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平平 殷小娟 郭奋
(1.中共南昌市委党校,江西 南昌 330031)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我国各项事业百废待兴,由于科技生产力水平低下,全国绝大多数群众都处在温饱线之下。据统计当时近7 亿多人处于贫困状态,尤其是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大队给村民开证明出去逃荒“讨饭”是典型的缩影。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明确了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仍然是“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之间的矛盾”,强调决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路径。实施了系列经济发展制度和举措,比如“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让人民群众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彻底改变了贫困面貌。40 多年来,国家通过几次大规模的扶贫减贫,实现了近7 亿多人口脱贫的伟大壮举。这是我国五千年历史上首次实现了消灭绝对贫困人口的目标,更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为世界减贫事业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精准扶贫模式和思想的形成不是凭空而来的,其产生、发展既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进行的,又是针对当前经济社会特征等现实状况提出来的。
1.以共同富裕为理论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是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最终奋斗目标和根本原则,是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础。邓小平说“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区域差异明显,先富带动后富政策致使地区差异加大,如贫富差距加大、扶贫对象偏离、返贫率增加等。只有对真正贫困人群进行有效帮扶,科学合理运用政策、资金和技术,因地制宜进行精准扶贫,才能引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1]。
2.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现实依据。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国2020 年即将要完成的庄严政治承诺和阶段性目标,精准脱贫被称之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后一公里”。唯有让依然处在贫困线下近1 亿贫困人口如期脱贫,贫困群众实现小康,才能建成全国人民的全面小康。
经过改革开放以来对贫困大规模的治理,中国已实现7 亿多人口脱贫的伟大壮举。但是按照我国现行标准下贫困人口统计,截止到2012 年底仍有近1 亿人口未脱贫,是大规模粗放式扶贫开发难以解决的,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拦路虎”。为实现中国共产党人对全国人民、全世界人民的庄严承诺,习近平精准扶贫观应运而生,为解民生急困而来。当然,习近平精准扶贫观的产生既是时代的呼唤,更是与习近平总书记从基层干起、担当作为的从政经历密不可分[2],主要概括为以下几个阶段:
1.梁家河七年知青岁月是习近平精准扶贫观的酝酿阶段。从1969-1975 年,青年时代的习近平在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浪潮中,从首都北京来到陕北延安地区延川县文安驿公社梁家河大队,在这里一待就是7 年。刚到梁家河的时候,年轻的习近平很是“想不通”,为什么梁家河还是这么穷?老百姓还是吃不饱饭?它与特定的历史地理环境很不吻合,1969 年是新中国成立20 年,但革命圣地延安地区的百姓温饱问题始终没有得到解决。这些问题让习近平感到很困惑。习近平在担任大队党支部书记后,带领着梁家河的百姓维修道路提升基础设施、打淤地坝增加种植土地面积、办铁业社和建代销店增加经营收入、打甜水井和发展沼气改善农村生活质量,以自己的实干、苦干带领村民过上好光景、好日子。
2015 年9 月22 日,习近平在华盛顿州当地政府和美国友好团体联合欢迎宴会的演讲中说到,“上世纪60 年代末,我才十几岁,就从北京到中国陕西省延安市一个叫梁家河的小村庄插队当农民,在那儿度过了7 年时光。那时候,我和乡亲们都住在土窑里、睡在土炕上,乡亲们生活十分贫困,经常是几个月吃不到一块肉。后来,我当了这个村子的党支部书记,带领乡亲们发展生产。我了解老百姓需要什么。我很期盼的一件事,就是让乡亲们饱餐一顿肉,并且经常吃上肉。但是,这个心愿在当时是很难实现的。”在陕西延川县插队7 年的经历,让习近平真切地知道什么是农村,知道中国最苦农村的生活状态。他在梁家河村的艰苦奋斗,就是为了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这也是习近平治理贫困和扶贫观的源泉和最早尝试。
2.任职河北正定县、福建宁德地区是习近平精准扶贫观的初步形成阶段。在正定县、宁德地区时,习近平先后担任正定县委副书记、书记和宁德地委书记。正定县属于华北平原的粮食高产县,但也是“高产穷县”,县里的老百姓依然要去挖山药和到外县讨饭,原因是上级对正定县粮食征购任务太重,留给农民的余粮严重不足,历任县委主要负责同志都知道这个情况,但都不敢向上级反馈申请减征斤数。习近平担任正定县委书记后,针对正定县百姓贫困的面貌,大胆果断向石家庄地委、河北省委汇报申请减少对正定县粮食征购数量,在粮食减征当年,正定县百姓就实现了温饱。同时,习近平针对正定经济发展滞后,综合分析了正定县区位优势,距离省城石家庄市和北京市都很近,制定了“半城郊型”经济发展路子。另外,利用正定千年古县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产业,适时建造“荣国府”等旅游景点,使正定县经济发展走上快车道,让正定百姓脱贫致富有出路、有门路。
在福建宁德地区工作时,习近平把“摆脱贫困”作为工作关键点,积极发扬“滴水穿石”的闽东精神,倡导树立“弱鸟先飞”的赶超意识,先后走遍宁德地区的所有乡镇,根据当地地区发展情况,大力开展“连家船”渔民上岸安家等系列工程,让号称“穷山恶水”的宁德脱贫率达到96%以上,也很快在全国掀起了学习“宁德模式”的热潮。在这段时间里,习近平将扶贫工作的具体做法形成了著作《摆脱贫困》一书。所以,习近平在正定县、宁德地区对扶贫工作的有效探索和理论著作是习近平精准扶贫观的初步阶段和成果。
3.主政福建省、浙江省是习近平精准扶贫观的发展完善阶段。在福建省、浙江省工作期间,习近平先后担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省长和浙江省委书记。特别是习近平在担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省长期间,他率先组织开展东部发达省份对口帮扶西部欠发达地区,并作为对口帮扶工作组组长,多次深入西部地区帮扶。
1996 年开始福建省对口帮扶宁夏回族自治区,20 年来,闽宁双方建立联席推进、结对帮扶、产业带动、互学互助、社会参与的扶贫协作机制。双方坚持把扶贫开发作为重心,把产业协作扶贫作为关键,把生态环境改造作为基础,把激发内生动力作为根本,每年一度的对口扶贫协作联席会议定期召开,一批又一批援宁干部真心奉献,数以万计的闽商在宁创新创业,几万宁夏贫困群众在福建稳定就业,为推动宁夏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形成独具特色的“闽宁模式”,使曾经“苦瘠甲天下”的西海固面貌焕然一新。尤其移民吊装工程——闽宁镇的成功建立和发展,更是开展异地搬迁扶贫的典范和成功案例。这一阶段,习近平精准扶贫观又得到进一步丰富、补充和完善。
4.主持中央工作以来是习近平精准扶贫观的成熟阶段。自2012 年习近平担任党的总书记以来,站在历史的维度和全局的高度指出,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更是党对全国人民、全世界的庄严承诺。所以,习近平指出“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关键看老乡能不能脱贫,没有任何讨价还价的余地,不能到了时候我们说还实现不了,再干几年”。
习近平总书记2012 年底在河北阜平老区考察时,关于扶贫工作,他就指出不要用“手榴弹炸跳蚤”。2013 年11 月,在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排碧乡十八洞村,习近平首次提出 “精准扶贫”:“扶贫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要精准扶贫,切忌喊口号,也不要定好高骛远的目标”。2014 年1月,中办详细规制了精准扶贫工作模式的顶层设计,推动“精准扶贫”思想落地。在贵州省考察时讲了六个精准,“对象要精准、项目安排要精准、资金使用要精准、措施到位要精准、因村派人要精准、脱贫成效要精准”,进一步阐释了精准扶贫理念。习近平关于扶贫的系列讲话精神和各项具体举措,全面构建了精准扶贫观体系和丰富内涵,且这一思想随着精准扶贫的实践而不断成熟完善、深化。当然,习近平精准扶贫观是中国共产党和政府今后一个时期对于贫困治理工作的指导性思想,将对中国扶贫成败起到决定性作用。
1.创造了我国减贫史上的最好成绩。新时代以来,在经过几十年大规模扶贫开发后,我国大多数贫困人口走上小康道路,但是这种大规模粗放式扶贫模式,也带来不少问题。在2012 年底对我国现行标准下贫困人口统计仍有9899 万人,贫困发生率为10.2%。在精准扶贫思想的指导下,在各级党委政府、一线扶贫干部、广大群众的共同努力下,到2018年底,我国现行标准下贫困人口为1660 万,贫困发生率为1.7%,实现了贫困人口的大规模减少和贫困发生率快速降低,到2020 年能够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2.消除绝对贫困现象逐步实现。粗放式、漫灌式扶贫开发在贫困人口、贫困地区分布广泛时,能够发挥大面积消除贫困的作用。特别是通过设立18个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和贫困县、贫困乡、贫困村等。在前30 多年扶贫开发过程中,国家和社会各类资源、优惠政策基本上是以贫困县和贫困乡为单位集中投放,集中投放国家和社会资源,造成了全国范围内很多县、市争当贫困县的现象,且这种模式过于强调“扶贫”和“外部输血”。比如,自1986 年设立贫困县以来,虽然经过3 次调整,但贫困县总数量都有增无减,共有832 个贫困县。
开展精准扶贫以来,我们强调“要精准扶贫,也要精准脱贫”和“内部造血”。江西省井冈山市在全国率先脱贫,摘掉贫困县帽子。2016 年28 个贫困县率先脱贫摘帽,第一次实现贫困县数量的减少,脱贫攻坚四年多来,全国已有80%贫困县脱贫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迈出实质性步伐,消除绝对贫困目标也即将实现,这在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上是第一次。
3.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基础。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深入实施东西部扶贫协作,区域性整体贫困明显缓解,东部地区率先致富,广大中西部地区也逐渐脱贫走向稳定致富之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后一公里”和“底线任务”基本完成,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胜利。
1.建立强大动员体系,提供组织保障。坚持党的领导,是精准扶贫和脱贫攻坚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从中央到省市县乡均明确了各级党委、政府的职责,中央层面主要负责统筹制定脱贫攻坚大政方针,出台重大政策举措,完善体制机制,规划重大工程项目,协调全局性重大问题、全国性共性问题;省级层面主要负责省级党委和政府对本地区脱贫攻坚工作,并确保责任制层层落实;全面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脱贫攻坚的大政方针和决策部署,结合本地区实际制定政策措施,根据脱贫目标任务制定省级脱贫攻坚滚动规划和年度计划并组织实施;市县层面负责各项具体政策调配、落实,明确县级党委和政府承担脱贫攻坚的主体责任。形成了“五级书记”齐抓扶贫的大格局。
全国各级组织和部门根据地区情况,选派了近300 万扶贫干部和近20 多万驻村第一书记,深入到贫困乡村开展工作,为广大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提供了生力军,大大提升了农村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也有效提升了农村基层治理能力和管理水平[3]。
2.坚持精准扶贫方略,形成六个精准。实施精准扶贫战略,核心在于“精准”,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的关键也在精准。与以前一样搞走马观花、大水漫灌、大而化之、“手榴弹炸跳蚤”是不行的。如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刘永富说“把真正的穷人找出来就花了好几年功夫,在这5 年之内,有4 年多的时间都在找谁是穷人,现在农村的穷人基本上都找出来了,而且找得还比较准确。下一步我们就要让他能够稳定脱贫,保证脱贫质量,减少返贫的数量”。[3]所以说,精准扶贫方略,关键是要做到六个精准,即是扶贫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当然,这六个精准,也是习近平精准扶贫观的核心要义。
3.建立多元投入体系,提供资金保障。“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能否如期实现精准扶贫目标和打赢脱贫攻坚战,真金白银投入才是取得成败的关键。实施精准扶贫是补短板、惠民生、强弱项的具体行动。所以在补齐贫困地区历史欠账过程中,中央财政投入大量扶贫资金,资金由过去的中央财政投入为主,转变为现在中央、省、市县投入“三三制”新局面,同时专项扶贫资金、行业扶贫资金也重点投向民生领域、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等方面。实践证明,政府在脱贫攻坚中责无旁贷,必须发挥主导作用,经济增长不能自动实现减贫,建立多元化的投入机制,是顺利实现精准扶贫目标的关键环节。
4.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凝聚各方共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精准扶贫和脱贫攻坚更是凝聚了社会各界共识。在开展东西部协作对口支援、各级单位定点帮扶及选派驻村工作队、扶贫第一书记基础上,各级党委、政府充分注重发动广大社会力量参与进来。比如全国工商联系统“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恒大集团在贵州大方县帮扶,京东在河北阜平县帮扶,并把每年的10 月17 日确定为国家扶贫日,设立全国脱贫攻坚奖,表彰全国脱贫攻坚模范,民营企业、社会组织、公民个人参与扶贫的热情高涨,使得广大社会组织和个人集中展现了社会责任,也彰显了个人和集体的荣誉感[4]。
5.建立完善监督体系,强化考核机制。好的政策能够取得成功,考核、监督机制的建立尤为重要。开展精准扶贫和脱贫攻坚,投入大量人力和财力来补足广大贫困农村、贫困人口的发展短板,对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构建从中央到地方完备的考核机制和完善的监督体系不可或缺。
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省级党委和政府扶贫开发工作成效考核办法、中央单位定点扶贫考核办法和东西部扶贫协作考核办法,建立形成最严格的考核评估体系。后续逐步增加了扶贫第三方评估、省际间交叉考核、增加媒体暗访等新评估环节。并将“两率一度”贫困人口识别准确率、贫困人口退出准确率和群众满意度作为考核的重点。
在脱贫攻坚过程中始终把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贯彻各个环节。省级党委和政府主要负责人向中央签署脱贫责任书,每年向中央报告扶贫脱贫进展情况。各级纪委和监委将脱贫攻坚作为巡视工作重要内容,开展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并出台脱贫攻坚督查巡查工作办法,每年组织开展一次督查巡查,查找突出问题,督促整改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