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晓文,王丽苹
(山东财经大学 会计学院,山东 济南 250014)
近年来,我国也开始重视对投资者心理方面的研究。我国学者的研究角度多集中在投资者情绪方面,研究投资者情绪与股票流动性、股票收益等之间的相关关系。但是单独对于投资者情绪中积极的方面即投资者信心方面的研究较少,更鲜有涉及投资者信心与企业价值之间的关系,但投资者信心属于证券市场的表现,企业价值是企业个体层面,研究二者之间的关系对于加强公司治理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这一方面入手,实证检验投资者信心与企业价值之间的关系。从源头上来说,投资者信心始于行为金融学理论,是指投资者对证券市场股票未来发展状况的心理预期,可以反映市场中一些经济人的行为。一般而言,外部宏观环境因素和内部公司治理因素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到投资者信心,如国家政策鼓励,公司治理结构完善的企业,较能赢得投资者的青睐。也就是说,当投资者信心水平较高时,即使股票波动很大,风险较高,投资者仍然会对该支股票有着较为乐观的预期,愿意买进该公司的股票,进而提高了企业的价值。所以说,正是由于这种积极的心理预期,会促进企业价值的上升。
现代企业的经营权与所有权相互分离,出现了信息不对称现象,诱发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损害了股东和债权人权益。为了防止这一问题,我国在宏观层面与微观层面都对投资者进行了一定程度的保护,如国家法律监管与企业内部信息披露管理机制等,都是投资者保护深入资本市场的重要体现。对于投资者保护的研究,国内外学者多是从它的法律渊源,股权结构,信息披露,公司治理等几个方面展开的。投资者保护在西方已经经历了相对成熟的发展,但由于我国资本市场起步较晚,对投资者保护的研究并不完善。我国学者对于投资者保护与企业价值间的研究,得出两者存在正向作用的结论较多。提高投资者保护水平是规范资本市场的一项重要举措,它的落实定会推动我国企业朝着健康、可持续的方向迈进。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日益完善和上市公司投资者素质的普遍提高,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强了对投资者的保护,期望通过向外界展示自己保护投资者的能力,彰显企业发展潜力,达到提升企业价值的目的,同时投资者保护在一定程度上也起到了监督企业高管的职能,保护了投资者权益,吸引更多的潜在投资者,使得企业价值越来越大,进而会形成一种良性循环,促进我国经济整体发展。
当企业采取一些措施来保护投资者的权益时,会不会对投资者的心理状态产生影响呢?投资者保护与投资者信心以及企业价值之间存在着什么样的联系呢?基于此,本文期望通过对这一问题的探讨,将三者联系起来,了解投资者保护与投资者信心对企业价值的内在作用机制,丰富我国对投资者信心、投资者保护与企业价值的理论研究。笔者尤其期望能够对企业高管人员有所启示,通过深刻了解投资者信心与投资者保护的内在作用机制,加强公司治理,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
2017年,中国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公司发布了当年的证券市场投资者信心指数,几乎都位于中值以上,呈现出稳中有升的态势,各项子指数也出现不同幅度上涨,说明了我国投资者对股票市场信心高涨,有利于我国股票市场的发展。投资者信心与投资者情绪是密切相关的,前者是后者表现的主要方面。唐玮等[1]也指出投资者信心反映了投资者情绪中积极乐观的一面,是投资者对于未来股票市场的乐观程度。投资者情绪是指投资者对未来预期的系统性偏差,它会影响投资者的心理变化以及投资决策,是影响资本市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鉴于两者之间的相通性,我们也会从投资者情绪方面进行文献回顾。对于投资者信心与企业价值之间的关系,杜军等[2]经过实证分析证明,投资者信心对上市公司价值存在显著的正面影响。杜勇等[3]以农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通过实证也发现投资者信心对公司价值存在正向驱动效应。李玲等[4]以我国中小板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投资者信心通过股权集中度正向驱动了企业价值。可见,投资者信心与资本市场是密不可分的,不管是公司管理者,还是政府参与者都应该时刻关注证券市场上投资者信心的变化。另外,投资者情绪影响股票收益和资产定价,国外学者给出了证据。Brown等[5]则发现投资者情绪与同期股票收益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投资者情绪和近期市场收益都是相关的,资本市场中的股票价格既包括公司的基本价值,同时也包括投资者的主观认知偏差。Baker等[6]在研究内容上做了深入拓展,为投资者情绪会影响资产价格这一命题提供了有力支持。因此,投资者情绪会影响股票价格和资产价格,股票价格和资产价格又会对公司的收益造成影响,进而会影响企业价值。投资者情绪的稳定是资本市场稳定的保证,一旦证券市场上投资者情绪波动较大,公司的利益定会受到影响。国内学者多是从投资者情绪与股票收益、股票价格、股票流动性、投资行为、融资行为的角度入手,实证研究投资者情绪。李岩等[7]通过研究发现投资者情绪正向影响股票收益,且情绪交易者越多,影响程度越大。刘斌等[8]研究了投资者情绪、股票收益与高质量会计信息三者之间的关系,也实证检验了投资者情绪与股票收益之间存在正向的影响关系,但是高质量的会计信息能够显著降低这种影响。万秀娟等[9]分析了投资者情绪对特征不同的各种类型股票收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了投资者情绪对各种系列类型股票的收益率也是存在正向相关关系。尹海员[10]研究了投资者情绪与股票流动性的关系。实证发现考虑市值规模差异后,投资者情绪单向且正向影响股票流动性。陆静等[11]研究了投资者情绪与股价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了投资者情绪对同期的A、H股股价都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对A股未来12月和H股未来6月的收益率具有显著的反转预测。投资者情绪越高涨,股价越高,股价的上升就会带动企业价值的上升。葛永波等[12]对投资者情绪与投资水平进行了研究,实证结果表明,高涨的投资者情绪会促进企业增加投资,反之,会减少投资,并且现金持有量越高,投资者情绪对其投资行为的影响越大,但是资产负债率的高低并没有造成显著差异。徐浩萍等[13]研究了投资者情绪与债务融资成本的相互关系,发现乐观的投资者情绪会增加债券的需求,进而降低了债券的融资成本,增加企业价值。总的来说,投资者情绪高涨时,企业价值上升;投资者情绪低落时,企业价值下降。最终我们可以看到,投资者情绪是影响中国股票市场的一个重要因素,投资者信心作为投资者情绪的关键因素,最终会影响企业价值。
对于投资者保护与企业价值的研究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宏观国家层面,另一方面是微观企业层面。在国家层面,法律监管越严格,对于投资者的保护就会越好。La等[14]对不同国家的539家公司进行实证检验,发现国家法律越倾向于对投资者的保护,越能监管企业内部谋取私利的行为,达到提高企业价值的目的。David等[15]以全球43个国家为研究对象,表明了投资者保护程度强的国家,投资敏感度较高,利润增长预期较强,公司价值较高。以上是法律层面的投资者保护与企业价值之间的关系,多数学者认为,二者之间存在正向相关关系。因此,国家要健全关于投资者保护方面的相关法律,切实保护好投资者利益。在企业层面,由于代理成本会造成企业成本增加,造成企业价值流失,Shleifer等[16]从代理成本的角度出发,研究发现了投资者保护,代理成本与公司绩效的关系,指出投资者保护程度的增加能够抑制代理成本的增加,公司绩效就会随之越高。代理成本的问题越来越受到投资者的关注,但这又是不可避免的一部分价值流失。对于投资者保护这项措施来说,就能较好对代理成本起到抑制作用,一旦代理成本得到有效控制,企业价值就会提高。总的来说,证据有力地支持了投资者保护法对公司政策和业绩的重大影响的理论。国内近年来对投资者保护在公司层面的研究较多,张涤新等[17]从机构投资者自我保护的角度,研究了机构投资者对其持股公司绩效的影响,证明了机构投资者正向促进了企业的绩效。王克敏等[18]从财务报告信息披露质量的角度入手,检验了股权结构、投资者保护与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投资者保护程度越强时,大股东会降低对管理层的监督,侵权行为越少,权益代理成本随之降低,必然会增加企业价值。李树根等[19]研究了投资者保护与会计信息质量之间的关系,发现投资者外部保护程度越高,进而会计信息质量也就越好。武立东等[20]从外部投资者保护角度出发,研究指出外部投资者保护制度环境的改善可以降低职业经理人的代理成本。投资者保护降低了信息不对称上产生的问题,对于投资者来说是一项维护自身利益的有力保障。可见,投资者保护与企业价值存在正向相关性是毋庸置疑的,不管是在宏观层面还是微观层面,许多学者都给出了有力的证据。
在我国,投资者信心与企业价值方面的理论研究较少。基于代理成本、信息的不对称理论,出现了高管和大股东侵害小股东权益的现象。而且,由于我国资本市场的不健全,这一现象也较为突出。如果企业增强信息的透明度和可信度,这种侵害行为就有可能得到有效遏制,投资者就会感到他们的权益得到保护,增强对被投资企业的信心。也就是说,投资者信心会基于对公司披露信息的真实性、可信性改变自己的主观心理感受,当投资者感觉该公司很重视对自己的权益,就会在心理上倾向于该企业的投资,更多地买进股票,进而提高了企业价值。反之,投资者信心不足,就会卖出股票,导致股价下跌,企业价值降低。同时,投资者信心越高,在保证稳定投资者持续投资的情况下,会吸引更多的潜在投资者注入资金,公司的软文化,如口碑、品牌等价值也会得到增强,这对于企业来说是一笔无形的财富,是别的企业很难模仿和超越的,基于此,就会降低公司的融资成本,也会提高企业价值。另外,当企业面临短暂的资金周转不灵,或者负面消息影响时,高涨的投资者信心可能会认为这是暂时的危机,进而不会盲目撤出投资,而是继续提供资金支持,从而对企业的股价等产生影响,最终会影响企业价值。基于以上分析,提出第一个假设。
H1: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投资者信心越高,企业价值越大。
投资者保护分为国家层面的投资者保护与企业层面的投资者保护,有许多学者已经证明了宏观层面的投资者保护与企业价值是呈现正向相关关系。从微观层面来看,投资者保护对于企业来说是一项企业管理活动,通过一系列的管理行为,帮助外部信息使用者做出合理判断的一种企业运转行为。并且一个管理越出色的企业越乐于披露他们的内部管理,来吸引投资者。投资者保护存在的理论依据主要是委托代理理论、信息不对称和信号传递理论,基于以上理论的支持,投资者保护的发展顺应资本市场的发展趋势,是企业保持稳定发展,提升企业价值所必须进行的一项管理活动。投资者保护对企业价值的提升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投资者保护可以降低信息不对称,提高信息的真实性。信息的不对称是企业产生矛盾的一个重要因素,投资者保护通过拓宽投资者获取信息的渠道,加强了信息的传递与沟通,尽管无法彻底消除这种现象,但是还是有效的促进企业价值的实现。(2)投资者保护可以提升企业的形象,获取投资者的认同度和好感。一个企业的形象一旦树立起来,可以有效增加企业的竞争力,在相同的情况下,投资者选择该企业的概率也越大。(3)投资者保护能够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投资者保护使投资者透彻了解公司的融资计划及其意义,引起投资者的投资热情,影响投资者的投资行为,防止公司市值被低估,融资成本降低,股价上升。说明投资者保护程度越高,权益融资成本越低,企业价值也会随之增加。综上所述,提出第二个假设。
H2: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投资者保护水平越高,企业价值越大。
影响投资者信心的因素有很多,具体而言,如宏观市场环境和微观企业业绩等,投资者保护只是其中的一方面。那么投资者信心是通过什么途径来影响企业价值的呢?首先投资者保护是上市公司提高信息透明度、真实度的一种手段,通过投资者保护能监管管理者决策,使中小投资者不再盲目投资,增强了投资者对该公司股票的信任程度。若企业重视投资者保护,这种重视效应显然对投资市场产生了正向推动作用,投资者在感到投资者保护增强的情况下,他们在心理上会认为自身权益得到侵害的可能性更低,投资更有保障,从而热情高涨,积极投资那些敢于披露信息的企业。与此同时,由于投资者的带动作用,投资者争相购买该公司的股票,股票流动性增强,进而权益资本、债务资本、代理成本降低,起到提高企业价值的作用。其次,当企业进行某项决策,可能面临短期经营不景气时,当投资者保护工作做得好时,会增强投资者信心,从而不会盲目卖出股票,这样企业价值也会得到提升。通过上述分析,三者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投资者信心影响企业价值,投资者保护影响企业价值,所以我们验证投资者保护是否会显著增强投资者信心提高企业价值的效应。基于以上分析,提出第三个假设。
H3: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投资者保护对投资者信心提高企业价值的影响机制起正向调节作用。
本文选取2013—2017年的沪市和深市A股数据进行回归分析。(1)剔除金融保险类公司(2)剔除被ST或者PT的公司(3)剔除数据缺失值、异常值、极端值的部分上市公司。经过筛选后,最终共得到样本数据9 641个。本文研究数据均来源于国泰安数据库和锐思数据库,数据预处理在EXCEL2010中处理,投资者信心指标的构建在Clementine软件中进行分析,回归处理在Eviews9中分析。
1.被解释变量
本文选择托宾Q值(TQ)来衡量企业价值。衡量企业价值的方法有很多,使用托宾Q值是最普遍的,优点在于这个指标即兼顾了账面价值与市场价值,也兼顾了权益与负债,能更全面地反映公司价值。
2.解释变量
关于投资者信心(INCO)的衡量,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现在主要存在两种衡量方法:一种是采用股票年换手率来衡量,另一种是采用主成份分析。本文为了全面反映资本市场的投资者信心水平,选择第二种衡量方式。即用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GROWTH)、市净率(YRPB)、股票年换手率(TURNOVER)做主成分分析,我们选取特征值大于1的两个主成分,根据累积方差贡献率,用每个因子的累积方差占两个因子的累计方差的比重给两个因子赋予权重,构造一个投资者信心的指标。如表1和表2所示。
表1 主成分分析结果
表2 因子得分系数矩阵
根据因子得分系数矩阵,我们可以得到以下两个因子:
投资者信心指数为INCO=0.5568×F1+0.4432×F2
对于投资者保护指标的构建,作者从财务报告信息披露质量这一角度入手。王运陈等[21]也证明了企业信息披露质量的提高有助于促进投资者保护水平的提升,王克敏,陈井勇也是采用审计意见类型来表示投资者保护水平的衡量变量。文章借鉴王克敏,陈井勇的做法,当审计意见类型为标准无保留意见时,取值为1,说明投资者保护程度较好;反之取0,表明投资者保护程度不好。但是,审计意见类型只是反映了财务报告信息披露质量这一方面,它的可靠性无从查证,用来衡量投资者保护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笔者对这一指标进一步的完善改进,从公司治理方面中的内部控制这个角度出发,来进一步契合对于投资者保护这一指标的衡量。对于内部控制能够保护投资者利益方面,以下三位学者给出了证据。杨有红等[22]指出内部控制的主要目标是提高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并且内部控制对财务报告质量的改善最终应服务于投资者利益保护。孙光国等[23]指出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评价是保护投资者的重要手段,内部控制是通过提高财务报告质量来保护投资者的。也就是说,内部控制能够保证财务报告数据的可信性,外部投资者获取的信息质量就越好,我们认为对投资者的保护性就越好。对于内部控制是否有效的衡量,刘燕[24]将内部控制缺陷作为内部控制是否有效性的指标并且进行了实证检验,存在内部控制缺陷具有较低的财务报告质量。基于此,在财务报告信息披露质量方面,选取审计师对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出具的审计意见类型来衡量,这个指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上市公司数据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当审计师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说明审计师认为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真实公允的反映了企业情况,准确性越高,投资者保护程度就越高。内部控制方面选取企业内部控制是否有效且内部控制是否存在缺陷,若企业内部控制有效且不存在缺陷,说明企业的内部管理层面存在合理性,企业出具的财务报告存在问题的可能性就小,公司外部审计所出具的标准无保留意见的真实性与准确性就能得到一定保证,投资者保护程度高。相反,内部控制无效或者存在缺陷必然会导致信息缺乏真实性,投资者保护程度低。所以我们从这个角度来考虑,将外部审计意见类型与企业内部控制相结合来构建投资者保护指标存在合理性。
所以当企业出具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内部控制有效且无缺陷时,令AUDIT=1,表示投资者保护程度较高。反之若审计师出具的其它类型的审计意见、内部控制无效或者存在内部控制缺陷时,令AUDIT=0,表示投资者保护程度较低。
3.控制变量
对于控制变量,选取影响自变量与因变量的一些指标进行控制,包括公司规模(SIZE),资产负债率(LEV),现金比率(CASH),第一大股东对公司控制度(Z-INDEX),管理层是否持股(HOLD),第一大股东性质(STATE),以及年份(YEAR)等因素,来保证实证结果的准确性。
表3 变量定义一览表
为了验证假设H1和假设H2,我们以企业价值(TQ)为因变量,以投资者信心(INCO),投资者保护(AUDIT)为自变量,控制公司规模(SIZE),资产负债率(LEV),现金比率(CASH),第一大股东对公司控制度(Z-INDEX),管理层是否持股(HOLD),第一大股东性质(STATE),以及年份(YEAR)指标构建以下两个模型。
模型一:
模型二:
对于假设H3,即验证投资者保护对投资者关系信心与企业价值的调节效应问题,本文以企业价值(TQ)为因变量,将投资者关系信心(INCO)与投资者保护(AUDIT)以及两者的交乘项都作为因变量引入模型,同时用控制公司规模(SIZE)、资产负债率(LEV)、现金比率(CASH)、第一大股东对公司控制度(Z-INDEX)、管理层是否持股(HOLD)、第一大股东性质(STATE)以及年份(YEAR)指标来验证假设H3。
模型三:
其中β0是常数项,βi是各自变量的回归系数,ε是残差项。
表4 变量描述性统计表
从描述性统计表4中可以看出:对于企业价值来说,均值为2.540 4,最大值为9.918 6,最小值为0.699 2,标准差为1.468 3,说明我国上市公司企业价值差距较为明显。投资者信心均值为0,标准差为0.711 6,说明我国上市公司投资者信心水平存在较显著差异。对于上市公司投资者保护水平来说,均值为0.680 5,标准差为0.466 3,可以看出对投资者保护程度较好,但由于研究的局限性,可能并不能深刻反映我国的投资者保护水平。另外,选取样本公司的资产规模处于正常水平,过大过小都表明企业内外部存在不合理的现象。对于资产负债率来说,样本公司也都处于正常水平,资产负债率过高,说明财务杠杆运用过度,过低表明企业没有合理运用财务杠杆效应为企业创造价值。现金比率均值为0.145 7,最大值为0.559 3,最小值为0.000 4,标准差为0.101 1,表明我国上市公司现金比率较低,有待进一步的关注。对于第一大股东对企业控制程度来看来说,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最大值为352.540 0,最小值为0.520 0,标准差为18.671 8,说明上市公司存在一股独大现象,并且该现象较为严重。
在进行回归之前,需要对各变量数据之间进行皮尔森相关性系数检验,否则将使回归结果出现错误。一般情况下,我们认为,相关系数只要不超过0.7,则不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如表5所示,没有超过0.7,可以进行回归结果检验。而且我们可以看到投资者信心与企业价值是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正向相关的,相关系数为0.625 5,初步验证了我们提出的假设H1;另外,投资者保护与企业价值也是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显著正相关的,相关系数为0.143 7,初步验证了我们提出的假设H2。
表5 主要变量相关系数分析
表6 模型1~3回归结果分析
表6是对上述假设H1至H3的回归结果分析。表6第一列检验的是投资者信心与企业价值的关系,表6第二列检验的是投资者保护与企业价值之间的相关性,表6第三列验证了投资者保护对投资者信心提高企业价值的正向调节作用。根据回归结果第一列,我们看到投资者信心与企业价值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正向相关,验证了我们的假设H1。根据回归结果第二列,投资者保护与企业价值也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正向相关,验证了假设H2。根据第三列,可以看到,投资者信心与企业价值,投资者保护与企业价值都是显著正相关的,再一次验证了假设H1和假设H2,同时投资者信心与投资者保护的交乘项也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正向相关,根据温忠麟检验调节效应的方法,存在调节效应,即投资者保护会加强投资者信心对企业价值的正向调节效应,验证了假设H3。
本文以总资产收益率(ROA)来替代托宾Q值(TQ)检验回归结果的稳健性,如表7所示。表7第一列和第二列分别检验的是投资者信心与总资产收益率,投资者保护与总资产收益率之间的关系,回归结果显示,都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正相关,验证了假设H1和假设H2,与上述实证结果相吻合。表7第三列检验了投资者保护对投资者信心提高总资产收益率的正向调节效应,回归结果显示,投资者信心与总资产收益率显著正相关,投资者保护与总资产收益率显著正相关,并且两者的交乘项也与总资产收益率显著正相关,存在调节效应,验证了假设H3。稳健性的实证结果与上述回归结果相吻合,说明本文的实证研究具有较好的稳健性。
表7 稳健性回归结果
本文以我国沪深A股2013—2017年上市公司数据进行实证检验,证明了投资者保护对于投资者信心提高企业价值的正向调节效应。
投资者信心隶属于行为金融学领域,具有广泛的研究前景,它涉及心理、财务金融等各个学科的内容,尽管已经取得一定成果,但现在并没有形成统一的研究框架。另外,我国对于投资者信心的研究较少,相对于国外来讲还是有差距的,尤其是对于投资者信心背后的心理认知偏差的模型的构建还有待进一步的探索。
投资者信心的提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首先,投资者信心是一种主观心理状态,不易衡量,它的变化需要管理层敏锐的观察力。所以,当短期出现影响投资者情绪波动的因素时,管理层要及时采取措施,避免投资者撤资,给公司造成损失。其次,从长期来看,投资者信心是需要维持的,上市公司应该向投资者传递企业经营稳定的消息,提高投资者对于企业的信心。再者,上市公司要向投资者传递自身企业对于投资者保护的重视,只有这样才能让投资者感受到自己的利益受损可能性较小,对该公司股票保持信心。最后,上市公司,市场以及国家的监管也是很重要的一方面,当监管程度较高时,投资者感觉自身利益受损的可能性就会较低,就会对证券市场充满信心。
投资者保护从其外在表现上可以说成是企业的营销方式,从其内在上,它是一项战略管理活动,一个企业要想在这个社会长期稳定发展下去,投资者保护越来越成为一个不得不考虑的方向。首先,上市公司要加强内部控制方面的治理。不管是通过自身信息披露,还是媒体发布,企业都应该及时向投资者传递真实可靠的信息,注重投资者的利益,让投资者感觉到自身利益能够得到有效保护。其次,市场要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监督机制是遏制侵权行为的有效手段,市场自律与他律机制的有效实行,保障投资者的利益不受侵害。最后,政府部门要进行有效地监管。法律、法规制度的制定、实施效率是政府部门刻不容缓的责任,我国应该坚决惩罚损害投资者利益的行为,保证证券市场的稳定运行。
投资者信心是提高企业价值的一个有效途径,另外上市公司的投资者保护又可以提高投资者的信心,进而会影响企业价值。投资者保护是一种行业自律机制,它的出现必然会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关注该公司股票,购买该公司股票,进而促进企业价值提升。上市公司应该多站在投资者的角度考虑问题,发布一些提高投资者信心的信息,彰显投资者保护的信心,以及优化股权结构,完善公司治理,保证上市公司健康运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