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新常态下产业结构优化的路径探讨

2019-01-28 08:09孔维民哈尔滨市第九中学校
消费导刊 2019年1期
关键词:产业结构常态供给

孔维民 哈尔滨市第九中学校

一、经济新常态的背景

经济新常态是中国经济阶段性的特征。1978年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新战略之后,我国的发展重心放在了经济上面,经济增长速度呈现高速的状态。但由于经济在高速增长中依赖于要素消耗,所以资源大量消耗,环境污染问题开始产生,例如我国单位GNP的能源消耗量是发达国家的4~14倍,煤炭的平均利用率只有30%左右,低于国际平均水平10%,我国超过三成的国土已经被酸雨所覆盖,而其形成根源是煤炭燃烧释放的气体污染。这些环境污染问题已经成为阻碍我国经济绿色健康发展的障碍因素。

并且经济发展存在周期性,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都会存在经济繁荣、下降、恢复等特征,这是国家经济发展必然要经历的阶段。多数国家都存在过经济发展不如人意的时候,如改革开放后20世纪8、90年代的中国由于经济发展总体水平较低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了不利,但在经济恢复之后又促进企业有了更大的发展。又如20世纪90年代美国所经历的严重经济危机便是极为明显的周期性经济危机,由于中东战争使美国公众对经济信心的降低导致供需矛盾加剧,以及美国银行体系的信用危机使贷款供给减少,因供给小于需求使美国经济的投资和产出指数都大幅下降,进而产生1990-1991的经济危机。在另一方面,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导致劳动力价格大幅上涨,多次出现用工荒的现象,江浙一带的商贸加工厂大多也因此迁至越南、老挝、缅甸等劳动力成本较低的南亚国家。劳动力的价格优势已经不再明显。

在这种背景以及各种因素的影响下,中国开始步入经济新常态阶段。

二、经济新常态的涵义

经济新常态有以下几点内涵:1.由于各种因素,我国经济增长由高速转变为中高速。在2003年-2007年之间我国GDP增长速度维持在10%以上,然而近几年GDP增长速度开始下滑,到2016年GDP增长速度下滑到6.7%。“新常态”首次出现在2014年,是由习主席提出的。他认为:“中国的发展面临着至关重要的转折点,要始终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切实结合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实际,努力适应新常态,战略上要以平和心态看待问题。2.中国经济发展不能将速度作为衡量杠杆,而重在以质代量,过去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快,但是资源消耗大,环境与经济的矛盾日益尖锐,我国经济要摆脱传统的“自损式”发展,逐步向可持续发展迈进,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满足后代人需求的能力。3.要通过优化产业结构使粗放型经济转变为集约型经济,使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产业转变为技术密集型产业。我国正在进行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的转变,推进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实施,有利于形成更完备的宏观调控机制,净化市场竞争环境,促使资源分配趋于合理,促进经济快速发展。目前我国改革供给侧的重点工作是产品及服务质量的提升。因为时代在变化,需求不同,我们在供给上企业必须提供更好的产品,满足新的需求,正如党的十九大鲜明提出我们在推动发展的基础上大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

三、优化产业结构的重要性

优化产业结构是可持续发展得以实施的必要渠道。可持续发展的实现主要是通过经济模式的升级转变,低碳经济就属于其中一类。例如我国的蒙牛集团投入亿元环保资金,建立万吨级污水处理厂,不仅没有增添负担,反而促进了集团的可发展。

优化产业结构能够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主张发展绿色经济,这是一种依托传统产业基础,通过市场调节促进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共存的经济形式,是人类发展必然趋势下的经济发展为社会服务的状态,即经济发展不以牺牲人类生存环境为代价。优化产业结构是提高经济效率的必要途径。在20世纪中后期里,我国经济发展过于追求速度而忽视了质量。随着21世纪中国新时代的来临,政府更加重视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逐年上升,众多资源密集型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都已进行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技术密集型产业与资金密集型产业在GDP增长的主要份额中不断增加,产业结构得以质的提高。

此外,新时期经济的发展也需科技进步的驱动。马云曾说过:“未来是智慧驱动与数据的驱动。未来的发展趋向已不是过去的以知识驱动的科技革命,而是在知识的基础上以智慧和数据为基础的驱动发展”。同时创新驱动与人才驱动也是新时代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新动力,创新驱动的实质是人才驱动,真正培养好人才,让人才在中国大地上扎根沃土才更能够形成天下英才齐聚中华的自由创新新局面。

提高供给质量为发展提供方向,是优化产业结构的一方面,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促进产业结构高度化和合理化的途径也是适应经济新常态实现经济新发展的方法。

四、优化产业结构的途径建议

产业结构优化就是通过产业调整,使产业高级化---通过技术进步,从而促使产业结构迈向高效、高质台阶的动态过程。以下是基于我国经济新常态的宏观经济实际中所提出的产业结构优化对策。[1]

所谓产业结构优化,就是对现有产业进行协调升级,从而使之更加合理地满足社会发展中的需求变化。产业结构合理就是产业内在发展始终不违背发展规律及其内在联系比率,保证各产业持续,协调发展,同时各产业之间协调发展。产业结构高度化即依托科学技术发展,促使产业结构迈向高效、高质台阶的动态过程。因此构建完善的产业结构体系就必须要做出正确合理的产业发展战略布局,重视生产调节机制建设,为产业结构优化的实现创造有利条件,同时融入科技元素,丰富产业结构层次。

(一)提高供给质量

应该不断提高供给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和水平。改革供给侧的主攻方向是提高供给端的质量。因为时代在变化,需求不同,我们在供给上企业必须提供更好的产品,满足新的需求。供给侧改革中极为重要的举措就是创新,其改革重心是全要素生产率水平的提升,但是目前我国人口红利优势逐渐丧失,土地及资本利用率相对不高,因而创新占据了至关重要的地位。[3]

本作品由中国知网阅读全球范围内电子版制作与发行。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党的十九大鲜明提出我们在推动发展的基础上应大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

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行动纲领—中国制造2025,它是由中国政府实施的,意思是通过高科技研发的投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扩大清洁能源占总能源消费的比重,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注重生态效益。这一行动纲领的实施,要求以创新、科技、环保为核心,推动产业结构的升级,从以数取胜过渡到以质取胜,摆脱制造大国的桎梏。我国优势产业包括制造业,也体现在此行动中。我国制造行业存在产能过剩的问题,2014年钢铁等十余个重点行业淘汰落后产能任务如期超额完成,当中深化工业化进程的关键是借助科技制造手段发展工业互联网,不断吸收新的技术手段并与现有实际相结合,取长补短,交互创新,推进中国实体经济沿着高端化、科技化、环保化、服务化方向优化升级。依据新时代发展战略要求建设环境节约型、资源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二)发展绿色经济

应该发展绿色经济,减少能源消耗以及环境污染。绿色经济是一种依托传统产业基础,通过市场调节促进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共存的经济形式,是人类发展必然趋势下的经济发展为社会服务的状态,即经济发展不以牺牲人类生存环境为代价。[2]

如我国甘南藏族自治州绿色经济的发展案列,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引领甘南绿色发展,旅游资源加快开发,使可持续绿色发展得到有效支撑。同时生态旅游业快速发展,助推甘南经济绿色发展。由此可以看出我们应该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应重保护、集约开发。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通过实施各种环境经济激励政策,推动技术创新和进步,促进产业部门的“绿色化”,增加绿色就业的岗位;淘汰落后产能,大力发展以新能源、新材料、可再生能源、环保产业为代表的新兴绿色产业,尽快形成门类齐全、装备先进、富有活力的绿色产业体系;大力发展绿色科技,加大资金投入,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构建节约资源能源的技术支撑体系,支持能源资源循环利用和可持续使用,突破能源、资源、环境对经济发展的约束。绿色发展更应注重生态保护、注重整体环境优化。

(三)坚持创新

坚持创新,创新是经济发展第一动力。在《资本论》中,马克思认为资本的直接目的是获取剩余价值。随着生产的不断发展,资本家通过生产相对剩余价值来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提高劳动生产效率是缩短必要劳动的有效途径,所以说通过创新使生产技术改革能够促进资源利用效率提高。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阶段里,我国因为追求经济发展投入了大量资源,造成了环境污染、资源消耗等问题。

如今我国应该不在依赖于资源投入,而是通过创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我国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如今我国在互联网领域有了一定程度的创新,互联网+的概念逐渐深入人心,譬如互联网+医疗能够提高患者治病体验,市面上已存在许多互联网+肾病治疗的应用,通过互联网搜集大数据能为医生提供治疗的合理建议,也能方便患者记录自身身体数据。诸如此类互联网+的创新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

猜你喜欢
产业结构常态供给
一图带你读懂供给侧改革
基于产业结构对接的人力资源培养实践与思考——以湖南省为例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长征途中的供给保障
也谈供给与需求问题
“新常态”需要新举措
我眼中的医改新常态
主动适应新常态 积极争取新作为
新常态下的艰辛与希望
产业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