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二〇一九年总目录

2019-01-27 05:02:34
中共党史研究 2019年12期
关键词:五四运动研究

(括号内数字,前为期次,后为页码)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

中国共产党改革观的历史演进

杨凤城(2.5)

使乡村运转起来:乡村振兴战略的理论内核与

行动框架

原 超 黄天梁(2.15)

从三个维度看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

曲青山(3.5)

五四运动解放思想与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时代意义

石仲泉(4.5)

党史和文献工作的根本指针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史和文献工作的

重要论述

曲青山(5.5)

五四运动的精神遗产及其在新时代的科学传承

金民卿(5.8)

执政党功能调适下的当代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

徐 琳 黄 炎(5.17)

改革开放:从中国经验到中国理论

张 明(6.5)

中国共产党的伟大真理力量

——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八周年

吴德刚(7.5)

历史逻辑视域下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定位

郑有贵(7.13)

习近平建设网络强国战略研究

任贵祥(8.5)

“中国道路”探索与新中国七十年成就

张占斌(9.5)

新时代是党史新中国史研究的新领域

曲青山(11.5)

深刻理解把握协同推进社会革命和自我革命的

依据、内涵和要义

陈 理(11.9)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制度支撑

唐皇凤(12.5)

习近平与新时代澳门特色“一国两制”成功实践

述论

齐鹏飞(12.12)

·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

党的领导是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关键和根本

欧阳淞(1.5)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

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座谈会发言摘登

杨胜群 谢春涛 蔡 昉 赵文华

张星星 徐建刚 杨建伟 王祖强

邢光龙 刘晓晨 黄 玲(1.8)

·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

新民主主义与社会主义之间

——重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肖存良(5.67)

新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科学”模式的创立

李 洁(5.75)

乡镇企业改制的社会历史学分析

——以浙江省慈溪市为例

严宇鸣(5.86)

“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是如何被突破的

萧冬连(7.18)

一九五四年至一九五八年间中共对台策略的

调整探析

陈忠纯(7.36)

新中国技术引进的历史检视

王丹莉(7.51)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新中国七十年的主线和成就

武 力 李 扬(9.15)

新中国学习外国科技的转向(1956—1966)

张 静(9.28)

万隆会议与新中国形象的国际塑造

谢迪斌(9.40)

新时代新长征的宣言书

曲青山(10.5)

辉煌时刻,更要不忘初心使命

冷 溶(10.11)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欧阳淞(10.14)

欢庆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 讲好中国故事和党的

故事

龙新民(10.17)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七十周年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座谈会发言摘登

季正聚 黄一兵 李 颖 姜淑萍

冯 雷 王均伟(10.20)

·纪念五四运动一百周年·

纪念“五四”的政治文化探幽

——一九四九年以前各大党派报刊纪念五四

运动的历史图景

欧阳哲生(4.10)

论美国对五四运动的影响

欧阳军喜(4.33)

作为方法的五四运动:集体行动的逻辑与现代

中国的内生路径

吴起民(4.46)

从“国家”到“地方”:中国现代国家改造中的

“战略退却”

——对五四运动和联省自治运动关系的一种考察

王续添(5.26)

“解放时代”的来临:五四时期“解放”观念的

历史演变

王 鸿(5.43)

关于江西五四爱国运动若干问题再探讨

曾 辉(5.57)

“运动时代”的来临:“五四”与中国政治

现代性的生成

李里峰(8.16)

五四时期的民族情感与反日运动的展开

马建标(8.30)

武汉学界与商界在五四运动中的互动

齐远飞(8.44)

·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及知识体系·

“长时段历史视野下的中共制度史研究”笔谈

追寻运动中的制度——试论中共制度史研究的

必要性

满 永(1.25)

学术的“钟摆效应”:中共制度史研究何以可能

吴志军(1.29)

时间、问题与理论——中共制度史研究的三重维度

刘亚娟(1.35)

从“见物不见人”到“见物又见人”

——关于深化中共制度史研究的思考

何志明(1.38)

社会学视野下的中共制度史研究:理论传统与

“问题意识”

孟庆延(1.43)

“当代中国外交史研究的现状与未来”笔谈

关于当代中国对外关系史研究的几点看法

牛 军(4.65)

从“跨国史”和“共有的历史”角度推进当代

中国外交史研究

徐国琦(4.71)

当代中国外交史研究应当注重多国档案文献互证

梁 志(4.74)

“谁在做外交”:中国对外决策体制之惑及其

解答路径

蒋华杰(4.77)

对中共党史框架下当代中国外交史研究的一点

理论思考

游 览(4.82)

新世纪以来关于冷战时期中国与东南亚关系史

研究现状分析

范宏伟(4.84)

“推进改革开放史研究”笔谈

“三求”功能视角下深化改革开放时期经济史

研究的路径

易棉阳(8.54)

把历史感带回国企改革的研究之中

贾文娟(8.57)

华侨华人与中国改革开放起步研究

范宏伟(8.61)

关于地方党史三卷写作中面临的几个突出问题

——基于对浙江三卷试点及相关写作实践的

分析

王祖强(8.65)

情感史视野下的改革开放史研究

王凛然(8.70)

身体史:改革开放史研究的新视角

唐棣宣 吴光会(8.73)

“‘新革命史’理念的再审视与再建构”笔谈

交界·交叉·交融——浅论史学与社会科学在

“新革命史”中的结合

应 星(11.15)

“新革命史”:重构革命史叙述如何可能

董丽敏(11.19)

迈向社会革命视野下的革命史研究

吴重庆(11.25)

知识分子视野下的“新革命史”研究

唐小兵(11.29)

中共革命的“乡土性格”刍议

李金铮(11.34)

何谓“新革命史”:学术回顾与概念分疏

李里峰(11.38)

·专题研究·

苏联经济建设成就对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国的

思想影响

阎书钦(1.50)

一九三八年前后中共对蒋介石国共合并动议的

因应

张仰亮(1.62)

区域集体安全的尝试:中印关系与印度支那

和平问题研究(1954—1962)

高嘉懿(1.73)

一九五六年前后的自由市场政策与城市商品供应

林超超(1.88)

中原突围和全面内战的开始

金冲及(2.24)

《共进》、共进社与马克思主义在陕西的传播

黄正林(2.42)

“六五”计划编制的指导思想演变探析

徐 涛(2.57)

粮食供应转移证制度的构建和演变(1955—1993)

——以河南省为个案

田锡全(2.71)

中共对反帝统一战线的认识演变(1931—1937)

——兼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理论来源

周家彬(3.20)

一九四七年“九台事件”研究

张维缜(3.37)

国民党CC系对国共和谈问题的态度(1948—1949)

——以陈立夫为中心的考察

张 皓(3.49)

尼赫鲁政府对藏政策的调整(1949—1951)

段 彬(3.62)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法租界对中国共产党的

态度演变

朱晓明(5.104)

“党管高校”视角下的中共北京市高等学校

委员会研究

耿化敏(5.114)

从日本“防共回廊”计划看中共大青山游击

根据地的战略意义

祁建民(6.13)

中共东北党组织由“苏维埃运动”到“反日民族

革命”转型的路径

刘会军 白 路(6.27)

一九二七年国共分裂后国民党对党内共产党

理论的清除及其影响

张文涛(6.39)

“国家市场”与新中国基层市场制度的转变

——以江津县为例

王春英 王之含(6.55)

中国未参加一九六二年莱比锡春季展览会原因

探析

童 欣(6.68)

小部队建设与山东抗日根据地的坚持

王士花(7.65)

社会主义文化视域下的《辞海》修订

(1957—1979)

陈来虎(7.81)

中共领导上海工人运动的革命策略

(1945—1949)

贺江枫(8.77)

斯大林、苏联与新中国“五四宪法”的制定

孙泽学 贺怀锴(8.92)

中韩建交中的中国外交决策再探讨

董 洁(8.103)

传媒、政争、工商业与五四运动的形成

江 沛(9.52)

国民革命时期列宁《帝国主义论》的译介与

论争

葛静波 张昭军(9.68)

远东战役视角下东北抗联教导旅初探

郝江东(9.80)

“五四运动”一词的早期文本传播与语义演化

霍新宾(10.32)

阅读与革命: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中共马克思主义

著作经典化的发生

刘雨亭(10.49)

从“伴工互助”到“土地入股”:上海市郊

农村互助组的兴起与转变(1951—1953)

葛 玲 魏箭箭(10.66)

电报与政治时间:重新理解一九一九年的

“五四事件”

郭双林(11.44)

早期《新青年》杂志中的德国想象

毛明超(11.64)

政党竞争与代际冲突:反革命视域下的浙南革命

(1921—1934)

王才友(11.76)

“革命夫妻”:中共白区机关家庭化中的党员角色

探析(1927—1934)

李 里(11.94)

五四运动前后英国对布尔什维克主义在华传播的

监视与评估

侯中军(12.22)

中共早期对义和团的历史叙述与革命宣传

马思宇(12.32)

新中国成立后上海工人作家的身份辨识

(1949—1965)

刘亚娟(12.41)

北京城市住宅建设的设计和实施(1949—1966)

董 佳 马 骋(12.54)

·理论与方法·

勾画在“地方”的五四运动

瞿 骏(11.109)

·人物研究·

张学良《西安事变反省录》再研究

郭双林(3.75)

陈独秀与“万恶孝为首”谣言考论

瞿 骏(4.88)

毛泽东话语体系中的黑格尔初探

王振民(6.82)

国共两党对郭沫若任第三厅厅长的不同考量

郭 洋(7.106)

纪念陈独秀诞辰一百四十周年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第二研究部(10.79)

·地方党史研究·

农民土地观念与琼崖早期革命

杨 娜 叶新璐(2.82)

一九五五年广东粮食“三定”政策的实施

葛 玲(3.94)

三迁择路:抗日战争时期中共琼崖根据地选址

问题研究

李坤睿(6.93)

一九五二年前后上海私营报业中的整党建党

龙 伟(9.90)

旧田赋与新税制:川西行署一九四九年公粮的

征收

张 杨(10.86)

·马克思主义史学史研究·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马克思主义史学阵营

对郭沫若史学的评论

何 刚(1.101)

·探索与争鸣·

再议退押运动与一九五一年农业税的关系

黄柘淞(1.113)

关于“新革命史”概念的再辨析

——对《“新革命史”学术概念的省思》

一文的回应

李金铮(4.101)

中共留法勤工俭学群体若干问题再探讨

——与《留法勤工俭学群体接受马克思主义

过程再探讨》一文商榷

贾 凯(8.116)

“重划”与“复议”:“四清”时期清理农村阶级

成分问题再研究

郭心钢 胡英泽(12.65)

·青年论坛论文选登·

“历史感”之失:一个中共纪念史编纂问题的

分析与反思

袁超乘(11.120)

·史实考证·

“抽多补少”“抽肥补瘦”政策考述

刘 祥(3.107)

毛泽东的国民党一大代表资格问题考辨

欧阳湘(9.120)

·国际视野·

对二十世纪后半期美日经济摩擦的再思考

徐显芬(9.112)

·党史资料·

日本在台湾殖民统治特征述论

臧运祜(2.109)

福建归侨知青及其安置情况初探

叶 青 杨雅丽(3.114)

山东省梁山县的粮食与农民负担研究(1947—1948)

——以徐集、拳南为中心

曹树基(6.103)

走向和解的“小步”:苏联对华公共外交

(1978—1985)

〔俄〕艾 苏(Alsu Tagirova)(7.93)

走向正规化:新四军参谋工作初探

肖晓飞(9.100)

由日方档案看全面抗战时期的中共对日军宣传战

陶祺谌(10.97)

抗战时期华北八路军士兵的衣装

宋 弘(12.76)

隐藏的秩序:冀北一个生产大队的收入研究

(1958—1961)

张海荣(12.87)

·国外中共党史资料·

蒙古国档案总局馆藏中蒙关系档案评介

白 林(1.121)

英国国家档案馆馆藏中国台湾问题档案评介

奚庆庆(2.122)

缅甸国家档案馆馆藏当代中缅关系档案资料评介

陈洪运(6.117)

印尼华文报刊在中印尼关系研究中的史料价值

高艳杰(6.123)

俄罗斯国家现代史档案馆馆藏中共及国际共运

档案资料评介

谷继坤(7.113)

毛泽东著作日文版的翻译、出版和发行

何明星 江 蓝(10.111)

全面抗战时期日本华北方面军的对共情报活动

〔日〕谷拓弥著 乔 君编译(12.112)

·研究综述·

十年来改革开放史若干问题研究述评

桑东华(2.92)

新世纪以来五四运动研究综述

郭若平 徐文彬(4.111)

俞秀松研究的样本价值、史料现状及深化路向

陈红娟(12.101)

·研究动态·

“北京·当代中国史读书会”简介

何 浩(4.125)

“百年回看五四运动——北京大学纪念五四运动

一百周年人文论坛”综述

欧阳哲生(7.122)

“第一届马克思主义史学史研究组稿工作坊”

综述

吴志军(8.123)

重庆大学共和国研究中心简介

张 华(10.125)

“作为思想资源的五十年代”学术研讨会综述

符 鹏(11.127)

·其 他·

中共党史论文论点摘编

(1.127,3.126,7.127,9.127)

中共党史研究篇目索引

(2.128,4.128,6.127,8.127,10.127,12.128)

本刊启事

(1.112)

“马克思主义史学史研究”栏目征稿启事

(1.封三)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的学术和文化意涵”

笔谈征稿启事

(3.128)

《上海知青在江西档案史料选编》出版

(8.115)

“中共革命的行动机制”学术研讨会在兰州大学

召开

(9.67)

“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专题研究征稿

启事

(11.43)

猜你喜欢
五四运动研究
百年大党 壮阔历程 《五四运动》
党员文摘(2022年11期)2022-06-10 07:33:14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2020年国内翻译研究述评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论五四运动的启蒙辩证法
《每周评论》与五四运动前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科技传播(2019年22期)2020-01-14 03:06:54
《过五四运动赵家楼》
中华诗词(2019年5期)2019-10-15 09:06:14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新版C-NCAP侧面碰撞假人损伤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