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审计机关在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中面临的困难及对策

2019-01-28 10:39:26毕长巍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9年6期
关键词:审计工作机关资产

毕长巍

基层政府是国家治理的基础,有着纽带连接的关键作用,新常态下的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对于基层审计机关是一份严峻挑战书,需要面临的外部和内部挑战众多。然而,这也是基层审计机关在新常态下,践行五大发展理念,履行审计职能所必须承担的神圣职责之一。

一、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面临的困难

1.审计制度和机制不健全

该项工作从审计署2015年开始试点,到2017年出台《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规定(试行)》,虽然取得了很大进步,但是大多数基层审计机关层面现今仍处于总结探索中,相关的体制机制仍然不完善。一方面审计体制存在制约性,像区级审计机关需要涉及的自然资源资产管理部门不仅为本级政府部门,还有国土、规划、环保等市级部门,得到的配合十分有限。部分基层审计机关尚未结合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工作特点,对经济责任审计联席会议制度进行创新和完善,工作开展的互通性、协调性不足。另一方面,基层审计机关尚未形成适应本地区的审计管理体系和审计方法,进而制约着审计工作开展。

2.自然资源信息基础比较薄弱

领导干部的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工作,离不开全面的自然资源资产信息,其中涉及到不同类型的自然资源资产价值量、实物量、质量等多方面信息,从整体现状来看,相关政策的实施与审计需求之间仍然存在明显的差异,一方面各部门按自身职责特点,对自然资源资产核算涉及到的目标、主体、类型、对象以及计量标准等方面仍不统一,如农业部门、统计部门与国土部门数据不一致等。另一方面各部门的统计年报等资料数据更新不及时,可信度低,导致基层政府不仅无法编制出符合要求的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审计部门也无法获得准确、详实、权威的数据,导致审计结果可靠性容易产生偏差。

3.自然资源资产的数据提取难度较大

领导干部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时的审计数据存在数量大、质量不均衡、分布分散、权属紊乱等问题,部分能够说明分布情况但是不能提供存储数量,部分只有数量不能体现质量,部分产权不清晰权属不明确。另外,国家、省、市相关部门及一些科研机构和企业掌握的虽然比较详实,但基层审计机关难以获取,而谷歌地图等软件获取的当前和历史地图仅供参考,不具有权威性,而且开放的地理数据存在断档、不完整的现象也比较突出,无法满足审计的工作需求。

4.自然资源资产的质量评估较难

一方面自然资源资产的增量评估难度比较大,资料不完整以及数据可信度差等问题比较普遍,自然资源资产的类型丰富、分布广泛,导致核实难度较大。加之不同的自然资源资产在当前并没有准确的市场价值,很难实现资本化评估。另一方面自然资源资产的质量评估难度比较高,以水资源为例,一般是以抽样检测的方式进行评估,但是因为抽样的范围、数量以及标准化等因素的影响,很难保障评估的结果准确性与可靠性,带来审计风险。

二、深化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对策

1.完善机制,形成合力

基层政府应结合本地区实际,出台本地区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及审计相关制度法规,对各部门权责予以规定和明确,为审计工作开展做好制度保障。同时应主动开展层层详查,落实至村级单位,摸清家底,集合统计、农、林、水、海洋渔业、国土等部门及时编制符合区域实际情况的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为审计工作顺利开展做好基础性保障,服务好“最后一里路”。

2.建全制度,加强保障

基层审计机关要根据该项审计工作的特点,依托审计联席会议制度,建立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相关联席会议制度,将农业农村、海洋、发改和国土、环保、规划等上级部门在辖区分局纳入其中,统一协调,保障审计获取数据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完善联络机制,加强信息交流与通报,建立审计发现问题通报制度和向当地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专报制度、审计整改以及审计结果运用制度等,建立自然资源资产审计方面专家库,聘请评估、环保等相关方面的专家参审,有的放矢,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基层审计机关要结合“五位一体”的审计新模式,积极构建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体系,不断提升工作层次和水平。要完善任前告知环节,增加履职重点风险提示清单,为领导干部时刻警醒。在离任交接环节,要将自然资源资产情况详实纳入,认真交接,不走过场,不走形式。要积极探索和编制在本地区行之有效的审计方法和审计指南,加强对审计队伍和内审队伍培训。督促街道办事处(镇政府)、农村经济管理相关部门,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功效,在开展内部审计时,积极实践村官的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从最底层夯实审计工作。

3.试点先行,逐步覆盖

领导干部的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工作属于一项全新的工作任务,需要借助试点先行的方式进行工作,累积经验。基层审计机关应对辖区资源管理情况进行全方位摸底,从自然禀赋较为齐全,管理较为到位的镇街或政府部门入手,探索方向,摸索经验,并逐步全面开展。要做好评价指标的建立,推动领导干部在履职过程中可以做到尽职尽责,需要根据不同类型的自然资源资产,做好评价指标的甄选工作,并形成一整套评价指标以及相关体系,持续提升审计的工作水平与能力。

4.创新方法,提高实效

要将互联网、GPS等先进测量技术以及大数据分析方法应用到审计过程中,不断提高审计准确性和实效性。具体来说,在审前调查阶段,要通过互联网站及时掌握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查清被审计对象的基本情况和自然禀赋情况,做到有备而战。在审计实施阶段要根据本地区实际,选取最容易掌握,效果最明显测量技术等手段,对资源资产的位置、数量进行准确测量和历史比对,并挖掘疑点。用大数据分析方法对资金往来数据和业务管理数据进行多维度筛查和分析,对异常数据进一步核实,抓住审计重点,提高审计工作实效。

三、结语

随着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以及自然环境的不断恶化,对于自然环境的保护重视度也在不断提高,自然资源对于我国的绿色经济发展有着无法替代的作用和价值。今后,需要强化领导自然资源资产离任的审计工作,同时做好审计工作的多方位、多维护、多元化改进,以实现理论与实务相结合,从而真正推动自然资源维护保护工作,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审计工作机关资产
推动内部审计工作数字化的探究
消费电子(2022年6期)2022-08-25 09:48:22
如何做好高校基建工程跟踪审计工作
强化使命担当 建设“两个机关”
人大建设(2019年6期)2019-10-08 08:55:46
会计集中核算制下的内部审计工作
轻资产型企业需自我提升
商周刊(2018年19期)2018-10-26 03:31:24
央企剥离水电资产背后
能源(2017年7期)2018-01-19 05:05:02
人大机关走出去的第一书记
人大建设(2017年4期)2017-07-21 11:03:19
打开机关锁
完善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思考
机关制造
小说月刊(2015年4期)2015-04-18 13:5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