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黄土高原 倾情油气勘探
——记延长石油集团油气勘探公司党委书记、副总经理郭德运

2019-01-28 09:17陕西延安任丽娜
现代企业 2019年1期
关键词:油矿陕北勘探

□ 陕西延安 任丽娜

正因为地下蕴含着丰富的矿藏资源,而使陕北这片原本贫瘠的黄土高原显得异常神秘。特别对于延安老区来说,一枝独秀的石油天然气产业,无可替代成为了当地的经济支柱和民生依赖,同时也造就了一批倾情于油气勘探开发事业的科技工作者,如油气勘探公司党委书记、副总经理郭德运就是其中一员。他以36年默默扎根基层的技术工作经历,亲身见证了延长石油艰苦创业的伟大历程,也留下了他在黄土地上为油气勘探事业奉献的足迹。

励志青年的石油梦想

1982年,刚从西北大学地质系毕业的郭德运,怀着知识青年应有的理想和抱负,踏进了隶属于延安地区的延长油矿。当时的延长油矿虽然结束了“人拉驴驮”的磨难岁月,但生产条件仍然十分艰苦,设备设施和勘探开发技术整体比较落后,顿钻、裸眼完井和清水加砂压裂等陈旧工艺,一直使油井处于低产状态,更重要的是在地质理论上对沉积相的认识还非常有限。作为一名新来的技术人员,郭德运知道这些将对自己的今后意味着什么……

起初延长油矿把23岁的郭德运安排在地质化验室工作,主要是驻守钻井现场取芯取样后,对储层矿物及其含油性进行物理化学分析及岩石结构微观分析鉴定。这使他将期间的所见所闻,与在校所学的岩石矿物学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对陕北区域三叠系砂岩储层有了全面深入了解,为后来的勘探开发工作打下了基础。

1988年,郭德运调入新成立的勘探部,由此开始了他长期的石油勘探科研和生产实践工作。那个时期基于早期地质认识和资金的限制,延长油矿的勘探一直处于低谷期,仅在延安东部老区域周边进行勘探。直到1996年,在相继发现姚店、川口、子北、余家坪等4个油田和延长郭旗、郑庄、甘谷驿西部等油气富集区块的同时,延长油矿决定全面进入志丹县境内进行勘探,并指派郭德运和其他几个技术专家进驻志丹西区开展工作。对那片黄土地下的猜想与信念,伴随着长期上山下沟、风餐露宿的艰辛探索,使他们在前期大量投资所带来的质疑声中,一举突破了原来志丹县城以南为半深湖相沉积的地质认识,并将以志丹县城为界的三角洲前缘相向南推移到义正、吴堡一带,扩展了1200多平方公里含油面积,最终发现了年产100多万吨的志丹西区油田。

就这样,随着地质理论和工艺技术的不断突破,以及经营状况的持续好转,延长油矿自1998年成立勘探处以来,在探明志丹西区油田的同时,又接连发现了蟠龙、南区、丰富川等其它油田,以及子长李家岔、姚店72井区、川口46井区、甘谷驿唐15井区等20多个油气富集区。自主形成的《陕北斜坡东部中生界油田成藏规律与勘探方向》《陕北斜坡中生界沉积相研究》等地质研究成果,在延长石油重组后的各区域勘探开发部署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从1982年到2007年,历经25年的勘探开发,延长油矿探明石油地质储量从0.85亿吨增加到8.36亿吨,原油产量从7.8万吨攀升到1031.69万吨,成功跨入了全国千万吨级的大油田行列。其勘探事业也从石油延伸到了天然气,从陕北走向了省外的内蒙、甘肃、青海等地。郭德运从中坚持不断地学习、实践、探索,积累了一定经验,丰富了专业知识,特别是在各区块的储量申报、全面储量套改,以及勘探工作逐步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过程中得到了成长和提高。同时,也在置身于石油梦想的追求中,得到了属于自己的技术成果、个人荣誉及事业进步……

从油到气的使命诠释

2007年,经过两次重组的延长石油,将油与气、省内与省外的所有勘探业务统一整合,成立了油气勘探公司,郭德运出任油气勘探公司副总经理,负责技术工作。对于他来说,从油田勘探处到集团勘探板块,不仅是平台的提升,更是责任的重负。在负责油气勘探技术及科研工作期间,他带领技术人员潜心研究资料、勘查现场,制定了一系列标准、方案、规划,解决了诸多技术难题。勘探公司也先后在黄陵、旬邑区域及省外的海拉尔、二连、银额等盆地进行了勘探,相继发现了镶黄旗油田和黄陵上疹子、富县槐树庄富集区块,探明了石油地质储量6400多万吨,其中镶黄旗油田形成了14万吨的产量规模。基于二连盆地的《宝勒根陶海油田泓丰、三立、鑫垠、物化、缤丽区块K1bt1、K1ba3、K1ba4新增石油探明储量报告》获得了全国探明储量优秀报告二等奖。

当然艰难的还是天然气从发现到开发的经历。勘探前期是一个较为迷茫的阶段,从2003年开始钻探第一口天然气井,到2005年延气2井获得3.1万方/日无阻流量的工业气流,虽然有力回应了当时的诸多舆论和质疑,但同时也给接下来的勘探开发提出了更高挑战和要求。2007年勘探公司成立以来,在新的职责使命面前,科技工作者们从未顾及自身承受的经济、法律及地质风险,一心只想着如何尽快发现和占有气田。他们按照“整体部署、分批实施、跟踪研究、实时调整”的原则,在陕北的山山沟沟里进行了大量的二维地震、三维地震、地质研究和实地钻探,开展了深入系统的经济分析和区块评价,实施了上下古多层分压合采、小油管泡排注醇采气、中低压单干管串联集输等一系列工艺技术,加快了延安气田的勘探开发进程。

经过10多年的勘探开发,延安气田已探明地质储量7300亿方,建成年产能46亿方、年产量33亿方的天然气生产规模,为建成80亿方天然气年产能奠定了资源基础。这不仅在技术上丰富和完善了风化壳成藏、障壁岛沉积成藏、三角洲沉积成藏等三套天然气成藏理论体系,也为延长石油在“一体两翼”战略部署下实现产业转型,以及陕西省治污降霾、民生用气和延安老区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和有力支撑。郭德运在这个艰难创业的实践中,历经了一个学习引进、应用实践、深入研讨、自主创新的持续更替过程,有效突破了不同阶段的技术瓶颈,形成了钻、测、录、射、压、试、采等10多项适合陕北油气田的特色配套工艺体系,先后发表了《陕北斜坡东部上古生界天然气富集规律研究》等26篇学术论文,获得了集团公司科技创新先进工作者、延安市“五一”劳动奖章、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专家、陕西省重点领域顶尖人才、享受“三秦津贴”人才、全国石油和化工优秀科技工作者等一系列荣誉。

难以割舍的技术情结

2016年成为勘探公司主要领导后,他并没有停止在技术道路上前进的脚步。哪个区块采什么层位、有多少井、最佳井距多大、用了什么工艺、如何配产、产量多少、压降速率及递减率多少等,大量的勘探开发数据,既密密麻麻地记在他本子上,更清清楚楚地记在他心里。这些抽象而枯燥的数据,完全可以在他脑海里演变生成一幅幅形象的曲线和图件,从而精准系统地为某个区块、油田把脉会诊。而郭德运最大的特点是能够把技术工作与当下社会的经济形势、企业发展现状统筹地联系在一起,运用数据之间的逻辑关系,辩证地思考、甄别、探索新问题新课题,进而形成在既有经济条件下指导油气田勘探开发的战略性部署。

或许因为深知技术工作中的困难和风险,郭德运一直思考如何让技术人员打破自保心理禁锢,一心一意、集中精力搞勘探。“三项机制”出台后,身为党委书记的他,明确提出要引用容错机制为技术人员担当负责,决不能由于勘探落空而追责。有了这样的政治环境和组织保障,广大技术人员打消了地质风险带来的重重顾虑,才放下思想包袱大胆地找油气、拿储量、控资源。而这种容错机制也造就了像李云、吕敏、刘刚、刘二虎、薛波等一批在技术领域传承和发扬“老矿精神”的勘探才俊和年轻新秀。

36年来,郭德运在工作中尽心尽责、勤勉敬业,源自于他对本职工作的忠诚、对油气事业的热爱、对实践真理的追求。他始终将自己当作一名基层技术干部,善始善终、身体力行,经常与一线技术人员一起吃住、坦诚交流。多年的职业素养和沉淀,既养成了他严谨务实、精益求精的工作习惯,也塑造了他“认真做事、低调做人”的人格魅力。面对诸多荣誉他总是说:“勘探开发需要依靠团队攻关,这些成绩都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自己只不过是其中普通的一员,坚持的时间长一些而已。”

唯有艰苦奋斗方可集腋成裘、聚沙成塔。面对新一轮油气产业革命和天然气黄金时代的到来,他一方面以不进则退的紧迫感和功成不必在我的责任感,默默践行着一个基层科技工作者的职责使命;一方面积极鼓励和引导新一代技术青年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在天然气上产的大好形势下不断学习、将延长石油技术领域勤于实践、勇于探索、敢于担当的务实作风继续传承下去……

猜你喜欢
油矿陕北勘探
油气勘探开发三年滚动计划编制的思考
陕北绿了 百姓笑了
勘探石油
我的大陕北
党建地图·陕北
彭德怀视察玉门油矿
优化“油矿地质学”实践教学体系培养油气地质工程技术人才
煤层气勘探开发行动计划发布
劳模夫妻比翼飞
毛泽东转战陕北二三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