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210037;南京汉野文化艺术有限公司 210037)
先秦的道家思想主要以老庄为代表,老庄是老子和庄子的统称,他们二人的思想精华主要体现在《老子》和《庄子》两本著作中。道家的水道观主要是建立在对自然之水的认识之上的,继而又以水喻道,以水喻德把水人格化,把水当作最高的道德化身。道家对自然之水的认识和由其衍生出的人生观统称为道家的水道观。
“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老子在著作中明显地赋予了水以人格,认为最高尚的人就应该像水一样,水善于帮助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它停留在众人所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接近于道。上善的人居住要像水那样安于卑下,存心要像水那样深沉,交友要像水那样相亲,言语要像水那样真诚,为政要像水那样有条有理,办事要像水那样无所不能,行为要像水那样待机而动。正因为他像水那样与万物无争,所以才没有烦恼。我们可以看出水之所以被老子比喻为最高的道德,是因为其利万物,水点点滴滴、涓涓细流、无论清浊,汇成江河湖海;不仅自身生化不已,而且能与万物相合,滋养万物;与天地融为一体,无生有化,循环往复,以“上善”之德造福万物。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老子的善而不争,并不是一种消极应世的态度,恰恰是一种积极地处事态度。上善是不争,是不为功名利禄之所困,不要有私心地区处理世事,处处为他人提供方便。而做到了上善,天下就没有人能与之相争了,自然会得到一切别人所要争的东西。是故,善而不争,是为争。
“天下柔弱莫过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圣人言:受国之垢,是为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正言若反。” 天下万物没有什么东西比水更柔弱,但没有什么东西攻击力量比它更强,所有没有能代替它的东西。弱能胜强,柔能克刚,原因很简单,天下人都懂,只是没有人肯去做。因此,圣人说,承担国家的屈辱,才算是国家的君主;承担国家的灾殃,才算是天下的君王。正面的话听起来恰像是反话。
柔是水的本性,也是人的本性。“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柔是一种坚强,是一种承担,是一种意志。道家认为人就像水一样要有所承担,承担屈辱,承担灾殃,这样才算国家的君王,才算人上人。水柔弱却有穿石之力,人柔弱却有成君王之能。是故,柔,是为刚。
“江河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与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事,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江海能成为百谷之王的原因,在于他有居于底处的品格,所以才能成为百谷之王。想要成为一国之君,就必须谦虚地跟百姓对话;若想成为百姓们的领袖,就一定要把他们的利益放在首位。能起表率作用的君主即便处在高位百姓也不会感到繁重,即使处在前面百姓也不会感到受伤害。因为这些原因,会乐于推戴他而不反对他,因为这样的君主不跟人相争,所以天下就不会与他相争。
水柔弱的性质决定了水的状态——善下,而善下又成就了水——百谷王。水以主下的姿态面对世间万物,并不是人们常说的“水往低处流”的消极意思,而是水主下的处事方法。以水喻人,喻德也是一样的道理。其实无论是做君王,还是做普通人都要以谦虚学习、尊重别人的态度为人处事,这样别人才会尊重你,拥护你,才能做成事情。如果处处锋芒毕露,反而会招到人们的诟病,很难成事。这个与中国传统社会提倡的以礼待人和以德服人也有异曲同工之处。是故,处下,是为上。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深入简出地概括了天、地、人与万物间的终极关联。所谓“道”,其实是天地万物间必须遵循的一种规律。如何探索和遵循“道”所映射出的规律,老子阐述为“法自然”三个字。如果遵循或仿效“道”的规律,那对待任何事物就不能逆其法则为止,而是要“顺其自然”。水存在于天地间,必法天地,法道,法自然。而水又正是法自然的最好案例。道法自然可以说是对道家水道观的最精辟的概括,也是道家思想的精华之所在,道法自然的最高境界就是天人合一。表面上看,道法自然就是凡事顺其自然,不刻意地去强求和改变什么,是一种无为的状态。但是道家的无为并不是消极的不为,道家的无为是有前提的,这个前提就是法自然。法自然是建立在对事物的客观规律准确把握的基础之上的,就连“道”都要遵循这样的规律。当人们在处理各种关系的时候能做到像水一样遵循着事物发展的规律,深谙自然的属性,把这样的“道”当做自己身体的一部分之后,就是无为的了,就能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了。而这样的无为往往也能成就其无所不为,道法自然自然就是有为的了。这就是道家水道观的终极意义之所在,是道家的辩证法。水善而不争,终究成其争;水柔对天下,终究成其刚;水甘愿处下,终究成其上。可以看出,水的“法”就是一种辩证的思维方法,它巧妙地利用了事物对立面之间相互依存又相互转化的关系,来达到自身的目的。提醒了人们在处理问题的时候要辩证地看待问题,不光要学习水的精神,更加要学习水的辩证的方法论。
道家的先哲们在对水的思考中,留下了自己的水道观。这样的水道观也对中国传统社会的治水观、兴修水利、水利精神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从大禹治水到王景治理黄河,传统社会里,先人们在治水的过程中也都有自己的治水观。大禹治水的故事,每个人都是耳熟能详的。远古时期,中原大地洪水泛滥,百姓苦不堪言。统治者便安排大禹的父亲去治水,大禹的父亲花了九年的时间都没有治理好水患。原因就处在大禹的父亲在治水的过程中,一味地想采取方法用大坝将洪水堵住,但是无论如何,洪水还是会越积越多,将大坝冲毁,最后大禹的父亲也因治水不力被统治者处死。大禹临危受命接过了父亲手中的工作,大禹在总结了父亲治水失败的经验后得出结论,要想治理水患,一味地靠堵是没有用的,必须要疏、导。后来在大禹利用了水向低处流的特性,疏通了河流,把洪水引入了海洋,终于彻底治理了水患。
黄河水患一直是历朝历代统治者的心腹之患,在治理黄河最出名的莫过于东汉王景。东汉时期,黄河在决口后形成了大的改道,改道后的黄河水患不断,民不聊生。王景接受皇帝的命令治理黄河,王景的治水理念是筑堤、理渠。王景通过考察和走访民众认识到,黄河泛滥的主要原因是下游河道长期淤积,形成地上河,河水高出河床外面的地面,这样一来,只要黄河的流量稍有增加就会导致黄河决堤,洪水泛滥。根据水向下流的性质,王景就选择了一条较为合理的河道,在两岸加筑河堤。这条新河道比原来黄河入海的河道短了许多,这样一来排水和排沙的能力大大提高了,黄河也从地上河变得正常了。同时王景还治理了汴渠用来疏导黄河的流水。由于王景的治理,黄河在接下来的八百年中再也没有出现过大的灾害。
大禹的父亲在治水上是失败的,失败之处在于禹父不懂水的属性,更加不明白处理水患中所用到的辩证法思想。采用大坝将水堵住的思想本身就是错误的,所以无论怎样,不管花多长时间都是无法治理好水患的。
可以看到无论是上古的大禹治水还是东汉的王景治水,其所遵循的思想都跟道家水道观是一样的。第一,都是建立在深知水性处下、柔弱而又刚强的性质之上的。水向低处流,大水尤其如此,水虽然柔弱,但是大水越积越厚,再浩大的工程也没有办法阻挡厚积之水的力量。所以对待洪水,疏导才是治水之策。第二,都在学习水处下的处事方法。治水不是一人之力所能达成的事情,需要集合千千万万的人民与其一同奋斗。大禹和王景治水都成功地领导了人民,主要在于他们处下的处事方法。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凡事亲力亲为,一直奋斗在治理水患的第一线,从未离开过群众,这就是处下。王景治水,深入群众,虚心向黄河周边的群众请教黄河的水文情况,遍访黄河两岸的百姓,从来没有为官者高高在上的架子,这也是处下。第三,大禹和王景治水都是善而不争的。他们治水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为民。“禹治水土,以利燕代胡貉与西河之民,以利冀州之民,以利荆楚、干、越与南夷之民”,“疏河决江,所活者千八百国,此禹之功也”大禹治水始终以民为本,关心民众生活,给饥民发放粮食。在《后汉书》并没有讲到王景治理黄河时的心理出发点。但可以从《后汉书》中的“明年,迁庐江太守。先是,百姓不知牛耕,致地力有余而食常不足。郡界有楚相孙叔敖所起芍陂稻田。景乃驱率吏民,修起芜废,教用犁耕,由是垦辟倍多,境内丰给”中推理出,王景无论是在治河还是为官上都是一心为民的。
传统社会在兴修水利上也给我们留下了许多伟大的杰作。这里面最具代表的就是修建于战国末年的都江堰。都江堰采用的方法是在江中作堰,设计者用石块在岷江峡砌起石埂,石埂形状类似鱼嘴,也因此被称为分水鱼嘴。“鱼嘴”作为分水的工程,将岷江江水一分为二。东侧江水叫内江,用来灌溉沟渠;西侧江水被称为外江,外江也是岷江正流。此外,在灌县城附近岷江南岸建造了离堆,离堆就是开凿岩石后形成的石堆,夹在内外江中间。离碓的一部分是内江的水口,人们称其为宝瓶口,有节制水流的功能。每到夏天,岷江水涨,都江鱼嘴会被淹没,离碓就变为第二道分水处。内江从宝瓶口至下游,有分布在川西平原上的灌溉系统,旱季引水灌溉,雨季堵塞水门,对良田的灌溉有良好的保障作用。都江堰的工程规划非常科学,分水鱼嘴和宝瓶口联合使用,能遵照灌溉、防洪需要,合理分配洪、枯水流量。
都江堰工程正是道家水道观在治水实践中的完美体现。这座宏伟的工程不仅没有破坏自然,还以利用自然为载体,变害为利,最重要的是能令人水高度统一协调,既保证了平原灌溉的需要,又保证了灾害的不再发生。在长期的实践中创造了诸多的工程技术,就地取材,施工简约而不简单,节省成本,功效显著。都江堰“乘势利道,因时制宜”、“遇弯截角,逢正抽心”、“急流缓受,不与水敌”,创造了人与水和谐共存的生态水利形式。道法自然,尊重规律的科学技术。都江堰尊重前人治水智慧,根据蜀地独特的地形地貌,采用岷江出山口与平原结合部作堰的方式,充分借用高低落差地势,顺应了自然规律。古代,生产力比较落后,古人运用热胀冷缩原理,凿开大山,修建好坚固、能控制水量的宝瓶口。此外,在岷江弯道的江心设计好鱼嘴,能分开水和沙,在鱼嘴与宝瓶口间设计飞沙堰,则能泄洪排沙。解决了排沙这一水利工程的世界性难题。这正是都江堰从客观环境出发,遵循自然,遵循规律的结果。
不仅是都江堰,郑国渠、灵渠等的建设也是对道家水道观的一种实践运用。郑国渠的设计中巧妙地解决了水与沙的关系,变废为宝,做到了水沙的和谐统一。灵渠则以小而精著称,灵渠虽小但作用巨大,“溜渠”、“巧激”、“余水”、“缓达”等都表达出这是一座规模不大,工程精巧,科学内涵精深,悠然和谐的水利工程。所以说道家的水道观给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兴修水利提供了充足的理论依据,深深影响了传统社会的水利工程的建造。
我们的先人在长期的治水实践中,不但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治水思想,更铸成了以民为本, 平治万邦, 德化天下的伟大水利精神和民族精神。水利精神在不同时代在表象上的反应可能是不一样的,但是其本质却是一脉相承,从未改变的。中华民族的水利精神产生于大禹时代,大禹在治理洪水的过程中,以身作则,始终战斗在治理水患的第一线。他的治水精神可以概括为:拯救人民,造福苍生的道德目标;公而忘私,鞠躬尽瘁的伟大品德;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高尚情操;和舟共济,相互配合的团队作风。中国传统社会一直以来都是治国先治水的社会,在漫长的传统社会中,水利精神不断传承发展。比如“先天下之忧而忧”的范仲淹,在江苏沿海为官时期,因看到海堰荒废,无人问津,海潮泛滥淹没了百姓的财产,为民请命修理海堤。但是当时国家正处于战争时期,屡屡战败,内忧外患很是严重,朝廷上下都极力反对修海堤。而范仲淹冒着杀头的危险多次上书,终于得到朝廷的批准让他亲自组织修理海堤,就是后来的范公堤。范仲淹的治水精神就是以造福人民为目标的。传统社会的水利精神首先是造福百姓的,而道家的水道观是利万物的。其次传统社会的水利精神是身先士卒的,而道家的水道观是主下的,即言下之,与先民,身后之。
尊重自然规律。在当代道法自然,尊重自然规律的道家水道观仍然应该是现代水道观的主要内容。当今中国,为片面追求经济的高速发展,不惜以牺牲环境,牺牲水资源的现象比比皆是。人与环境,人与水的矛盾越来越尖锐。更令人难以安心的是,目前在世界很多地方,充满了国与国之间,因为夺取水资源引发的严重冲突。在这样的危机中,还有一个难以忽视的原因是城市缺水问题。我国的北京和上海就被联合国列为最有可能面临缺水问题的城市名单中。现在,防治水资源污染,已成了环保工作的重中之重。以上种种现象已经严重阻碍了十八大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的脚步,要真正的建设好我们的生态文明和我们的水资源,要求的不仅仅是简单的立法和草案,而是要传递给每一位普通百姓用水的道德,用道德唤醒人们对水资源的保护,真正做到以德治国。当务之急是要重新定位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水的关系,这也是解决环境问题和解决水问题的关键之所在。道家的水道观指出了人水合一,尊重自然,是和谐的水道观,是符合我国国情的水道观,是生态文明建设需要的水道观。只要人人都树立好这样的水道观,青山碧水就离我们不远了,生态文明也离我们不远了。
弘扬传统水道观,结合当代实际,用水处理问题,用水道观处理问题。当下各种纷繁复杂的自然或者认为现象无一不与水有关,无一不需要水来处理。PM2.5和天坑是当下城市建设中最让当政者头疼的问题里,科学研究表明降水对含碳性溶胶(PM2.5的主要成分)有明显影响,而地下水的过度开采则是城市天坑的罪魁祸首。那么水就是处理这些问题的最好办法了。道家水道观不仅是老庄留给我们后人的朴素的世界观,更加是实效的方法论,它不仅在传统社会里对人们处理人与水、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有着巨大的作用,而且在当下,对人们处理各种关系也是有着巨大的作用的。社会转型期间,各种矛盾冲突日益激烈,需要调和的东西越来越多。无论是当政者,还是普通百姓需要处理的各种关系也是越来越多,那么或许道家水道观就能为人们解决问题提供一种新的思路,无为却是有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