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背景下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管控创新研究

2019-01-28 08:09夏娟中国人民大学
消费导刊 2019年1期
关键词:管控商业银行信息

夏娟 中国人民大学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体系改革深入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加快推进,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通过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和手段,国民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升,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行业发展竞争日益激烈,对于商业银行而言,自身的经营属性决定了应当加强全面风险管控,才能进一步规避各类风险,提高持续经营能力。经济社会发展大环境下,银行传统的信贷和中间业务方式不断增多,增加了不良资产上升风险,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商业银行出现很多不良资产管理情况,从而影响了社会形象和经营效益的最大化实现。大数据时代到来,信息技术日益发达,信息共享度不断提升,对于商业银行而言,可以借助更多的现代信息技术,不断提升不良资产管控能力,进而有效缓解资产管理压力,提升资产管理质量。加强大数据背景下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管控创新措施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下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特征分析

当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深入推进,金融服务行业服务模式日益多样化,为公众提供了更多的服务选择,公众的生活方式受到互联网等影响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对于互联网金融领域而言,交易模式也在逐渐发生变化,传统的金融交易模式逐渐和现代互联网交易模式进行融合,创设了手机银行金融服务模式,互联网企业也提出了更多的金融业务需求,电子商务领域和金融机构也在积极探索深度合作新模式。互联网金融模式不断创新,在不断发展的同时,也进一步增加了互联网金融风险。

互联网金融风险范畴很多,涉及多个领域,通常可以分成信用、信息科技、操作、声誉、法律等五大类风险,信用分险是指在交易环节通过借助虚拟的互联网平台来开展金融交易过程中因为技术、法律等方面的不足从而导致产生的风险。信息科技风险,是指由于科技或者信息手段以及技术选择等方面带来的一些不可控制的风险。操作风险是指在双方交易过程中对互联网金融服务模式不了解或者操作不熟练,从而导致操作出现失误带来的风险。声誉风险主要是指金融服务机构和服务客户之间的关系由于不能及时妥善地处理和维护从而增加的风险。法律风险是指国家社会法律政策体系和互联网金融制度体系不健全从而导致的交易风险。虽然风险分类不同,影响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形态不同,但是总体上看,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特征日益呈现多样化的属性,随着商业银行发展规模不断扩大,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商业银行在不良资产管控等方面面临越来越多的压力和挑战。

二、传统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模式分析

当前对于商业银行而言,面临着严峻的市场竞争压力,为了有效降低金融风险,商业银行也在积极探索不良资产处置管理具体模式,以期最大限度地保护自身的利益不受损。近年来,国家有关监管部门对金融行业的约束和规范条款越来越多,通过出台一些关于不良资产管理处置的政策,从而为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提供了一些路径参考。但是总体上分析,传统的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模式依然存在很多的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

一是商业银行在进行不良资产处置过程中可以通过批量转让的方式对不良资产进行大批处理,这种处理模式速度非常快,并且处理效率也非常及时,但是随着时代发展变化,对于商业银行这种大批量转让模式的转让对象往往适用于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和相关的经过审定通过的省级资产管理企业,但是受金融环境影响较大,转让价格不稳定,而银行面对贷款不良率的考核影响,需要综合考虑处置进度和处置价格,需要在时间和效率方面进行权衡。

二是商业银行在进行不良资产处置方面可以通过诉讼清收的模式来化解不良风险。不良资产在处置过程中本身会面临较大的风险,加上市场信息不对称,大数据时代信息变化速度非常快,商业银行会出现很多的信息不对称情况,从而影响了综合判断和处置决策的制定,通常会借助司法途径对债务人资产进行掌握分析,从而降低带来的不良风险损失。由于诉讼司法程序比较繁琐,周期比较长,整个诉讼进程相对比较缓慢,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清收的时间成本,甚至会增加一些费用支出,从而导致支出更多,利益受损更大。同时在损失核销阶段,目前国家有关的行业监管政策对呆账损失等核销条件限制逐渐放宽,对于商业银行而言损失核销已经不再成为化解风险的重要途径,商业银行在通过损失核销的方式来进行不良风险化解方面也会耗费大量的精力、物力、财力等,对商业银行日常资金周转和运营也产生很大的不良影响,所以增加了不良资产管控难度。

三、大数据背景下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管控创新探索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进一步加速了市场体制变革,与此同时对商业银行等金融服务机构而言带来了很多的技术和方法参考,商业银行为了进一步提升不良资产管控力度和处置水平,可以通过借鉴大数据技术等加强信息对称管理,不断提升科学化监督管理,进而有效防范各类风险和损失,在不良资产管控方面可以进行不断探索创新,从而做出更加有利于发展的决策处置行为。具体路径或模式建议如下:

1.借助大数据技术不断提升历史处置业务数据质量水平,切实增强数据的真实性、可靠性和全面性。商业银行在不良资产业务管理方面本身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在资金信贷、财务管理、风险处置等方面也有很多的数据来源,所以商业银行要通过大数据技术,进一步对历史数据进行综合收集和分析判断,进而不断进行积累和总结规律,为制定不良资产处置方法提供足够的信息支持和可靠的数据支撑。但是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商业银行在不良资产处置等方面存在很多的不足,所以为了确保数据真实,信息更加可靠,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大数据技术和相关的系统,加强对数据的全面控制和综合管理,利用已有的数据,设计相应的定价和回收模型,定期对和不良资产有关的所有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确定处置方案,提高回收质量和效率。

2.构建更加完善的信息数据综合处理体系。商业银行在进行不良资产处置过程中,需要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并结合市场政策和掌握的各类情况进行综合判断,才能更好地确保数据资源最大化利用。所以商业银行可以通过不断完善信息数据综合处理平台,开设数据提报、互换、公开查询等通道,从而打造规范统一的数据管理模式,建立大数据库资源,对数据信息进行全面综合动态管理,对数据整合过程提出严格的标准,制定明确的处理标准,在数据挖掘、智能分析以及模型构建等方面不断学习国外金融机构方面的经验,结合实际,完善相应的信息处理平台,更好地确保数据资源全面获取、充分利用和有效分析,提高数据成果转化能力。

3.加强不良资产信息处理和综合应用管理。数据收集分析完成后只有将数据进行加以应用,才能切实提高利用价值,所以可以借助大数据技术,在不断完善信息检索、数据挖掘等功能的同时,对不良资产相关的关联环节进行进一步管理,将和不良资产有关的各个业务程序进行关联,找出具体业务开展方面存在的问题,利用信息技术等加强电子业务流程再造和优化,完善基础管理体系,加强台账管理,对资产管理运作等方面的经验不断积累,创新探索数据统计与分析、模型构建等新方法,对数据计算、推算和智能化运算等方面加大资金投入,引入更加智能的处理工具,从而不断提升不良资产信息资源全面管控力度和精准计算水平,为不良资产处置决策制定提供更多的信息参考。

总之,大数据背景下对于商业银行而言,应当主动把握契机,不断深入研究国家有关的政策和行业规范,结合自身实际,通过借助大数据技术等,在不良资产管控等方面通过完善制度体系,加强数据收集、整理、分析、应用、计算和共享一体化建设,才能不断提升信息数据全面整合能力和综合管理水平,不断提高数据利用价值,为不良资产处置提供更加可靠精准的数据支撑,帮助商业银行提高不良资产科学化管理水平,实现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猜你喜欢
管控商业银行信息
EyeCGas OGI在泄漏管控工作中的应用
多端联动、全时管控的高速路产保通管控平台
商业银行资金管理的探索与思考
信用证洗钱风险识别及管控
订阅信息
我国商业银行海外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
失控还是管控?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研究
展会信息
健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