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宇
(浙江浙能长兴天然气热电有限公司,浙江 长兴313100)
发电企业是国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国民经济的命脉联系密切。在新时期,发电企业出现了体制僵化、管理水平落后等问题,为了适应新的经济形势,发电企业也应该适时调整自身的发展模式、创新发展道路,提高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三标一体化”是将质量QMS、环境EMS 和健康安全OHSAS 三个管理体系一体整合认证,是对企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管理措施。“三标一体化”认证并非三个管理体系的简单的叠加,而是一个有机的融合,因为他们各自关注的目标不同,要求控制的要素也不尽相同。如何通过构建“三标一体化”管理体系促进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提高企业生产效益是业内外值得研究的课题。
目前,在改革开放的大环境下,经济全球化趋势日渐明显,企业间的竞争也日益激烈。一方面促进了企业生产效益的提高,另一方面也使得部分企业为了片面追求经济利益而忽略了质量、环境、健康安全方面的建设和管理,从而对企业长久发展产生一些不利的负面影响。
企业在运行中需要将各项工作落实到位,而贯彻情况、落实力度就是一个企业执行力的体现。发电企业由于长期处于体制内,制度方面没有做到与市场完全接轨,由于制度的不完善,很容易造成各项工作的完成度大打折扣,降低企业效益。由于缺少监管的制度和强有力的手段,出现了管理松散的问题,使得企业活力得不到充分激发,生产效益的提高不明显。
为贯彻落实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公司“三集五大”体系建设和标准化工作要求,发电企业员工的素质应适应新的发展要求,做到与时俱进,为企业长久发展服务。在新的发展要求和形势下,现阶段的员工素质并不能适应工作量的日益增加和所需技术水平日益提高的要求。企业的发展要落实到个人身上,人才是企业创新的基础[1]。发电企业需要适时进行员工技术能力培训,适当分配训练任务。
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发电企业内部的工作记录存在很多缺失。员工对工作记录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使得很多工作记录浮于表面,并没有发挥实质性作用。工作记录的内容涉及每一项具体工作的落实情况,是企业运行过程中执行情况的体现。
由于发电企业长期处于体制内,危机意识不强。改制后,发电企业必须要融入市场洪流中,在这个适应过程中,发电企业面临着诸多前所未有的挑战,在与市场的磨合过程中,对自身的发展定位也应该有一个清楚、合适的认知。
“三标一体化”的工作重点在于制度规范。通过制度规范可以提高生产和服务质量、控制污染物排放、保护环境,保障员工健康安全。通过标准整合和科学管理,达到综合效益提升的最终目的。采用先进、适用、有效的企业管理制度,用于供电管理的各个环节和层次,可以改善发电企业的经营环境、降低生产经营成本,提高发电企业的整体竞争力[2]。
“三标一体化”是一套综合的管理体系,在认证时能将三份标准统一进行审核认证,这样就能减少审核认证环节的开支。而且由于认证管理体系的整合,审核认证过程也会适当简化,过程也会更加方便。
由于之前的管理工作分散,自成体系,每个管理体系都有对应的文件记录和管理方案,不仅造成了不必要的资源浪费,还因为很多内容重叠交叉、责任不明,使得问题并没有得到合理的解决。管理体系整合之后,权责更加明晰,既解决了资源浪费的问题,又使得很多权力职责范围内的问题有一个兼顾各方的综合性解决方案。
在环境和健康安全问题日益受到重视的社会背景下,我国出台了一系列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环保法和劳动保护法,以期改善环境质量,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实行“三标一体化”管理是发电企业为适应体制改革和社会发展需要采取的调整措施,对提高企业自身总体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三标一体化”是发电企业在新形势下为克服自身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满足自身发展需要而进行的管理体制整合。这项工作的开展和深入的重要意义在发电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将会得到深刻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