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国立奈良教育大学 杨 璨
自从1876年创办近代最早的幼儿园以来,日本从模仿福禄贝尔的办园模式,到如今形成幼儿园设计、组织与实施教育活动的完备体系,尽管在具体实践中出现过偏颇,但以儿童为中心,帮助幼儿在游戏和生活体验中,奠定生存能力基础的目标一直没变,并在历次《幼儿园教育要领》中得以充分彰显。日本于2018年开始实施第五次修订后的《幼儿园教育要领》,在注重传统“领域”经验为内容的必备能力的基础上,更加突出幼儿的情感能力、自我控制力、非智力因素的忍耐力、自我控制力等必备能力。研究表明,幼儿期这些能力的差异,很大程度上会导致成年后生活的巨大不同。我在日本国立奈良教育大学攻读硕士,在对日本幼儿园一年多的观察中,日本幼儿园幼儿“必备能力”培养,尤其是拓展新“必备能力”的生动实践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他们的经验对于我们落实《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中“注重培养支撑终身发展、适应时代要求的关键能力”的要求,有着很现实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早在1961年,日本第一次修订《幼儿园教育要领》,就确立幼儿教育的根本特征是“通过环境进行教育”。随后的几次修订中,更是强调“有计划的环境构成”。走进日本幼儿园,你会深切地感受到,幼儿园的“环境”都聚焦、服务于幼儿“必备能力”的培养。
日本幼儿园的教育环境看上去非常简朴。教室内部陈设很普通,主要以钢琴、大型积木,一些植物、小鱼缸等摆设为主,就硬件条件而言,与国内动辄数千万投入的许多幼儿园比较起来要相差不少,教室内也不像国内幼儿园有明确的游戏区域的划分。日本幼儿园墙上贴的大多是孩子们自己画的画或平时举办活动所拍摄的照片等。而户外环境则是以沙坑、土坡、小树林等为主,并没有国内很多幼儿园内随处可见的高大上的游戏设施。日本幼儿使用的玩具,一般都由日常生活中会使用到的硬纸板、纸箱、喝完的牛奶盒、酸奶瓶、塑料泡沫纸、图书等。幼儿园所提供的简朴自然的“普通的环境”,充分体现出他们所坚持的以孩子为本的教育理念。通过使用最普通的素材,让幼儿置身最自然的环境,尊重孩子与环境所能产生的关联,让孩子在游戏和生活体验中学习、发展“必备技能”。同时,看似既不现代,又缺乏国内冠以“智慧校园”的环境,恰恰蕴含着让孩子远离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纷扰的智慧。这对于解决我们国内儿童“电子保姆”等问题不无裨益。
在日本教育家井深大看来,忽视学生情感的教育,是“忘记了方向”“丢掉另一半的教育”。情感力作为促进儿童早期社会性行为的动机系统,作为儿童发展的主要组成部分,更作为人一生的“内在尺度”,在日本幼儿园得到了普遍重视,并融入日常教育的点滴中。
日本的幼儿园会专门饲养一些小动物,比如兔子、乌龟、鹅等。孩子们可以亲密地接触到它们,老师还会定期让孩子们为这些小动物们准备食物:比如让孩子们亲自体验把胡萝卜或白菜切成小块去喂养这些小动物。日本的孩子们在幼儿园中,还很喜欢抓各种各样的虫子放在透明的小盒子里玩。或许这个现象对于中国的老师和家长来说会有一些惊讶,但这在日本却是很普遍的游戏方式。孩子们还会给虫子们布置“小家”,比如在塑料的盒子中装入泥土、树叶等,模拟它们生长的环境。尽管只是一些小虫子,日本的孩子可不会轻易伤害它们,而是把它们当作重要的“小生命”去对待。在日本幼儿园老师们看来,幼儿园中创造出这种让孩子们能接触到鲜活的小生命的环境,从幼儿时期开始饲养小动物,辅之以老师们情境话语,巧妙地传达小动物的感受,可以让孩子和小动物较快建立起更加亲密的关系。他们不但会为了小动物的生长而开心,而且会因为每天能看到、触摸到这些小动物而不由自主地去照顾它们。在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同时,更给孩子尊重理解生命的情感启蒙,帮助他们逐步学会照顾除了自己以外的其他对象,这为未来该怎么处理人际关系打下了非常重要的基础。“仁”,就是“人二”抑或是“二人”,即“人与人”的和谐关系,要达到这样的理想境地,必须从幼儿园开始“教育”。正如朱小曼教授所认为的:情感是需要教育的。
教育应该唤醒国民思想,振奋民族精神。提到精神教育,很多老师会有这样的偏见:这对于幼儿来说,是否过于“高大上”,甚至会导致“假大空”的流弊。其实,在对日本幼儿园进行观察的过程中,我很在意也很感慨的是:日本民族精神的培育,从幼儿园就已经重视。
日本的幼儿园会开展很多与运动相关的游戏,比如爬高或翻越木板障碍等。我们知道:每个孩子的身体素质不一样,对具有挑战性的运动游戏项目,用同样的标准去要求每一个孩子,是对孩子个体差异的漠视。但在日本幼儿园我却看到近乎刻板的“统一标准”:在运动会的爬竿比赛中,老师们把将近两米长的竹竿插在地上,然后在竹竿的顶部夹一面小鼓。运动会是由5岁班的孩子全员参加的,要求是爬到杆顶并且击鼓就算成功。一开始看到竹竿的时候,我觉得这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目标,但超出我想象的是大部分的孩子都顺利地完成了任务。当然也有少数比较瘦弱的孩子,手和腿的肌肉力量不够,他们只能爬到一半甚至三分之一的高度。但是他们没有放弃,而是在老师和周围小朋友的鼓励下,一次又一次地助跑并且重新挑战爬竿。在游戏中有一个很瘦弱的女孩在反复挑战了三四次之后,还是只能爬到一半的高度,可日本的老师和围观的小朋友完全没有催促她或是劝她放弃。老师把鼓稍稍往下挪了大概30cm,这对这个小女孩来说其实还是处于很高的位置。那个小女孩又一次回到了原点重新起跑,努力用脚夹住了竹竿,非常努力地爬到了设定的高度,击响了鼓。幼儿园老师和其余的孩子们全都热烈地为她鼓掌。这样的情景,在日本幼儿园进行的其他运动中,我也经常看到。在这里,幼儿遇到困难,不是退缩或是绕道走,而是迎上去挑战它,努力解决。老师也不会轻视任何一个孩子,不会觉得他们不够强壮,达不到要求的目标就选择放弃,而是鼓励他们挑战自我。这给了孩子们很大的自信和精神力,让他们把困难作为成长的契机,敢于直面挫折,勇于挑战和探索所有的事物。当我们感慨日本18年里,获得诺贝尔奖的人数已经达到18个的时候,我们更应该学习:这种勇于创新,敢于挑战的精神,在日本人的幼儿园时期就已经播下了种子。
必备能力,是为了更好地帮助个人满足生活领域的重要需求,并产生经济与社会效益的能力。基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是培养必备能力的必然逻辑。这既是“通过环境进行教育”的具体行动,也是“知行合一”的客观要求。在家庭以及幼儿园生活的细节中,强化对幼儿“必备能力”的培养,也是日本幼儿教育留给我的突出印象。
在孩子们入园之前,幼儿园就会要求妈妈准备若干在幼儿园所需的用品。比如背的小书包,装换洗衣物的包、餐具的包、水壶、毛巾以及户外和户内使用的鞋子,等等。在每个班级门口都有两排小鞋柜、一个挂毛巾的和一个挂帽子的架子,对应地贴好了每个孩子的名字。日本的幼儿园要求孩子们在室外都要戴上帽子、换上在室外用的鞋子,而回到教室里则是要把帽子挂在与自己名字对应的地方,把鞋子放回鞋柜的原处,并换上在教室里使用的鞋子。教室内每个孩子各自拥有自己的一小片区域,并且也都贴有自己的名字,用来收纳自己的两个包、水壶、手工用具等。早上入园之后孩子们会主动把包、水壶挂在自己的区域内,再换上室内的鞋子或者室外的鞋子后开始游戏(日本的公立幼儿园在早上十点半之前都基本属于自由游戏时间,可以自由选择在室内或者是室外活动)。游戏结束后的整理收纳也全部都是由孩子们自己动手,自己玩过的区域和道具由自己收拾。
多年来,日本人给我们的突出印象就是做事非常精细有条理。无论是当年风靡一时的《细节决定成败》一书中对日本在细节上下功夫的推崇,还是我来日本的亲身感受。比如,日本路边完全没有垃圾桶,自己的垃圾自己放在包里带回家进行分类处理。这些浸入骨髓的精细自控力来自何处?又何以坚持?在日本幼儿园的鞋柜中、毛巾架上、游戏区域内我找到了答案:必备能力,从生活必备开始。
幼儿“必备能力”的培养,必须基于幼儿的“自我表现”“促进幼儿的主体活动”“靠自己的力量成长”。因此,日本幼儿园十分重视孩子的主体活动,尊重孩子的自主性,保证幼儿充足的自由游戏时间,让幼儿在游戏中自己实现并深化相关能力目标。日本的孩子们在幼儿园开展集体活动的同时,会有很长的自由活动时间。这一传统,可以追溯到1899年日本文部科学省制定的《幼儿园保育及设备规程》中的“随意游戏”。在自由游戏时间,孩子们可以随心选择他们想要玩的道具或者是游戏种类,他们也会和同年龄别的班级,甚至是别的年龄段班级的孩子玩在一起。虽然日本的幼儿园也像国内的幼儿园一样进行了班级的划分,但是在我看来,每所幼儿园就是一个大班级,无论哪个年龄段的孩子都能很融洽地相处、游戏。尽管日本的幼儿园充满了自由性,但是他们对集体游戏时间的把控非常到位。老师会很认真地在一旁进行指导教育,这让孩子们无论处于集体之中或者是自由组合游戏中,都能遵守应有的规则。与之相比,虽然国内幼儿园也越来越重视游戏对幼儿成长所起的关键性作用,但国内幼儿教师在孩子们游戏的过程中大多还是处于主导支配的地位,就算是自由游戏时间,也只是把整个班的孩子全部聚集在一起活动,很少有与其他班级之间的互动游戏。我们知道:发展“必备能力”,是为了成功地满足个人有弹性地适合各种复杂多变情境的应用需要,孩子未来生活的每一步,需要他自主能动地运用不同的“必备能力”来达到情境的要求。这种自主性,必须在幼儿园时期的自发、自主的主体性游戏活动中予以培养。日本幼儿园的“自主游戏”,为国内幼儿园如何准确定位教师的地位,以及如何更好地凸显幼儿主体性提供了很好的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