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工业大学 210000)
古有“依山傍水”形容地理位置优越,现如今城市滨水景观带作为城市开放型景观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城市中生态环境的营造和保护都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在中国知网上可检索到关于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的中外研究论文共计2180篇,而其中与生态相关的论文则有1042篇,其总占比达48%。但随着我国工业的飞速发展,城市人口急剧上涨,城市水体污染愈发严重,生态遭到破坏,城市滨水区甚至成为了人们避而远之场所。因此,研究就城市滨水景观地区的生态性着手,提出现存的问题并加以对策和分析,让更多的人接受、亲近和保护生态环境。
通过研究和搜索已有研究发现,我国城市滨水景观设计大致分探索、发展和稳定三个阶段,主要表现在生态建设、生态可持续发展等方面。中国知网上我国最早针对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研究论文起于1998年,为郭红雨于《华中建筑》发表的《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研究》,提出以中国传统风水学为城市滨水景观的发展源泉,认为“城市山水”的空间品质能够极大提升一个城市的整体印象。在这一探索阶段,城市滨水景观还未成模型,仅停留在对滨水景观的塑造等较浅层次。
我国城市滨水景观研究的可持续发展阶段,许先升在第六届日中韩风景园林研讨会议中讨论的《城市滨河景观形态构成初探》(2003),提出城市滨水地段具有多种价值,认为目前城市滨水景观的形态单一和片断化,认识到了亲水性在城市滨水景观设计中的重要程度,力求增加景观生态庞杂度。但此研究在增加景观庞杂度这一论点中仍然存在不足,盲目扩大景观庞杂度将会对生态造成破坏,不利于生态稳定性。
在可持续化发展理念发展到相对成熟的时期,我国城市滨水景观进入到稳定时期。刘滨谊《自然与生态的回归——城市滨水区风景园林低成本营造之路》(2013)在宏观范畴上提出环境自然与生态回归的理论,认为建造自然生态景观可以降低景观建设成本,将生态消耗转化为生态增值,但营造风景的用时过长,不能在短时间内得到最佳景观效果。
通过近五年的研究检索可以发现,目前我国基于生态理念的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生态建设、生态可持续发展、生态保护与恢复及生态驳岸等几个方面。
2013年以后,我国城市滨水景观设计在生态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研究成果最为丰富,例如,纪新锋《可持续性城市滨水景观设计分析》(2014)讨论了城市中的水体逐渐成为与城市共生的活力,提出人、水与城市三者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和谐共处的可持续发展方式;黄霄《生态诉求:城市滨水景观设计探究》(2014)讨论了未来城市滨水景观在城市化进程中需要保持城市原有的自然水体廊道,纠正不尊重生态理念的景观设计。此外,在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上关于“海绵城市”的研究也大量见于期刊和学位论文,例如,乔峤《海绵城市环境下的滨水景观设计探讨》(2017)与蒋伟《“海绵城市”理念下河道滨水景观设计研究》(2017)讨论了对于“海绵城市”作为新型绿色生态城市建设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城市滨水景观中的研究也有很一部分人将关注点放在生态恢复和保护方面,例如,刘佳妮《基于鸟类栖息地修复的浙江省城市滨水开放空间设计研究》(2015)提出以修复鸟类栖息地为首要目的,从而对鸟类栖息地滨水开放空间进行设计研究;马浩然等《生态修复理念下的滨水绿色空间设计》(2017),从修复当地滨水生态环境为着手点,就城市滨水空间的进行保护与改造。
与宏观修复生态环境的理论不同,城市滨水景观中的生态驳岸设计研究也是很重要的部分。在此类研究中,汪毅成等《“道法自然”的城市水域驳岸景观设计探析》(2014)提出城市水域驳岸景观与“道法自然”设计理念有机融合,将自然的生态性在生态驳岸设计中体现出来;李欣昱等《滨水驳岸景观的人性化设计研究》(2016)提出了以可达性为原则的生态滨水驳岸的人性化设计。
根据上文提到过的的研究文章论述,我国城市滨水景观设计依然需要在秉持生态理念下继续发展,从陈朝毅《潮州城市防洪和滨水景观的结合》(2006),到刘思悦《滨水景观设计中可持续发展研究》(2016)和魏国《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对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的研究》(2016),对城市滨水景观设计中生态驳岸的生态性可持续发展研究,都可以说明这十年来对城市滨水景观的研究仍然以生态为出发点和着手点,均是以生态理念为基础的。
而就目前我国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的情况来看,仍然存在一些问题,盲目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依然存在,生态污染程度严重,单纯的对生态景观的建设不能成立,城市滨水景观依旧依赖于生态环境的完整性。朱思暮《基于生态恢复的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研究》(2018),以生态恢复为根本,对现有的城市滨水生态环境先进行生态恢复后再对景观进行设计与建设。不仅如此,要把生态恢复和保护的速度跟上生态被破坏的速度,这样才能真正的将生态性作为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的可持续性发展准则。
因此,对于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的生态性研究应从尊重自然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坚持因地制宜,切实保证人与自然之间的友好关系,科学的可持续发展。
城市滨水景观设计是在尊重生态原则的基础上对城市滨水地区进行改造和设计,无论是建设生态环境,还是对生态环境进行恢复与保护,都应该结合该区域的情况,以生态技术为指导,满足生态平衡,营造一个令人们喜爱、向往的城市滨水景观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