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刘中望
中华文化的研究传播,是应对全球“西方化”挑战的重要工作。绘画美学及其实践,是中华文化宝库的璀璨明珠,助益打造中国话语、彰显东方气派。高建平教授著《中国艺术:从古代走向现代》(中国文联出版社2019年5月出版)立足当下艺术观念,深植中西文化进程,对绘画美学及其实践进行多维探索。
诉诸异同比较,促进中西融通。宗白华的中西美学比较,凸显“中华文化的美丽精神”,拉开中国美学独特价值大幕,深刻影响20世纪中国美学走向。该著延续和细化此种思路,既指出中西绘画美学及其实践的巨大差异,诸如,西方绘画遵从数学、几何学的牵引,偏爱透视原理,追求形式精准,中国绘画重视生活经验,推崇节奏化、音乐化的宇宙观,展示“表现性动作”,与音乐、书法、舞蹈联系紧密;又强调中西绘画理念及其创作的若干共性,比如,虽然中西造型艺术的结构观差异巨大,但都追求“有机整体”理想,中国绘画虽有韩干观马、荆浩观松、文同观竹、张璪外师造化等大量模仿自然说法,但“得其所以然”的主体意志至关重要,中国绘画尚表现、西方重再现的说法不准确,二者并非泾渭分明。该书对中西绘画美学差异、联系和反照的比较,目标指向明确,融通色彩浓烈。当代理论的国别对话,不仅关涉自身发展水平,亦需高明定位策略。要言之,东方美学的价值不在于证明某种例外,而是彰显被西方实践掩盖模式的丰富性,中国绘画美学决非区域研究的细微材料,而是阐发普遍性的重要切口。
考究古今通变,坚持辩证分析。该书坚持文艺、哲学、历史、考古、社会等跨学科视野,从绘画主张及其创作的演进角度,动态考察绘画美学的建构历程,古今通变特征明显。比如,聚焦字画的起源发展,探讨“书画同源”问题,指出画论家借关联文字、抬升绘画地位,认为仓颉、史皇的关系考证不严谨。对“气”观念的中西梳理,有关朱景玄和李嗣真“逸品”、张彦远“自然”和黄休复“逸格”的差异比较,结合“羊大为美”“羊人为美”“羽饰”说,探源“美”的字形与本义,亦历史感突出,通变眼光明显。该书对绘画美学的中西比较和古今参照,建立在辩证分析基础上,集中表现为大量对立范畴的精微探究,例如,道/技,品/艺,心/形,作/配,描/写,题/意,开/合,存形/造形,物意/画意,真画/死画,再现/表现,错觉/幻觉,气韵/形模,写实/传神,笔使/墨用,共相/例证,苦度数岁/须臾而成,多达30组,对其进行辩证阐发和深入研究,大幅提升全书的科学性、说服力和公允感。
探寻艺术原理,推动学术创新。该书以绘画美学为切片,探讨艺术原理,寻找共同规律。比如,美与合适的关系辨析及其流变考察,界定绘画“自然的态度”为意足与逼真,“美的线条何处寻”的方法论探讨,“书画同源”的考古和人类学考察,画什么和怎么画的意蕴分析,“一时、一生、一体、一隅之酝酿”的心理研究,等等。同时,全书立足中西绘画丰富实践,围绕大量重要论断,引述众多理论文本与实践材料,提出一批创新观点,文字优美畅达。诸如,认为西方学者以“扫视”赋义中国绘画不科学,应是行路万里、身与物化的贯想;批判中国绘画形似到神似的“缓变”说,提出飞跃、反弹、再否的“突变”说;认为朱光潜等“美的本义是味美”及审美意识最早关联味觉功利的观点,“其论据令人怀疑”;对钱钟书关于王维诗画地位“前低后高”问题,补充王维画在唐代地位不高、宋代跃升的看法;不赞成徐复观用阳刚、阴柔之美对应“气”“韵”内涵的说法;怀疑徐复观断定黄休复未受张彦远的影响,将根源归于忽视唐宋之际绘画精神从客体性到主体性的转折;在李泽厚强调汉代艺术“气势、运动和力量”的基础上,补充亦有静态艺术,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