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古代重农抑商政策及其影响

2019-01-28 04:09:18李若涵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19年3期
关键词:王朝政策农民

李若涵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扬子中学,南京 210048)

1 引言

重农抑商政策对古代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并且该政策对于今天社会经济的发展仍然具有一定的启示。

2 推行重农抑商政策的目的

2.1 经济方面

在古代,由于生产力水平很低,要想实现国家经济的发展,就必须拥有大量的农业劳动力,减少商业从事者,增加农业税收。并且,当时国家的主要财政来源就是农业税收,一旦农业发展规模减少,国家经济必然会受到影响,因此,为了保证国家的经济收入,古代统治者常常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2.2 政治方面

在古代,阶级制非常明显,统治者为了加强对社会底层的控制,实现社会的安定,防止农民弃农经商,会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并且,抑商还可以防止资金流入商人手中,避免社会经济出现混乱局面,进而影响社会的稳定。

2.3 思想文化方面

我国古代社会倡导“重义轻利”和尊卑有序,为了防止民间商人获取更多收入而骄奢淫逸,也会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3 重农抑商政策的发展过程

3.1 重农抑商思想萌芽

从各个历史资料中可以发现,商鞅是最早提出重农抑商政策的。在商周时期,工商业为官营国有,人们将商业和农业放在了平等位置。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商鞅提出了“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孥”(出自《史记·商君列传》),这一思想的提出,使得重农抑商政策开始得到关注,并且逐步实现实施。

3.2 重农抑商政策的发展

春秋以后,国家统治者重农抑商思想逐渐得到深化。例如,管仲在齐国进行改革时强调:“无夺民时,则百姓富,牺牲不劳,则牛马育”,完美地诠释了重农抑商思想和政策,古代历代王朝都将重农抑商政策作为治国之策[1]。

4 重农抑商政策的历史必然性和合理性

在我国古代,尤其是春秋战国时期,由于历史面貌的特性和国家发展需要,重农抑商政策产生,它是时代发展的产物,因此具有一定的历史必然性。而重农抑商政策的实施,又巩固了历代王朝的统治,推动了历代王朝的发展,因此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农业与工商业在发展性质上具有明显差异,其中,农业发展较为缓慢,并且投入成本高,收益低,而工商业发展则较快,在短期内就可以获取经济效益,如果不对工商业进行抑制,将导致更多的人从事工商业,社会财富出现明显的两极分化,不利于社会的发展。因此,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可以有效防止两级分化。

历代王朝统治者为了维护自身利益而实行重农抑商政策,这是历史的必然。抑制工商业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杜绝社会、经济结构发生变化,即使不能使社会恢复到变化之前的面貌,也要最大限度地减少工商业发展对社会造成的不良影响。

5 重农抑商政策的政策缺陷

第一,该思想错误认为减少从事商业活动的人,就会增加从事农业的人口,认为对农业造成威胁和破坏的就是工商业,将农业与工商业完全放在了对立面,忽略了二者之间的相互联系与相互作用。这种认识缺陷和政策缺陷,在中国封建帝制王朝时期长期没有得到修正,成为不少王朝推行抑商政策并严厉到了极端化的思想根源。历代王朝推行的以抑商为主要目的的各项政策,都影响甚至阻碍了社会经济的运行,尤其是封建社会后期,这种思想制约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使社会发展受阻。

第二,重农抑商政策还具有一定的短期性,即从政策颁布到政策实施结束,时间很短暂,得不到长期执行。纵观我国古代各种资料可以看出,以增加王朝财政收入为目的的各项抑商政策,都不能持久。大致说来,规律性演变的情况是,从一个王朝的中期开始,由于内事兴作、外事四夷、机构臃肿、官僚增多等原因,国家财政开支越来越大,致使王朝初期采取的扶助农业、轻徭薄赋政策执行失效,转而逐步加重对农民的赋役剥削并在王朝后期走向对农民敲骨吸髓式的剥夺,成为广大农民破产流亡的一个重要原因。另外,由于很多官僚为了私人利益而接受商人的贿赂,导致经商行为无法从根本上得到遏制,并且随着朝代的发展,这种现象越来越常见,重农抑商政策逐渐变为一种形式化的政策并慢慢失效[2]。

6 重农抑商政策对当代中国的启示

6.1 重视“三农”问题

虽然我国早已发展为现代国家,摆脱了封建社会,但是当前我国仍然是农业大国,“三农”问题依然是国家关注的重点问题,很多农村的生产力水平依旧较低,农业现代化技术应用受限,农村出现空心化。十八大提出“新四化”“四化同步”思想,城镇化是中国经济未来增长点,农业现代化是新型城镇化基础,因此,应进一步加大农业支持力度,通过结合现代技术对农村的土地制度进行革新,以促进我国城乡一体化建设。

要解决三农问题,就要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将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增强农业发展能力的有效手段,通过精减乡镇机构来减轻农民的负担。还要积极将科学技术引入农业生产中,促进农业大户的发展。现如今,我国农民的负担已不再是“皇粮国税”,而是水利建设、乡村道路改善等集资收费,因此,相关部门应进一步推进体制创新,使农民享受和城镇居民同等的待遇,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另外,国家和政府还应当适当调整农村工业化的发展方向,优化产业结构,坚持因地制宜,发挥地区优势,合理布局农业产业,平时还要加强对农民的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培养更多能在经济全球化竞争中胜出的新一代农民。

6.2 积极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

重农抑商政策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农民及社会的发展,巩固了地主阶级的统治,但是其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在当今时代,我国已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除了农业外,其他工商业的发展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在这样的经济背景下,如果继续实施重农抑商政策,将会阻碍我国经济进步,不利于我国在国际上站稳脚跟。并且党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现实矛盾也决定了我国现阶段不仅要注重农业生产,同时也要积极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

而要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就要从体制改革、法律法规等多个方面进行完善。要深化所有制改革和分配制度改革,消除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的体制性障碍。还要完善关于市场经济方面的法律法规,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改革,同时建立和完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配套的道德规范,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

7 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古代历代王朝为了统治需要而纷纷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其在历史条件下具有必然性和合理性,并且对维持社会稳定,促进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而其存在的政策缺陷,又对我国当今时代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警示意义。我国要想实现经济的平稳发展,就必须注重工农商各行各业的同步发展,调整好各行各业间的结构,使其共同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

猜你喜欢
王朝政策农民
正确看待输和赢
政策
房地产导刊(2022年8期)2022-10-09 06:19:34
政策
房地产导刊(2022年6期)2022-06-16 01:28:40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今日农业(2021年2期)2021-03-19 08:36:46
饸饹面“贷”富农民
今日农业(2020年17期)2020-12-15 12:34:28
助企政策
政策
华人时刊(2019年21期)2019-11-17 08:25:07
养心殿,带你走进大清王朝的兴衰沉浮
金桥(2018年10期)2018-10-09 07:27:44
“五老”以“三用”关爱青年农民
中国火炬(2012年12期)2012-07-24 14:13:25
王朝梁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