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共治”的理论基础

2019-01-27 20:46祁建平
中国质量监管 2019年10期
关键词:共治服务体系供给

文 祁建平

新时代的质量,早已超出质量管理范畴,抓质量已经是全社会的事情。基于这样的认识,“质量共治”随之产生,成为建设质量强国的重要抓手。那么,“质量共治”的理论基础是什么,我们应该怎样更好推进“质量共治”,这是质量工作中应当深入解决的问题。

质量是商品“有用性”的前提和条件

马克思在研究商品时提出一个重要概念,这就是商品的“有用性”,即“能在哪些方面和何种程度上满足我们的需求”。他指出:“商品首先是一个外界的对象,一个靠自己的属性来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的物”,而这种“物”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物”的使用价值就是物的“有用性”。

自古至今,并不是所有的商品都在“有用性”上做到完美无缺,并不总能让人感到满意,否则也就不需要治理假冒伪劣。那么,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商品呢?是有“质量”的商品。质量是商品满足规定需要的特性,包括性能、寿命、安全性、可靠性、适应性等,正是产品(商品)的这些质量特性,使得商品具有了“有用性”。

因此我们可以认为,质量是商品之所以具有“有用性”的前提和基础,正是因为有了“质量”,这种商品才具有有用性,才能满足人们特定的生产生活需要。当然,新时代“质量”的内涵,已经超出了“商品”范畴,当代社会的每一个方面都与质量有着这样那样的关系。

“质量共治”是提升供给体系质量的必然要求

供给体系是提供产品和服务的体系。供给体系主要包括为实现供给所建立起来的生产体系、服务体系和制度体系,包括生产资料的生产、物质资料的生产和精神产品的生产,以及由此所建立起的制度保障体系,包括生产体系、服务体系、制度体系三个方面。

一、生产体系。生产体系就是生产端,是生产中的诸要素按照一定的秩序和内部联系所联结起来的有机整体,是由人和机器构成,并通过资源的输入转化为所期望的产出的体系。生产体系构成了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自社会化大生产以来,企业构成生产端的主体,整个供给体系都是以企业为中心构建起来的,产品是劳动力、技术、土地、厂房设备、能源生产诸要素通过劳动所产生的结晶。

二、服务体系。服务体系是为生产的有效进行所建立的服务体系,既包括金融、技术、物流、公共服务等服务,也包括水、电、暖等城市管理服务,尤其是政府所提供的公共服务,不仅关系到供给端的生产效率,也关系到一个区域内的整体营商环境,对生产体系的影响更直接、更广泛。

三、制度体系。制度体系是保障生产体系正常运转所形成的制度性安排,包括标准、法律法规等。如果没有制度作保障,生产体系中的上下游企业之间、企业内部的各个工序之间就不可能有机衔接,各种生产要素就不能有效或者高效发挥作用。

由此不难看出,在现代化大生产条件下,质量问题起码涉及到生产体系、服务体系和制度体系三个方面,要提升质量,单纯从某一个方面是无法解决的,需要三个体系同时作用,相互补充,才能有效解决供给体系能在多大范围和何种程度上满足社会需求,包括商品的有效供给和社会总产品的有效供给。供给体系作为商品和服务的生产者和提供者,有“量”的要求,也就是在“哪些方面”能满足需求,解决供给能力和“短缺”问题;有“质”的要求,也就是在“何种程度上满足需求”,解决供给的优劣程度和“好不好”的问题。所谓有效供给是指与消费能力和消费需求相适应的供给,即产品的供需平衡;有效供给一定是以质量为前提的,无效供给一定是没有质量或者低质量的供给,这一点在高质量发展阶段尤为明显。

在更高水平上实现“质量共治”

质量共治的要旨,在于“共同”治理质量问题。这个“共同”,不仅包括各自治理好自己领域的质量问题,还包括协同做好质量问题。要实现更高水平上的“质量共治”,需要解决以下问题:

一是理论上明确质量的“经济”属性。质量作为一种经济活动,长期游移于经济活动之外。在理论上,一方面在社会分工理论、劳动价值理论等经济基础理论中,涉及的常常是价值、资本、市场、货币、价格、分配等问题,很少涉及到质量问题;另一方面,质量学家们对质量的研究,大多框限于产品生产或服务者的限域内,关注的是标准、计量、品牌、检验检测等问题。这样的结果,就造成质量理论与经济理论似乎没有交集,质量在经济理论中长期被边缘化,或者处于可有可无的地;在实践上,谈到经济活动,经济发展,一般只讲产值、增加值、附加值、利税等,很少与质量联系起来,质量与上述指标之间有什么关系,也很少做具体分析,以至于大家都说质量重要,但说不清楚质量为何重要。因此有必要明确质量的“经济”属性,把质量纳入整个经济活动中来考察,建立质量工作与经济活动的内在联系。

二是从理念上改变对质量的传统认识。质量与商品流通、与产业链、与价值实现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果仅仅站在质量管理的角度把握质量,等于人为隔断了质量与经济活动的联系,也不足以反映质量在整个经济活动中所发挥的作用,标准、计量、品牌、认证认可等质量技术基础,不仅要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工具来使用,也要作为检验高质量发展的标准来衡量,在经济发展中真正体现质量的基础性作用。要求质量纳入到整个经济活动中来把握,改变就质量管理论质量管理的做法;同时在各项经济指标中纳入质量指标,真正用质量来考核各项经济指标的实际效果。不仅考察经济增长了多少,还要考察经济增长的效果怎么样。

三是在实践层面,树立“质量第一”的社会价值观。设立质量宣传先进奖,鼓励全体公民和社会组织开展不同形式的质量宣传,对在质量宣传中作出突出贡献的予以表彰,引导社会各界广泛、深入、持续地开展质量宣传,让追求质量成为全社会的“最大公约数”。鼓励社会力量参与质量治理,培育发展检测、标准和认证等市场化的质量技术服务机构,引导培育实力强大的检验检测认证集团,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检测技术服务。加大人力资本培育,允许企业、职业教育机构建立联合体,以企业为主,学校为辅,按照企业需求培养专业型、技能型职工队伍,培养一批掌握多种技能且面向生产一线的高素质工匠型人才,为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人才基础。

猜你喜欢
共治服务体系供给
智慧出行,智绘未来——新一代出行服务体系构建与实践探讨
“多元共治”乐融融
“三效合一”构建现代农业服务体系
建好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最后一公里”
军地联动共治涉军舆情 打造清朗网络空间
一图带你读懂供给侧改革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长征途中的供给保障
也谈供给与需求问题
“社会共治”中的话语权争夺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