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技工院校舞蹈课堂学生积极性和教学效果

2019-01-28 08:08:05广东省核工业华南高级技工学校512026
大众文艺 2019年9期
关键词:技工舞蹈教材

(广东省核工业华南高级技工学校 512026)

作为一名技工院校舞蹈教育工作者,我不仅自身处于舞蹈教育的一线岗位上,更加重要的是,我的学生们——幼教专业的学习者和实践者们,将来会和我一样走上舞蹈教育的一线,成为更多孩子舞蹈艺术教育的启蒙者。如何提高舞蹈课堂的学生积极性和教学效果,是我长久以来最为重视的问题,我在舞蹈教育的摸索中,在与学生们的交流反馈中,不断有着新的感受和领悟,对这个问题形成了一些自己的认识和看法。

一、了解和明确教学目标、教材与学生素质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舞蹈教育亦如此,在组织教学活动之前,要对自己的教学目标、手中的教材与教辅工具,以及学生的基础素质和专业素养有深入的了解和明确的认识,才能真正组织好舞蹈教学工作,呈现好的舞蹈教育课堂。

1.教学目标

技工院校幼教专业舞蹈教学的目标,不仅是培养较高文化修养、能够掌握舞蹈教育基本规律、舞蹈技巧优异的复合型人才,更是培养具有优秀幼儿舞蹈教学能力的幼儿教师。

因此,技工院校舞蹈教学目标自身就包含着高要求、高质量、重实践的特征。

2.教材

我校幼教专业舞蹈教材选用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出版,姚双主编的《舞蹈(第二版)》,是全国职业院校学前教育专业教材、国家级职业教育规划教材,可以说是专为技工院校幼儿教育专业而设计的。该教材主要由基础知识、舞蹈专业训练和幼儿舞蹈教育三个板块的内容组成,重视对学生舞蹈技术的培养以及幼儿舞蹈教学能力的培养。

熟悉教材、钻研教材,分析教材规律特点,知悉教学内容之间的关系,明确教材重点、难点,是我在组织舞蹈教学之前必做的功课,具体将踏踏实实落实在每篇教案当中,落实在每次课堂实践中,也将凝结成每一个知识点、技术点,转化为学生们的专业能力。

3.学生素质

技工院校的学生有自己的独特群体特征,这要求我作为教师,了解他们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安排教学计划。

首先,技工院校的学生大部分来自乡镇和农村,一般富有独立的思想,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他们对生活有着更为敏锐的感知,有强烈的好奇心,并且善于吸收新鲜事物。教师要善于挖掘他们的优势,引导他们将想象力和创造力运用于舞蹈学习和舞蹈教学实践中,发挥他们“天生的艺术家”的天赋。

其次,必须认识到,技工院校学生的水平不一,无论是学习态度、接受能力,还是身体素质、舞蹈基础差距都很大。对于舞蹈,他们之间有着不同的认识和态度,持有不同看法和见解。他们有些完全没有舞蹈基础,有些粗浅地接触过舞蹈,掌握一些基本体态要领和少量的技巧;有些对舞蹈学习兴趣浓厚,有些却有不同的心理障碍。学生水平的差异必然给教师舞蹈教学带来较大难度,作为教师,我们应积极思考、应对,设计合理可行的教学方案,引起不同层次学生对舞蹈的共鸣,积极引导学生完成舞蹈学习与实践,保证舞蹈教学的有序进行以及教学质量的稳定。

二、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与启发式教学法

教学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有机统一,是教与学的双向活动,因此,在谈教学时,不单注重教师的教,更要聚焦于学生的学。

在舞蹈教学中,学生主体意识发挥与否直接关乎课堂教学的效果。舞蹈教学的整个过程,可以理解为一项艺术性的创造活动,其中学生作为这一活动的主体,其主体意识的积极发挥,是完成这项创造性实践的最基本的条件。

学生主体意识的发挥,直接影响到舞蹈学习的动机、其对身体运用和支配的能力与主动性,学生在学习模仿的过程中,是否能融入自己的内在感觉,在解放思想的同时,认识学习舞蹈的规律,主动寻求舞蹈创作的方法,从对教师的单纯模仿,转变为自己的个性化再创造,都和学生主体意识的发挥息息相关。

在进行网页制作时,一定要保证网页的浏览速度,相关技术人员通常也会按照常规模式来对网站中的图像文件进行最大化压缩和优化,但在操作过程中却常常为了缩小文件而降低图像质量,进而大大影响了网站的鉴赏价值。因此,要想改善这种现状,就要大力采用CSS技术,并对其代码进行相应的优化,具体优化方式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分析:

学生主体意识的发挥,受到内部与外部两方面条件的影响。第一是内部条件,当学生在舞蹈课堂的学习中,能够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了解核实自己的学习训练方法,在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中反映出自我支配的能力,并且能够主动对信息进行反馈,就意味着学生凭借着对自身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将自己可贵的理解力、创造力、意志力运用于舞蹈课堂的学习当中。第二是外部条件,就是教师对学生主体意识的促发和引导作用,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和教学中所采用的方法是影响学生主体意识发挥的外部因素。

我在技工院校的幼教舞蹈教学实践中,针对教学目标与教材重视实践的特点,将启发式教学引入我的舞蹈教学课堂,而我作为一个引导者的角色,奋其志、激其情、发其智、启其思,指引学生学习的方向,为学生排除疑惑,从而提高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在教学实践中,我引入分组教学,引导学生小组进行交流学习、相互评价,大胆说出自己的、他人的优点和不足,主动对改进方法提出建议,使学生在模拟身份转化的基础上,互帮互学、互教互学。同时,我经常在舞蹈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欣赏优秀舞蹈作品,并针对同类题材探讨自己的创作思路,从而挖掘学生的艺术潜力、激发学生的艺术创造力,开发学生自身的舞蹈本体性。

三、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教师是一面镜子,学生们在镜子里看到范例和榜样,也看到未来的自己。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态度,甚至教师的一举一动,都极大地影响着学生对舞蹈课堂的看法与兴趣,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及课堂的教学成效。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建立积极合理的师生交流方式,构建和谐、民主、合作的师生关系,维护和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激发学生潜能。

尤其是舞蹈课堂中,教师可以利用评价机制引导学生及时调整心态,促使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提高学习积极性,从而完成课堂教学目标。例如在舞蹈基础训练课程中,对学生的表现给予及时评价,当学生完成规范、表现出色时,给予正面评价,对学生的成绩表示肯定与鼓励,同时为其他学生树立典范;当学生表现不够规范和出色时,为学生点拨技巧,并对其进行鼓励,减轻学生心理负担,使其最快速地再次投入训练。总之,无论学生表现如何,教师都应给予正确的引导,让骄傲的学生懂得谦虚,让自卑的学生变得自信。

另外,在舞蹈教学过程中,讲究“言传身教”,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用自己的形态、语言、激情去感染学生,从而把舞蹈的神韵和激情传达给学生,让学生真正理解舞蹈,热爱舞蹈。如果教师动作示范随意、不准确,则会影响学生学习的效果。前段时间,我为学生编排了一个校园题材的现代舞作为参赛作品,由于时间紧迫一味求快,在示范动作时比较随意,导致经过两个星期的训练,学生表现都达不到预期效果,动作不到位、表情不自然等现象频繁发生。校园题材本该是学生游刃有余的表现领域,反而出现这类阻滞,我立刻进行教学反思,认识到这是教学不规范导致的后果。于是我扭转急于求成的心态,摆正教学态度,准确示范——认真引导——细致修正,一步一步为学生扎实指导,这样再经过半个多月的打磨,学生动作、姿态、神态的改变立竿见影。

不仅教师的动作讲解与技术示范,还有教师的修养与品质,都将渗透在舞蹈课堂的方方面面,成为影响学生课堂表现和教学效果的重要原因。因此,作为舞蹈教师,应加强自身专业水平和素质修养,在自己教学领域的深度和广度上不断开拓、精益求精。

四、精心设计舞蹈教学方案

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情况,科学合理地对每堂舞蹈课进行教学设计,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组织不同的教学形式,采用参与式、探索式、讨论法、引导与互动的多元教学模式,最大限度提升学生的投入度、积极性,使舞蹈教学达到理想效果。

以丰富、恰当、精妙的教学设计组织舞蹈教学的同时,舞蹈基训对夯实舞蹈基础也是必不可少的。在舞蹈基本训练课堂中,教师在授课时可以采用强化概念意识的方法,以讲解为先,以框架、要求为指导,再利用动作示范及同步的信息反馈,让学生在练习之前有一定的形象感觉,形成一定的概念带动训练,实际上是发挥了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能动性,“视、听、做”一体,更直观地掌握舞蹈技术。

在强调表现力与编创能力培养的课堂上,也有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每学期我都会为学生编排1、2个舞蹈组合,并且要求他们在学习之后,分组进行一些热身操、小组合的编创,在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同时,提升学生们的编创能力。这些舞蹈组合的风格涉及现代舞、街舞、爵士舞等等,而在题材选择上大部分为校园题材或者反映学生生活、心情的题材。学习这类舞蹈时,学生主动性强,课堂气氛活跃,而且学生更愿意主动去表现,教学效果显然会比预期的要好很多。

同样,舞蹈是情感的产物,以情带动,结合故事性创作,情景交融才能营造出好的舞蹈内涵。教师在舞蹈教学过程中,要把带有浓郁生活气息的情感传递给学生,使学生摆脱机械麻木,投入自己的想象和情绪去表达、创作,表现出血肉丰满的舞蹈动作形象。

为此,我设置了一些与舞蹈相关的游戏,如:“听音随舞(随着音乐即兴舞蹈)”。这游戏的规则是:全部学生围成一个大圆圈,从老师开始,按顺序地进行即兴舞蹈,第一个人可以任意舞蹈,但是从第二个人开始,必须根据前者触碰后者身体的任意一个部位开始舞,每人跳3、4个动作。这个游戏不需要过于强调是否符合节奏节拍,只要同学们能动起来参与表现。这样的活动持续2-3个课时,我发现同学们的拘束感明显减少,越来越勇敢地去表达自己的独特想法,动作也变得大胆自然,课堂气氛也很快就热闹起来,学生们都积极愉悦地融入舞蹈学习当中。

舞蹈教育是美化自身、完善人格的重要途径,舞蹈教育引导思维展开多层次、多角度的思考,促进思维的发展。“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是我在舞蹈课堂里经常提到的一句话,这不仅是指学生为了把优美动人的舞姿展现出来而进行学习,更是指每一位在舞蹈教育岗位上的一线教师们要不断为提升教学效果而钻研。

舞蹈的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舞蹈的教学同样需要反复摸索和斟酌,要不断接受新的教学手段、好的教学模式,总结优秀的教学经验,在每一次课堂的打磨和训练中反思成长。作为一名舞蹈教师,从每一个教学环节、课堂细节中不断积累学习,不断增强自身的专业素养与综合素质,才能真正做好教学、做好指导,让学生燃起对舞蹈的热爱,达到良好的舞蹈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技工舞蹈教材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从技工到英雄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学舞蹈的男孩子
文苑(2020年8期)2020-09-09 09:30:34
冰上舞蹈搭档
舞蹈课
孩子(2019年10期)2019-11-22 08:06:01
我和舞蹈
ZPSTUDIO TOOLS与意大利技工共同制作的手工艺品
工业设计(2016年10期)2016-04-16 02:4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