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稀土资源产业发展探析

2019-01-28 02:42于果
中国学术期刊文摘 2019年15期
关键词:稀土出口资源

于果

化学元素周期表中的镧系元素(包括铈、镨、钕、钷、钐、铕等15 种元素),以及与镧系密切相关的钪和钇元素,称为稀土元素。稀土是发展高新技术的战略性元素,在电子信息、航空航天、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

稀土资源并不稀缺,但在全世界的分布极不均匀,主要分布在中国、美国、巴西、印度、南非、澳大利亚等国。我国稀土资源丰富,储量、产量均居世界第1 位。然而,我国稀土资源产业的现状却不容乐观,稀土资源消耗过快、出口价格连续下滑、开采秩序混乱、开采区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一直影响着我国稀土资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笔者对我国的稀土资源产业现状进行了深入剖析,对我国稀土资源配置要素和区域经济进行定量化分析,继而探讨我国稀土资源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其根源,并提出应对策略。

1 我国稀土资源产业的现状

1.1 稀土资源储量

我国是稀土资源较为丰富的国家之一,稀土储量为1859 万t,约占世界总储量的23%。但是这一数据与美国联邦调查局公布的我国已探明稀土矿储量5500 万t 相差甚远。经过多年的开采利用,稀土资源储量正在逐年下降,资源优势逐渐减小。

我国的稀土资源分布呈现“南重北轻”的特征,轻稀土矿主要分布在内蒙古包头等北方地区和四川凉山,离子型中重稀土矿主要分布在江西赣州、福建龙岩等南方地区。北方轻稀土的储量占全国轻稀土总量的80%,南方重稀土的储量占全国重稀土总量的90%。

1.2 稀土生产体系

目前,我国稀土产业根据矿产品类型和生产力布局,已形成南北两大生产体系。北方稀土生产体系以内蒙古、四川、甘肃、山东为主,形成以白云鄂博矿、氟碳铈矿为主要原料的轻稀土生产基地;南方稀土生产体系以江西、江苏、广东、福建等省为主,形成以南方离子型矿为原料的中重稀土生产基地。其中,北方生产体系的稀土开采回收率不到10%,利用率低;南方生产体系同样存在利用率低的弊端,甚至存在破坏生态环境的问题。

1.3 稀土资源消费

我国稀土的消费量逐年递增,2015年为12.3 万t,2016年为14.77万t,预测2017年将达到15.97 万t。我国稀土的消费量在世界稀土资源消费总量中占57%,最大的稀土消费领域是永磁材料,占42%。随着科技进步,高新技术领域对新材料的需求不断增长,稀土在新材料中的应用范围不断拓展,用量也不断增加。

根据消费量和出口量推算,2016年全年国内稀土的供给量约为16.8万t,远超国家每年10.5 万t 的指标,保守估计“黑稀土”产量为6.3 万t,占合法供给的60%,造成行业产能过剩明显,出口量增价跌。

1.4 稀土资源出口

近年来,我国稀土出口量逐年增加,价格却持续下滑,特别是在2015年国家取消出口配额和出口关税之后。我国稀土出口量2012年为1.63 万t,2015年上升到3.48 万t,而出口均价却由2012年的55.70 万美元/t 下跌到2015年的8.18 万美 元/t,跌幅达85%。

国家稀土管理政策的变化刺激了稀土出口,部分产品出口增长十分明显。2015年下半年稀土产品出口数量大约是上半年的1.5 倍。个别产品出口数量变化较大,如碳酸镧上半年出口约55 t,而下半年出口1195 t,下半年出口量是上半年的约21 倍;氧化镝上半年出口约6.6 t,而下半年出口78.8 t,下半年出口量是上半年的约11 倍。出口配额取消后,不再对稀土出口企业进行出口资质限制,稀土出口企业数量增多,加剧了稀土出口市场的竞争,从而使出口价格急剧下跌。

1.5 稀土价格

稀土资源产业属于重资产行业,前期的投资过大,负债重,企业能否盈利取决于后期的经营管理。然而,目前的稀土行业生产秩 序混乱,出现了大量私挖乱采的非法开采稀土的行为,造成稀土的生产量过剩,长期处于供过于求的状态。因此,企业产能过剩,供需结构恶化,前期债务压力和经营不利均导致企业进入负向循环周期,阻碍了下跌的稀土价格回升。近年来,稀土资源价格持续下跌,企业的盈利受损并持续亏损,严重阻碍了企业进行稀土深加工的投资和研发稀土新材料,甚至迫使它们纷纷谋求转型。

2 我国稀土资源产业和区域经济的定量化分析

2.1 数据来源

前文从定性分析的角度,结合官方发布的统计数据,对我国稀土资源产业现状进行了概述。笔者还希望通过我国稀土资源配置要素和区域经济的定量化分析来进一步剖析限制稀土资源产业发展的各项因素,并论证稀土资源产业现状和经济发展的耦合关系。

参照荣冬梅于2013年提出的稀土资源优化配置评价指标体系,将要素性、功能性和约束性评分作为稀土资源产业贡献系数。要素性指标评价区域开发稀土资源的基础条件,功能性指标评价实现稀土资源开发的保障性条件,约束性指标评价约束稀土资源开发的各种因素,这些指标均和区域经济产生了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因此可以作为评价稀土资源产业对区域经济贡献的重要参数。区域经济的定量化数据采用2014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各省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人均GDP)。本文选取南北生产体系的代表性省份进行定量化分析。

2.2 定量化分析结果

对典型代表性省份的稀土资源优化配置总得分和人均GDP 进行投图。稀土资源产业对区域经济增长贡献的省份可分为3 类:以内蒙古、山东、广东和福建为代表的省份,其稀土资源优化配置得分总体较高,对人均GDP 的贡献大;以四川和江西为代表的省份,其稀土资源优化配置得分总体也较高,但对人均GDP的贡献较小;以湖南、广西和云南为代表的省份,稀土资源优化配置得分总体偏低,对人均GDP 贡献也小。

内蒙古地区,轻稀土资源总量大,资源开采条件好,环境约束小,稀土资源产业对人均GDP 贡献大。福建等地同样有资源储量的优势,同时交通、市场等区位要素具有明显的优势。四川等地的资源储量优势明显,但是地处内陆偏远地区,交通不便,同时稀土资源开采混乱,水土流失和环境污染问题突出;政府部门管理不力,企业难以获得较大的利润空间。云南等地没有资源储量优势,区位要素明显处于劣势。

由此可见,稀土资源配置要素和人均GDP 的散点图可以从定量化角度分析我国稀土资源产业的现状;同时,通过不同类型的稀土配置要素的比较,可以更好地发现限制稀土资源产业发展的关键要素。

然而,不可忽视的一个问题是,以四川和江西为代表的省份,其稀土资源优化配置得分总体较高,但对人均GDP 的贡献较小。理论上,稀土资源优化配置得分高,具有优势配置要素,当地人均GDP 很有可能增加。但四川和江西省稀土配置要素和人均GDP 不具有正相关关系,说明该地区在稀土采矿、政府管理、环境保护方面亟待改善,正是这些行业问题弱化了二者的正相关性。

3 我国稀土资源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稀土价格持续走低。

我国稀土资源丰富,但稀土价格持续处于低位,企业连年亏损,大量的稀土企业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压力。国际稀土供应量增加,新的稀土替代产品出现,国内“黑稀土”的大量存在造成行业产能过剩明显,国内外双重因素导致我国稀土持续停滞在低价位状态。

2)出口产品结构不合理。

目前,我国出口的稀土产品结构是不合理的。价值链低端的初级产品占我国稀土出口产品的75%,只有25%为稀土金属、稀土新材料等中高端应用产品。国外企业低价进口我国的稀土初级产品,然后高价出口稀土高端产品。

由于稀土价格持续降低,企业无法获取利润,很难进行稀土深加工和研发,对高新技术人才的引入与培养则更加困难。同时,我国企业的自主创新意识不够,在高端应用研究上鲜有突破,缺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和应用技术。这些原因导致了我国稀土产业的高新技术产业化不足,大部分企业的生存依赖于加工或生产初级产品,出口产品结构不合理。

3)环境污染问题严重。相当一部分稀土企业没有环保意识,只注重眼前经济效益而不关心环境,没有必要的环保投入。很多冶炼企业生产设备落后,分离技术和工艺简单,严重污染环境。重稀土开采曾采用的池浸工艺,造成植被、土壤毁坏,浸出、酸沉等工序所产生的氨氮以及重金属废水容易导致严重的山体环境破坏和水资源污染。虽然近年来开始采用原地浸矿工艺,但依然存在地质结构破坏及化学药剂泄漏污染等风险。轻稀土开采工艺中矿石分离与冶炼同样容易引发环境污染问题。

4)稀土产业集中度低。我国的稀土企业主要以中小型企业为主,具备一定规模的稀土企业极少,产业集中度低,规模经济效应和国际竞争力难以形成。此外,大量中小型企业的存在,给政府的集中管理带来了一定困难,增加了行业监管与政策执行的难度,造成稀土产能过剩。

5)缺乏有效的监管和调控机制。我国稀土矿区大多位置偏僻,造成了执法部门监管困难。很多不法的中小稀土企业与监管部门打游击,使国家的监管起不到实质性的作用,这些企业的私采乱挖也将政府的限产等措施一定程度上架空了。另外,部分地方政府奉行地方保护主义,为了地方的短期经济利益,或为了与其他地区展开竞争,默许企业私挖乱采,使得中央的调控政策落实不到位。

6)稀土走私活动猖獗。当前稀土走私十分猖獗,规模已经达到了触目惊心的地步,既扰乱了市场秩序,也使稀土开发、出口等管控政策大打折扣。2011年国外海关的稀土进口统计数量,比我国海关的出口统计数量高出1.2 倍,也就是说走私量是正常出口量的120%。

我国稀土产业“北轻南重”的分布特征,使得国家难以对稀土市场进行统一定价,稀土资源走私活动猖獗;同时,巨大的经济利益也诱惑不法分子违背国家政策,行贿海关工作人员,从而导致大量稀土资源被走私。

4 对策

1)制定国家稀土资源战略规划,完善战略储备制度。

国家统筹制定出稀土产业持续发展的长期战略规划,加强稀土战略资源保护,规范稀土资源开采生产秩序,有效化解冶炼分离和低端应用过剩产能,提升智能制造水平,扩大稀土高端应用,提高行业发展质量和效益,充分发挥稀土的战略价值和支撑作用。推行严格的保护性开采政策,建立各种稀土行业标准对其进行规范和整治,保证稀土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对关系国防工业和国家关键产业的稀土元素进行批量的战略储备,由国家每年进行有针对性的采购并建立稀土战略储备基地,加强对战略资源的有效管控。

2)推动稀土产业整合,组建大型稀土集团。对稀土产业进行整合,组建专业实力强大、行业优势明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行业巨头,以优化稀土行业资源配置,提升规模优势和国际竞争优势,形成规模经济效应。

当前我国正在推进以中国北方稀土、中国五矿、厦门钨业、中国铝业、中国南方稀土、广东稀土六大稀土行业集团为核心的稀土行业整合,通过关闭、淘汰、转产等方式,压减集团冶炼分离产能,做大应用产业,提升核心竞争力。

3) 加大稀土应用研究的投入,创设稀土重大研发项目。

科技创新是我国稀土产业转型升级、由大转强的关键。国家要从财政上加大对稀土高新技术产业的扶持,投入更多的资金奖励稀土高新应用性研究,创设稀土重大研发项目;企业应根据实际发展和国家战略的要求,研发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端稀土新材料及其高附加值应用产品,促进稀土行业高新技术产业化,形成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高科技产业链,以提高我国高端稀土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增加我国稀土产品的经济附加值。要提高自主创新意识,加强对员工的创新激励,把创新作为企业的一个发展准则。此外,企业还应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的交流与合作,重视创新人才的培养,做好创新人才的培养发展规划。

4)加强对稀土定价的管控,打击非法走私。针对稀土出口价格持续走低的情况,需要在调研、实践中探索建立一个较为合理的定价机制,打破当前稀土行业的价格乱局。海关部门要加强对稀土走私的检查,开展打击稀土走私专项行动,定期抽查出口商品。

5)合理开采利用资源,严厉打击违法开采。我国稀土开采和分离技术落后,稀土回收率低,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也带来了严重的水土流失和环境污染问题。对此,国家应加强环境立法工作,加大监督管理力度,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严厉打击违法开采,整顿生产秩序。企业需要改进生产工艺,开发清洁的生产技术,同时提升社会责任感,树立环保意识,减少“三废”的排放,实施低碳经济。对于稀土废料的回收再利用,则需要科研院所和企业共同完成。◘

(摘自《资源与产业》2017年第4期

猜你喜欢
稀土出口资源
上半年我国农产品出口3031亿元,同比增长21.7%
2022年5月我国主要稀土产品平均价格
2022年2月中国稀土出口统计
2021年11月中国稀土出口统计
2021年12月我国主要稀土产品平均价格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资源回收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给情绪找个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