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模式”对山东推动新旧动能转换的启示

2019-01-26 22:56王义娜
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 2019年4期
关键词:动能山东深圳

王义娜

改革开放40年来,深圳先后实现了速度和质量制胜。建市以来,深圳GDP总量从不足两亿元发展到当前2.4万亿的体量,在各大城市经济总量排名中,仅次于北京、上海,位列全国第三,人均GDP位列一线城市首位,且在经济下行压力下,增速持续保持一线城市的最高水平。深圳已经成为中国乃至世界领先的科技创新中心,在高新技术发展的关键指标(国际专利申请)方面,深圳以一城之力占据中国的半壁江山,遥遥领先于国内其他城市,且在国际上仅次于东京位列全球第二。在最新的城市发展动力指数全球二十强排名中,深圳位居全球第五。

2018年,山东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已经全面起势,2019年是山东转方式、调结构,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的攻坚之年、落实之年,更要在寻标对标中抓好落实。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深圳转型升级的经验,为山东各地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鲜活的样本,其实践经验值得总结。笔者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引导对标思考,主要有两大研究目的:一是探寻创造“深圳奇迹”的神秘力量,总结历次动能转换中“深圳模式”的核心要义;二是对标深圳崛起的动力支撑,探寻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的着力点。

一、深圳转型升级、动能转换的发展历程

(一)上世纪80年代政策红利期:敢为人先的初次创业

初期的深圳,得益于“特区政策”优势,思想解放天地宽,做出了诸多敢为人先的创举。这一时期的深圳从无到有创造了多项“第一”,在价格制度、工资制度、基建制度、劳动用工制度等方面取得了很多突破。率先取消了票证制度,打破了“铁饭碗”,敲响了土地拍卖的“第一槌”,发行了新中国第一张股票,成立了第一家证券交易所和证券公司,用三天一层楼的“深圳速度”建成内地第一高楼,等等。

1985年,深圳开始发展工业,确定了“以外商投资为主、生产以加工装配为主、产品以出口为主”[1]发展的方针。此后,深圳凭借着生产要素的低成本优势,与香港形成了“前店后厂”的分工模式,吸引了港澳台等一大批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企业投资建厂,主要发展“三来一补”(三来一补指来料加工、来样加工、来件装配和补偿贸易)加工业和转口贸易。据统计,到1989年,深圳引进的6720个项目中,“三来一补”占比为56.8%。[2]深圳凭借廉价的劳动力和土地承接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转移,很快实现了经济腾飞。但“三来一补”加工装配产业企业附加值低、产品技术含量少,且(并且)此类企业的产品设计、原料供应以及营销管理、售后服务等环节均掌握在外企手中,且(同时)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推进及居民收入水平的提升,生产要素的低成本优势也在逐渐弱化。因此,这种模式不可持续,上世纪80年代后期深圳政府开始有意识地引导“三来一补”企业向“三资”企业转型,后者不仅可以带来资金、设备和人才,还可以带来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经营理念。

(二)上世纪90年代转型升级期:从“特区不特”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在经历最初顺风顺水的十年后,深圳开始面临一系列青春期的“烦恼”,尤其特区还“特”否的质疑。怎样“增创新优势,更上一层楼”,[3]成为此时困扰深圳的重大命题。

1984年,我国十四个沿海城市开放;1990年,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开发、开放上海浦东,而且目标定位高于“特区”;1992年,“南方谈话”发表后党的“十四大”召开,正式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定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深圳先行先试的政策优势弱化;1997年香港回归,随之而来的亚洲金融危机,把香港抛向难以预测的未来,而比邻香港的深圳也难定何去何从;2001年,中国成功加入世贸组织,其“国民待遇”原则也令“特区优惠政策”渐成明日黄花。

虽然连串失意影响了深圳人的自信,但是回过头看,深圳的产业转型正是在那个时期搭建了良好的开端。在借助加工贸易完成初步积累后,深圳市委市政府提出“二次创业”的口号,向高新技术产业进军。1993年,在时任市委书记厉有为主导下,深圳出台决议,停止登记注册新的“三来一补”企业,提出“科技兴市”战略,要把高科技企业打造成深圳的支柱产业。[4]这让深圳提早十几年占据了高科技竞争的制高点。

深圳“二次创业”向高新技术产业的转型,提升了企业发展层次,增强了产业升级动力。这一时期,深圳在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优势产业领域均实现了快速发展,再一次走到了全国发展前列。然而必须承认的是,尽管华为、中兴等高科技企业快速发展,但深圳主流产业仍处于低端的、模仿式代工生产阶段。除了低端的代工,深圳另一个标签是“山寨”,这是一种不尊重知识产权、没有核心竞争力的低端制造。此时,“深圳制造”开始受到各方褒贬不一的评议,由“深圳制造”向“深圳创造”的及时转型与发展方式的升级成为深圳动能转换的核心议题。

(三)新世纪以来创新智造期:从“深圳制造”到“深圳创造”

新世纪以来,我国生产要素的“无限供给”状态开始逆转,深圳也不例外,面对土地有限、劳动力短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透支等问题,低端的代工生产已无法为深圳经济带来足够动力,深圳开启又一次动能转换与升级,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成为此后工作重心。

对于这一时期深圳的建设成就,创造了多少个“第一”、多少个“最”,本文不复赘言。在经历了关外城市化和特区一体化、责任风暴和治庸计划、清无行动和梳理行动、发展现代服务业、举办文博会和大运会、开发前海、实施东进和“马上就办”后,深圳的城市功能和治理水平有了质的提升,国民经济蓬勃发展,城市建设日新月异,“深圳速度”开始向“深圳质量”、“深圳效率”进军。尤其金融危机之后,深圳借助广东“双转移”、“腾笼换鸟”的东风,不仅完成了从“装配”向“制造”的转变,而且完成了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到“创新驱动”的华丽转变。今天,人们谈起深圳,早已不再是“三来一补”、“贴牌加工”、“模拟仿制”,而是平均每平方公里有5.6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平均每天有51件发明专利获得授权、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超过4%的“创新之都”。

新兴产业是深圳增长的主引擎,据《深圳市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公布数据显示,2017年,深圳新兴产业增加值合计为9184亿,占深圳GDP总值达到40.9%,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新兴产业GDP增速达到13.6%,比上年提高3个百分点,远远高于GDP8.8%的增速,成为深圳GDP增长的主要推动力。

创新让深圳成为一座魅力之城。据国际知识产权组织(WIPO)的PCT专利数据库统计显示,截至2016年年底,深圳累计6.9万件PCT专利。在全球创新能力活跃度的城市当中,深圳居第二名,仅次于日本东京。

创新大多来源于企业。一批优秀企业扎根于深圳,推动了新兴产业的蓬勃发展,例如腾讯、华为、比亚迪、大疆、华大基因、中兴等,在这些龙头企业的强力带动下,深圳形成了良好的产业集群,从而帮助不同类型企业节省成本,完善产品线,丰富产品功能,而且强大的研发投入奠定了良好的创新基础,促进了新兴产业的蓬勃发展。另外,5G技术、基因测序、新材料新能源及柔性显示等核心技术领域,深圳的自主创新能力均居世界前列。这些都证明:20多年前,深圳向高新科技产业的转型已经成功,且正在进行新一轮的动能转换,即从“制造”走向“创造”。

深圳因改革而生,因开放而兴,过去40年,深圳几乎不到十年就完成一次动能转换,从早期成功地以“三来一补”起家,到后来规模化、集群化的代工制造,再到近年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的产业持续跨越性升级,逐渐走出了一条从“深圳加工——深圳制造——深圳创造”的发展模式,最终实现了从“模仿式、跟随式创新”向“竞争性、自主创新”的转变。

二、历次动能转换中“深圳模式”的基本支撑

通过梳理改革开放以来深圳的发展轨迹,深圳的发展历程经过了政策红利期、转型升级期和创新智造期,经历了多次发展上的转折与飞跃。这得益于深圳人和深圳管理者大胆尝试、敢为人先的改革精神,也得益于市场和发展机遇的倒逼。历次动能转换中“深圳模式”的基本支撑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敢为人先的思想解放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先进思想的引领和驱动,是导致一切发生的根源。初期的深圳,承担的任务并不仅仅是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去试验一条符合中国实际的发展道路。初期深圳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思想的解放,做出了诸多敢为人先的创举。比如基建制度、用工制度、价格制度、工资制度改革等。

(二)别开生面的制度创新

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是推动人类进步的两个轮子,但技术可以超越,而制度无法超越。新旧动能转换,首先应该建立起有利于产业升级的制度体系。只有制度创新才能为技术创新、产业升级提供原动力。纵观深圳产业结构,高新技术产业企业占比之所以这么高,很大程度上得益于“18号文”。它的正式落地,让“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这句话,第一次走进了现实。这份文件被视为中国首份民营科技企业的“准生证”。从“18号文”颁布到1988年5月,深圳市政府发文批准的民间科技企业已经达到77家。科技可以创造财富,成为当时中国社会最为独特的一道风景。而经济特区在制度上撕开的这一道口子,让越来越多的科技人才从四面八方赶到深圳,引发了一场科技企业创办潮,最终沉淀出了今天的华为、中兴、比亚迪、金蝶、研祥、创维等掌握核心科技的高新技术企业。

另外,1991年,深圳颁布了《关于依靠科技进步推动经济发展的决定》,率先实行技术入股和员工持股制度,对研发人员起到了极大的激励作用;1994年,国内对“无形资产”还没有概念时,《深圳经济特区无形资产评估管理办法》颁布,随后建立了无形资产评估制度,填补了我国在该领域的法律制度空白;1995年,通过了《深圳经济特区企业技术秘密保护条例》,以保护高新技术企业的技术秘密,这是国内第一部保护技术秘密的法规;[5]同时,为加强对高新科技知识产权的保护,深圳在原有“专利管理处”的基础上,成立了知识产权保护领导小组,且设立“知识产权庭”;1999年,为进一步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扶持力度,颁布实施了《关于进一步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俗称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22条”,等等。

(三)深入人心的服务意识

深圳历次动能转换成功的原因有很多,但最核心的一条是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市场为导向推进改革,其中包含价格体制改革、基建体制改革、外汇体制改革、土地制度改革及建立资本市场等。其中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标志就是政府角色定位的改变,在不断试错过程中,深圳政府对自身角色有了更加清晰的自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对产业企业最好的支持,不是“量身订做”优惠政策,而是要以“营商环境”改革为重点,做好“补足产业链缺环”和“降低社会交易成本”两方面服务,其他交给市场和企业去解决。

另外,降低社会交易成本,主要是优化营商环境和制度创新方面的服务。比如风险投资体系、研发合作与代工制造标准、知识产权保护等一系列高端市场服务体系的完善,为深圳数十万家中小企业提供了有利于创新创业的生态环境。

(四)源源不断的人才汇聚

如果说有限有效的政府为深圳民企的遍地开花埋下了种子,那么深圳源源不断的外来人才便为种子发芽提供了沃土。而且在这些成就的基础之上,深圳还是一座活力四射的年轻人之城。深圳是一个典型的移民城市,外来人口占比约为70%,远高于北上广三地,而且人口结构非常年轻,深圳常住人口平均年龄为32.5岁。人才对深圳的青睐离不开深圳政府的努力。“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刻在深圳人才公园语录石上的这句话,昭示着深圳重才、爱才、求才的意志和决心。“来了就是深圳人”是深圳随处可见的一句标语。深圳人口数量的持续增加及结构的优化为其带来了其他城市无法比拟的潜力和创造力。

(五)持之以恒的环境建设

人多地少、环境承载力难以为继,一直是深圳发展的主要矛盾。深圳土地面积1997平方公里,人口两千万,人口密度全国之最,可以说是寸土寸金,但绿化面积却保持高位红线,并且努力走出了一条不同寻常的创新发展之路。尤其近十年,高附加值、绿色、低能耗等已成为产业筛选和行业拓展的关键词。深圳万元GDP能耗、水耗持续下降,约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3和1/10左右。全市森林覆盖率41%,拥有千座公园,近千家图书馆,完善的现代化功能和宜居的生态环境成为深圳的“城市名片”。过去40年,深圳在教育、医疗、交通、污染防治等“硬环境”建设中投入之大,全国少有,其对深圳经济社会的拉动效应也十分显著。

从深圳转型升级的发展历程来看,深圳的崛起是承载于其敢为人先的创造力、成功的产业升级以及一个高效、有魄力、有作为的政府。深圳不仅重视产业深化分工中的市场自我发育,也强调政府政策在企业专业化分工中的鼓励引导创新,通过构建一个适合企业创新创业的生态环境,实现产业持续跨越升级。由此可见,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是深圳转型升级的两个轮子,是深圳持续动能转换的两个基本支撑。

回顾山东转型升级的历程,山东在历史上从来都是走在前列的。但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近些年山东发展的步伐确实慢了,有人说山东错过了不少政策红利期、机遇期、窗口期,失去了10年甚至20年。因此,山东再不奋起直追,差距会越来越大。新旧动能转换是山东高质量发展的重大举措,关系到山东在由大到强转变中如何继续走在前列。

三、从深圳看山东:推动新旧动能转换的困境及着力点

从整个国家战略布局来看,山东南靠不上珠三角、长三角及长江沿岸经济带,西靠不上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战略,北靠不上新一轮东北振兴计划,且中原经济区异军突起,已经不是在“别人追着跑”的耀眼地位,而是“标兵渐远、追兵逼近”,落后之势明显。面临“优势行业优势不再,新兴行业发展滞后,地方干部思想保守”等诸多问题,山东新旧动能转换任重道远。对标深圳,对标走在改革发展前列的省市,南方省市发展经验可总结为四点:思想观念新、体制机制活、干部作风正、营商环境优。针对山东困境,需要重点考虑“四个着力”。

(一)要着力解放思想观念

行先天下,思想为锋。深圳的创业精神就是深圳不断解放思想的结晶。深圳能够引领改革开放风气之先,创造出深圳奇迹,靠得就是一次又一次的思想解放。

新旧动能转换首先要转换的是观念。自2018年全省新旧动能转换动员大会召开后,社会各界对山东当前的困境已经形成充分的共识,政府层面也按照既定的方案推出了许多政策与改革举措。但在实践中仍然有两方面问题困扰着山东各地:一是近年来山东一直在积极地学习南方部分先进省市的发展经验,但山东各地与这些省市之间的差距非但没有缩小,反而在不断扩大?二是山东各地学习了先进省市许多成功经验,但一些好的制度在其它省市可以推广施行,在山东却很难落地或落实,出现了“橘生淮南为桔,生淮北则为枳”的典型环境不适应症。造成这种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思想、制度、文化变革没有适应时代潮流。

山东作为较早进行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区域,改革开放40年来,取得了一系列突出成就,但在全国经济竞争大局中,优势行业优势不再,新兴行业又发展滞后,最突出的例子是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崛起,近年来诞生了一大批新兴业态,缺乏创新意识的山东逐渐与这一潮流失之交臂。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局面,与本地思想观念保守守成、改革创新意识不强不无关系。山东满足于经济大省、经济强省的历史身份,习惯沉醉于昨天的荣誉,缺乏“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危机意识。

山东的思想观念问题不仅仅是政府层面的问题,而是全社会的问题。山东开拓创新意识不强,与社会整体怕错求稳、小富辄止的思维惰性有关,与官僚等级文化浓厚、凡事讲求找关系而忽视规则的市场意识缺乏有关,也与我们长期沉醉于耕读传家而轻视行商的传统思想有关。著名学者叶观澜评价《论语》有“四重四轻”。即:重德轻智、重义轻利、重道轻器、重经轻变。在今天看来,《论语》所轻的正是对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商业意识、商业文化的培育,这恰恰是新旧动能转换的今日齐鲁大地所欠缺的。

(二)要着力补齐制度短板

深圳历次转型升级的成功经验表明:一个好的体制、机制能够给一个地方带来活力,充分调动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并能有效化解矛盾。山东省委书记刘家义同志曾指出,制度缺失是山东的核心短板,南方省市一些好的制度,如薪酬安排向基层倾斜、科技成果转让收益分配向科技人员倾斜等制度,山东要寻标对标。对标深圳,山东市场体系还不够完善、不够成熟,要素市场化改革不够充分。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尚需改革,国有企业深层次改革攻坚尚未取得实质性突破,各种形式的行业垄断和不合理限制仍然存在。

助力新旧动能转换,山东也应着力打造风清气正、法制严明的制度环境。企业是市场主体,政府要减少对企业微观经济行为的过度干预,赋予企业更大的活力,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减少不必要的审批项目,提高企业办事效率,降低办事成本,给企业政策要突出应用导向,加大财政投入和税收减免力度,减轻企业负担。另外,提升营商环境,要对政府失信行为进行严厉整治,切实加强市场监管,依法平等保护企业家合法权益,依法保护企业家的知识产权和自主经营权,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为企业家创新创业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使企业家安心经营、放心投资、专心创业,使企业和产业在公平的市场竞争中优化升级。

(三)要着力打造基础环境

现代区域经济竞争中,单纯靠优惠政策吸引投资主体的时代已经过去。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产业发展的成熟状况,生产要素的集成能力,服务质量的优劣等,都对一个区域的高质量发展起到关键性作用。山东经济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把营商环境所包含的各项核心要素完善好、整合好、运用好。

一要全力推进各项重要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完善“硬环境”。基础设施等“硬环境”建设是重要的生产力,可以看作国民经济发展的“上游”的产业部门,基础设施对国民经济发展有很强的连锁效应,也会引起整个产业成本的波动。对标基础设施建设的“深圳模式”,人多地少、环境承载力难以为继,一直是深圳发展的主要矛盾,但深圳一直在努力补齐短板,过去40年在“硬环境”建设中投入之大,全国少有。过去,山东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一度走在全国前列,但近年来,由于投入不足和管理方面的问题,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已经成为制约山东经济社会发展的短板。老话有“广东的桥,山东的路”,今天看来,鲁粤两省在交通设施上的差距与经济发展差距惊人类似。除了交通,其他的基础设施如电力、水、气等,也都或多或少存在不足。这些基础设施的短板,最终都要反映在产品的价格构成中,这就削弱了本地区的竞争优势。因此,推进新旧动能转换,基础设施要先行。对山东各地而言,关乎区域整体功能的机场建设、环渤海高铁项目、地铁项目、天然气供应、电网建设、智慧城市建设等都是应该重点发展的基础设施项目,这些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的突破,才能进一步提升山东各地的城市竞争力。

二要打造便捷高效的政务环境。一方面吸引外来者,让人家愿意来,来了就不想走,这要靠“保姆式”服务,靠在教育、医疗、生活便利化、及时化解难题等方面真诚的关怀;另一方面,要摒弃“外来和尚会念经”思想,服务好、支持好本土企业发展壮大,无论内外,一视同仁,切忌“腾出了笼子飞了鸟”。

三要敢于负责担当,弘扬正能量。要在建立亲清政商关系的基础上敢于负责、敢于担责,不为“不作为”、“慢作为”找借口,也不能借为企业服务“乱作为”。特别是在体现行政效能的行政审批方面,要以“放管服”改革为统领,以正确的政绩观为导向,把最前沿的“一窗受理”、“一次性办结”打造成体现营商环境的“窗口”。

(四)要着力构建人才平台

当所有人都在寻找金凤凰的时候,城市管理者更应该做的其实是“如何栽好这棵迎接八方来客的梧桐树?”这一本末之间的考量,也由此奠定了哪些改革先行者在全国各大产业竞争中最终胜出的资本。对标“来了就是深圳人”的开放与包容,正是处理好了“筑巢”与“引凤”之间的辩证关系,着力搭建人才创新创业生态环境是推动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支撑,其中主要是精简高效的政务生态、富有活力的创新创业生态、彰显魅力的自然生态以及诚信法制的社会生态。

从最新的2019年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去向分析看,无论是山东省内高校、还是省外高校,计划在山东就业的占比极低,这说明山东在人才引用方面压力很大。因此,山东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要着力构建人才发展平台。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着力:

一是人才平台构建针对性要强。不搞大而不全,不求面面俱到,而是立足于能实实在在落地且能立竿见影的举措;创新型人才是新旧动能转换的核心要素,要在新旧动能转换中率先突破,必须坚持培养和引进并举,引进创新型团队和领军型人才,充分发挥人才对新旧动能转换的支撑引领作用,以人才优势打造创新优势、产业优势、发展优势。

二是人才平台构建要注重各个层次、人群的均衡性。人才平台的搭建既重视引进人才,也重视存量人才;既重视高端人才,也惠及“夹心层”人才群体;既注重财政直接投入,又积极引导社会资源调度,特别注意调动企业主体、中介机构、行业协会、人才团体等参与人才引进、培养和开发的积极性;既注重人才政策创新,又注意与原有政策衔接,努力解决政策碎片化、不平衡等问题。着力引进一批战略科学家,培养集聚一批世界一流学科带头人,为优化人才发展提供良好环境和法治保障。

猜你喜欢
动能山东深圳
山东图片库
新动能,源自创新力
逆势上扬的山东,再出发
『山东舰』入列一周年
深圳欢乐海岸喜茶LAB店
为构建开放创新新高地增添动能
“金企对接”转换旧动能
澎湃新动能
山东的路幸福的路
深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