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欣荣
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顾名思义是要实现单位的国有资产的年终金额大于年初金额。国家的行政事业单位在当前有关增值保值的政策和条例的指导下,资产规模正在不断扩大,但是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制约着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国有资产在使用方面缺乏有效控制手段和体系,造成了比较严重的资产流失现象。而又具体表现在:第一,在固定资产方面,管理力度不够,对固定资产的意识不到位,认为不是自己的东西就不认真管理,对其利用率低,最明显的就体现在某些事业单位在购买设备时,事先并没有制定好切实严谨的计划,导致设备不能满足实际需求,长此以往有些会被低价转让有些则会在仓库中堆积,造成资产流失现象。第二,在流动资产方面,缺乏有效控制手段,造成对于流动资产的消耗管理不作为,如燃料用量去向不清楚和公车私用等都是缺乏有效管理手段的直接体现。更是有一些领导或工作人员将国有资产看作私有资产,随意使用和买卖,还有一些部门和个人对审计部门和财务部门的监督工作不配合甚至有意躲避,造成国有资产的审计工作无法正常进行或是记录不完整等。以上都是由于国有资产的掌控和管理缺乏有效手段,造成资产流失现象严重。
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者并不像那些企业管理者一样对资本的发展和积累有着丰富的经验,导致单位的资本无法得到有效发展和积累,甚至可能出现倒退的情况。在管理者对资本进行管理的过程中,经验的缺乏和经济效益达不到要求的双重压力,可能造成其追求短期效益但不利于长远发展的工程,长此以往就会造成国有资产的虚置问题,无法形成有效良性经济循环。
当前,面向行政事业单位进行考核的保值增值系统机制存在着缺陷,尤其在涉及到单位内部的审计部门。内部的审计部门是单位保值增值的直接负责人和监督人员,如果希望切实有效的提高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避免固定资产流失和闲置,就需要在单位内部对国有资产的使用进行严格的审计和督察。而考核的内容在快速发展的今天显得有些片面,甚至有些单位的保值增值审计工作只是流于表面,对资产的使用和流转并不能起到监督作用。
当前判断国有资产是否增值保值的指标十分片面,仅仅为年终国家资本总量比上年初国家资本总量,只要大于一就说明国有资产就是增值。当然,并不是说标准不容易理解和使用,而是它是在不考虑客观情况下对资本的理想化计算。影响经济效益的因素有很多,如国家宏观的经济调控,消费者的需求,市场营销政策的变化都没有考虑到,更不用说资本的使用成本和某些资本投资的时间价值。因此,当前衡量指标并不能说明国有资产增值保值的问题,需要能对国有资产进行全面统计和有效衡量的指标。
要让资产的使用和去向清楚明白,最重要的就是在意识上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和建立正确的看法,工作人员需要意识到对国有资产负责是每个公民的义务,国有资产增值保值切实关乎到国家民族的利益,只有精神境界提高了,工作人员才会尽职尽责的为国有资产的管理服务。在工作的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专职的审计人员来担任,以保证审计机构工作的科学有效性,对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和工作进程进行不定期的考核,从而有效地对国有资产进行监察和保护,审计人员还应做到在平时工作时的工作信息统计收集起来,在进行一定整理并附上个人意见后向上级审计部门汇报。上级部门在接受到下级汇报的信息后,一定要在及时总结和重复审计后,将信息统一起来,使得国有资产获得有效保护和监察,避免国有资产的流失。
单位中的闲置国有资产是对国家和社会的不负责,需要管理者对闲置的国有资产进行妥善处理,同时管理者应当学习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相关知识,促进国有资产进行有效积累。闲置资产处理可以通过多元化的指标来与其结合,并需要管理者对相关法律了解并合理运用,从而在多角度上对管理者和工作人员进行监查,甚至可以考虑如财产风险抵押等方式,从而给管理者和工作人员动力和压力。管理者在国有资产增值保值方面也要实行奖罚分明的策略,对表现好的按时完成工作的都可以奖励,而对于拖沓的态度不认真的则需要进行惩罚,这样可以促使管理者和工作人员对国有资产加强管理和尽到相应责任,闲置资产就可以得到妥善处理。
目前单位内部审计部门的执行力度和体制完整度都不能正确地对国有资产进行保护和切实计价,对于那些偷懒或者工作态度不认真的工作人员应给予惩罚,对规则的执行力度要加大,严格按照制定好的规定处理,体制也需要大力更新,能够切实有效地对国有资产进行价值估量,考虑到市场波动和国家政策的多方面影响,并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计价流程运行。
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衡量标准的单一理想化,导致有些工作人员的积极性被打击,不愿花费力气时间去干一些经济效益不明显的工作。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衡量指标应该灵活化、全面多元化,形成体系如将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收益率、利润率等形成一个体系来全面反映资产的实际保值增值情况,另外,在国有资产运用指标进行计价时,监督力度也应增大,要能够仔细区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对各项业务发展进行时消耗的经费每一笔都要统计。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计价的关键就是收入或资本积累的统计记录,因此一定要对其进行严格的把控和监督,确保不能出现弄虚作假的损坏国家利益的行为。
在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方面,行政事业单位不仅要加强审计管理和提高工作效率,对制度体系、衡量标准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也要及时解决,并在思想上使得人们能够意识到国有资产的增值保值工作涉及到国家经济水平的发展,从而对工作能够自发地认真仔细,为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献出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