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冬
(浙江大学,杭州 310015)
集成电路研发不仅包括各种微电子、制造技术工艺以及各种类型电子系统的集成与开发,同样重视过程中的测试内容,是一种实践应用性相当广泛的学科。随着国内系统化人才需要,很多高校教学缺乏专业科学的实验室,没有足够的实训设备,学生进行动手实践活动的机会稀少,导致很多学生的基础能力相对薄弱,操作水平存在不足,无法满足集成电路测试等工作的要求。因此,有必要探讨高校集成电路测试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问题,在促使实验室发挥应用效能的同时,实现可持续性发展,促进集成电路高素质人才培养工作的顺利进行。
集成电路测试,就是通过对集成电路或者模块进行检测,将集成电路的输出响应与预期输出进行比较,确定或者评估集成电路元器件功能以及性能的过程,对于验证设计、监控生产、分析实效以及进行相关的指导都有重要意义,是集成电路研发中的重要参与手段,高校集成电路测试实验室的发展,是推进高校相关科研教学更进一步的重要应用。
集成电路是当今社会重要发展内容之一,随着我国大力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目前我国半导体市场发展已经成为全球增长的引擎,集成电路产业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并逐步形成了设计、制造以及封测三项并举、协调发展的产业格局,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科技进步发挥出重要的促进作用。但在集成电路迅猛发展的背景下,我们也应该看到国家市场建设中存在的种种问题,不仅是产业发展目前还处在相对末端阶段,本身在科学技术上还常受制于人,国家集成电路发展面临着突破的关键时期,减少国内市场发展对外的依赖性,形成自身发展的动力和潜力,需要重视在发展进步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各类型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1]。
实验室是高校进行教学以及相关科研工作的重要基地,硬实力和软实力兼备的实验室具有促进教学效果提升、科学研究进步、专业人才培养等重要作用,但是目前很多高校在集成电路测试实验室的建设过程中硬实力和软实力方面都还存在一定的困境。硬实力上主要是缺乏各种价格高昂的测试设备,没有全面充足的集成电路测试满足条件,导致很多课程内容无法进行实训教学,科研发展中也同样面临着困境,各类条件均无法满足科研教学的需要。软实力上主要是实验室内的管理体系不够完善,没有合理的发展目标和管理模式,实验室缺乏对内对外的发展管理设计。这些问题不仅制约着学生能力的提升,同样也是对实验室发展的限制,面对当下社会对于集成电路研发中高素质人才的标准要求,确保实验室建设发展是满足社会需要的重要手段,高校实验室发展务必要作为重点工作内容不断推进[2]。
集成电路测试对于综合型人才的要求很高,不仅需要具备集成电路专业的知识技能,同样需要具备多种学科交叉技能,确保集成电路实效性满足确切需要等。高校集成电路测试实验室是重要的实训基地,能够推进学生将专业知识技能结合实践应用,巩固对各类知识内容的掌握,并促进实际操作能力的提高。我国推进集成电路发展过程中一直倡导自主创新发展能力的培养,高校实验室科研发展对于学生而言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并在一定的团队协作中,提高学生互助协作能力,在课程教学、毕业设计等过程中不断实现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建设。
构建专业化的集成电路测试平台,是实现实验室内硬件设备完善与测试流程合理化的重要内容。一方面需要促进集成电路测试实验室专业测试环境的建设,优化各种测试设备,建立起包括器件级/芯片级测试、应用系统测试、可靠性测试、失效分析等多种类型测试平台,提供全面化的测试实训内容,满足教学过程的各种需求,并按照专业化水准搭配先进的软件应用系统,实现集成电路原理图设计与测试的应用结合,搭建专业化的测试环境;另一方面需要实现测试流程上的专业化,测试平台的搭建毕竟也需要合适的平台服务流程,为测试应用提供全面的分析考量,针对不同类型的教学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测试推荐,将实验室优势与教学及科研内容充分结合起来,发挥出测试平台实际应用效果并注重不足之处的弥补,以确保实验室具备不断发展完善的功能[3]。
实验室测试平台的建设是硬实力发展,管理体制的系统化完善就是进行实验室发展中的软实力提升,在于完善运营模式、实施科学严格的实验室管理制度、促进实验室管理人员能力建设发展等多种方面,是实验室建设工作中尤为重要的环节之一。首先是需要进行运营模式的完善,本身实验室建设与维护工作需要投入的资金庞大,很多实验室会出现难以维继的情况,所以高校实验室要做好对内对外的运营管理工作,对内为院校教师提供预约有偿的教学实训应用,以确保教学及科研工作的进行,对外可以对接社会产业发展的工作需要,提供集成电路研发工作中各种设计、制造以及测试等环节的专业服务工作,确保实验室具备更加坚实的可持续性基础。再者需要严格实验室的管理制度,在以人为本的理念基础上完善各项实验室应用规章,确保实验室正常维护工作的顺利进行,结合一定的激励机制,确保学生在完成一定的工作任务之后,进行创新研究与发展,不断促进实验室创新发展应用理念的发挥。
构建体系化的实训学习基地需要将学生主体参与、教师引导作用以及课程教学设计充分结合在实训教学中,发挥出实验室实训平台中科研教学的作用。一方面,实验室提供完善的科研实训平台,结合院校研究生集成电路测试教学课程实现多种实践支撑,以教师负责制为主要应用方法,使教师在实验室的开放应用中具备更多自主性,结合学生实际学习能力进行更加合理的操作教学与实训练习,而在这个过程中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也相对更多,在经常性的学术讨论以及总结活动中,促进教师指导作用的充分发挥;另一方面,实验室可以邀请行业领域或者企业内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指导教学,为学生讲解具体的集成电路测试工作,使学生更加明确实际工作中的操作应用,增进与社会行业发展之间的联系,使学生对产品成品率、可靠性和生产成本等现代工业发展理念有更加深入的了解[4]。
总之,高校集成电路测试实验室的建设与发展是当下社会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不仅是促进社会高素质人才建设,也是逐渐实现国家集成电路全面发展创新的重要内容。在具体的建设管理过程中,需要硬实力与软实力共进,避免出现“重建设轻管理”的现象,同时强化实训学习基地的作用,为人才培养提供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