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环境下的传统媒体编辑转型探索

2019-01-28 11:42:05刘艳
中国传媒科技 2019年10期
关键词:传统媒体受众时代

文/刘艳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使得信息传递的媒介也发生了极大的改变,网络媒体依靠便捷与迅速的特点迅速占领媒体行业的市场,迫使传统媒体不得不进行创新,才能保障其信息传递的主导地位。信息技术下的数字媒体已经成为时下信息传播的主流载体,因此造成了信息权利被极大地分散,而且自媒体行业的发展也加速了全媒体时代的到来。在全媒体时代下,媒体编辑要寻找到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共性,然后将二者进行融合,使信息的传递变得多样化,才能达到引流的目的,为传统媒体带来新生。

1.媒介融合对于传统媒体编辑人员造成的冲击

1.1 媒体新闻编辑内容发生变化

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的传播方式和传播内容也出现了非常大的转变,新闻的内容不再只是严肃的政策内容或者民生内容,而是变得更加多元化、生动化,内容也变得越来越丰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也变得越来越快,在新闻媒体中越来越喜欢碎片化的新闻信息。对于媒体编辑而言,读者们对于新闻信息的需求也出现了非常大的变化,要求新闻信息朝着精短化的方向发展。因此,在新媒体时代,新闻编辑人员需要站在读者的角度进行分析,做好新闻信息的筛选和提炼工作,并需要以简洁的方式表现出整个新闻的思想和阅读价值,满足读者们对于新闻内容的需求。可以说,全媒体背景下读者跟新闻编辑人员的定位出现了转变,媒体编辑人员需要遵循读者的需求来进行新闻内容的编辑工作,要求具体内容能够吸引和服务读者,这样才能够保障新闻工作的长远发展。

1.2 新闻媒体传播模式的转变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电脑、手机等通信终端的普及,也为传媒行业带来了一次又一次的变革。近年来,随着移动终端的普及和通信技术的发展,人们开始通过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体来进行新闻信息的获取。这种信息获取方式更加便捷,选择性更多,也能够满足不同用户群体对于新闻内容的需求。可以说互联网的发展使世界上所有的新闻信息都变为网上的数据,使人们的新闻接受方式也出现了非常大的变化。

2.全媒体时代的发展概况

2.1 全媒体时代概述

全媒体经过了多媒体、跨媒体、融资媒体等多个发展阶段,在演变过程之中还有信息量过大、领域广阔、渠道多以及更新速度快等特征。可以说,全媒体自己的发展过程也就是我国信息数字化技术的发展过程,可以通过二进制码的方式,将所有的信息进行整合,随后通过0、1两个字符进行标示。在全媒体技术中所有的传播方式均采用标准算法来进行,并且能够将所有的已知信息处理为电脑系统可以认知的二进制码,通过这一模式能够让媒体传播速度进一步加快,还可以减少媒体信息在传播过程中所耗费的成本,实现多种信息的统一处理,对于传媒领域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推动价值。

2.2 媒体融合的发展和内容

全媒体是从信息技术下的多媒体发展而来的,具有比多媒体更加广阔的传播领域,而且涵盖各种媒体传递平台,在传播速度上更是远超多媒体。全媒体是信息数字化技术不断发展的产物,二进制码的应用极大地提升了计算机的运算和传递速率,使信息传播的成本大大降低,为媒体的融合提供了基础条件。随着计算机软件与手机应用程序的开发,人们获得信息的渠道变得更多,获取方式也有较大的改变,只有进行媒体融合,才能有效地对受众产生吸引力。

当然,全媒体所代表的并非简单的单个媒体,而是一种新的信息传播媒介。全媒体具有传统媒体的内容,而传统媒体并不具备全媒体的内容。可见,全媒体是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整合,实现不同媒体的优势互补,对信息进行全方位的传播。因此,传统媒体一度面临被全媒体取而代之的尴尬境地。传统媒体想要不被媒体行业所淘汰,就要借鉴全媒体的运营方式和发展策略,然后结合自身情况进行运用模式与发展策略上的革新,最大程度发挥媒体编辑的作用,成为全媒体的组成部分,才能在媒体行业站稳脚跟。

2.3 全媒体优势

全媒体是其他媒体进行优势互补之后的产物,因此具有其他所有媒体的优势。全媒体具有所有传统媒体进行信息传播的方式,能够全方位地为受众呈现信息内容,使其对媒体的功能有全新的感受。全媒体能够通过各种平台来进行信息传递,具有比传统媒体更广的传播范围、更大的信息传播量和更丰富的新闻传播内容。全媒体最大的优势是将电视、网络等信息传播媒介进行有效的整合,并实现彼此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从而为互相之间的合作打下良好的基础。新媒体虽然传播形式上具有数字信息技术的特点,但是唯独缺乏原创性,并不利于传播。而传统媒体正好具有较强的原创性,知识传播手段较为陈旧,无法吸引受众,因而将二者结合,利用传统媒体的原创新和新媒体的先进传播技术,可以实现资源的整合。当然,全媒体具有的优势还是让受众有更多的信息获取方式,使其能够按照自己的喜好来进行选择,符合现代人对个性化的追求。

3.全媒体环境下对媒体编辑带来的挑战

3.1 思维方式的转变

在传统的新闻传播模式中主要是以媒体编辑工作者自身意志为主的媒体传播方式,新闻受众们只是被动地接受媒体信息。但是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信息传播速度跟途径进一步加大,人们也开始主动进行新闻信息的接收,对于新闻内容跟质量也变得越来越挑剔。为了满足全媒体环境下人们对于新闻内容的具体需求,要求媒体编辑能够主动转变自己的思维,将自己当做受众来换位思考,并在了解跟掌握读者需求的基础上进行后续的媒体编辑工作。只有打破了传统的惯性思维,在确保新闻特征不改变的基础上转变新闻的编辑模式,才能够满足新时代读者的具体需求,让传统的媒体编辑人员能够在新时代得到更好地生存下去。

3.2 技术手段的转变

在全媒体环境下传媒技术手段越来越多,对于我国传媒行业的发展也提供了足够的技术支撑。但是现阶段,电视、网络和报社传统传媒单位依旧处于各自分立的状态,彼此之间缺乏沟通与合作,不同传媒平台也无法将自己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比如,目前我国的传统媒体主要将内容作为核心,但是缺乏信息技术的支撑,而新媒体虽然具备数字技术,但是原创能力跟传统媒体相比还有着一定的差距。在媒体融合大环境下,要求我国的各传媒平台能够实现各种媒体资源的有效整合与利用,满足受众对新闻内容和新闻质量的需求。媒体编辑人员面对越来越多的传媒技术手段,还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业务能力和操作能力,学会熟练运用各种技术手段来进行新闻编辑与传播工作,这样才能够满足全媒体时代对于媒体编辑人员的具体要求。

3.3 媒体工具的改变

全媒体时代的到来,使人们接受新闻信息的渠道也得到了进一步扩宽,传统的报纸以及期刊等新闻手段由于传播速度慢,便利性差的特点,难以满足新闻受众的需求。此外,互联网技术跟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与普及,进一步加快了传统媒体的衰败力度。就报纸行业进行分析,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人们更愿意通过手机和电脑等终端来进行新闻信息的获取,报纸行业丧失了大批的读者,随之而来的是报纸广告量投放量降低,也就导致报纸市场的低迷,各报社的经济效益也受到了非常大的影响。

4.全媒体环境下对媒体编辑的要求

4.1 提升个人能力

在全媒体环境下,信息传递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只使用单一媒介进行信息传递的时代已经过去。现阶段的信息传递都是通过对各种信息素材进行有机结合,使受众有更强的感官体验。在全媒体环境下,收集信息的途径也变得多种多样,媒体编辑也应该熟练掌握各个渠道获取信息的方式,掌握更多的信息处理手段,及时开展编辑工作,进行信息加工。因此,媒体编辑要抓住全媒体信息传播的特点来提升自身的能力,促进转型。电脑、手机的普及让人们对于传统纸笔的概念变得越来越淡,在日常工作中人们对于输入法的使用也要远远超过了用纸笔写字。因此说,全媒体时代下的媒体编辑需要进行撰稿方式的转变,通过互联网将当今社会的各种社会现象以及生活片段真实地呈现给读者。为了满足读者们的需求,要求媒体编辑工作人员拥有更加丰富的知识层次和知识结构,还要学会新闻信息的选择。

4.2 转变自身定位

全媒体时代最大的特点就是受众与媒体编辑之间的地位发生了极大的反转,传统媒体时代都是编辑工作者来选择信息,然后为大众进行传播,占据信息传递的主体地位。而在全媒体时代,大众对哪些兴趣感兴趣,然后媒体编辑对此类信息进行传播,大众开始占据信息传递的主体地位。因此在新的形势下,媒体编辑也要转变自身的定位,关注大众的兴趣所在,然后根据受众的特点进行信息的处理,然后进行传播。当然,媒体编辑工作者也要肩负责任,对将要传播的信息进行有效的把控,确保信息的传递不会影响社会的和谐发展。全媒体时代的到来,不仅表现在新闻传播方式上,还表现在所有信息的传播方式上。媒体编辑人员还需要积极融入到变革中,才能够不被社会所淘汰。在传统媒体中受众只是被动接受新闻信息,获取信息的方式受到限制,并且无法发出自己的声音。全媒体时代的到来,给予新闻受众们提供了一定的自由度,并且能够在全媒体提供的平台下发表自己对于事物和新闻内容的看法,这样也就使受众们的参与度得到进一步提升,并且转变了受众们在新闻信息传播中的定位。全媒体时代的到来,给予编辑工作者带来了新的工作定位。面对信息资源众多、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要求媒体编辑人员能够在做好自己把关人的基础上,做好各种信息的整合工作,通过的编辑能力提升新闻信息的质量,给用户们呈现更加优质的新闻内容。

4.3 工作方式的创新

全媒体环境下,媒体编辑的工作方式也应该紧随时代的发展而改变,尤其是现阶段视频成为较为火热的信息传播手段,编辑工作者也应该从以往文字整合的工作方式,变成现今视频整合的工作方式。当然,在全媒体环境下,单一形式的工作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应该被及时摒弃,编辑工作者除了会处理各种文字、图片外,还要将此类信息资源转变成音频和视频的形式,使大众更容易接受。手机功能不断开发,已经成为主流信息传递设备,因此编辑工作者也要把握好这一点,将手机信息的内容发布和收集作为工作的重点。移动终端的发展和普及,人们更加愿意在手机平台上进行信息的获取,可以说,手机阅读以及数据传输成为了全媒体时代中人们进行信息交流的主要形式,通过手机中的多种应用软件,媒体编辑以及读者均可以进行信息的有效收集和发布。这也就要求媒体编辑人员能够对自己的工作模式进行创新与优化,提升信息的获取跟整理质量与效率,这样才能够达到全媒体时代对于新闻编辑的具体需求。

5.全媒体时代媒介话语新秩序的建立

5.1 建立全媒体平台监管体制

全媒体时代的发展,群众作为信息传递的主体,不仅拥有更多的社会话语权,也容易对其他人产生影响,因而媒体应该对信息传播平台进行有效的监控,并建立监管制度,对不良信息进行监督,根据其情节的严重与否进行处理,从而使群众在畅所欲言的同时,能够心存尺度,合理地来看待某些社会热点问题,避免过激的言论使自己和他人造成不便。媒体编辑也要把握好信息传播的导向,增加正能量信息的传播,降低负面新闻的出现频率,引导大众向积极健康方面进行信息的评论。

5.2 加大网络话语权在新媒体时代的影响

在全媒体的环境之下,媒体行业彻底摆脱了地域上的空间限制,高速的信息传播技术手段使信息能以快速传递到群众眼前,因而加大网络话语权在新媒体时代的影响对建立新时代话语权的秩序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媒体编辑工作者应该采取各种手段来进行外界信息的获取,然后对此类素材信息实施有效的加工,使其符合大众的要求。当然面对社会上的热点问题,媒体编辑工作者应该及时地进行挖掘,占据网络话语权,采取因势利导的策略,来控制话题的传播方向。

5.3 建立全媒体舆论的中心话语

全媒体环境下,群众发表意见和建议的平台不断增多,但随着而来也造成了各种问题,比如常见的网络暴力就是因为话题引导不当而导致的。网络信息传播虽然较快,但却掺杂着较多的假新闻,容易对大众产生误导,再加上自媒体的发展,人人都想在信息传播中获利,很小有人去关注事件的真相以及对当事人造成的影响,严重时甚至会造成网络暴力,影响社会的和谐发展,因此,媒体工作者要肩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建立起全媒体舆论中心话语权,对群众进行正确的引导,避免网络暴力的发生。新闻媒体作为舆论引导的主阵地,只有充分发挥出自身的舆论引导职能,进行正能量的传播工作,才能够控制社会舆论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对于和谐社会的构建也有着积极意义。

结语

综上所述,虽然全媒体的发展对传统媒体编辑工作带来极大影响,但这同时也是媒体编辑工作者的机遇。传统媒体工作者要把握好全媒体的特点,不断提升自身能力,在时代发展的洪流中,清醒地对自己进行全面认知,找准定位、转变思想,然后对工作方式进行创新,使自身成为全媒体系统中的一部分,通过建立全媒体平台监管体制、加大网络话语权在新媒体时代的影响、建立全媒体舆论中心等措施,来建立全媒体时代媒介话语新秩序,对群众进行正确引导,从而建设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猜你喜欢
传统媒体受众时代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传媒评论(2018年6期)2018-08-29 01:14:40
HANDS OFF THE WHEEL
传统媒体为什么要包装自己的“网红”
传媒评论(2017年3期)2017-06-13 09:18:10
e时代
足球周刊(2016年14期)2016-11-02 10:56:23
e时代
足球周刊(2016年15期)2016-11-02 10:55:36
e时代
足球周刊(2016年10期)2016-10-08 10:54:55
传统媒体在新形势下如何实现突围
新闻传播(2016年2期)2016-07-12 10:52:13
五问传统媒体:你以为熬过寒冬就是春天吗?
新闻传播(2016年1期)2016-07-12 09:24:44
用心感动受众
新闻传播(2016年11期)2016-07-10 12:04:01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新闻传播(2016年14期)2016-07-10 10:2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