreters' Association(ITIA).Code of practice and professional ethics:http://translatorsassociation.ie/component/option,com_docman/task,cat_view/gid,11/Ite mid,16/

2、10、17Australian Institute of Interpreters and Translators(AUSIT).Code of ethics:http://www.ausit.org/eng/showpage.php3?id=650 http://www.ita.org.il/uploaded/Recognition%20Application%20Form%202010.doc

3、18New Zealand Society of Translators and Interpreters(NZSTI). Code of ethics: http://www.nzsti.org/assets/uploads/files/codeofethics.pdf

4、11、19Institute of Translation&Interpreting (ITI).[UK].Code of professional conduct forindividualmembers:http://www.iti.org.uk/pdfs/newPDF/20FHConductIn_(04-08).pdf

5Jednota tlumocˇníku◦ a prˇekladatelu◦(JTP)[Czech Republic].Ethical code:http://www.jtpunion.org/spip/article.php3?id_ticle=472

6、12、15、20American Translators Association(ATA).Code ofethics:http://www.atanet.org/certification/eligibility_requirementsform.php

7、21Israel Translators Association (ITA).Code of professional conduct and business practices:

8、13、22Association of Translators and Interpretersof Ontario. (ATIO).Code of ethics:http://www.atio.on.ca/info/ByLaws/Code_Ethics_EN.pdf

14South African Translators'Institute(SATI).Code of ethics for individual members:http://translators.org.za/sati_cms/downloads/dynamic/sati_ethics_individual_english.pdf

猜你喜欢
准则译者原文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译者的适应与选择
具非线性中立项的二阶延迟微分方程的Philos型准则
论新闻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科技传播(2019年22期)2020-01-14 03:05:38
让句子动起来
基于Canny振荡抑制准则的改进匹配滤波器
一图读懂《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
尝粪忧心
元话语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研究
外语学刊(2014年6期)2014-04-18 09:11:33
卖身葬父
Performance of a double-layer BAF using zeolite and ceramic as media under ammonium shock load condi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