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前后我国钢铁行业上市公司财务状况比较分析

2019-01-28 10:39:26于诗娜叶秋红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9年6期
关键词:总资产资产负债率净资产

陈 铌 刘 璐 于诗娜 叶秋红 洪 震

钢铁行业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产业,其竞争力高低将直接影响制造业及其他行业的竞争力水平。日本神户制钢所篡改钢铁质量指标数据影响了日本汽车、精密仪器制造、军工等行业,这一事件从另一侧面体现了钢铁行业在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我国市场经济持续的发展,钢铁行业也深受影响,随之一起快速的增长。我国钢铁行业的盈利水平下降、发展水平变缓发生在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的时候,整个行业都在面临巨大的挑战。因此,钢铁行业的发展状况以及自身财务状况成为大家广泛关注的问题,对钢铁业上市公司进行系统化的财务分析变得尤为重要。

一、数据的来源

论文选用我国22家钢铁行业上市公司在证监会指定信息披露网站——巨潮资讯网以及新浪财经网上完整提供2012-2017年发布的历史财务数据作为数据分析来源。

二、财务指标分析

1.盈利能力分析

(1)净资产收益率

分析2012年到2017年近6个年度钢铁行业净资产收益率的变化情况,各年平均值分别是-11.64%、-2.78%、-7.14%、-64.64%、-6.85%和19.65%。在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2012—2015年净资产收益率基本呈逐年下降趋势,且平均值均处于亏损状态,其中2013、至2014年虽然净资产收益率高于2012年,但存在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可能性,部分上市公司可能为了避免被ST戴帽进行盈余操纵的行为。从净资产收益率分布情况看,在2012——2015年净资产收益率为正(即实现盈利)的上市公司净资产收益率均分布于0-10%之间,大部分为0-5%微赢区间,说明这些钢铁行业的上市公司大部分存在操纵会计利润,从而实现报表盈利。到了2016年,虽然净资产收益率平均值为-6.85%,但相对于2015年的-64.64%有了明显改善,仅有山东钢铁、华菱钢铁和重庆钢铁三家亏损,其他19家上市公司实现盈利,17家的净资产收益率在0—10%之间,分布在10%-20%和20%以上的各有1家。到2017年,所有上市公司均实现盈利其中仅有5家的净资产收益率在0-10%,8家在10%-20%,9家在20%以上。

(2)总资产收益率

从2012年到2017年近6个年度钢铁行业总资产收益率的变化情况,各年平均值分别是-1.78%、-0.08%、-0.46%、-7.32%、0.78%%和7.23%。在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2012—2015年总资产收益率均为负值,说明钢铁行业上市公司所借的债务资金不仅不能实现经营利润,债务资金自身处于亏损状态,其中2015年债务资金亏损比例竟然高达7.32%,大量的上公司只能通过借新债还旧债的方式实现企业生存。供给侧改革实施后的2016年,这些公司的总资产收益率就实现从负转正,当年总资产收益率为0.78%,但债务资金实现的收益尚未达到当年一年期贷款税后资本成本(2016年的一年期贷款税前利率为4.35%,税后资本成本为4.35%×(1-25%)=3.26%)),到了2017年这一数据为7.23%,超过2017年一年期贷款税后资本成本,实现利用债务人资金为股东创造价值。

(3)销售毛利率

钢铁行业上市公司在2012-2017年的销售毛利率平均值分别是4.81%、6.48%、7.60%、-3.08%、5.49%和12.81%。虽然2013和2014年的销售毛利率略有回升,但在2012-2015年间,分别有3、1、2、9家企业的销售毛利率竟然为负数,分别有12、9、5、8家在0-5%的低毛利区间,负毛利和低毛利的公司占比分别是68.19%、45.46%、31.82%和77.27%,在此期间由于低端钢材大量产能过剩,严重挤压,导致企业只能低价销售钢材。伴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去产能、补短板进度加快,大量钢铁上市公司淘汰低端产能,向市场提供高附加值的钢铁产品,2016年的销售毛利率开始从2015的负值转为正数,从-3.08%回升至5.49%,到2017年的第三季度大幅度提升至12.28%。2016年超过80%钢铁上市公司的销售毛利率大部分在5%以上,仅有不到20%的上市公司在5%以下,到2017年,仅有重庆钢铁的销售毛利率在5%以下,其他21家上市公司的的销售毛利率均在5%以上,其中70%的上市公司毛利率在10%以上。

(4)每股收益

钢铁行业上市公司在2012-2017年的每股收益分别 是 -0.40、-0.10、-0.20、-0.76、0.07 和 0.44。 在2012-2015年间22家上市公司的每股收益平均值均为负数,说明此时22家上市公司超过一半以上的上市公司处于亏损状态,在2012年和2015年分别有12家和15家的每股收益在-0.2以下(即大额亏损),分别占纳入分析的上市公司的54.55%和72.73%。在此期间每股收益为负即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每股收益(主营业务亏损)的比例分别有15、11、8、18家,分别占纳入分析的上市公司的68.19%、50%、36.37%和81.82%。虽然2013-2014年每股收益为负的家数有所减少但处于盈利状态企业中每股收益在0-0.1的家数分别是10家、11家,占当年占纳入分析的上市公司数量的45.45%、50%,其中大多数为在0-0.05之间,这些微盈公司很可能是2012、2013年亏损后为了避免被ST戴帽进行的盈余管理行为的结果。在2016-2017年每股收益开始逐步回升,均值都为正数,其中至2017年第三季度每股收益的均值已经高达0.44元。在2016年每股收益分布在0~0.1、0.1~0.5和0.5以上的分别有10家、7家、2家,占比分别是45.45%、31.82%和9.09%。到2017年这三个区间的家数分别是3家、5家、14家;占比分别是13.63%%、22.73%和63.64%。全行业大部分上市公司公司盈利能力相对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前具有大幅度改善,为回报投资者奠定了良好的盈利基础。

2.营运能力分析

(1)总资产周转率

从2012至2015年钢铁行业上市公司的总资产周转率即每年销售收入与总资产平均值的比率呈逐步下降趋势,从2012年总资产平均周转1.17次,到2015年总资产只平均周转0.75次。说明在2012年至2015年间由于企业产能利用率低,大量存货积压在库存,无法销售,存货出清缓慢。从2016年开始伴随着钢铁行业去产能、去库存,总资产周转率开始缓慢上升至0.78次,到2017年总资产周转次数已经大幅高于2016年全年的资产周转次数。但由于上市公司淘汰低端产能,补齐高度产能短板,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成新度大幅度提高,且需要向市场提供高附加值的钢铁产品,导致企业生产周期相对以往有所延长,总资产周转率尚无法高于2012-2013年未进行供给侧改革的年份。

(2)流动资产周转率

分析22家钢铁行业上市公司2012-2017年流动资产周转率的分布情况,从2012年-2017年近6年流动资产周转率的平均值分别为 2.82、2.57、2.27、2.29、2.50 和 2.28次,表明钢铁行业平均每一元流动资产分别为企业带来2.82、2.57、2.27、2.29、2.50 和 2.28 元 销 售 收 入 。 但 在2012-2014年流动资产周转率逐渐降低,在2012年每一元流动资产为企业带来2.82元销售收入,到了2014年只能带来2.27元的销售收入。2015年开始回升至2.29次,2016年上升至2.50次,到2017年已经达到3.05次。但因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后,高端钢铁产品销售占比上升,营业周期特别是生产周期相对低端钢铁产品有所延长,流动资产周转率预计回升的速度未来将有所减缓。

3.偿债能力分析

(1)资产负债率指标分析

从2012年到2015年,钢铁行业上市公司一直利用高负债方式进行生产经营,平均资产负债率均在65%以上,且逐年提高,平均资产负债率从2012年的68.35%提高到2015年的70.80%。在2012年有13家公司的资产负债率在70%以上,其中3家在85%以上;到了2015年提高到7家公司的资产负债率达到85%以上。从2016年开始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后,要求企业去杠杆,平均资产负债率开始降低,2016年相对于2015年略有下降,平均值为69.13%,其中资产负债率在70%以上的公司降至11家,资产负债率在85%以上的公司相对于2015年减少1家。到了2017年,资产负债率呈现大幅度降低,平均值比2016年下降8.43个百分点,下降至60.70%。资产负债率在70%的高负债经营企业比2016年减少3家,不再有资产负债率在85%以上的超高负债经营的企业。从中可见,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后,钢铁行业去杠杆呈现较明显成效,资产负债率从2015年的最高峰下降超过10个百分点,钢铁行业上市公司资产负债率基本已经降至适度负债经营水平。

4.发展能力分析

(1)营业收入增长率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2012-2015年,钢铁整个行业上市公司的营业收入基本呈负增长趋势,仅有2013年比2012年微增1.16%,但有15家上市公司营业收入是负增长的,占全行业上市公司数量的68.18%。在此四年期间营业收入增长率分别为-5.73%、1.16%、-0.38%、-28.06%,在2015年由于产能严重过剩,企业库存积压导致当年营业收入负增长高达-28%,全行业所有上市公司的营业收入均为负增长。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后的2016年,钢铁行业上市公司完全扭转营业收入负增长状况,当年实现17.31%的营业收入增长率,其中10家上市公司当年营业收入实现10%以上较大幅度增长。截止2017年,全行业营业收入平均增长率高达52.95%,全行业中仅有1家上市公司营业收入负增长,其他21家上市公司全部实现10%以上较大幅度的营业收入增长率。

(2)净资产增长率

在2012—2015年伴随着钢铁行业产能严重过剩,销售毛利率低下,钢铁行业上市公司大面积亏损,在四年时间内有2年净资产存在负增长,其余两年均处于较低速增长,其中2013年在此四年的时间内增长幅度最快的主要原因是重庆钢铁在2013年12月向5名投资者定向增发约7.07亿A股,当年净资产增长136%才使行业净资产增长平均值在10%以上。其实在此四年间分别有16、5、7和17家公司净资产处于负增长状态,分别占当年钢铁行业上市公司数量的72.73%、22.73%、31.82%和77.27%。另分别有5、12、12、2家上市公司净资产增长率处于0-5%的微幅增长状态,占比分别是22.73%、54.55%、54.55%和9.09%,这些微幅增长很可能都是上市公司为了避免亏损而进行的盈余管理行为的结果。到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2016年和2017年,该指标大幅度改善,平均值达到39.87%,净资产增长率为负和处于0-5%微幅增长区间的上市公司总数下降到11家,占比是50%;且处于负增长状态的公司仅有3家,占比下降至13.64%。到2017年,该指标得到进一步改善,平均值高达55.23%,除重庆钢铁由于2017年扭转资不抵债致使计算出的数据为负无法体现其经济意义外,其他21家钢铁上市企业净资产增长率均实现增长,处于0-5%微幅增长区间的上市公司总数下降到3家,占比为14.29%,其中17家实现10%以上的高速增长。

三、供给侧改革实施前后钢铁行业财务状况综合评价

根据杜邦分析体系的核心公式,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周转率×销售净利率×权益乘数,经过分析发现,我国钢铁行业上市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在供给侧改革实施后净资产收益率明显提高,为净资产收益率大幅度提高的因素主要是销售净利率和总资产周转率的提高,其中销售净利率的贡献最大。虽然分析中未使用销售净利率这一指标,但从销售净利源头销售毛利来进行分析可以得到相似的结论。在2012-2015年钢铁行业的销售毛利率平均值分别是 4.81%、6.48%、7.60%和 -3.08%,到2016-2017年开始回升,2016年为5.49%,2017年上升至12.81%。销售毛利率的大幅度上升为企业盈利提供坚实基础,从而带来相关指标的改善。总资产周转率为钢铁行业净资产收益率上升带来一定的贡献,在2012-2015年钢铁行业的总资产周转率平均值分别是1.17、1.11、1.02和0.75,到2016-2017年开始回升,2016年为0.78,2017年上升至1.04。但由于高附加产品的营业周期延长以及淘汰落后产能,增加先进产能,设备等固定资产的成新度提升,导致总资产周转率无法大幅度提升,只能为净资产收益率带来少量贡献。根据财务指标间关系,权益乘数=1÷(1-资产负债率),伴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开展,企业去杠杆进程的加快,钢铁行业上市公司的资产负债率迅速降低,平均资产负债率已从2015年的最高值70.80%,下降至2017年第三季度的60.70%。随着资产负债率的下降,权益乘数也随之降低,从而对钢铁行业的净资产收益率带来一定的影响。

四、对钢铁行业上市公司未来持续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

钢铁行业上市公司应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紧紧抓住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机遇,充分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加快智能化转型。全行业应进一步进行资产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加大研发投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补齐技术创新短板,从而实现钢铁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第一,紧紧抓住“一带一路”重大发展机遇,加快走出去步伐。钢铁行业上市公司都是相关细分领域的骨干企业,更应抓紧“一带一路”发展倡议带来的重大发展机遇。伴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全面推进,必然带来沿线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增加钢铁产品需求。在沿线国家中,大多数国家均为钢铁产品进口国,而我国钢铁产品具有质优价廉的优势,且近期发生日本神户制钢所钢铁数据篡改丑闻,世界国家加大对日本钢铁的不信任,更为我国加大钢铁出口带来难得机遇。同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铁矿石等资源丰富,我国钢铁企业更应走出去,与沿线国家开展国际产能合作,进行铁矿石采矿技术合作,并直接在当地投资建设钢铁基地,扩大钢铁贸易范围。

第二,根据中国制造2025发展规划,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加快钢铁制造智能化转型。伴随着德国工业4.0,美国再工业化等发展规划的实施,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研究成果,实现制造业智能化转型是下一代制造业的发展潮流。钢铁制造业更应顺应智能制造的发展趋势,对接中国制造2025发展规划,将信息化与制造系统深度融合,提升制造全流程精细化和智能化水平。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先进信息技术手段,建立全流程生产和服务平台,充分集成先进的钢铁产品全流程在线监测技术,确保国际国内重大工程、高端装备制造、精密仪器等关键领域钢铁产品的质量。

第三,进一步进行资产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组建若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钢铁集团。2016年为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开展,提高我国钢铁行业国际竞争力水平,通过政府搭台,宝钢集团和武钢集团进行合并,新成立宝钢集团,通过企业合并优化同质化生产线,不断扩大独有和独特优势产品市场份额,优化资源配置,促使其在采购、管理、产品线、技术创新等方面产生协同效应。宝武合并仅是我国钢铁行业提高产业集中度的第一步,下一步更应打破省市区政府的地方保护壁垒,通过兼并收购、股权转让、资产重组等方式组建若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钢铁集团,由此才能在国际采购中提高中国钢铁行业铁矿石采购的谈判能力,进一步联合去除落后产能,实现在全球范围内资源优化配置,通过上下游整合,依托产业链优势提高钢铁企业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第四,通过创新驱动战略补齐技术创新短板,优化产业结构。钢铁上市公司应加大研发投资力度,开展钢铁相关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通过创新驱动战略发展一批对我国钢铁行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优化我国钢铁行业产业结构,加大高强度、高抗腐蚀性和高专项性能钢铁产品开发。通过产学研用紧密结合,大力发展新型合金材料、高品质特殊钢等先进钢铁材料,重点发展建筑桥梁等重大工程用钢、海洋石油开采工程用钢、新能源汽车和轨道交通用钢以及其他关键领域特殊用钢等先进钢铁产品。

猜你喜欢
总资产资产负债率净资产
三季度末我国金融业机构总资产同比增10.1%
Outcomes of half-width vertical rectus transposition augmented with posterior fixation sutures for sixth cranial nerve palsy
以净资产为主导的绩效考核机制创新
山东冶金(2019年1期)2019-03-30 01:35:28
全国地方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率
全国地方国有企业净资产利润率
哪些城市亿万富翁最多
海外星云(2016年12期)2016-06-29 22:33:24
全国地方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率
2013年报之“最”:资产负债率最高的公司:破产前兆还是腾飞前夜?
中国文化企业30强净资产首超2000亿
声屏世界(2014年6期)2014-02-28 15:1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