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俏华 程骏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丽水供电公司
我国电力行业改革在市场化改革方面取得到了积极成效,主要体现在:第一,目前全国范围内的电力交易机构体系组建完成。截至2018年上半年年,全国注册合格的电力交易机构大8.29万家,遍布所有省份。其中北京和广州成立了两个区域性电力交易中心,而山西、云南等8升组建了股份制交易机构;第二,输配电价改革持续扩大,在省级电网输配单价改革基础上,2018年又核定了东北、华北、华中、华东和西北5大区域的输电价格,以及24条跨省区专项电力工程的输电价格;第三,售电侧市场化改革竞争机制初步建立。一方面售电端的加速开放,引进了大量的市场参与者,目前售电公司注册数量已达3600家;另一方面在交易模式上,“电厂直销”规模在2018年上半年达到6656亿千瓦市,为用户节约电费支出约259亿元。此外,跨区域市场化电力交易增长也十分明显。
从需求角度看,未来全社会的电力需求将呈现为消费领域的电力需求增量大大超过工业电力需求增速,电力需求越来越碎片化和移动化,无论是电力生产、电网覆盖还是电力交易,都将区域微观化,具备分散生产、分散交叉配送、就近缴纳等特点。同时在城市、园区、乡镇、家居等不同应用空间场景下,电力系统需要的对应的智能化解决方案,“智能电网”发展是面向未来工业和科技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尤其是在电力基础设施升级、电力汽车、公共用电设施等领域,电力与科技、互联网的结合更加紧密,步伐也更快。
因此,无论是从供给端改革还是需求端趋势来看,我国电力企业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对于传统国有电厂和电网公司而言,股份制改革以及经营多元化,能够大大激发组织的活力,借助内部主观能动性和外部助力实现企业的规范化变革;对于大量的市场参与者,行业的开发意味着有机会进入电力领域来创业,不管是与国有电力企业进行股份合作,还是在产品、技术、运营模式等方面,都有巨大的商机。同时,通过行业市场化改革,将推动供需关系走向和谐,不断改进产品和服务质量,共同创造更大的价值。当然,面对行业和市场的巨大变革,电力企业必须具备迎接挑战的能力,除了及时升级改造设备、网络等“硬件”外,企业经营管理的能力更是关键。在竞争强度不断提高的环境下,电力企业应当建立更加规范的现代企业经营管理制度,尤其是国有或国有控股电力企业要做好内控管理。
企业内部审计是企业自身依据经营要求实施的对内管理和控制的审计工作,即本质上企业的内部审计有效性取决于企业所有者和管理者的主观能动性和能力,当然也会受到客观因素的影响。对于电力企业而言,其面临的内部审计问题与普通企业具有共性,如财务审计、实物审计、目标流程审计以及对人的审计。同时电力企业由于所处行业的特殊性,其内部审计还需要更多得考虑经营的社会影响,包括安全性、稳定性和环境影响等。此外电力企业开展内部审计的难度也相对较大,尤其是发电和输配电企业,由于生产设施和组织的广域分布,开展系统性内部审计受到空间、人力和物力的限制很多。
内部审计的设施和效果是评价企业经营规范和效率的重要标志,往往在竞争性行业中的优秀企业,随着企业组织和业务规模的扩大,内部管理制度、平台、系统与内部审计能够逐渐融合,最终“进化”为单纯依靠制度和系统就能够运作的智能“机器”。而我国电力企业普遍处于市场化改革的初期,近年来的改革重点倾向于业务领域,而企业自身的内部建设步伐相对缓慢,内部审计问题普遍存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企业经营管理者仍然不够重视审计的重要性。尽管电力行业开放和竞争程度提高,但有很多国有或国有控股的电力企业自恃国家后台,对内部管理制度和平台建设不够重视,人治和行政干预仍然严重,导致企业面临着外部竞争“攻城”和内部管理效率低下的双面夹击;二是内部审计的基础设施落后。开展内部审计除了需要所有者和管理者的主观能力性外,还需要支撑内部审计的基础设施。目前我国电力企业信息化和网络应用已经达到一定水平,但是却没有与内控进行很好地结合,典型的是财务管理的分布式管理导致信息孤岛的,不利于系统性内部审计的实施;三是电力企业内部审计组织缺乏独立性。这类问题在国有企业中表现得更为明显,内部审计组织在管理组织中不具备主导权,内部审计的客观性和牵引性无法保证;四是内部审计团队能力不足。电力企业经营内容十分复杂,特别会发电企业和电网企业,审计对象在不仅在空间上分布广泛,在资金规模和实物数量上也对审计工作带来巨大挑战。
总体而言,我国电力企业内部审计面临的问题是多样化的,电力企业内部审计发展现状与我国电力行业改革目标,以及电力市场需求相比还存在较大距离。
电力企业内部审计管理的改进优化,应当充分借鉴大量优秀民营企业的成功案例,从行业管理制度和企业自身建设两个层面进行探索。本文认为可以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实施:
加快深化电力行业国家信息化审计应用。电力行业作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柱型行业,在未来的科技和能源世界中更是把控着发展的咽喉,因此无论行业如何改革都不可能放松国家和全社会对该领域的管控。因此,电力企业内部审计发展的最大前提,就是要在国家层面为行业创见一个更加科学稳定、公平和公正的发展环境。即通过国家信息化审计的应用,不断推进政企分开但又管控有力,推进行业管理制度更加科学化,从而让行业内所有参与者都能够更加独立地、规范地开展经营活动。
推进电力企业平台化和网络化建设。借鉴优秀民营企业集团的成功案例,如华为等。通过经营管理的平台化和网络化,实现财务共享中化、行政和人事共享中心化,以管理矩阵化。消除信息孤岛,实现能力和信息的实时共享,为内控提供系统化的平台和全面真实的基础信息。电力企业内部审计面临的关键问题之一就是组织和管理的分布式,权利和信息在配合业务进行授权的同时却缺乏有效地集中监控。华为作为全球性的ICT设备、服务及解决方案的供应商,其组织、业务、网络运营也同样具有广域、多组织的特点,规模甚至与大多数电力企业还大。然而由于华为能够通过集团财务、行政、人事、定价等关键领域的共享中心化,实现了集团大脑与各地业务的网络直连,而共享组织又能够外派专业人员入驻各地业务一线,实现在业务管理和日常管理的矩阵化。从而有助于内部管理组织能够依托能力中心和专业部门的岗位网络,对各业务、各部门和各地区开展统一的系统化内部审计。
改革电力企业的人事制度。企业内部审计是能够高效实施,最大影响因素的经营管理者的主观能动性。许多电力企业的经营管理者作为代理人,还具有一定的行政级别,长期以来“养尊处优”,缺乏不断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效率的紧迫性和压力,不仅缺乏推进企业内控管理制度建设的热情,也逐渐缺失了开展内控工作的实际能力。电力企业在人事制度上应当更加开放,遵循市场规律,能者上,庸者退。特别是要推进绩效管理制度的严格执行,遏制和打击裙带关系、内部腐败。通过更公平的考核和岗位竞争制度,让更多的基层以及外部人才有机会到合适的岗位上去发挥才能。
加大信息公开和社会监督力度。充分利用网络和网民的力量,在国家审计机构、监察组织层面建设更加开放的社会监督举报平台。对于有凭有据的社会举报和核查结果,应当公之于众。面对社会监督,电力企业以及相关管理机构应当更加正面地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