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 浩
(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广东 广州 510000)
广州市位于珠三角核心区,南邻入海口。由于其独特的地理区位和自然环境,随着时间的累积形成了大量河涌。近些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对城市自然水网体系造成了破坏和削弱,严重影响了城市水资源平衡。全球气候变化增加了极端天气气候发生的概率和强度,导致极端暴雨天气频发,短历时暴雨强度增加,极端降雨天数增加[1-2],内涝时有发生。当发生内涝时人们首先聚焦的是城市排水系统,并认为,内涝主要是由于排水管管道老化、排水标准低等因素造成的。
依靠传统基础设施的“硬排水”模式难以应对复杂的城市雨洪问题[3-4]。为了解决城市内涝问题,应及时转变思维,从“排出去”到“留下来”,尽可能还原自然排水体系。海绵城市作为一种新型城市发展模式,2012年“低碳城市与区域发展科技论坛(深圳会议)”上首次在中国提出;2013年在北京召开了中央城镇化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议中指出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2015年10月16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75号)正式发布,意见提出了海绵城市的建设推进要加快步伐,用以涵养城市的水资源,修复城市的水生态,治理城市的水环境污染,防止城市内涝的发生,有效地扩大社会公共产品的投资,促进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传统城市公园因其自然资源和城市建设配置以点、线、面状分布在城市当中,但目前其功能和效益却较为单一,仅仅为社区提供休闲游憩和美学欣赏等功能,在城市整个巨系统当中显得相对独立,未能充分发挥对于城市的生态调节功能。应对城市内涝等自然灾害时,传统城市公园因自身承载能力有限和与城市排水系统衔接不足,更加容易导致积水和内涝。
海绵城市规划建设的总体思路是以核心问题为导向,以市政设施为基础,以生态廊道及生态基础设施为载体,综合运用“渗、滞、蓄、净、用、排”理念,构建源头、过程、末端全过程管控的分散型海绵系统。《广州市海绵城市专项规划(2016—2030)》拟新建海绵公园与湿地公园,弹性适应洪潮与海平面上升,而大学城中心湖公园是海绵公园规划的主要项目之一。
广州大学中心湖公园位于小谷围岛中央部位,总占地规模约为5.4公顷,南北两侧毗邻珠江支流。中心湖湖面呈蝴蝶状,东西向狭长,南北较短,东侧与珠江相接,周边植被浓密。
中心湖公园所在的小谷围岛由于在珠江江心孤岛的特殊地理位置,常年雨水丰沛,而中心湖是岛中面积最大一片水域,湖水通过东侧的河涌流向珠江。随着人类活动不断增加,保护中心湖水资源环境显得尤为重要。但经过长时间的建设和运营,公园逐渐出现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路面铺装材料单一:公园内部环路和停车场采用的是不透水铺装,在雨季时容易造成地面径流量过大,形成路面积水和将污染带入中心湖。
滨水驳岸类型单一:内部滨水驳岸全部采用的是自然驳岸,在应对极端气候时,湖面与河涌衔接段易遭受水流侵蚀。
未能处理好人类活动对生物的影响:公园水域面积占比较高,游人的活动区域占据了大部分空间,生物栖息地和活动场所被压缩。
灰色基础设施依赖度高:园区基础设施构成要素中灰色基础设施占比较高,缺少绿色和景观基础设施。
海绵城市的定义是指通过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充分发挥建筑、道路、绿地和水系等生态系统对雨水的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有效控制雨水径流,实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和自然净化的城市发展方式。在针对“小海绵”建设过程中充分保障水安全、水资源、水环境和水生态。以公园原有生态的保护、生态修复和低影响开发(LID)为途径进行更新改造。将绿色雨水基础设施和传统的灰色雨水基础设施结合构建新型雨水系统。
海绵城市概念的核心是城市雨洪利用。而雨洪利用自1960年代开始,在美国、加拿大、日本、德国等国家被先后提出,最早提倡雨水利用的是在中东等严重缺水国家。构建海绵城市,就是要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化布局,尽可能减少对自然的干扰和损害,实现自然积存—渗透—净化。
海绵城市的建设区别于传统雨水系统模式,以积蓄缓排等方式缓解城市内涝。通过人工湿地和雨水花园强化地下水的吸收,并控制好径流量,超额雨水再通过城市管网排除进而缓解市政管网压力。
在《广州市海绵城市专项规划(2016—2030)》中,广州大学城中心湖公园属于51个海绵公园规划主要项目之一,要求以满足水生态和水安全为基础,建设山水共生的“岭南海绵综合体”,这为中心湖公园的更新改造提供了契机和理论指导。针对公园现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应从软硬件建设即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制度完善两方面进行着手,共同做功,加强公园对城市应对新时期气候变化的适应性。
3.1.1 保障水安全
分析基地现状以及中心湖和珠江小谷围岛段水系资料,识别水文敏感区,对该区域进行评估,根据评估设置生态挡流堰控制公园水系与外围珠江水系的连接,在雨季可以减轻珠江水流量压力同时在旱季可以维持公园最低水位景观效果;根据中心湖所在区域土地利用布局、地形高程数据、排水坡向等进行场地竖向调整,形成自然坡向排水体系,充分利用中心湖的积蓄能力。
3.1.2 改善水环境
在园区内部的市政雨水排水口进行净化处理,并建设雨水净化湿地,实现雨水自净,减少污染源的出现;在中心湖四周缓坡设置缓冲区和植被过滤带,降低中心湖被污染的可能性;在公园中环境污染相对严重的地域,如停车场等区域,建设以降低径流污染为目的的雨水花园,在结构设计和材质选择上做到生态优先和模仿自然。
3.1.3 修复水生态
从区域生态空间结构着眼,整体上考虑生物栖息地与活动场所和游客活动空间的隔离;在公园设计细部,则通过建设生态滞留池和生物滞留设施,为生物栖息与活动提供场所,丰富物种多样性。
在广场、车行道、人行环道和社会停车场等改造中,广泛应用无砂混凝土、自洁式透水砖、透水仿花岗岩等材料,保证达到畅通透水的效果,使得雨水可以通过透水铺装结构往地下渗,从而消除传统硬化路面铺装导致城市降雨地表径流增加等问题,使雨水还原地下,提升公园对水资源的吸收、处理和排放能力。
在绿地改造中,在公园内的绿化范围内广泛建设植草沟与沟宽更大的渗沟,再通过土壤改良使其满足在高渗条件下拦截污染物的要求,形成自然与城市之间的一层过滤膜,维护公园本身的生态性。
3.1.4 丰富水岸线
在满足河道防洪排涝要求的前提下,充分考虑其生态、景观和休闲功能,对水岸进行科学规划,根据不同的周边环境及水岸的定位,采用不同的岸线断面形式丰富水岸的类型。对于控制生态的岸线,尽量采用软质、生态的护岸防护形式,利用自然组织和设计能力,使其成为一个物种丰富的水生生物群落。对于游客活动较为集中的岸线,则在满足边坡稳定要求,充分预留生态水岸的基础上,建设足够的亲水空间,提供休憩娱乐场所。
3.1.5 建设水文化
结合中心湖公园和体育中心,建设海绵公园和水文化宣教中心,普及保护水资源知识,扩大海绵城市理念的社会影响力。
3.2.1 组织管理保障
为保障海绵公园建设的顺利推进,应成立专门工作机构指导建设和更新。同时,对建成之后的设施和环境进行数据收集和评测,完善整个项目流程。
3.2.2 规划衔接保障
在广州市海绵城市专项规划基础上,对本区域的修建性详细规划和绿地系统规划及海绵系统相关规划进行修编,使其与广州市海绵城市专项规划衔接。城市规划、建设等相关部门应在建设过程中对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及相关目标落实情况的管控。
3.2.3 技术标准支撑
为保障海绵公园建设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化,结合住建部要求并参考相关案例,制定海绵公园建设技术导则和建设标准图集,推进海绵公园系统化建设标准。
传统公园的“海绵化”是一个生态化革新过程,但是我国海绵公园的研究尚处于探索实践阶段,技术尚且不成熟,而且全国各地施行的海绵城市试点建设成果也良莠不齐。尽管初步阶段耗资巨大、标准难统一,但是完整的绿色基础设施网络布局是城市建设推进的必然趋势,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和海绵城市工作的实践,传统公园的“海绵化”一定会有广阔的发展和应用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