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环境下电视新闻编辑制作方法创新思考

2019-01-28 11:42:05刘奇明
中国传媒科技 2019年10期
关键词:制作方法电视新闻受众

文/刘奇明

引言

“互联网+”环境随着信息手段与互联网技术的革新不断地变化。电视新闻媒体处于“互联网+”环境中,也必须要随着技术的革新与时代的前进,创新传播形式、优化策划流程,基于人们对新闻信息的沟通、互动、传播等要求,重新构建电视新闻编辑制作流程。电视新闻媒体不仅要继承传统的制作方法,还要随着新媒体技术、互联网技术、信息手段的革新不断优化,合理借助微信、微博及博客等新兴媒体形式,面向受众确定新的制作目标、制作方向及传播形态等,建立“互联网+”电视新闻编辑制作”平台,树立创新意识,以提升电视新闻的传播效果和收视率。

1.“互联网+”对电视新闻编辑创作的影响

“互联网+”环境是互联网与各个传统行业交织、信息多元化发展的新环境,在这个环境中各行业都要顺应信息时代重新定位自身的发展方向,探索自身在新平台与新领域的未来前景,从而在环境所赋予的挑战与机遇下实现转型升级。电视新闻媒体作为主流的传播平台,必须要在“互联网+”环境下随着人们信息获取渠道及需求的变化意识到网络对人们生活产生的影响,实现突破与创新,才能在网络电视、微博等新兴媒体占据市场份额的情况下,快速调整内部结构与运行机制,更好地适应当前社会需求,从而克服当前电视新闻编辑制作所面临的困境。

就互联网及“互联网+”思维对电视新闻媒体发展的冲击来看,电视新闻编辑制作要从制作目标、制作优化、传播形态与制作方向等方面入手,在继承传统编辑与制作方法的同时,还要借助微博、微信等各种新媒体的优势,引入现代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制作理念等,重点探索新闻编辑制作的创新,以提升电视新闻的收视率,让更多的受众群体能参与到新闻编辑、制作、传播中,以优化电视新闻编辑制作的效果,应对“互联网+”环境与技术创新所带来的困境。

2.“互联网+”环境下创新电视新闻编辑制作方法的目的

就电视新闻编辑与制作现状来看,电视新闻的素材收集、内容编辑、制作流程和制作周期等,都不符合“互联网+”环境下人们对信息传播速度、覆盖范围与个性化定制的要求。当然,电视新闻编辑与制作也具有原创性强、内容真实及制作精良的优势,但需要适应新的社会环境,加快新闻生产周期,促进与受众群体的互动,从而基于受众反馈调整和优化新闻内容。

鉴于此,创新电视新闻编辑制作方法,一是为了提升电视新闻工作的综合效率,电视新闻的价值主要是体现在时效性、新鲜性上,网络通信技术与新媒体技术的出现,扩大了各类信息的传播范围,也加快了传播速度,但是传统电视新闻媒体的信息传播优势逊于新媒体,为突出传统电视新闻媒体的价值,必须要保证新闻内容的新鲜性,加快传播速度,革新电视新闻编辑制作方法,才能提升新闻制作的整体效率,将原创性、制作精良的新闻以最快的速度呈现给受众群体;二是为了促进各部门之间的协调互动,电视新闻编辑制作是一项复杂性较强的工程,新闻编辑与制作需要各部门积极配合才能顺利完成。但是,我国的电视台在实际新闻编辑制作工作中,各部门之间的协调性不足,人员组织安排出现了很多纠纷,岗位与部门之间的职责不清晰,也降低了新闻编辑制作的工作效率。实现电视新闻编辑制作方法的改进与创新,有利于增强各部门工作的协调性与默契度,促进部门之间的沟通交流,从而增强自身的编辑策划能力,打造出高水平的编辑制作团队。在保持高水平编辑制作的同时,缩短新闻制作周期,加强时效性,更好地同受众群体进行互动。

3.“互联网+”环境下电视新闻编辑制作所面临的挑战

电视新闻编辑制作,应基于“互联网+”环境下新旧媒体融合现状和大众新闻信息需求的转变,重新确定制作方向及制作过程,合理借助新的信息手段、网络技术及新媒体技术等,准确定位受众需求及宣传方向,优化新闻编辑制作流程,促进受众的参与,从而适应“互联网+”环境。但实际上,电视新闻编辑制作方法的创新面临重重困境,不仅要在不断变化的新闻编辑环境中定位好制作主题,还要优化新闻编辑制作流程,全面考虑网民对新闻及事件的评论,这无疑会增加工作量。

3.1 新闻传播环境变化所引发的问题

“互联网+”环境下,新媒体的崛起导致传统媒体的生存空间被压缩、资源被抢夺,面临巨大的生存危机。依据数据统计显示,现如今受众接触电视的时间逐步缩短,新闻信息获取的渠道与网络或是新媒体相关,电视新闻的收视率逐年下降。随着受众信息阅读行为及习惯的变化,传统新闻媒体必须要借助互联网的优势才能拓展电视新闻的传播范围,然而受众数量的抢夺导致电视新闻媒体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与新媒体、互联网合作,发挥自身的优势,需要重新对新闻编辑、制作、管理及人才进行洗牌,这就会引起一系列的发展变化,转型的同时也面临较大的市场风险。

3.2 新闻编辑流程优化引起的纠纷

互联网是人民群众生活、工作、学习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各种新媒体的推广与涌现增加了受众的话语权,拓展了评论发表渠道,在各种自媒体中发表自己的意见已经是传媒环境的常态。电视新闻媒体为拉近与受众之间的距离,在新闻传播过程中增加了广大网友评论和互动的环节,这就增加了新闻编辑与制作的工作量,不仅要撰写稿件和编辑视频,还要实时插入网友的评论,并对评论进行严格筛选与控制,在节目制作过程中还要及时调整方向,这也对电视新闻编辑与制作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促使编辑与制作人员适应“互联网+”环境,形成网络评论阅读习惯,掌握信息化技术、编辑技能。这样一来,就会导致人员、管理及内容的浮动,各部门及岗位职能不清,会进一步加剧电视新闻编辑工作的内部纠纷及变革。

4.“互联网+”环境下电视新闻编辑制作的重新定位

“互联网+”环境下,电视新闻媒体面临重重挑战,为了克服当前的困境,需要在新环境现重新定位自身的发展,在数字化与空间化时代中,提出新的电视新闻编辑制作目标、方向与流程等,革新传统电视新闻媒体的编辑制作方法,以满足观众的多样化需求。

4.1 明确制作目标

“互联网+”环境下,电视新闻编辑制作要随着技术的进步与制作理念的革新明确新时代中受众数字化、概念化新闻报道的需求,改变电视新闻传播方式,发挥传统电视新闻媒体的主流舆论作用,要通过新闻宣传正确的价值观,做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培养工作;再者,电视新闻编辑制作应随着新媒体的出现,针对不同新闻传播媒介的特点改变传统的电视新闻生产方式,以满足观众的多样化需求。

4.2 树立新的制作方向

“互联网+”电视新闻编辑制作,要从产业创新与跨界融合方向入手,明确新闻制作的新方向,并促进电视新闻编辑制作的创新。现如今,很多新闻工作者都意识到了时代与技术变化所引起的变革,新闻制作应与互联网结合,创建新的新闻报道环境,革新新闻模式。所以,电视新闻编辑制作的方向,应该是促进互联网与电视新闻媒体融合,基于互联网思维创作电视新闻,推动电视新闻媒体传播形态的革新,以激活电视新闻传播的生命力,实现电视新闻节目的改革与创新。

4.3 优化制作流程

电视新闻编辑与制作的转变,要全面考虑电视新闻编辑的绝对主导地位和舆论影响力、受众信息获取需求的变化和信息编辑中受众参与的价值,转变编辑、制作与受众的地位,重构电视新闻编辑制作流程。电视新闻编辑制作要为受众服务,基于受众角度考虑应如何编辑内容与实现节目制作,确定编辑主题以及节目形式,立足于受众的角度并让受众参与其中,进一步提升新闻编辑制作的开放性,让广大网民参与到制作中,以优化制作效果、确定编辑主题,提升电视新闻的收视率。所以,“互联网+”环境下,电视新闻编辑与制作要从网络调查和在线参与开始,编辑与制作人员基于手中的信息需求确定新闻内容,考虑受众的信息获取习惯,在不同媒体平台和资讯公众号中提供新闻定制服务,定向为受众提供所喜欢的信息,并基于受众的评论为下一期节目提供依据。

5.“互联网+”环境下电视新闻编辑制作方法创新路径

5.1 树立全新的新闻传播理念,提升新闻节目质量

传统电视新闻媒体应树立一种新的传播观念,思维指导思想,是行动的力量。在媒介时代的背景下,传统电视新闻媒体要想真正实现新闻传播力的不断提高,就必须树立“以受众为本”的新闻传播新理念,电视新闻的制作就是为了满足广大新闻观众的真实需求,以此为新的工作理念,进而不断创新电视新闻媒体的编辑制作方法。新闻传播促进新技术的发展。与此同时,传统电视新闻媒体应始终站在宣传优秀新闻产品意识的最前沿。这是向广大电视观众传播优秀新闻报道、增加传统电视新闻媒体受众数量的必由之路。为了保证新闻宣传的有效开展,传统电视新闻媒体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是如何吸引更多的人关注自己,以获得群众的关注和认可。

一方面,要在积极宣传和典型报道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节目报道的水平和内容,紧跟群众利益聚集的时代步伐,多报道当前我国公共关系领域的社会热点,努力让受众知道真相,把宣传工作做足之后,再在新闻节目质量上下功夫;另一方面,要选择广播电视台公关活动的创新突破口,采用创新的制作方法做好节目包装工作,才能让传统电视新闻媒体更好地发展,为电视新闻媒体开创广阔的传播空间。

5.2 建设网络电视平台,创新新闻媒体节目

美国传播学者罗杰·菲德勒说过,“通过研究作为一个整体的传播系统,我们将看到的新媒介并不是自发地和独立地产生的——它们从旧媒介的形态变化中逐渐产生。当比较新的传媒形式出现时,比较旧的传媒形式通常不会死亡——它们会继续演进和适应。”因此,面对新媒体的兴起,传统电视新闻媒体没有采取消极的退出的方式,而是立足自身的媒体形态,吸收新媒体技术,不断演进和不断发展,搭建网络电视台平台,拓宽新闻信息发布渠道使之更容易统一,整合管理相关信息,改进自身不足,从试点到推广不断完善。

网络电视台作为一种新媒体,不仅具有传统电视原有的多种功能,而且增加了传统电视所不具备的全球覆盖、海量内容、即时通讯、互动分享等新功能。它将网络平台和电视平台的优势有机结合起来,构建了一个新的网络视频媒体平台,正好符合网络对传统电视产业生存和发展的转型要求。据统计,目前我国在线运营的广播电视网站有上千家。从当前产业发展的角度看,传统电视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模式应以海量信息、双向互动、专业化为指导思想,通过互联网、有线电视网络、无线传输网络、宽带等提供新的互动新媒体平台网络,是传统电视与新媒体融合的重要保证,也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为此,在“互联网+”时代下传统电视新闻媒体要想实现转型发展就必须积极创新媒体节目,根据广大观众的节目需求创新契合观众口味的节目。比如在新闻播报中开通弹幕,筛选好评论展现到节目中,针对一些评论展开分析与讨论,能更加吸引受众的关注,获取大量的好评,促进传统电视新闻媒体的转型发展。“互联网+”时代为新闻媒体节目创新提供了可能,为此,传统电视新闻媒体部门应当多调研市场,积极创新节目形式,进而促进自身的转型发展。

5.3 创新新闻媒体的管理模式,优化人才队伍建设

“互联网+”时代为传统新闻媒体转型发展提供了可能,为了契合“互联网+”时代的媒体市场需求,需要在管理模式上做出相应的改变。首先,要加强对媒体各类资源的管理力度,“互联网+”时代新闻媒体获取信息量大大提升,信息量虽然很大,但是不良信息也充斥其中,需要新闻媒体能够及时筛选有效信息进行传播;其次,新闻媒体平台应当改善经营模式,开设观众互动渠道,多听取观众的意见和心声,多了解观众的想法。及时从观众那里获取反馈信息才有益于媒体平台的改善和创新,也更加利于媒体平台的转型和发展。“互联网+”时代要想促进新闻媒体的转型发展就需要积极创新广播媒体的管理模式,为电视新闻内容与制作创新打下基础;最后,新技术的改革发展使媒体运作方式发生变化,对新闻工作者也有了更高的要求,他们是媒体发布多样性的媒介。在信息时代,虚假新闻泛滥,记者职业道德缺失事件屡次出现。新一代的新闻工作者不仅要有专业能力,同时应该具备较高的职业道德素养,要对这份职业具有责任感和使命感。培养一批善于思考、善于发现、擅长表达的新闻记者,优化新闻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对新闻生产工作有关键性作用,这也是媒介融合时代新闻生产和媒体工作的出发点和目标,因为新闻媒体的受众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迷茫、笼统、概念性的群体,而是一个有个性、有情感的人。广播主持人应能用正确的语言向他人表达自己的爱、同情、激动等情感,能够理性思考和合理建议,并与观众和平沟通。

结语

综上所述,由于“互联网+”的影响,电视新闻编辑创作正在积极探求创新路径,以制作出符合现代受众审美观感和新闻传播渠道革新,并符合各个平台对新闻信息传播要求的电视新闻节目。因此,“互联网+”环境下创新电视新闻编辑制作方法,无论是对于传统电视新闻媒体的自身发展,还是对于其内部工作情况来讲,都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猜你喜欢
制作方法电视新闻受众
初中生物微课的设计与制作方法——以《输血与血型》为例
消费电子(2022年5期)2022-08-15 08:21:18
青贮饲料的优点及制作方法
石岩里9号墓出土金制带扣的制作方法考察
能量矿物的选择及强磁按摩器的制作方法
石材(2020年6期)2020-08-24 08:26:56
电视新闻中的图片应用
新闻传播(2018年2期)2018-12-07 00:56:26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传媒评论(2018年6期)2018-08-29 01:14:40
论电视新闻编辑的创新之路
新闻传播(2018年5期)2018-05-30 07:02:58
同期声在电视新闻报道中的作用
新闻传播(2016年11期)2016-07-10 12:04:01
用心感动受众
新闻传播(2016年11期)2016-07-10 12:04:01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新闻传播(2016年14期)2016-07-10 10:2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