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昂
(山东艺术学院 传媒学院,山东 济南 250300)
民间艺术是活跃在民间生活中的艺术因子,时刻闪现着人类的智慧之光。山东民间艺术种类丰富,形式多样,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一直是满足人类审美需求、丰富艺术生活、抚慰心灵的重要因素,并以特有的方式彰显着其实用价值和经济价值。在当代对于传统文化的呼唤和价值回归的文化视域下,充分发掘山东民间艺术的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不仅要实现民间艺术在现代社会的生存,更重要的是使民间艺术所承载的精神财富得以继续传承,发扬光大。
从资源生成和存在形态上来看,民间艺术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民间艺术指“在社会中、下层民众中广泛流行的音乐、舞蹈、美术、戏曲等艺术创造活动”[1]327。它包括民众在社会生活与劳动实践中所创造的精神文化形态,如音乐、舞蹈、戏曲艺术等,也包括物质文化形态,如建筑、工艺品、美术品等。狭义的民间艺术与狭义的艺术概念即美术相似,是以造型艺术为主的民间艺术。它包括民间美术、民间工艺、民间技艺等,以审美意义为主的造型艺术为表现形态,即民间艺术的物化形态。本文是指民间艺术的广义概念,即民间艺术是由社会民众在劳动实践中自发创造并广泛流传的所有艺术形式的总和,包括精神文化形态、物质文化形态,及散落在纷繁民俗事项中的各种艺术因子,体现了其包容性和广泛性。“艺术不是一种孤立的文化现象。它是生活文化、社会文化的有机体的一部分。……民众的艺术,不仅是人类的或国别的艺术史及艺术学、美学等重要的对象,同时也是人类的或国别的文化史、社会史,以及文化学和社会学等重要的资料。”[2]529民间艺术起源于人民大众的劳动实践,并在社会中广泛传播,不但是民族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整个文化的根基,是可资利用的重要的文化资源。
山东民间艺术丰富多彩,形式多样。民间音乐、戏曲、舞蹈、工艺美术等门类齐全,吕剧、山东快书、聊斋俚曲、胶东秧歌、山东大鼓、高密剪纸、潍坊风筝、杨家埠木版年画等都流传甚广,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潍坊风筝、淄博陶瓷、龙山黑陶等,业已成为城市文化经济发展的靓丽名片。随着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日渐深入,许多散落在乡土社会的民间艺术得以呈现,能够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间艺术品类是各地民间艺术中生动、积极的代表。目前已公布的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山东有137项获选,这充分说明山东民间艺术在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中的活跃程度。
文化的产生发展及其演变是在一定的时空环境中展开的。只有将民间艺术置于一定的历史时空环境中,才能了解和窥见民间艺术的历史进程和发展规律,从而更好地认识和把握民间艺术的现实状态。
山东文化的渊源,应追溯到距今5000年以前的古老民族——东夷族的发展。虽然现有文献中难以找到有关东夷族系统、详实的记载资料,但是20世纪以来,山东地区大量史前考古挖掘出的文物和遗址证明东夷族是一个文化发达、文明程度较高的民族。在山东地域上,存在着从8000年前的后李文化到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直至距今4000年左右的岳石文化,形成了一个在文化传统演变上一脉相承又相对独立的文化谱系。山东民间艺术的源头无以确考,但在考古中发现的中国最早出现的文字、金属器、大量造型优美的黑陶器,尤其是有“黑如漆、明如镜、薄如纸、硬如瓷”之誉的蛋壳黑陶和发达的轮制陶艺技术,以及各种手工艺品,证明居住在山东的原始先民的生产技术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伴随着夏、商、周三代一千三百多年的离乱与发展,山东民间艺术开始由简朴走向繁杂,形成工艺、美术、音乐、舞蹈等多种形态,审美意识和审美文化开始脱离一般社会意识和社会文化形态而渐具雏形。民间音乐由于制造业的兴盛发展很快,据考古发现和史料记载,本时期山东民间流行石磬、陶埙、镛、竽、箫、筑、琴、瑟、铃、笙、铜鼓等乐器,音乐活动频繁。脱胎于民间器物锻烧制工艺的青铜器制造,是此时期民间艺术的光华折射。在陶业方面,出现了质地硬、火候高、不易吸水、器壁涂釉的原始青瓷釉陶和洁白细腻的白陶。总体看来,夏、商、周三代是山东民间艺术发展的一个重要繁荣期。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华民族文化和民族主体精神的形成奠基期,被称为中国文化史上的“轴心时代”,而这一时期民族文化的“重心”就在齐鲁,[3]山东民间工艺美术有了空前发展,青铜器铸造、冶铁、纺织、服饰等尤为发达。这一时期,纺织、服饰手工业享誉海内,以齐纨鲁缟最富盛名。纺织业的蓬勃发展,促进了服饰业的发达,所以齐国号称“冠带衣履天下”。战国时,手工业的分工更加细致,号称“百工”。此时期成书的《考工记》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手工业文献,记述了三十多种手工业生产的设计规范和制造工艺,也是当时齐鲁手工艺发达的佐证。鲁国民间音乐、舞蹈非常兴盛,艺人很多,许多艺人逐渐职业化或半职业化,被称为“儒人”。作为五霸之首的齐国,经济发达,政治昌明,文化艺术十分繁荣。
明清两代是山东民间艺术发展史上最为繁荣的时期之一。明中叶后,山东商品经济有了较大发展,西学的传播使民风逐级开化,民间社会文化思想活跃。目前山东流布的民间艺术约有半数左右形成或完善于明清时期,以戏剧、工艺美术的发展最为可观,音乐、舞蹈、杂技等都有了相当完整的艺术形式和较为成熟的美学特征。据记载,产生和成熟于明清两代的山东民间剧种,约有二三十种,演出场所相对固定,民间班社组织严密,规模较大,分工明细。戏剧艺术的渐次成熟,使山东民间嗜戏成风,弦歌不绝。民间工艺美术品类繁多,更多的表现为审美与实用的积极融合,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20世纪以来,山东民间艺术发展大致出现过三个高峰。第一高峰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艺术社团增多,艺术活动普及化,各种新剧、音乐、舞蹈等在民间广为流传,新的剧目大量涌现,表现形式更为简洁明快。第二个高峰是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初,在“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文艺方针指导下,山东各级政府对发展民间艺术给予极大关注,成立专门机构,建立各种民间艺术生产单位和表演团体,许多民间艺人成为国家文艺单位的正式成员,由政府组织的各种文艺调演、展览活动频繁。第三个高峰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改革开放使山东民间艺术与经济发展之间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紧密联系。工艺美术研究所,各种工艺美术厂店应运而生,古老技艺与现代科技手段融合,使山东民间工艺在品种、数量、技法上都有了质的飞跃。
山东民间艺术的历史衍化,是民间艺术与山东地域文化经济发展交互作用的结果。山东民间艺术的承传变迁,是山东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佐证,也深刻映射了民间艺术与地域经济文化相互观照、相互依存的生态关系。民间艺术的历史衍化,为民间艺术的开发,奠定了丰厚的物质基础。对于民间艺术的保护与开发,只有植根于地域文化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才能焕发更为鲜活的生命力。
山东民间艺术是山东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根本特征与中国传统文化大致相同。但是,由于山东民间艺术表现了特定时代和区域下人们的生活生存状态、文化认识等,它又是山东区域母体文化所不能替代的,具有特殊的文化意义。山东民间艺术对于社会思想、道德和价值体系的体现,既表现了民间艺术作为文化现象对于社会环境的主动顺应,又表现了民间艺术作为一种民间俗化艺术对社会主流价值体系的被动的无奈选择。这两种发展态势共同构成了民间艺术的文化衍进过程,即在运动过程中的“自觉”传承。
山东民间艺术体现了文化的地域生态性和经验性。不同的地域文化造就了不同的审美风格和文化心理。不同的自然与文化生态环境,培育了独特的民间艺术样式和品类,使民间艺术呈现出不同的文化风貌。传统民间艺术是劳动人民的艺术创造,不但在题材上反映着劳动者的愿望和希冀,而且在艺术风格上也与本地区的风俗习惯有着血缘关系。一枚小小的民间手工艺品剪纸可以从唐代传承到现代,这不仅仅是剪纸艺术的魅力,更是因为剪纸承载了民间的风俗文化,是民众生活场景的生动展现。山东民间艺术同其他民间艺术一样,具有高度集体性。根据社会需要和社会经验,由集体创作、集体流传。在艺术造型上,这种经验性体现为造型和均衡感、中和感和古拙感;在艺术创造上,又表现为审美的功利性和浪漫化的结合。潍坊风筝作为山东民间艺术的典型意义的代表,集多种功用一身,又与民俗、节令、科技、历史等有着密切的联系,是非常典型的民间玩具。它的发展进程与当时的社会经济、政治息息相关,它多样的造型、多彩的装饰、丰富的题材,不同程度地反映了各个历史时期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古人对自然的理解、对社会的态度,甚至那个时代人类社会的缩影。从中我们可以窥见历史上人们的审美意蕴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情境。它体现了山东民间艺术浓厚的文化根源性,也说明民间艺术和人民日常生活、审美息息相关。文化的经验性和地域生态性,使山东民间艺术成为山东文化的鲜明代表,彰显着齐鲁文化的博大与包容,以及生命的张力与闳美意涵。
民间艺术是记录地域文化发展的活化石,在追寻民间艺术的传承密码的过程中,可以印证地域文化传承和发展的脉络。山东民间艺术反映出“齐鲁人民的朴实敦厚,豪放乐观,善良向上的个性特点;其艺术个性明快而简练,粗犷中透出灵秀和纯真,体现出北方人民质朴而爱美的天性;其存在形态传承中孕育着变革,变革中衍生出新的艺术品类,体现出齐鲁人民重传统,求变革的开放心态”[4]。山东民间艺术在不同历史时期的顺应与变革,在各个地域与特色文化的相互融合,在审美与实用功能上与社会生活的息息相关,承载着齐鲁文化的崇刚健、尚民本、重传统、求变革的文化内核,这与当下社会文化建设的主旨构成了良好的呼应。
农耕经济社会中民间艺术作为农村经济的有效补充而存在,其传承空间主要是在广大农村,农民是其最稳固的民间艺术传承群体。随着城市交往的广泛和深入,农民不断接受城市文化的浸润,农村的乡土文化生态环境也随之改变。新的价值观念侵入乡土生活的原初语言,民间艺术出现衰落和瓦解。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说,工业文明取代农业文明,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人类社会生活的变化使文化生态系统不断地吐故纳新,不断根据新形势调整自己的结构,从而寻求建立新的平衡。经济价值是民间艺术重要的现实价值,对民间艺术经济价值的合理利用,是民间艺术传承、发展的应有之意。山东民间艺术在历史发展脉络中,其经济价值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将第2.1节的数据序列用于第2.2节的预测方法,可以预测未来3 min、6 min、9 min的降雨强度、液水含量和风速,然后根据式(1)计算覆冰厚度。
第一,山东民间艺术具有反映区域经济发展历史状况的“符号”价值。
山东民间艺术的发展态势随着山东区域经济发展的起伏而不断波动,在内容和形式上也反衬了山东地区经济的变化。虽然山东经济呈现农耕经济文化的特点,以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生态为主,但是山东民间艺术从发展初期就显示了其商品经济的特点。民间艺术的种类完备,发展繁盛,从某种意义上反衬了当时山东地区经济发展的样貌。战国时期,齐国经济的强盛,直接体现为齐国民间工艺美术、音乐、舞蹈等形式的繁荣。山东民间曲艺历史悠久,种类多样,有“书山曲海”之誉,是我国民间说唱艺术繁荣兴盛的省份之一。山东最早见诸记载的曲艺演出是唐代产生并普遍流行的曲艺形式俗讲,标志着曲艺作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开始形成。社会的繁荣使市民阶层逐渐壮大,在宋代说唱表演有了专门的场所,出现了职业艺人,各种说唱形式也随之兴盛起来。明清两代至民国初年,伴随资本主义经济萌芽和城市数量猛增,说唱艺术取得了巨大发展,民间曲艺演变出许多新的艺术形态,进入了前所未有的鼎盛时期。山东民间曲艺贴近民众生活,题材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曲艺音乐在深沉、悲怆的基调中蕴含着风趣幽默,曲艺表演生动随性,在民间有广泛的受众,达到“含泪的微笑”的艺术效果。民间戏曲班社管理、组织不断完备,对现代具有借鉴意义。文化和经济的发展相辅相成,文化的繁盛或衰落反衬了经济的繁荣或低迷。山东民间曲艺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山东经济的发展态势。可以说,山东民间艺术在社会功能指向上,超越了传统小农经济形势,民间艺人也充当了传统经济的叛逆者和新兴经济的弄潮儿。
第二,民间艺术的发展成为山东经济的有效补充。民间艺术在其承传发展过程中,始终带有明显的功利色彩。民间艺术起源于劳动和由劳动构成的原始经济关系。原始工具、装饰物的产生和进步,是艺术不断创新的过程。艺术成为经济构成部分,表明山东社会有着较高的文明程度。大汶口时期的陶器、石器是原始时期的例证,春秋、战国时期,齐国手工业的发展走在诸国的前列,青铜器铸造、冶铁、纺织、服饰等尤为发达。秦汉时期,山东手工业发展到更高水平,冶铁和纺织手工业生产处于全国领先地位。纺织业的蓬勃发展,促进了服饰业的发达,所以齐国号称“冠带衣履天下”。元明清至近现代的手工艺、戏剧、曲艺等民间流布的以追求美、精巧、省力为目的的民间艺术活动,呈现出姹紫嫣红的繁荣局面,使山东区域生产力更具生气和活力。并且,由于民间艺术的介入而引起的人们物质消费文化和经济生产文化的观念变化,形成一种循环往复的作用力,制约和推动着生产方式的变化。[5]
任何一种文化遗产都有它自生、自衰、自灭的生命轨迹。要保持持久的生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是否能根据生态环境的变化不断进行自我调适。民间艺术在漫长的历史衍化进程中,不断主动调节自身存在状态,历经淘洗、裂变、转折,以适应不断变迁发展的社会文化生态环境。当代语境下的民间艺术更是要经历前所未有的现代化和产业化的冲击,并在此过程中形成自我生存的能力。对于民间艺术的保护不能依靠单纯的记录和政府凝固似的圏护,而是要在更开拓的视野中,寻找文化传承和产业开发的结合点,从而使民间艺术在新的语境中得以更为鲜活的传承,这是民间艺术自身张力和所处社会环境助推力双重作用的结果。对于适应产业开发、能够满足市场需求的民间艺术资源,进行合理有效地开发,使之与当地民俗文化环境、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相适应,让民间艺术在现代环境下更为广泛地传播,使更多人领略民间艺术的独特魅力和文化意蕴。民间艺术扎根于民族文化的沃土,是民族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载体,是文化产业发展中的“魅力资源”。开发民间艺术资源,从民间艺术中汲取精神营养和灵感,为文化产品打上鲜明的民族个性标签,塑造富有特色的民族文化品牌,提升文化竞争力。民间艺术借助现代科技手段进行文化艺术创新,不能拘泥于传统的题材和技巧,而是要挖掘出新的主题,创造出更多的经典作品。民间艺术产业开发既不是对民间艺术的曲解,也不是对传统直线性的继承,而是一种发展中的求舍,是在民族传统中融入现代意识的再创造,也正是回应了文化随时代变迁而流变的本质面目。
诚然,文化一旦和经济利益挂钩,就会出现借助文化概念疯狂捞金的短视现象。各种自然、文化遗产被强行拉上“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舞台,一些民间民俗文化也被涂脂抹粉,改头换面,争相哄抢,一时间,伪民俗大行其道,老祖宗留下来的“好玩意儿”遭到了极大地破坏。于是,保护与开发之间的悖论也成为争论的焦点。地方政府为发展地方经济,更注重利用;企业界从经济利益出发,想方设法寻求开发行为的合理性与合法性,专家学者则更看好民间艺术的乡土语境与其原汁原味的结合,保持民间艺术的原生态性。但各方争来争去,结论是基本一致的,即“在保护的基础上合理利用”。不能因为发展中的短视现象,就因噎废食,忽视了民间艺术在市场经济中可能产生的作用。更为重要的是,在合理的开发、利用过程中如何有效地扼制“疯狂开采”的粗暴行为,不要让民间艺术在产业化道路上重蹈工业化建设中的覆辙。民间艺术产业开发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进行资源整合,创意研发,使民间艺术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加速器。
民间艺术产业开发,要根据民间艺术特点,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战略原则,在产业发展格局中突出支柱产业的拉动作用。山东民间艺术资源丰度质量都比较高,在产业开发中,发挥“文化+”的优势,以“民间艺术+旅游”“民间艺术+手工制造”“民间艺术+演艺”为重点,以点带线,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从而相互渗透、相互叠加、相互交叉,形成支柱型产业拉动模式下的新的产业融合,发挥民间艺术的独特吸引力。
1.“民间艺术+旅游”
目前,旅游收入已经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民间艺术的旅游业开发必须以区域内文化生态环境为背景,才能被旅游受众所接受、所理解、所喜爱。民间艺术旅游产品建构,首先要以民间艺术的科学发展为引领,在坚决保护的基础上,合理地利用丰富多样的民间艺术资源,同时建立健全有效的法律法规和管理机制,通过有效地营销运营手段,使民间艺术旅游健康、快速地发展。“民间艺术+旅游”模式,可以尝试下列模式。
(1)节庆活动模式。节庆是具有鲜明的主题公众庆典活动,且常与会议展览等形式相结合,具有规模大、人数多、主题鲜明、特色突出等特点,对于提高当地知名度、提升人气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举办节庆活动成为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的契机。利用节庆活动,让民间文化艺术得以展现,也带来了地方的经济增长。山东较大的民俗节庆活动有国际风筝城、济南千佛山庙会、菏泽国际牡丹花会、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等等。
(2)主题公园模式。主题公园模式的旅游开发,是在一处专门为开发旅游而建设的园区内,通过仿造民俗环境、表演民俗节目或生产、生活民俗中的某些活动,来规模展示、表现多种不同民俗文化的一种民俗旅游开发方式。[6]200随着观念与技术的不断改变与提高,民俗村已经逐步转变成主题公园的展示方式,而这种方式也更加成熟和完善。
(3)乡村模式。乡村模式是在乡村环境下,以乡村生活和田园风光为依托开发的与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相关的“乡村民俗旅游”。[6]197与主题公园模式相比,乡村模式的生活状态更为真实自然,是民间生活的自在状态,所产生的经济文化效益是局部的,但是更为持久。山东的乡村民间艺术旅游诸如高密的扑灰年画村、青岛达尼画村等,其中以潍坊杨家埠村最具代表意义。
(4)生态博物馆模式。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博物馆已实现了由保存、研究、传播向休闲娱乐等多元功能的转化,博物馆业已成为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的触媒。所谓生态博物馆,“就是把文化遗产原状保存和保护在其所属的社区及环境中,它不是一座封闭的建筑场馆,而是动态、开放的展示社区,被称为‘无墙的博物馆’。”游客是在这种自然环境中观看和体验由可移动实物、民俗和民间表演等组成的系列的、完整的文化。生态博物馆以地域生活环境为主题,将散落在民间的文化资源整合在一起进行展示,保持了其最自在状态的民间的“原汁原味”,极具市场前景。
在“民间艺术+旅游”模式中,对民间艺术的旅游经营不能以偏概全,要根据资源性质和适用范围做好分类。民间艺术的各个门类具有不同的特点,在开发和经营过程中有不同的要求和方法。民间音乐、舞蹈、戏曲等演艺艺术往往深藏于民间,为流布区域内少数人所掌握。只有通过传播,民间艺术才能被了解和接受,这种无形文化资源的传播需要依托物质载体来实现,在经营上通过旅游地的现场演出、相关旅游产品生产销售来实现。民间工艺美术的体验性和实用性较强,通过对相应产品进行开发和销售,使产品成为工艺的载体,邀请旅游者参与或体验,增加消费者的感受和认识。在这种观赏、体验互动中,当地的民俗文化生活是不可或缺的文化载体,单独的民间艺术旅游展示往往因为脱离了其文化生态背景,而变得青涩无味。
“民间艺术+旅游”模式中,还要注意民间艺术景点或景区的规划与建设。民间艺术旅游开发的直接落脚点是旅游景点或景区的建设,整个旅游开发工作也是以此为中心展开的。因此,必须对民间艺术旅游景点或景区有一个具体的开发规划和设计方案,并以此为基础进行相应的配套设施建设。这个建设方案要以在地民间艺术和民俗文化为物质资源基础,对开发地的社会环境、经济承载能力、预计客源市场状况进行切实考察后才能进行规划。所以从内容、形式上说,既可以是对尚未被利用的民间艺术旅游资源的初次开发,又可以是对已经利用了的景观或旅游吸引物的深度开发。同时,还要注意民间艺术旅游配套设施的建设和完善。提高旅游地的可进入性,改善旅游地内部的交通、通讯条件。建立完善的旅游基础设施,包括一般的公用事业设施,还包括供外来旅游者使用的服务设施、娱乐设施等,这些都是招揽游客的必要条件。通过游客在旅游地的衣食住行消费,也延伸了民间艺术旅游的产业链条。
2.“民间艺术+制造”
传统民族工艺是利用民族传统的文化符号和地方性知识、技艺、工艺流程,主要用手工形式制作,体现一定民族传统文化、地方性知识、传统技艺的工艺品种和技艺。[7]2212017年,国家颁布了中国传统工业振兴计划,旨在促进传统工艺走进现代生活、现代设计走进传统工艺,提升传统工艺产品的整体品质,培育形成具有民族特色的知名品牌。通过对传统民间工艺的产业开发,可以活跃乡村经济,实现区域文化产业结构的调整。山东民间工艺资源总量在全国名列前茅,有雕刻、陶瓷、金属工艺、刺绣纺织、草柳编织、玩具等上百个品种,手工艺文化产业始终居全国前列,为山东区域经济尤其是农村经济文化发展带来了巨大效益。但是,在产品特色、国际影响力和多元化开发等方面尚显不足。山东民间艺术的工艺品制造业开发,要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进行深入地资源挖掘、整合,使民间工艺品制造业成为山东文化产业发展的支柱产业。
(1)建设区域品牌和区域产业园区,形成主导品牌和散点式品牌相补充的产业局面。加快民间工艺品制造业的发展,首先要合理规划工艺品生产的产业布局,突出各地民间工艺美术资源特色和优势,形成产业集聚,构建重点突出、特色鲜明的产业格局。根据山东民间工艺美术已经形成的产业优势,应将风筝、年画、草柳编工艺、抽纱刺绣、陶瓷、玻璃、黑陶等品类作为开发重点,形成重点产业园区,积极拓展全省乃至海内外市场,成为具有山东地域特色的主导产品和支柱产业。
(2)以现代创意整合民间工艺美术资源,多元化和多档次相结合,研发新产品。传统民间工艺美术所具有的历史、文化、艺术价值符合现代文化消费的需求,但传统文化原生资源不能等同于现代文化产品,应该用现代人的审美意识对其进行改造,使之与当代的时代背景和生存环境相适应,才能使民间工艺品“活”在当下。山东民间艺术在传承过程中,已经实现了部分功能的转化。例如,民间织布由床单、被面制品转型为现代家纺、服装、工艺壁挂等;年画、风筝转型为礼品。对传统民间工艺美术的研发,应依托科研设院所和高等院校的力量,进行创意设计、研发,走民间工艺的研学产之路。尝试将民间工艺美术的创意和制作,以项目的形式和高校的设计美术专业教育相结合,把民间艺人请进学校,授课、交流、提升,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实现项目产品的落地和运营,真正实现产教融合,实现民间艺术在现代语境中的传承与传播。进行民间工艺美术的多元开发,多档次产品开发,走大众与高档相结合的道路。针对某些著名的工艺品种,注重其相关产品的附加值的开发和文化内涵价值的开发。
(3)建立专业性合作组织,利用互联网+,健全产品生产营销体系。民间工艺品的制造往往是依靠农村农户的手工生产,他们是民间工艺品制造业的主力军。但是由于文化水平相对较低以及和社会联系的缺失,单纯依靠农户的自觉生产会限制工艺品制造业的规模发展和市场拓展。重视互联网平台在产品生产营销体系中的桥梁作用。利用互联网平台,调查市场需求,帮助生产农户实现产品研发、生产加工、市场流通,使手工艺品制作和品牌运营更趋规范化和规模化。可以考虑采取以下三种形式:“经销公司+合作经济组织+农户”“经销公司+合作经济组织+农民画师”“市场+学术机构+合作经济组织+农户”[8]279。这三种专业性合作方式,针对不同种类的民间工艺生产而建立,同农户互助合作。
3.“民间艺术+演艺”
演艺业是历史悠久的艺术行业,它以艺术创作和生产为核心,通过艺术产品为人民大众提供文化娱乐消费品。与其他产业相比,演艺业相对松散,具有现场性、专业性、渗透性等特点。当代演艺业已发展成为全球基础性和具有多重产品衍生潜力的原创型文化产业。民间艺术+演艺业开发,主要是以民间艺术作为演出形式或剧目的创作元素、表现手法,或以民间艺人为主要演出核心的演艺形式的开发。山东民间演艺资源非常丰富,民歌、舞蹈、戏曲在国内都有广泛影响。但是,山东民间艺术在演艺业开发方面还远未形成竞争力和影响力,优秀作品获奖多而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少,演艺形式宣传力度大而市场运营效果欠佳,尚未形成民间艺术演艺品牌。民间艺术的演艺业开发,力求借助山东省丰富优质的民间演艺资源,打造省域、县域精品演艺项目,并形成演艺业与旅游业等其他相关产业的产业关联,增加演艺产品的附加值,使之成为民间艺术产业开发的又一重要产业。
(1)深入挖掘,整合资源,打造省域演艺名片。省域演艺名片的打造,一是要搞好规划创作,进一步挖掘山东省民间演艺艺术的精髓,将能够引人共鸣的民间艺术加以包装打磨;二是要建立政府荣典制度,建立起打造精品力作、传世佳作的激励机制;三是要搭建演艺服务平台,加快发展演艺公司、演出经纪、票务营销等服务中介组织,组建演艺服务集团,培育演艺产业的行业龙头,对创作精品进行规模产业开发,从而实现文化产业生产力的有效转化。由著名作家莫言同名长篇小说改编的大型民族歌剧《檀香刑》于2017年6月在山东省会大剧院进行了首演,这部歌剧在创作上突出了民族元素,大胆运用山东琴书这种说唱形式与歌剧构成双重叙事结构,并在旋律、和声等方面吸收了山东地方戏曲茂腔的艺术特色,将传统民间戏曲和现代歌剧进行了有机结合,这是民间艺术+演艺产业的一次成功的尝试。
(2)开拓农村民间演艺艺术演出市场,打造县域精品。民间艺术公众认知度表明,多种民间艺术形式在本流布区域内具有广泛的受众,而在它域内不为人所知或接受。当前,活跃在农村演出市场的主力是代表当地民间艺术形式的民营剧团(庄户剧团),他们因为规模小、演出成本低,比较符合当前农村演出市场的特点,庄户剧团已经开始走向市场化。芯子灯、双簧、山东琴书等稀有艺术品种得以集成发展,龙灯、狮子舞、旱船等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更是大放异彩。这些演出,不仅增加了农民收入,活跃了当地经济发展,也使许多濒临灭绝的传统文化艺术焕发出新的活力。
(3)实现演艺、旅游等相关产业的衍生开发,提高产品附加值。目前国内较为知名和成功的民间艺术演艺品牌,都是对一种或多种当地著名的民间艺术形式进行创意策划,结合现代高科技技术,以本地市场为基础,向外区域传播、扩散,构建了相对完整的文化产业链条。这些项目成功的基础在于包含了多彩的民族民间特色、深厚的人文内涵、强劲的生命激情和独特的审美价值,在于其本身所蕴含的艺术魅力、适应市场需求的创作机制和产品多元化营销机制的有机融合。演艺和旅游的结合是创新发展演艺业的有效途径。通过实施资源整合,演艺资源和旅游资源相融合,打造凸显当地旅游资源的演艺节目,既增加了旅游资源的文化价值,也为演艺产业开拓了市场。许多民间艺术表演成为在地旅游业发展的孵化器。演艺业和出版业、娱乐业的联动开发,也会实现可观的联动效应。
民间艺术的产业开发,不是各个产业的孤立、单独开发,而是多项产业的关联与融和。民间艺术的产业开发,可以是民间艺术元素的抽离、整合,创意应用到其他产业中,也可以是与现代产业有机结合,形成新的产业业态。如民间艺术的游戏业开发,通过民间艺术的场景设计、角色设计再现历史文化,使人们在游戏中领略民间艺术的生动魅力;民间艺术的出版业开发通过文字可以表达较深刻的思想和体验,给读者留下更广阔的想象空间。民间艺术的旅游业开发中,有出版业、演艺业、工艺品业的渗透;同时,演艺业的开发,也有旅游等相关产业的助推力。民间艺术的各个产业之间相互关联融合,对于某一产品可以形成多产业共同开发,某一区域也可形成多产业融合的局面,达到产业集聚的规模效应,真正实现对于民间艺术的活态保护。民间艺术在当今文化产业蓬勃发展的大潮中或许不是那个勇立潮头的佼佼者,但是以其文化生命力所培育的产业之花也会绚丽夺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