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陕西省西安市总工会 龙红印 刘国云
2018年,陕西省西安市总工会围绕“聚焦‘三六九’,振兴大西安”奋斗目标,以理论武装新境界维护核心,以建功立业新贡献服务中心,以维权服务新成效凝聚人心,以深化改革新突破增强信心,团结动员广大职工当好主力军、建功新时代,在加快建设大西安国家中心城市和国际化大都市中作出工会贡献。
把正政治方向。通过集中学习、专题辅导、主题宣讲、知识竞赛等形式,先后组织79名处级干部参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学习培训,发放《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梁家河》等书籍400余册,撰写心得体会900余篇。
强化思想引领。加强工会报刊、网站、微信等媒体建设,注重网上舆论引导,讲好工会故事,发出工会声音。开展“西安年·最中国”职工文化系列活动,举办全市庆“五一”职工文化汇演和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全市职工主题征文等活动。市总工会被中华全国总工会评为“全国工会电子职工书屋应用示范单位”,小寨工人文化宫3部微影视作品分别获得第五届全国职工微影视大赛金、银、铜奖。
打造工会铁军。用好用活“三项机制”,抓好教育培养,优化成长路径,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工会铁军。先后组织57名处级干部赴中山大学进行培训、60名机关干部赴渭华起义纪念馆进行参观,选派8名新任处级干部参加“延安精神”培训,组织机关干部参加网络培训238人次,举办10期“追赶超越”擂台赛,召开市总工会机关“75后”干部座谈会,调动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和活力。
广泛开展劳动竞赛。围绕全市重大战略、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重点产业,广泛开展“服务大西安、建功新时代”主题劳动和技能竞赛,推动竞赛向高科技、硬科技、新兴技术、先进装备制造、现代服务业等领域延伸,打造“区县有品牌、开发区有特点、行业有特色”的竞赛升级版。全年参赛单位5.7万余家,参赛职工206.6万余名,职工参与率85%,提出合理化建议67万条。积极参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开展“六比”“六赛”活动,组织职工投身三大攻坚战,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建设美丽西安贡献智慧和力量。
全面提升职工素质。与市委组织部、市人社局联合举办“学技能育工匠”高技能人才技能竞赛,开展第二届西安十佳工匠之星暨西安工匠评选活动,表彰10名西安工匠之星、90名西安工匠、10名西安最美工人,命名20家职工(劳模)工作室,推动形成尊重劳动、崇尚技能、鼓励创造的社会风尚。利用市职工素质教育培训网,全年培训职工近3万人。市职教联合会培训各类技能人才447人,被评为西安市技能人才招才引智工作站。
大力弘扬劳模精神。表彰西安市五一劳动奖92个、工人先锋号100个。组织全市劳模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劳模本科班学员回信精神,组织劳动模范、西安工匠、十佳优秀工人进企业、进校园、进社区宣讲宣传,开展西安最美农民工表彰暨先进事迹报告会以及系列“最美劳动者”表彰活动。组织432名劳模进行健康体检和疗休养,为困难劳模发放慰问金、生活补助金和帮扶金408.1万元。
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推进集体协商工作,深化“三方驻会”联动调处机制,发挥法律专家顾问团、劳动争议调解员和集体协商员作用,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全年签订工资专项集体合同2.6万份,覆盖企业5.15万余家,覆盖率92.37%;签订集体合同2.58万份,覆盖企业5.19%,覆盖率达93.12%;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创建活动覆盖率85%以上。广泛开展“安康杯”竞赛活动,深化“安全生产月”活动,全年新增“安康杯”参赛单位591家、参赛人数12.3万人、参赛班组5543个,督查整改安全隐患1721个。开展女职工关爱行动,推动建设50家“女职工关爱室”。全年接信接访220件、1717人次,来信来访办结率98%,上级交办案件办结率100%。
竭诚服务职工群众。开展“四季送暖”系列活动,全市工会筹集发放送温暖款物2198.59万元,深入一线走访慰问企业职工2614家、职工34053人,重点慰问困难职工5326人、困难劳模1918人,实现送温暖“四季恒温”。连续7年开展农民工“平安返乡”活动,全年服务3万余人次,帮助购买车票3192人,集中欢送3222人,提供紧急返乡救助102人。市总工会被国家五部委表彰为2018年“情满旅途”活动先进集体。制定《西安市总工会工会爱心驿站建设管理暂行办法》,实施两级奖励、三级管理、四星评定,加强爱心驿站建设精细化制度化管理。目前全市共建233个工会爱心驿站,其中新建133个爱心驿站,服务广大群众15.8万余人次。广泛开展“十百千万”创业创新活动,评选8名“西安创业英雄”,表彰10个“创业示范基地”、100名“创业带头人”,授予14人荣誉称号。
全力推进脱贫攻坚。坚持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精准识别、精准施策、动态管理,扎实推进全市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推动实现困难职工家庭率先迈入全面小康社会。全市建立困难职工档案3494户,救助困难职工1987人。开展劳模带动、培训扶志扶智、就业创业援助等六大扶贫冲刺行动,组织52名劳模参与脱贫攻坚,投入资金451.3万元,实施产业扶贫72项,项目扶贫51项,帮建基础及公共服务设施40件,转移就业人数1559人,结对帮扶贫困户352户,贫困户脱贫456人。
推进工会改革。出台《西安市工会兼职副主席管理办法》,选拔百名工会干部到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挂职工会副主席(工会工作专员),建立专兼挂相结合的干部队伍。整合成立西安市总工会网络中心、西安职工科技创新中心、西安职工帮扶服务中心。指导各区县、开发区工会按照时间节点完成改革任务。推进“互联网+”工会行动,创新升级西安工会网站,持续推行工会服务卡、电子职工书屋等普惠服务,不断扩大西安工会微信公众号影响力,提高网上服务职工水平,让职工享受“指尖上”的服务。全市发放工会服务卡73415张,去年发放23183张,为广大工会会员提供更加便捷优惠的服务。
夯实工会基础。全年新建工会组织涵盖单位4551家,新增会员12万人,其中农民工会员5.4万人,八大群体新入会人数1.4万人。市总工会开展八大群体入会集中行动在全国总工会广州现场会上交流经验。率先在全省工会推行“基层单位召开职工代表大会向上级工会报告备案制度”,深入开展国有企业与非公企业民主管理共建活动。评选市级“模范职工之家”50个,“模范职工小家”52个,优秀工作者58名,优秀积极分子59名,优秀工会之友56名。坚持经费向基层走,加大对基层服务的投入,对下补助支出同比增加37.4%。
加强自身建设。修订完善市总工会《主席办公会议制度》《党组议事规则》,制定市总工会物资集中采购办法,提高工会工作科学化规范化水平。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严格“三会一课”,不断增强工会组织的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坚持增强公益性、服务性,做优做强工会资产,充分发挥工人疗休养院、工人文化宫、职工互助保障组织等服务职工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