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正龙,周晓农
摘要:目的:建国以来,我国在不同历史时期制定实施了与当时疾病流行状况、自然生态因素、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等相适应的防治策略并取得了显著成绩。特别是《全国预防控制血吸虫病中长期规划纲要(2004—2015年)》的实施,极大地推进了我国血吸虫病防治进程,血吸虫病疫情得到进一步的控制和下降。为了巩固血吸虫病防治成果,本文总结我国血防工作的主要策略与成就,分析当前血防工作的特征与面临的挑战,为明确新阶段的重点任务,制定下一个10年血防的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当前我国血吸虫病防治形势,分析我国在血吸虫病防治工作方面取得的成绩和面临的挑战,提出我国血吸虫病防治工作的新目标与新任务。结果:(1)2004年以来我国探索并全面实施了“以控制传染源为主的综合防治策略”,截止2014年底,全国453个流行县(市、区)中,313个达到传播阻断标准,135个达到传播控制标准,仅5个尚处于疫情控制阶段。(2)虽然我国血防工作取得了显著成就,但由于传播因素并未根本消除,因此仍面临着挑战:截止 2014年底,全国尚有 5个县未达到传播控制标准,另有 15个计划达到传播阻断的目标县存在达标困难;钉螺分布仍较广泛,并时有新的有螺村出现;全国血防地区牛、羊等家畜存栏数量庞大及水上作业人员流动性强,管理难度大造成传染源控制的困难;防治工作力度有所滑坡,有些地区出现了疫情回升苗头;血防投入不足;血防科研水平不能满足防治需求。(3)新阶段我国血防工作的4个主要特征:一是高度流行地区已显著压缩,但疫情反弹的风险在个别区域仍存在;二是低水平流行将在大范围内维持较长时间,监测巩固工作将成为长期任务;三是有钉螺分布且人畜常到的高危地带成为焦点,综合防治力度必须加大;四是消除血吸虫病防治技术难点仍未突破,科研水平须进一步加快提升。(4)新阶段我国血防工作的工作重点任务:一是确保实现现有规划既定目标,及时谋划消除阶段的新目标与任务;二是加强监测预警,控制风险因素;三是加大综合防治力度,继续加强以传染源控制为主的综合防治策略;四是坚持依法防治,加大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力度;五是加强科学研究和能力建设,促进新技术的推广应用。结论:今后血吸虫病防治工作应围绕这些重点,继续依法加强传染源控制为主的综合防治策略,才能最终实现消除血吸虫病、“将‘瘟神’危害群众扫进历史,还一方水土清净、百姓安宁”的新目标。
来源出版物: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2015, 27(1): 1-4
入选年份:2016
陈颖丹,臧炜
摘要:目的:土源性线虫病在我国农村地区广泛流行。2005年原卫生部公布的全国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现状调查结果显示,土源性线虫感染率为19.56%,感染人数达1.29亿。表明我国土源性线虫感染仍处于较高水平,且是全球感染人数最多的国家。原卫生部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于 2006年将其纳入了全国重点传染病和病媒生物监测体系。方法:在全国共建立了22个监测点,一类监测点设立 10个、二类监测点设立 7个、三类监测点设立5个。每年9—11月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1粪3检)查钩虫、蛔虫、鞭虫卵,3~12岁儿童加做透明胶纸肛拭法查蛲虫卵。13省(区)每个监测点随机抽取 10户,采集 4类地点的土样,每户每类地点采集 1份,每份 30克,镜检受精或未受精蛔虫卵,用土壤培养法区别死活受精蛔虫卵;9省(区)每个监测点随机抽取15户,采集蔬菜、水果或其他作物种植地的土样,每户采集1份进行钩蚴分离,镜检钩蚴。并收集监测点的地理环境、气温、湿度、降雨、农作物、经济水平、卫生状况、防治措施等自然和社会因素相关资料。结果:2006—2013年监测期间,监测点人群土源性线虫病感染率分别为20.88%、18.93%、16.59%、13.30%、11.25%、9.67%、6.90%和3.12%,感染率总体呈逐年下降趋势。一类监测点人群土源性线虫感染率从2006年的36.97%下降到2013年的4.74%,下降幅度为87.18%;二类监测点人群土源性线虫感染率从2006年的13.41%下降到2013年的3.10%,下降幅度为76.88%;三类监测点2006—2010年间土源性线虫人群感染率一直维持在1.00%以下,2011年开始未查到土源性线虫感染者。蛔虫、鞭虫、钩虫、蛲虫人群感染率分别从 2006年的10.10%、5.88%、8.88%、10.00%下降到2013年的0.76%、0.42%、2.04%、6.78%。除2010年,7年女性土源性线虫病感染率均高于男性。2006—2010年,5~10岁组儿童土源性线虫感染率与其他年龄组相比,感染率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2011—2013年60~岁组土源性线虫感染率已超过其他年龄组。2006—2013年,监测点土壤人蛔虫卵检出率分别为37.10%、29.55%、25.93%、31.25%、24.40%、13.08%、19.23%和16.15%,总体呈下降趋势。2011—2013年监测点钩蚴检出率依次为47.93%、47.79%和30.37%,维持在较高水平。结论:本文通过对我国土源性线虫病8年监测工作的总结,概述了该病的流行现状,监测工作不仅推动了面上的防治工作,而且巩固和提升了专业队伍和能力的建设。同时提出了目前防治工作中面临的挑战,高感染地区、高感染人群、突出虫种明显;环境中传播风险依然存在,今后应继续扩大监测范围,保证监测质量,在重点地区采取分类指导的策略,妇女、儿童青少年及农村留守的从事劳作的中老年人群将是今后土源性线虫病防治工作需重点关注的人群。结合校园、家庭健康教育和环境改善特别是厕所无害化改造,加强对青少年儿童蛔虫、鞭虫和蛲虫感染的防治;通过引导改变传统下地劳作方式,加强对妇女和中老年人群钩虫感染的防治。
来源出版物: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2015, 27(2):111-114
入选年份:2016
王福彪,马玉才,孙乐平,等
摘要:目的:血吸虫病流行区与钉螺的地理分布呈现出高度的一致性,凡有血吸虫病流行的地方必有钉螺孳生。控制易感地带螺情是快速、有效防控血吸虫感染的主要措施,消灭钉螺对控制和阻断血吸虫病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防治工作进程的不断推进,现存的钉螺孳生地环境大多属于植被复杂、容易反复和面积巨大的类型,传统的灭螺方法已不能适应当前的灭螺工作。研究建立高效、快速的大面积复杂环境现场灭螺适宜技术,已成为当前血防工作中必须优先解决的课题之一。本研究针对当前钉螺控制的技术需求,研发了高效、快速、适合复杂环境使用的现代化灭螺新技术与新方法。方法:本研究利用机械化、自动化的技术与原理,研制机械化旋耕清障与自动化均匀投药一体化灭螺机。通过在江滩进行现场应用试验,掌握机械化灭螺一体机清障旋耕效果,观察旋耕后不同土层深度活螺分布情况,综合比较单纯旋耕组和旋耕后施药组的灭螺效果。结果:(1)研制了机械化清障自动投药灭螺一体机。包括了动力牵引、切碎旋耕和自动撒药三大系统,实现了一体化完成植被压倒粉碎、旋耕灭茬和撒药灭螺等工作程序,现场应用时动力强劲、运行顺畅、撒药均匀;其主要结构有拖拉机前端装有向行进方向倾斜的下压板,拖拉机后端下部联结粉碎旋耕机,拖拉机后端处于粉碎机上后部装有投药装置,主要技术参数:最佳工作时速1.8 km/h,切碎旋耕作业宽度2 m,旋耕深度20 cm,药箱容量200 kg,撒药宽度2 m,灭螺工作效率3600 m2/h。(2)实现了江滩芦苇环境清障与旋耕土埋灭螺一体化。清障灭螺一体机在江滩现场旋耕作业时动力强劲,运行顺畅,清障旋耕后滩面植被已全部被切碎,并被埋入土层中。旋耕作业后不同深度0~5 cm、6~10 cm、11~15 cm和16~20 cm土层内活螺构成比分别为36.31%、25.60%、22.62%和15.48%,其中0~10 cm表层土内活螺占61.91%。(3)显著提高了江滩大环境现场灭螺效果。江滩现场灭螺7 d和15 d后,单纯旋耕2遍组土表钉螺死亡率分别为 9.38%和 8.29%。旋耕二遍+施药一次组土表钉螺死亡率分别为63.04%和80.70%,旋耕二遍+施药组钉螺死亡率显著高于单纯旋耕二遍组;现场灭螺30 d后,单纯旋耕二遍组和旋耕二遍+施药组土表钉螺密度分别3.02只/0.11 m2和0.53只/0.11 m2,分别比试验前下降了 64.92%和 93.60%,旋耕二遍+施药组环境钉螺密度下降率比单纯旋耕二遍组高30%左右。结论:利用机械化、自动化技术与原理,研制的机械化清障自动投药灭螺一体机,达到了一次性完成植被压倒粉碎、旋耕灭茬和撒药灭螺等工作程序的要求,实现了江滩复杂环境清障与喷撒灭螺药一体化,为我国开展大环境现场灭螺提供了新技术。
来源出版物: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2016, 28(1): 5-10
入选年份:2016
张欠欠,仵恒立,胡军婷,等
摘要:目的:淋球菌(NG)、沙眼衣原体(CT)和解脲脲原体(UU)是目前引起性传播疾病最常见的3种主要病原体,可引起尿道炎、附睾炎、子宫内膜炎、盆腔炎等疾病,严重的可导致不孕不育。目前,由于检测方法、检测人群、样本数量及地区流行性的差异,各研究报告结果存在较大差异。为了解延安市皮肤性病科门诊患者泌尿生殖道NG、CT和UU的感染现状及其特点,为该地区此类疾病的预防、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我们开展了此项研究工作。方法:对选取的784例患者的泌尿生殖道分泌物进行无菌采集,采用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FQ-PCR)对患者的泌尿生殖道分泌物的NG、CT和UU核酸进行检测,并对结果进行了统计学分析。检测试剂盒由中山医科大学安达基因诊断中心提供,操作及结果判断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仪器为美国ABI公司7700自动荧光PCR检测仪。结果:(1)784例患者中,总阳性率为80.99%,NG、CT和UU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15.43%、34.69%和30.87%,其中CT感染率最高、其次是 UU和 NG,这一结果与已有文献报道相一致。性别方面:男女感染率性别差异有显著性(P<0.05),女性 UU感染率明显高于男性(P<0.01),男性 CT感染率明显高于女性(P<0.05),NG感染率男性虽高于女性,但无性别差异(P>0.05)。原因可能是:第一,女性生殖系统生理特点造成感染后症状不明显,无特异性,常被忽视而不能及时就诊导致检出率偏低,而男性更容易患无症状UU感染,导致男性UU感染的检出率偏低;第二,女性的生理结构更适合UU生存,也可能与生活习惯及社会角色不同有关,从而导致UU感染高发于女性。(2)NG、CT和UU分类感染情况:单一感染检出率为39.29%(308∕784),低于国内报道水平。男性以CT检出率最高,为21.25%,男女性别差异有显著性(P<0.05),女性以UU检出率最高,为20.72%,其感染率明显高于男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混合感染检出率为19.64%(154/784),且以CT+UU二重感染最高,与国内报道结果相一致,流行较为严重。(3)不同年龄感染情况显示,感染率以21~40岁年龄段最高。这是由于该年龄段人群正处于性活跃期、流动性大,是重要传染源和高危人群,增加了混合感染的机率。结论:本地区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NG、CT和UU阳性检出率不尽相同,阳性患者的年龄大多在青壮年时期,应作为性传播疾病防治工作中的重点对象。混合感染情况较为严重,且以CT与UU的二重感染最为常见,因此,建议临床医师在诊治泌尿生殖系疾病过程中,应对3种病原体同时检测,针对混合感染情况进行联合用药,力求做到早期诊断,及时正确治疗,提高治愈率。
来源出版物: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2016, 32(3): 312-314
入选年份: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