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当代中国史读书会”简介

2019-01-26 21:13
中共党史研究 2019年4期
关键词:意涵中共党史读书会

何 浩

“北京·当代中国史读书会”(下文简称“读书会”)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学者于2011年1月发起成立,是一个以北京高校和科研机构师生为主体的不拘泥于学科的历史研习团体。读书会的基本关切是20世纪中国革命史,尤其关注1949年后新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实践探索的历史与思想意涵。读书会的发起人是文学研究出身的学者,这一起点使得读书会在进入当代中国史研究领域时,特别注重基于人文知识思想回应当代状况,同时针对当代问题所应具备的历史认知不足而展开反思,进而意识到正面地投入处理当代史经验的必要性。相对于一些通过文学文本处理历史问题的当代文学研究,读书会更希望在对历史中“人”的状态加以充分体察和剖析的基础上,探索、把捉、呈现当代文学、思想、精神、政治、社会、生活的感觉构成逻辑与经验构成方式,由此辨识、捕捉、显形尚未获得理解或足够理解的在当代史演进逻辑中一些重要节点的历史内蕴,探求文学研究、历史研究、思想研究、社会研究、政治研究相互借鉴和促进的通道。

自成立以来,读书会的日常活动便以细致研读1949年再创刊的《中国青年》杂志为主,目前已读到1958年。大致每两周一次,同时配合相关历史文献进行扩展阅读。之所以选择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与成长同步的《中国青年》杂志作为主要的阅读和学习材料,读书会有着自己的学术考量。

首先,新中国成立后,中共希望将以往在革命实践中行之有效的培养“新人”的诸多积累,转化为形塑全社会青年的实践。《中国青年》直接展现党和国家关于“新人”的理解,在不同层次对“青年”问题的整理与回应,更集中呈现着中共如何在具体的情境中落实“新人”的形塑,即在鼓励和召唤各个社会领域有进步意愿的青年群体参与新的建国实践时,通过对这些青年的各种调动与塑造,进而对全社会青年乃至整个社会的思想、价值、道德、精神加以引导和塑造。显然,这种意识有助于长期受“文学是人学”理念熏陶的读书会成员,立体而非概念地体会和理解在中国共产主义革命进程中居于重要地位的“新人”塑造是如何在具体历史进程中被赋形和落实的。

其次,《中国青年》在1949年创刊到1966年停刊这段时间中,对变化快速的时代始终保持着敏锐的反应能力。目前读书会已经阅读完毕的近十年《中国青年》,分为新中国成立初期(1949—1953)、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1953—1956)、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之后(1956—1958)三段。在这三个历史时段的《中国青年》阅读过程中,读书会成员又保持着相对不同的阅读意识。中共的政治构想落实到从新中国成立前延续下来的社会,在这种社会形态的不同方面引发了各种反应,特别是青年群体响应革命和建设号召,积极参与到时代的历史进程,其与时代课题发生的种种关联所表现出的对现实的各种复杂理解与回应方式,非常有助于体会要在“旧中国”诞生出“新中国”以及在时代变动中具体的“中国人”“中国社会”意味着什么。《中国青年》一方面发表大量反映新中国建设成就的文章、报道、评论、群众来信等,积极宣传和介绍新中国的建设成就;一方面积极把捉时代脉络中的各类青年问题,推动对这些问题的积极面对与解决。前者,让读书会对时代顺利行进的一面有及时了解;后者,《中国青年》在时代建设、时代期待侧重变化快速的历史中对青年问题的敏锐捕捉、赋形与回应,则为读书会观察国家建设进程中青年人与社会现实之间的往复型构关系提供着丰富且很有认知指示意义的视角。

读书会之所以以差不多两周读一期杂志、每次大约五六个小时的慢速度开展研读,和读书会的如下选择有关,就是并不以社会史、文化史一类的学科化视角或先入为主设定问题的眼光来挑选研读文章,而是试图认真对待杂志上的每一篇文章,逐一分析在杂志中被归类为时事、思想工作、政策文件、农村经济、工业计划、哲学、文化、文学等不同类型的文章,甚至看似无关紧要的插图、广告、编者按、推荐书目、笑话等,也会因担心漏掉理解历史的信息而努力打量。读书会希望通过这种充分尊重材料对象的方式,来打造研究者对历史构造中变化多端的各种动态机制的理解和把握能力。当然,读书会如此进行自己的日常研读,并不是试图无所不包地叙述和理解历史,而是力图以“人”为中心,不带预设地在可见和不可见的历史运作机制中寻找具有结构性意义的时间节点与事件节点,以不受未经过认真、必要的历史认知程序便过快定型的历史理解和历史认知的规限。

正是基于这样的自觉意识,读书会极力避免那种在常规研究中时常出现的从理论范畴和价值立场出发理解历史经验的工作方式,希望通过长期、细致、耐心的阅读、整理、体贴,尽量体会和把握历史中的丰富性与微妙性,并谨慎尝试在对历史的细腻把捉与认真的分析和检讨中,发现可供当下思想和实践运用或经转化后可运用的资源。在这一意义上说,以新的工作方式重新认识、定位、面对和深入中国“经验”,既是读书会研习工作的出发点,也是读书会研习努力的目标。

从这样的历史理解和自我期许出发,读书会极为重视历史事件发生场域的田野调查,有计划地开展了地方社会考察,寻访中国的大地山川所发生的多样化历史、社会与文化经验,尤其关注发生于这些历史、社会与文化经验中的“人”的精神、感受与心情,并用其充实读书会成员通过历史文献所无法充分展开的历史、社会与文化认知。近年来,读书会组织或参与的田野调查活动主要有两类:一是到与读书会研习直接相关的重要历史之地的考察;二是参与一些地方经验本身特别有意义、相关学科有长期积累的地方的考察,借此近身学习不同学科学者的工作方法和“问题意识”。如2013年考察山西长治,2014年考察山西晋城,2015年考察土默特平原,2016年考察福建莆田平原、山西五台山、陕西西安市长安区,2017年考察山西平顺,2018年考察东北国营农场、温州各郊县,等等。这些考察活动进一步拉开了读书会理解当代史赖以发生的历史社会视野。

与此同时,读书会在与东亚不同区域、不同学科学者长期互动的基础上,以两个系列的学术研讨会进一步深化原有的研习诉求:一是以历史研究为聚焦主题的当代史系列会议,二是以文学为聚焦主题的“社会史视野下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系列会议。通过这些自我磨炼和对话研讨,读书会希望将每一步的艰难摸索过程,落实为接下来思考、研究的坚实积累。自2013年4月至今,读书会已筹办七届当代中国史研究系列会议,会议主题依次为“1949: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的历史、思想和文化意涵”“1950—1953:中国新民主主义的历史、社会、文化和生活意涵”“新人·土地·国家——再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文化、思想意涵”“新与旧·公与私·理与时·情与势——再论建国初期历史实践的社会、思想、文化、生活意涵”“1953—1956: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社会、文化、生活意涵”“1957年历史实践的社会、思想、文化、生活意涵”“作为思想资源的五十年代”。每次研讨会结束后,会议的讨论记录都会由研究生逐字逐句地整理出来,不仅及时保存了学术讨论中的精彩发言和思想火花,而且为今后梳理和整合读书会的治学思想提供了基本的材料来源。

读书会力争将每一次会议都打造为“规模不大,但主题紧凑、讨论充分”的深度学术研讨会。围绕各次会议主题,读书会邀请国内各高校和研究机构以及东亚地区的诸多学者参与。会议论文经过之后长达近一年时间的反复修改,大部分结集发表在由贺照田和高士明主编的《人间思想》学术辑刊。经由这些学术训练和积累,读书会成员艰难摸索的过程,逐渐落实为较为扎实的成果。不少论文在国内一些专业学术刊物上发表,产生了良好的学术反响,如萨支山《国家意识之建立——以抗美援朝爱国运动为例》(《文化纵横》2014年第1期),何吉贤《“新爱国主义”运动与新中国“国际观”的形成》(《文化纵横》2014年第4期),程凯《一九四九年前后“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的确立与演变》(《中共党史研究》2016年第11期),何浩《1979—1984:李泽厚对马克思主义的历史重构及其与中国革命遗产的关系》(《文艺理论与批评》2016年第6期)、《时代课题的构造与从苦恼出发的学术》(《开放时代》2017年第4期),符鹏《天津解放初期工厂接管的历史实践与伦理意涵》(《中共党史研究》2017年第6期)、《生产组织、文教实践与主人意识——一九五三年天津工厂的秩序重建及其精神意涵》(《中共党史研究》2018年第5期),李娜《“心回肠转”与“直杠子”——〈创业史〉视域中的干部、群众与国家》(《文艺理论与批评》2018年第2期),常利兵《“组织起来”的历史实践及其思想意涵——以社会史视角理解新中国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中共党史研究》2017年第11期)、《文人土改:建国初期知识分子的革命实践与话语表达》(《上海大学学报》2018年第2期),等等。尤其是贺照田撰写的《历史中的和历史叙述中的思想解放运动——兼论常见文献的解读与当代史研究的深化》(《浙江社会科学》2015年第5期)、《启蒙与革命的双重变奏》(《读书》2016年第2期)、《当前中国精神伦理困境:一个思想的考察》(《开放时代》2016年第6期)、《如果从儒学传统和现代革命传统同时看雷锋》(《开放时代》2017年第6期)等一系列学术论文,典型地表达了读书会对于当代中国史的观念与感觉,为当代史乃至整个历史研究的理念更新和价值重塑提供了新的思想与精神资源,非常有利于今后当代史研究的深化发展和学术创新。

此外,读书会还积极参与国内学界组织的各种相关学术研讨会,如相继参加由《中共党史研究》编辑部主办的“地域史研究的回顾、反思与展望”(2017年5月)、“中共制度史研究的现状与未来”(2017年12月)、“当代中国外交史研究的现状与未来”(2018年5月)等专题学术座谈会,以及由《开放时代》编辑部组织的“集体化时期中国乡村社会研究”“人民共和国的文明内涵”等专题工作坊。读书会成员在这些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带有显著的跨学科特性,观察视角独特,既注意历史化的内在整理,又重视思想内涵的深度阐释,为长期从事中共党史和当代中国史研究的学者带来了崭新的学术感受和观察视阈。如有研究者就认为,读书会充分借鉴人类学研究的“细描”研究意识,重新把握结构性的历史认知,试图重新联通当代中国的宏观与微观层面,“显然对于修正目前地域史研究存在的一些问题具有某种战略性的启示和意义”[注]徐进:《“地域史研究的回顾、反思与展望”学术座谈会综述》,《中共党史研究》2017年第5期。。

经过八年的扎实研读和耐心积累,读书会以开放的学术心态和崭新的研究理念,获得了不同学科中很多研究者的支持与认可。当然,在艰苦的学术探索过程中,读书会仍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如在扩大研究和思考的视野、形成长时段和结构性的历史把握以及与各学科研究者之间的沟通和对话等方面尚存很大的改善空间,读书会自身的治学思想亦须及时加以总结和反思。读书会每一年都在针对这些问题不断作出调整,尝试新的沟通和探索方式。今后,读书会的每一个成员都努力将自己的每一步知识工作奠基在坚实的历史与现实经验之上,相信只有经过这样的努力,才能为中国人文学术未来的创造性进展作出更多实实在在的贡献,“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本文的写作和修改得到贺照田、程凯、符鹏、李娜、莫艾等学者的支持,在此谨示谢意)

猜你喜欢
意涵中共党史读书会
“李大钊与中共党史研究”栏目征稿启事
2020年“李大钊与中共党史研究”栏目发文统计
10月经典读书会推荐书目《名人传》
战火纷飞中的读书会
雨来了
当“读书会”成为一门生意
神奇的统计表
中共党史研究篇目索引
听说,陈意涵充满了正量
六部门联合发出通知开展中共党史学习教育