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相奎
(西安工程大学,西安710048)
我国是塑料垃圾生产和排放大国,应在塑料管理等方面尽早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规范塑料的生产和使用,做好相应的污染保护宣传工作,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步伐,共同保护绿水青山[1]。
环境,关乎你、我、他,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根本。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并强调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坚决制止和惩处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习总书记十九大重要讲话,展示了中国未来生态环境发展和环境保护的伟大蓝图,环境保护力度空前。
目前,人们的环保意识不断提高,但是近些年屡见报道的塑料污染问题却是一个非常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是被我们忽视的问题。例如2017年的报道——《塑料污染一根吸管引发的血案》,工作人员从海龟鼻内拔出12cm长的吸管,据由美国海洋保育协会发起的“国际海滩清洁日”活动统计,2015年全球超过79万的志愿者从海岸捡到了超过43万根塑料吸管。全球每年将近有8百万吨的塑料垃圾倾倒在海洋当中,其中我国每年就有132~353万吨,且居高不下,表明我国塑料污染问题相当严重。这不仅仅会对海洋生物造成威胁,也会对人类所生活的地球带来巨大的危险。
塑料工业属于高分子工业,是石油工业的一环,具有高度关联性,是多层次加工特性之产业。主要成分为聚乙烯、聚异丁烯、聚乙烯醇、聚苯乙烯、亚克力。
塑料存在于服装、烹饪、餐饮,产品设计、工程以及零售等行业。塑料有许多不同类型,它们的最大优点之一是设计寿命很长,几乎所有的塑料制品现在都以某种形式存在着。塑料垃圾也无处不在,包括在淡水、海水、土壤,甚至海底的沉积物、偏远的岛屿、北极的海冰中都发现了塑料。
塑料袋作为塑料的一种生活中最常见的代表,在人民的日常生活中,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例如,去超市购物,随时可以用塑料袋把小物件带回家。
由于塑料具有耐腐蚀、不易分解的特性,尤其是一次性塑料包装废弃物、塑料地膜被人们随意丢弃而造成的污染,以及废塑料对环境造成的潜在危害,已成为我国社会各界关注的环境问题。
土壤中:埋在土壤中很难分解,会导致土壤能力下降。在使用塑料制品进行农作物的培养以及种植时,废塑料对于农作物周围的土壤产生了极大的环境影响,尤其是土壤中种植的植物,当废塑料覆盖在土壤周围时,会由于废塑料阻挡了水分进入土壤,给植物的生长带来极大的危害。
淡水中:塑料降解成微塑料颗粒,污染了淡水这一相当紧缺的资源,且随着水体的流动,继续污染其他地域的水体。
海洋中:塑料的降解污染了水质,若漂浮在海面,造成海洋生物呼吸困难;若沉在海底,有的被海洋中其他生物误食,造成各种疾病,甚至死亡。
塑料垃圾多久才会降解?所有五大环流中的塑料垃圾浓度都高于海洋的其他部分。它们由微小的塑料碎片组成,似乎悬浮在海水表面之下,这一现象被称为“塑料汤”。而大多数塑料的耐磨品质意味着塑料物品可能需要数百年才能降解。
对各个行业进行排查,严格规定塑料的应用领域,并限制塑料的生产。
我国是人口大国,也是塑料生产和消费大国,因此,加快研究易降解、无污染、可回收的替代品,势在必行。
宣传塑料制品对人身体的危害,对海洋、土壤的影响等。平时生活中应该减少一次性塑料制品的使用,选择一些可循环使用的替代品,比如拒绝使用一次性餐盒,购物时选用环保购物袋,从而避免塑料垃圾的产生。
现在人民的生活进入网格化,特别是在城市,可以由环保局牵头与街道办联合开展“无塑料环保日”活动,并设置荣誉墙,对表现突出的居民进行相应表彰。
由于废塑料在垃圾中重量小、数量大,这决定了其不宜填埋,但其是热值很高的大分子材料,回收利用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国策,也能充分利用其内在价值,并节约资源,保护环境。随着我国塑料工业的不断发展,废弃塑料再生利用越来越成为我国资源再生和环境保护事业的一个重要方面。但是,我国每年废塑料生产基数大,且每年都在增加,回收利用这一方式在生活中实践起来相当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